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docx

上传人:阿宝 文档编号:1834736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物理法去除残留消毒剂试验2.1.1.6.1 目 的 通过本鉴定试验,确定常用的物理去除法是否可去除消毒体系中残留的消毒剂,使消毒剂鉴定试验显示出真正的杀菌效果。2.1.1.6.2 试验器材(1)过滤冲洗法需用经过灭菌处理的滤器、微孔滤膜、真空泵(或抽滤泵)。(2)离心沉淀法需用离心机与离心管。(3)吸附柱、分子筛柱(主要供病毒灭活试验用)。(4)无菌稀释液、冲洗液。要求不应影响除药材料(如滤膜、吸附柱等)的性质,对微生物无伤害作用。常用的有:水、缓冲液(如PBS)、稀释液、含 0.1%0.5%吐温 80 的 PBS、中和剂(可中和部分消毒成分)。(5)其他器材随所用试验微生物而定。2.1.1.

2、6.3 试验设计原则(1)通过所设各组试验结果综合分析,应可确定所选方法是否对测试消毒剂有良好的去除作用,对试验用微生物以及其恢复期培养是否有害或不良影响。(2)试验中所用消毒剂的浓度应以杀菌试验中使用的最高浓度为准。浓度过低不足以显示能否将高浓度消毒剂全部去除。(3)鉴定试验中,消毒后去除残留消毒剂组无微生物生长,不能表明去除处理后细菌是否复苏。此时可增加处理时间或次数,亦可适当缩短作用时间再试。作用时间最短不得少于 30s,否则难以控制试验的准确性。(4)同一消毒剂拟对多种微生物进行杀灭试验时,所用物理去除消毒剂法应按微生物种类分别进行鉴定试验,不得互相取代。对细菌繁殖体的试验,可在大肠杆

3、菌(8099)、铜绿假单胞菌(ATCC 15442)或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6538)中任选其一进行试验即可;对细菌芽孢,以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 9372)芽孢进行。当用其他特定微生物 (如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 进行杀灭试验时,均应以该特定微生物再次进行去除消毒剂方法的鉴定试验。(5)鉴定中应根据正式杀灭试验的设计,选择使用悬液定量试验,还是载体定量试验。通常,悬液鉴定试验结果可用于载体试验。2.1.1.6.4 物理去除方法的鉴定(1)分组方法如下:1)消毒剂 + 菌悬液 培养观察消毒剂对试验菌有无杀灭或抑制作用。2)(菌悬液 + 消毒剂) + 过滤冲洗法处理 培养观察所用去除消毒剂

4、处理后,受到消毒剂作用后的试验菌是否能恢复生长。3)(菌悬液 + 水) 过滤冲洗法处理 培养观察去除消毒剂处理是否影响试验菌的生长数量。4)菌悬液 培养 作为菌悬液阳性对照值。(2)操作程序如下:1) 第 1 组。吸取 0.5ml 试验菌悬液于试管内,加入 0.5ml 有机干扰物质,混匀后,置 201 水浴中 5min 后,再吸加 4.0ml 消毒剂(应先置 201中水浴)于试管内,混匀,作用至试验预定时间。吸取该最终样液 0.5ml,加于含 4.5ml 稀释液试管中,混匀。吸取最终样液 1.0ml 接种于平皿内,做活菌培养计数。2) 第 2 组。吸取 0.5ml 试验菌悬液于试管内,加入 0

5、.5ml 有机干扰物质,混匀后,置 201 水浴中 5min 后,再吸加 4.0ml 消毒剂于试管中,混匀。作用至试验预定时间,对其进行去除消毒剂处理,并取最终样液 1.0ml 接种于平皿内,做活菌培养计数(如为滤膜法,可直接将滤膜有菌面朝上贴于平板表面)。如平皿生长菌落数均超过 300 个,应再吸取该最终样液 0.5ml,用 PBS 做适当稀释,选择适宜稀释度悬液,吸取 1.0ml,分别接种于平皿内,做活菌培养计数。3) 第 3 组。吸取 0.5ml 试验菌悬液于试管内,加入 0.5ml 有机干扰物质,混匀后,置 201 水浴中 5min 后,再吸加 4.0ml 硬水于试管内,混匀。不加消毒

6、剂,做同上处理。取最终样液 0.5 ml 用稀释液做 10 倍系列稀释,选择 2 个3 个适宜稀释度悬液,各取 1.0ml,分别接种于平皿内,做活菌培养计数(如为滤膜法,可先进行 10 倍系列稀释,再经过滤冲洗法处理,然后直接将滤膜有菌面朝上贴于平板表面)。4) 第 4 组。吸取试验菌悬液 1.0ml,置含 4.0 ml 稀释液的试管中,不加消毒剂,亦不作任何去除处理,进行活菌培养计数,作为阳性对照值。(3) 评价规定试验结果符合以下全部条件,所测中和剂可判为合格:1) 第 1 组无试验菌,或仅有极少数生长。2) 第 2 组有远较第 1 组为多,但较第 3、4(组)为少的试验菌生长。在第 1 组无菌生长时,第 2 组平均每个平板 (或滤膜) 上生长菌落不少于 5 个。3) 第 3、4 (组)测定的结果,微生物数量应在 1107 cfu/ml5107 cfu/ml 之间,其组间差不得超过两组回收菌数平均值的 50%。组间差的计算可按下式进行:4)连续 3 次试验取得合格评价。5)本规范推荐使用过滤冲洗法。2.1.1.6.5 注意事项 见 2.1.1.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技术规范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