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学科教育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研究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学科教育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研究方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清镇市红枫六小“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课题实 施 方 案校本教研是指以学校为基地,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形式的教研活动。为了加强我校教师的教研意识及能力,真正做到教研兴校、教研促教,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丰富教育教学理念。结合学校的教研现状,将“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定为我校的研究课题,为使研究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背景:1、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学科中往往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利用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在实施新的课
2、程标准,从事小学学科教育时,不可避免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制约着课堂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融合。随着新的学科课程标准的实施,在小学学科教学中适时适度地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已成为小学学科教育的目标之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能否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已成为考核一个学科教师是否具有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容之一。另外,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明显缺失和扭曲,学科教学表现出明显的德育缺失,主要表现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忽略情感陶冶炼和价值观的提升,尤其是理科学科,认为思想教育是思品老师和班主任的事,与自己的教学无关。殊不知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是知、情、意行的统一发展过程。
3、而教师明知其重要性,却找不到合适的德育因素和最佳切入点,不能进行有效融合,最终使教学失去了教育性,而这恰恰是教学的根本目的。2道德发展理论的发展期待新型德育,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的发展是基于认知的发展的。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个体,或同一个体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道德判断和推理的结构有不同的类型,他们之间不是量的差异,而是质的不同。在进行学科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活动,能够体现学生最真实的道德认知,通过对学科教学活动中所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道德问题,更容易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体现德育的现实意义,最大化地发挥学校德育功能。3、网络时代挑战学校传统德育。
4、 进入信息化时代, 网络使得信息更加公开,更加快捷和方便,也出现一种情况:青少年接受新信息的速度比成年人更快,掌握着更多的新技术,信息来源更广,这使得学校不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来源,学校的权威和地位受到更多质疑。大众传媒,特别是网络的兴起,为学校德育的开展提出了新的挑战。4、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在近些年来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反映了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环节的薄弱。不失时机地利用小学学科教材内容,在小学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实施学生从中受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熏陶、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一环,有利于构筑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平台。(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本课题立足于小学学科
5、教学,主要从小学学科的角度,探讨和研究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的融合,研究摸索融合的切入点、方法、原则、明确德育教育内容,力争使小学学科教师在从事小学教学时,恰到好处地融合德育教育,不仅能使小学生受到知识、思想、技能的启迪和训练,而且受到深刻的德育熏陶和教育,真正使小学学科的教学符合学科课程标准,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为小学学科的改革和发展,探索出集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和谐融合的新机制。本课题研究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和教育学原理,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课题,因而具有普遍的借鉴意义。本课题还全面突出了学科教学的功能,在提高小学学科知识素养、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思想
6、品德素养,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培养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的一代新人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来的观点。他认为,理性、情感和意志都是在知识基础上产生的,而教学是形成人的品德的基本途径,主张把知识涵养和人的人格成长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且形成或改变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念。正是在认识中追求与实现着学生的知、情、行、意的协调发展,追求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结合的人格的养成。在各学科教学中融合德育教育,是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教学原则的要求,是学生个体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作为传道者的教师,只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学科
7、中德育融合的有效方法、原则,通过学生内部的矛盾斗争,经过同化和顺应,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德和自觉的道德行为,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意志。二、研究的理论依据二、研究的理论依据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小学各科课标及法制教育进课堂的相关文件精神。三、研究目标、内容三、研究目标、内容(一)研究目标(1)总目标通过对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融合之道。找到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融合点;构建启发融合式课堂德育模式;构建具有良好师德,创新意识较浓的新型教师群体。让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既不只停留在具体内容上,也不搞形式,而是辩证的,按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进行德育融合。(2)阶段目标、组织课题组教师制定
8、各年级各学科德育融合计划,通过计划的制订,要求教师对教材本身进行挖掘,找到德育融合的切入点,在教学中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育的能力。、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学科融合德育研究课” 。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各学科的教学特点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将几年来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融合的教案、论文汇总成册,为今后继续研究收集资料。(二)主要内容1、如何进行学科中的德育融合问题的训练,最大限度地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更好地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2、探索德育教育融合的契机、切入点和范围,融合的方法、确定融合的原则;3、研究改进和加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机制。四
9、、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四、课题研究方法、研究思路,预计突破的重点难点(一)研究方法:1、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设置学科教学德育融合课程的教学情景,形成双向探讨的全方位的教学模式。2、经验总结法:注意学习吸收外地有关德育目标研究经验,取人之长,补已之短。并在研究中不断反思,及时总结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3、专家访谈法:就课题研究实践的相关问题聘请有关专家指导。4、文献法:强调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搜集有关资料,进行专题研究。(二)研究思路:在“教会学生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选取了语文、数学、品德、音乐、体育、美术、科学
10、和综合实践等学科进行实验,共有16 位教师参加该课题的研究。学校是德育的主渠道,教师是德育的主力军。围绕课题,立足课堂教学,各学科教学寓教育活动之中,培养良好道德思想素质。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要求课题组教师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德育、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理论,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总结,使课题研究不断地深入。通过对在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积极探索德育融合之道。找到学科与德育教学的最佳融合点;构建启发融合式课堂德育模式;构建具有良好师德,创新意识较浓的新型教师群体。让学科教学中的德育融合,既不只停留在具体内容上,也不搞形式,而是辩证的,按科学的思维方法去进行德育
11、融合。(三)预计突破的重点和难点:1、所有课题组教师要树立全员德育全程育人的思想。德育工作并不仅仅是校领导、班主任或思品教师的事,只要是教师都应有责任、有义务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都应做到的,坚持从小事做起,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学生。2、课题组教师加强理论学习,知晓科学的德育理念和现代教育理论,并能理论联系实际。3、课题组教师通过学习和研究,能熟知学科德育的途径和方法,找准各学科实施德育的着力点,并能创造性地加以联系,力争形成体系。4、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评价要公正、合理,允许多种评价方式的存在,注重德育实效。5、 寻找德育研究与教学研究的契合点, 使德育研究的成果
12、最终服务于课堂。五、研究步骤五、研究步骤(一)准备阶段(20115201111)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对课题组成员实行分层次培训。2、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论证;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二)研究实施阶段(20111220131)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2、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3、根据研究方案,启动课题研究。4、根据研究方案,在各科教学中具体实施,同时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5、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6、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7、完成各子课题的实验,写好研究报告。(三)总结阶段
13、与结题阶段(2013120136)1、汇集材料,整理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览。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六、组织管理六、组织管理(1) 、成立红枫六小“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组长:郎启敏副组长:安何祥成员:朱贤会李连华姚玲玲胡蓉吴雪莲王定萍文峰陈霞黄素君肖燕周莉林静程灵丽罗岚协作人员:曹时萍(清镇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教研员)王欣(青龙教育办公室教研员)(2) 、分工职责:组长:组织讨论、拟定工作计划,落实实施工作意见,组织、督促实验过程的实施,对实验工作进行总结。对实课题组全体人员进行分配任务,对实验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副组
14、长:组织并督促各课题组成员进行实验研究,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课题组研究活动时间实施问题记录制度、问题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实验制度,并对各成员的实验资料进行收集。成员:积极参与课题实验,对课题实验资料进行整理收集。六、具体措施一、学校建立健全五个制度。一是建立问题记录制度。二是建立对话交流制度。三是建立学习培训制度。四是建立课题研究实验制度。五是建立评价考核制度。(一)建立问题记录制度1教师本人教学问题:倡导课题组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行为、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可尝试结合把教学常规中的教学反思中存在问题记录成问题记录单,也可结合平时教学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记录成问题记录单,写在自学笔
15、记本上或形成电子文档,产生问题,并初步尝试设计个人的解决方案,为课题组交流会做好准备。(二)建立对话交流制度1即时交流:课题组的教师通过实践提炼出来的问题,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让教师养成即时交流、即时记录的习惯,从而提升为有价值的话题。2对话交流:每两星期一次课题组问题交流会,各课题组教师将提炼出来的问题在交流会上提出,全体成员讨论,要求做到公开诚然,深入剖析的交流,互不遮掩、互不忌讳的交流,力求达到群策群力,共同提高。(三)建立学习培训制度1自学制度:为每位教师准备统一的学习笔记本,要求教师坚持自学,看书读报,学习理论书籍,并有重点摘记,每学期至少有810 篇。2集中学习制度:要求做到,
16、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3外出学习制度:学校课题组积极创造条件,派课题组教师外出学习。(四)建立课题研究实验制度1提倡 1+1,1+2,1+3的同伴互助、合作形式,课题组为每位课题教师统一准备一个课题资料盒,尝试新老结对、同组互助等方式的合作行为。课题研究要求做到四有:有课题研究方案,有阶段计划、小结,有过程性记录(包括相关表格) ,以行动研究法或个案(案例)研究法为主。课题研究过程中,必须按照“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并本着“实、准、小、新 ”的原则,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教师就是研究人员、教室就是实验室的理念。(五)建立评价考核制度开展课题实验的老师,并作出一定成效的,在评优、评先中优先给予考虑;有机会外出参观学习时优先给予安排;有突出贡献者向上一级报送推荐。总之,在“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研究”课题研究实验中,我校将把五种制度全面铺开,但对“问题记录制度”及“对话交流制度”、“课题研究实验制度”这三项制度有所侧重,在学校“学科教学中德育融合问题的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共同管理下,在研究过程中不断修改、不断完善,争取在2013 年 6 月能探索出一套操作性强又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有效融合之路,以高水平高规格的姿态迎接结题验收。清镇市红枫第六小学2011 年 8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