装置类技术规范框架基本要求.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856623 上传时间:2019-10-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置类技术规范框架基本要求.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装置类技术规范框架基本要求.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装置类技术规范框架基本要求.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置类技术规范框架基本要求.doc(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DL/TDL/T XXXXXXXX20152015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grated smart monitoring device of internet of thing for electrical equipment(征求意见稿)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国国家家能能源源局局 发 布ICS K40 备案号:-20中中华华人人民民共共和和国国电电力力行行业业标标准准DLI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概述.25 技术要求.2

2、6 试验方法.57 检验规则.5II前 言本标准根据国家能源局 2014 年第一批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国能科技 (2014)355 号)安排制定的。 为规范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通用技术,特制定本规范。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 。 。 。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反馈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 市白广路二条一号,100761)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通用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的基本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 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输变电设

3、备物联网监测装置设计、使用和验收。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 件。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 4943.1-2011 信息技术设备 安全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GB/T 2423-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GB/T 9361-2011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 11287-2000 电气继电器 第 21 部分: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振动、冲击、碰撞 和地震试验 GB/T 17626-2011 电磁兼容试验

4、和测量技术 GB/T 14537-1993 量度继电器和保护装置的冲击与碰撞试验 GB/T16927.1-2011 高电压试验技术 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T 18268.1-2010 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的电设备 电磁兼容性要求 第 1 部分:通用 要求 DL/T 478-2013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860-2004 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 YDB 100-2012 物联网需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 internet of things for power transmission and transformer equ

5、ipment 以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感知、互联互通及智能化应用的物联网。3.2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 online monitoring device for internet of things 由监测控制装置及智能传感器组成,用于实现输变电设备状态信息的感知、互联互通 与智能诊断。3.3 监测控制装置 monitoring and control device 具有多维状态信息采集、分布式计算与智能诊断及发出或执行控制指令功能的电子装 置。3.42智能传感器 intelligent sensor 具有状态信息感知、数据处理与即插即用特点的传感器。3.5 智能诊断 intelligen

6、t diagnosis 集数学、物理、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信息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 等多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对设备故障状态及其发展情况做出分析、预测和诊断。4 概述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以下简称监测装置)结构如图 1 所示,由监测控制装置 及智能传感器构成,布置于输变电设备附近,不应影响输变电设备的运行安全,能够全方 位覆盖变电站、换流站与输电线路的电气设备,实现对输变电设备本体及其周边环境的多 特征信息的在线监测。智能传感器、监测控制装置与子站在通信网络中,智能传感器之间、 传感器与监测控制装置、监测控制装置之间、监测控制装置与子站之间实现信息交互,监 测控制装置采用

7、分布式计算策略,提高计算效率,实现初步快速诊断、预警。监测控制装 置互为冗余,当某一监测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时,其他监测控制装置将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 的工作。智能传感器22智能传感器2n智能传感器21监测控制装置2智能传感器12智能传感器1n智能传感器11监测控制装置1智能传感器32智能传感器31监测控制装置3智能传感器n2智能传感器nn监测控制装置n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系统子站有线/无线信信息息交交互互信信息息交交互互信信息息交交互互信信息息交交互互通信网络智能传感器3n智能传感器n1信信息息交交互互 互互为为冗冗余余 分分布布式式处处理理图 1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5 技术要求5.1 一般

8、要求 a)外壳的防护性能应按 GB 4208-2008 要求执行; b)在线监测装置的接入不应改变输变电设备的联接方式、密封性能以及绝缘性能,不 应影响现场设备的安全运行; c)监测装置中的传感器反射阻抗应在一定限值内,不应影响电力通信的质量; d)场地安全要求应符合 GB/T 9361-2011 中 B 类安全规定,监测装置安全要求应符合 GB 4943.1-2011 中的相关规定。e)在线监测装置及所含传感器应能监测变压器(换流变压器)、GIS 及断路器、容性 设备、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开关柜等变电设备及线路、杆塔等输电设备的运行参量。 f)应具有自校零、自标定、自校正与自补偿功能。 g)应

9、具有内部编码功能,在系统中具有自我标识能力。 h)应具有信息感知功能,能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功能,对数据进行处理与诊断,且具 有数据存储与记忆功能。 i)应具有双向通讯、标准化数字输出或者符号输出功能,应具有标准数字接口,用户 可以按照面向对象的方法来设计自己的产品或应用系统。其数据接口满足标准协议,任何 符合该协议的硬件设备均可与其连接和互换。 j)监测装置应具备安全防护、对时及远程管理功能,其性能应满足电气性能、电磁兼 容、外壳防护、机械、气候防护、连续通电等性能要求,并应通过规定的试验与检验。5.2 信息感知 a)监测装置应能够通过智能传感器动态地监测、感知和采集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 息

10、,具有信息初步处理和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子站的功能。 b)监测装置应具备获取智能传感器标识和位置信息的能力。5.3 数据处理 a)智能传感器应具备对采集数据进行预处理功能,自动识别并剔除干扰数据,将初步 处理后的数据上传至监测控制装置。 b)监测控制装置宜采用分布式计算策略,提高计算效率。 c)应具备智能诊断能力,并提供诊断报告,以供运行人员参考采取必要的处理措施。 d)监测控制装置之间应互为冗余,当某一监测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时,其他监测控制装 置将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5.4 数据存储 a)动态数据应能准确可靠地进行本地储存;装置运行一段时间后应能正确记录动态数 据;

11、装置异常等情况下应能够正确建立事件标识; b)不应因电源中断、快速或缓慢波动及跌落丢失已记录的动态数据;不应因外部访问 而删除动态记录数据;不提供人工删除和修改动态记录数据的功能;按任意一个开关或按 键,不应丢失或抹去已记录的信息。 c)监测装置应有断电时设置信息和存储数据保持功能,电源恢复时,应能够按照原设 置继续运行。5.5 数据传输 5.5.1 组网功能 a)传感器分布在被监测设备上,应具备以无线或有线的方式将采集到的信息传输到监 测控制装置的功能; b)一个监测控制装置应可接入多个传感器上的监测信息。 c)监测控制装置之间应实现通信,当某一监测控制装置出现故障时能够通过通信网络 将数据

12、传输到子站。5.5.2 接口及通信功能 a)监测装置通讯宜采用满足监测数据传输所需要的、标准的、可靠的现场工业控制总4线、以太网络总线或无线网络; b)监测装置应集成光纤、同轴电缆、无线接口及以太网等多接口的通讯适配器,智能 传感器可方便接入,监测系统应可扩展; c)智能传感器与监测控制装置之间应按照 DL/T 860-2004 要求执行,监测控制装置与 站控层网络以及监测控制装置之间的数据传输协议应按照 DL/T 860-2004 要求统一执行, 便于旧系统的扩展和新系统的兼容; d)装置的远程通信网络应兼容无线、光纤和现场总线等通讯方式,实现主站和监测装 置间的数据传输。5.6 信息交互

13、应具备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功能,智能传感器之间、传感器与监测控制装置、监测控 制装置之间、监测控制装置与子站之间能够交换数据。5.7 安全防护 a)监测装置应具备软件与硬件加密功能; b)按 GB/T 28448-2012 对系统的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 全以及管理制度的要求执行,具体见基于电力物联网业务的信息安全规范。5.8 对时功能 监测装置应具有自备电源的内部时钟,应具有对时功能。5.9 远程管理 a)应具备身份认证、远程更新程序的功能,具备完善的更新机制与方式; b)应具备按远程指令修改采集频率、采样时间间隔、网络适配器地址等参数的能力; c)应具备动态响应远程时

14、间查询/设置、数据请求、复位等指令的能力; d)宜能按远程指令进入远程调试模式,并输出相关调试信息。5.10 性能要求 5.10.1 电气性能要求 a)绝缘电阻 按 GB/T16927.1-2011 对绝缘电阻的要求执行。 b)介质强度 按 GB/T16927.1-2011 对介质强度的要求执行。 c)工频耐压 按 GB/T16927.1-2011 对工频耐压的要求执行。 d)冲击电压 按 GB/T16927.1-2011 对冲击电压的要求执行。 5.10.2 电磁兼容性能(EMC) 按 GB/T 18268.1-2010 及 GB/T 17626-2011 对静电放电抗扰度、射频电磁场辐射抗

15、扰度、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浪涌(冲击)抗扰度、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工频磁 场抗扰度、脉冲磁场抗扰度、阻尼振荡磁场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抗扰度的要求执 行。 5.10.3 外壳防护性能 按 GB 4208-2008 对防尘、防水的要求执行。5.10.4 机械性能 a)振动(正弦) 按 GB/T 11287-2000 对振动响应、振动耐久的要求执行。 b)冲击 按 GB/T 14537-1993 对冲击响应、冲击耐久、碰撞的要求执行。 5.10.5 气候防护性能 按 GB/T 2423-2008 对低温、高温、恒定湿热、温度变化的要求执行。 5.10.6 连续通电要求 对监测装置进行 72h 连续通电试验(常温),同时进行测量数据稳定性检查。数据记 录时间间隔不大于 2 小时,或不少于 12 次/24h。要求 72h 期间监测装置各项功能正常,数 据能够正常上传,测量值趋势应连续平稳,无异常波动。6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应针对技术要求进行试验,具体参见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及系统通 用测试规范。7 检验规则装置试验分为出厂试验、型式试验、现场试验、入网检测试验和特殊试验五类,具体 参见输变电设备物联网监测装置及系统通用测试规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