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

上传人:be****23 文档编号:18353528 上传时间:2022-05-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doc(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九年级化学教案: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初步学会用元素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用微粒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 2、通过对纯净物和元素的分类,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学习分类的方法。 3、学会正确书写元素符号,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从学生在前几章教材中所见到的分子模型入手,把原子归类,建立元素的概念,并在次基础上学习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顺势给出了表示元素的一些符号,这样把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和抽象符号很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易于学习和掌握。 教学对象分析 人类使用符号的历史源远流长,图形、标记、语言文字、数字、公式等这些符号的使用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的,学生

2、以前可能不曾体会绘画、做标记、书写各种文字都是在使用符号实现对事物的记载和与他人的交流,没有体会使用符号给人类带来的便捷。当他们知道构成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的元素不外乎一百多种,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特定的便于书写和交流的符号,学会了这些符号和运用这些符号表示多样化的物质的规则,就可以与全世界的人方便地进行学术交流!他们可能会对学习充满兴趣。 实验用品 分子模型、卡片、磁铁、铁钉、菠菜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 1、利用橡皮泥、泡沫塑料、塑料小球、牙签、铁丝、双面胶等材料在学习小组内动手制作水、氧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物质的分子模型。 2、搜集各种补钙食

3、品的包装盒。 学生亲自动手制作模型、搜集材料。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利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原子是有类别之分的,不同的原子大小是不同的,分子具有独特的立体结构等许多微观知识。 一、元素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模型与活动天地中模型进行对比、修改,教师进行简短评价。 学生积极、热切地展示自己的作品,随教师的分析修改模型。 学生通过展示、修改模型,澄清学生在课前制作模型时的模糊认识、错误做法,加深对物质组成的认识,初步学习研究微观世界最常用的方法理想模型法。 在学生制作好5个分子模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将相同的

4、原子分别放在一起,在学生的大脑中建立起需要给这一类原子一个统称的认识,顺势概括出元素的概念。 学生观察、拆分模型,在教师的帮助下形成对元素的认识。 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分子模型、食品包装盒,通过观察、想象、比较、模型化、归纳等方式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元素的认识,初步学会用元素的概念去学习化学!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搜集到的补钙食品的包装盒,是学生明确补钙食品多种多样,有效物质也各不相同,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含有钙元素,钙元素就是所有物质中钙原子的总称。 学生观察包装盒,对有效成分进行归纳,找出补钙食品的共性含有钙元素,通过具体的事例,加深对元素的认识。 二、元素符号 在认识元素概念的基础上,教师与

5、学生一起学习元素符号。 活动天地 以元素周期表为研究模本,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明晰以下问题: 1、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 2、金属、非金属元素中文名称的造字规律 3、熟记18个常见的元素符号 4、对元素符号进行分类 学生认真分析元素符号的名称和写法,小组内交流、讨论,形成对元素符号的认识。 利用新颖的活动,使学生在趣味性活动中掌握元素符号的读写技能,在排列“纸牌”的过程中使学生发现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律,是学生在符号和它表征的客观事物之间建立联系,使学生认识到元素符号也能简明的表示物质的组成,也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为学习和研究都带来了方便,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为下一步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知识基

6、础。 三、物质的分类 在认识元素的基础上对纯净物进行分类。 1、列举一些学生较为是熟悉的物质,先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组织学生讨论,形成单质、化合物概念。 2、小实验:用磁铁分别吸引铁钉和菠菜,通过实验使学生明晰元素与物质的不同。 学生将具体的物质进行分类,形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通过实验,对概念进行辨析,加深理解。 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做”,让学生独立思考,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形成概念。这样,即可加深学生对分类思想的认识,又可帮助他们对“世界上的三千多万种物质仅由100余种元素组成”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 学生在教

7、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思考讨论式的探究学习课,学生通过解决一系列问题来认识元素和元素符号,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科学方法的应用,建立物质的元素观。 本节课有两大特色: 通过分子模型的制作与拆分,建立起元素的概念。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套“分子模型”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地形成了对元素的认识。 通过排列“纸牌”的活动,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一幅幅“纸牌”非常愉快、轻松地掌握了元素符号的书写和分类。 在组织本节课的这两个主要的探究活动时,因问

8、题的发散性较强,所以需要教师做好及时的调控和引导,使学生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课题:第二节 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式的意义,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物质的组成。 2、初步学会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了解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提供了一组图片,从微观角度入手,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这种符号可以传递的信息,引导学生从不同思维角度思考化学式的意义。 化合价的含义教材只做简单讲解,注重让学生观察化合价与化学式,注重让学生找化合价与化学

9、式的规律,将规律进行总结。 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定量计算,其前提是必须让学生明确化学式的意义。在次基础上,教材以水为例,设计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和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对物质的元素宏观组成和原子的微观构成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自己总结出化学式的意义,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归纳。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

10、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实验用品 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设计意图 二、化学式的意义 教师展示铜、水、食盐等物质的微观构成图。教师应充分发挥图片的功能:很好的体现了宏观物质微观构成化学符号之间的联系。 关于化学式教师可以启发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从宏观角度看,根据化学式我们可以知道它是一种什么物质,这种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2、 从微观角度看,化学式反应了物质由什么样的微观粒子构成,微粒间的数量关系如何。 3、 从量的角度,根据化学式可以计算分子的相对质量。 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积极发表自己

11、的观点。 在学生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物质的微观构成图,让学生建立起见到一种物质,就去思考“这种物质的微观构成是怎样的?如何用符号来表示他的微观构成?”的思维习惯。 三、化合价与化学式 教师只要让学生明白: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其原子之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不必理解化合价的含义。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引导学生找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的特点,及化合价的规律。 学生思考、观察、交流,并要熟记一些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活动天地 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 教师可以板书一组物质的化学式,让学生标出化合价,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

12、律。 已知铝为+3价,氧为-2价,写出铝的这种化合物的化学式。 写出组成化合物的两种元素的符号,正价的写在左边,负价的写在右边。 Al O 求两种元素正、负化合价绝对值的最小公倍数。 32=10 求各元素的原子数: Al:102=5 O:105=2 把原子数写在各元素符号的有下方,即得化学式: Al 2O5 检查化学式,当正价总数于负价总数的代数和等于0时,化学式才算是正 确的。 学生在熟记化学式的基础上,熟练标出物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能自己思考找出化合价的一些规律。 在能把握规律的前提下,反复练习,能熟练写出一些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正确书写化学式是学好化学的基础,而学生刚接触化学时间不长,

13、因此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由模仿开始,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明确: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其组成和结构是人们通过实验方法探究出来的,根据化合价只能写出本身就存在的物质的化学式。 相对分子质量 在学生明确了相对分子质量之后,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让学生解决:计算两个氢原子于一个样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分子中氢原子育氧原子的质量之比;计算水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四、计算物质组成的定量表示 1、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 例1、计算H2O中H、O元素的质量比。 (解释)在物质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就是元素的原子量之比

14、。 解:H:O=21:161=2:16=1:8。(化为最简整数比) 例2、计算CO2中C、O元素的质量比。 解:C:O=121:162=12:32=3:8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学生第一次接触物质组成的计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充分思考、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达到一定的共识;在学生能理解的进行计算时,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适量的有梯度的训练题,让学生完成由模仿到熟练掌握的过程。 2、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1、计算水中H元素的质量分数 解: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水的式量为18,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例2、计算NH4NO3中元素的质量分

15、数。 解:NH4NO3中氮原子的个数为两个,NH4N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0,则 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进行反思,自己纠错,再次练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或疑问? 主要学习收获: 1、会写化学式,并会用化合价写化学式 2、会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 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将知识进行梳理,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让学生自己整理知识,时刻关注自己的疑问和收获,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性、发展性自我评价。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难点相对集中,是教学上很有难度的一节,由于适当的分散难点,加强学生的练习,所以,从目前来讲掌握情况还是较好的,但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巩固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