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8561035 上传时间:2022-06-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doc(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 我国现行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对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规范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行为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面临着一些新问题和新形势,会计制度想要做到与时俱进就必须进行改革,以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做好会计工作的需要。本文对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对照以前的做法做一阐述。一、旧的会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化步伐的加快,管理理念国际化和会计制度统一化的趋势越发明显。在新的环境下,联系到实务操作,再来看以前的事业单位会

2、计准则(试行)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我们会发现其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一)适用范围不明确我国预算会计适用于政府部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而三者的经济活动在本质上相近,即都以满足社会需求而非营利为目的。但在会计特征上,事业单位有自己的业务收入,相当大一部分能做到收支相抵,而政府部门及行政单位的收入依靠强制性行政力量获得,支出依赖政府拨款,若将它们统一于一个会计体系之下,不利于会计职能的发挥。另外,预算会计适用的事业单位仅指国有事业单位,不包括非国有事业单位,导致民办、外资或混合制事业单位在选择应遵循的会计制度时发生困难。(二)会计目标不统一我国预算会计的目标是,监督预算的执行,保证实际收支与预算收支

3、一致并具合法性。这一目标强调预算会计为预算管理服务,忽视了预算会计对政府其他管理职能的反映和报告。同时,预算会计提供的信息集中于年度财政“收、支、结余”,不能满足政府长期计划的需要,不能为政府的预测、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在本质上只是一种预算执行会计。(三)会计基础缺陷日益明显我国预算会计采用的是收付实现制原则,随着政府职能的扩展,其预算管理体制转为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它所固有的缺陷日益明显:非现金交易不作为收支及时核算,收入与成本无法配比,不能完整反映业绩。相应的债权、债务也不能确认,如当期应承担但未实际偿付的借款利息、当期许诺后期支付的养老金福利等不作为负债核算确认,导致信息失真。同时忽视隐性

4、负债,如政府担保形成的或有负债、养老金和社会保险计划按原定利率或精算方法的承诺可能导致的若干年后的巨额现金流出等,隐藏了政府的财政风险。反映的受托管理职能范围较窄,局限于预算管理,无法全面考评政府的行政业绩。资产计量不准确,对无形资产、股权等长期资产缺乏计量,对固定资产及其使用情况缺乏报告,容易导致资源流失。(四)财务报告不够全面主要表现在:财务报告立足于政府使用,未考虑公众、审计机构、相关利益人及潜在使用人的需求,并使财务报告脱离外部监督。只揭示财务信息,不揭示非财务信息,揭示的财务信息也不全面、不真实,如缺乏国有资产产权及收益权、社保基金运营的会计信息,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负债计量不实,长

5、期资产缺乏计量等。报告体系不完善,政府资产负债表没有报表附注,缺乏能够完整反映政府资产、负债的财务报告。(五)核算方法与技术比较落后由于采用“簿记型”的会计,我国现行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与技术比较落后,比如以现金制为主的核算基础、不注重资产保全(比如不计提折旧,不购买商业保险并进行会计核算等)、存货的计价方法简单、不计提减值准备、不采用公允价值等。会计核算方法与技术的落后导致会计信息的不合理、不及时、不准确、不公允等,从而影响决策者的有效管理,影响外部信息使用者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与运营效益的判断,最终影响事业单位活动的健康发展。 (六)内部控制制度的缺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供给极

6、为稀缺,即使设置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单位也存在着制度的不完善、在执行上的不够重视、缺乏可验证性、缺乏明确责任制度等问题。内部控制制度供给的缺失致使事业单位缺少运营风险的防范意识与措施,可能导致事业单位资产的流失与财产的损失。我国事业单位的审计制度包括内部审计与政府审计。由于内部审计机构地位较为低下,事业单位内部审计的作用较为有限。政府审计成为维护事业单位会计活动秩序的主要保障,但由于政府审计资源的有限性,政府审计在事业单位会计活动中的作用也是相对有限。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方向我国早在2006年开始实行企业会计准则改革,并以向国际会计准则全面趋同为方向。企业会计准则的改革也为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行

7、改革提供了参考依据,即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是大势所趋,研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不仅为解决当前问题提供了思路,也为实际的改革路径选择提供了方向性参考。(一)以转变核算基础为方向根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第16条规定:“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实现制,但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权责发生制。”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所采用的会计核算体系,虽然可以直观反映出预算的执行状况,人工成本也较低,但是它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单位的财务状况、现金流量以及业务活动情况,这就很难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一个真实、全面,有利于决策的信息。而且,“可选择使用权责发生制”,致使部分经营性事业单位在选择核算方式时的范围较大,人

8、为改动报表指标的空间也很大,这是导致财务信息失真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当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在财政拨款这些专项业务上采用收付实现制,而其它方面则采用权责发生制,在实行权责发生制上可以采用渐进式的转变方式,进行试点推广。而对于政府采购问题,可以通过完善政府采购管理的方式,来明确采购的计价方法,在采购过程中,严格执行府采购的相关制度,并建立监管机制,以达到降低采购成本,节约开支的目的。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投资主体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事业单位的会计体系与企业单位会计体系的差别有缩小的趋势。所以事业单位也可以借鉴成熟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系来完善自身的会计核算体系。(二)以明确定位

9、会计目标为方向在会计目标的定位上,既要考虑到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也要认识到会计自身的实际需求。因此,笔者认为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目标要设定成“如实反映”。“如实反映”是指客观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这样做的原因,一是有助于规划事业单位未来的现金流量;二是有助于会计监管职能的发挥;三是有助于协调各方利益,消除信息的不对称。“如实反映”会计目标的内容主要包括:提供能够真实反映事业单位运行状态的经济资源,并提供对这些资源的要求权发生变动交易的数据等等。(三)以完善财务报告体系为方向健全的财务报告体系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要真实、全面,要具有预测性。笔者认为可以将主体财务报告同辅助财务报告相结合,也就是总体报

10、告编制出以后,再用辅助报告进一步说明。此外,还要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进行修改,例如增加一些能够反映出行政事业单位社会效益的指标,增加能够反映对外投资收益的相关指标。这样一个财务报告体系就能够全面反映出现金流量、资产存量,进而有利于全方位的分析,对事业单位日常动作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校正,使事业单位的效益实现最大化,同时也能够帮助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把握事业单位的发展前景,做出科学的判断。(四)以适应市场化需求为方向在市场化需求下,事业单位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对市场经济的环境需求,从而提高自身工作效率。目前多数事业单位资金来源主要是财政拨款,由于事业单位本身的特殊性质要求,并不一定所有单位都需要创

11、造经济增收效益,正因为如此,对于事业单位资金流动的使用和管理就更需要规范合理,这就需要通过翔实的会计信息来体现。在未来的改革中,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无论是否参照企业会计准则来修订,以市场化需求为导向改革是确定无疑的。(五)以会计信息有用性为方向长久以来,事业单位会计信息质量不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这一问题也越来越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在未来的改革中要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导向,以实现会计信息的有用性为目的。随着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尤其是非公益性事业单位必然要参与到市场多元化竞争,从原来的有财政拨款到独立的自收自支,这个过程中不仅会出现经济的创收与亏损,可能出现市场环境下的多渠道多方式融资等经济行

12、为,基于此,需要事业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适用的会计信息,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在改革中更需要充分遵循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并以此为改革的方向指导之一。(六)以资产管理明确性为方向事业单位的资产可以分为流动性资产和固定资产两个部分,根据2012年4月1日起实施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规定: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作为固定资产管

13、理。在今后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中,对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的明确性也是改革的方向之一。三、新制度主要修订的内容 (一)新增财政改革政策涉及的会计核算 新增了有关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工资和津贴补贴、财政拨款结转结余管理等公共财政改革会计核算内容,与上述改革政策进行全面和有机的衔接。配套新增了与国库集中支付、政府收支分类、部门预算、国有资产管理等财政改革相关的会计核算内容,实现了会计规范与其他财政法规政策的有机衔接,有利于促进各项财政改革政策的贯彻落实。 (二)配合财务规则做出相应修改财政部2012年发布的财务规则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收入支出管理、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

14、修改,如规定对事业单位各种性质的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均要区分为结转和结余进行管理,既要分为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转结余,同时还要区分为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和非财政拨款结转结余;又如,将事业单位在建工程纳入单位统一的财务管理。为与之相协调一致,调整了有关会计科目设置及其核算内容和核算方法。(三)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和无形资产摊销 规定对事业单位除文物文化资产之外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对无形资产计提摊销,以反映资产因使用中的消耗而发生的价值减少,从而真实体现资产价值。为兼顾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需求,采用了“虚提”折旧和摊销模式,即在计提折旧和摊销时冲减净资产“固定基金”(而非计入当期支出)。这一处理兼

15、顾了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双重需要,既不影响事业单位支出的预算口径,又有利于反映资产随着时间推移和使用程度发生的价值消耗情况,促进事业单位落实“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资产管理理念和原则,为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成本核算提供会计数据支持。(四)进一步完善会计科目设置和相关会计核算 对现行会计科目体系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完善。除上面提及的调整内容外,还应文化文物管理部门和有关文博单位的要求增设了“文物文化资产”科目,为加强财务风险分析将原“借入款项”科目区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科目、将原“其他应付款”科目区分为“其他应付款”和“长期应付款”科目等。此外,对各科目的核算内容、核算要求、账务处理等作了

16、更为全面、详细的规定。原制度下,事业单位的基本建设投资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与基本建设相关的资产、负债及收支都只在基建账套中反映,基建账数据长期“游离”会计“大账”。新制度要求事业单位对于基建投资,在按照基建会计核算规定单独建账、单独核算的同时,将基建账相关数据定期并入单位会计“大账”。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完整性,为事业单位全面加强资产负债管理、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发挥会计信息支撑作用。(五)完善财务报表体系和会计报表格式 在财务报告中增加了财政拨款收支表,改进了资产负债表和收入支出表的结构和项目。主要如: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和支出项目;为便于对事业单位进行财务分析,在资

17、产负债表中按照流动性和非流动性排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为合理反映事业单位的收支补偿机制,按照多步式结构设计收入支出表;等等。新制度增加了“财政补助收入支出表”,改进了各报表的项目、结构和排列方式,例如,借鉴会计国际惯例和通行做法,规定对资产负债表项目按照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分类列示,取消了资产负债表中原来的收入、支出项目;改进了收入支出表结构,既全面反映事业单位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支出全貌,又分资金类别列示“财政补助结转结余”、“事业结转结余”和“经营结余”,同时可以反映事业单位年度非财补助结余的形成及分配情况。这些改进一方面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与会计惯例更为协调,增强了

18、科学性;另一方面,也兼顾了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使事业单位的财务报表体系更为完整、更为有用,更好地满足财务管理、预算管理等多方面的信息需求。四、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步伐(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融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事业单位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也发生较大的变化,权责发生制核算的会计信息更能够从根本上用于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活动,更能够全面地反映事业单位的资金运行过程,更加符合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和谨慎性原则。拿林业事业单位来说,如果能够适当引入权责发生制的话,其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就可以列入当期的支出,其价值就可以以固定资产和固定基金反映,进而在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不用计

19、提折旧,而可以按照林业事业单位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修购基金(很多其他事业单位没有提取)。另一方面,随着事业单位投资活动的增多,事业单位会计信息的核算不仅要满足政府主管部门的要求,也要满足企业外部投资主体和债权人的要求,所以争取将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融入工商企业会计制度,就更容易满足企业外部各相关方面信息的要求,提高信息的可比性。 (二)完善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法 针对目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的疏漏,我个人觉得事业单位在会计制度改革时可以适当参照企业会计制度的会计核算方式。例如,林业事业单位可以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固定资产”项目下,增设“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项目,真实反

20、映固定资产价值。购置固定资产时,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改进账务处理。此外,各事业单位也应做好计提坏账准备。在资产项目下增设“坏账准备”科目,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在年终时应根据应收款项的账面余额计算应计提的坏账准备数额,对坏账准备账面余额进行补提或冲减;对已确认并已转销的坏账损失,如果以后又收回,按实际收回的金额先借记应收款项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然后借记“银行存款”,贷记应收款项。总之,要通过客观地计提坏账准备,较为准确地反映潜在的坏账损失可能对债权带来的影响,充分体现了会计处理的谨慎性原则,避免集中核销坏账对支出带来的强大压力。 (三)完善财务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财务评价体系 通过前面的分

21、析可以知道,事业单位的经营性质越来越趋近于一般企业的经营性质,其财务报表制度也应该担负着和一般企业三大报表相同的性质。笔者认为,事业单位应该借鉴企业会计制度中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依据,将资产负债表中的收入与支出这部分内容去掉,以“资产=负债+净资产”为编制依据。这个会计公式体现了事业单位的会计主体地位,全面反映了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有利于维护债权人利益,也为事业单位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另一方面,也应该高度重视现金流量表的作用,要知道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会计报表,反映事业单位会计期间内事业活动、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等对现金资产的流入与流出产生的影响。报表使用者可获得直观准确的会计信息,预测单位现金流量。所以,随着今后事业单位的快速发展,增加现金流量表更能够科学有力地评价事业单位的财务现状,有利于促进事业单位管理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1张静.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策的探析J.冶金财会,2008,(5). 2何静.改进现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之我见J.商业文化,2008,(9). 3戴尊萍.事业单位现行会计制度变革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3). 4赵丹彤.关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的几点建议J.北方经贸,2009,(6). 5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财政部,1998第 13 页 共 13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