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桃花源记课文理解与问答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文言文:桃花源记课文理解与问答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初一文言文:桃花源记课文理解与问答题|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初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初一文言文:桃花源记课文理解与问答题课文理解1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2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第一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作了铺垫。B文章第二、三段是全文的重点,无论是写桃花源人们的生活环境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
2、生动可感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3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桃花源里,没有剥削和纷扰,土地肥沃,男女耕作,老幼欢乐,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的形象体现。B在听了渔人对外界的介绍后,桃源人叹惋不已,从上下文推知,他们发出的主要是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时光易逝。C桃源人希望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告诉给外界,目的是希望远离战乱和苦难,永不受打扰,继续享受这宁静祥和的生活。D作者既描绘了桃花源里一幅鲜活的人间生活的图景
3、,又极力表现它的似有似无。寻觅不可得,反映了作者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七、问答题1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4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5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6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7.黄发
4、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8.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9.如此美好的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0作者在本文中描写的世外桃源有何用意?(2分)1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12.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1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1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1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16.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 ;(2) ;(3) 。17. 千余年来,中国的读书人,一直把桃花源当成一个洞天福地。这是为什么?(3分)18选文甲中桃花源的美好和谐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 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