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纪实文学《梁家河》阅读学习心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纪实文学《梁家河》阅读学习心得.doc(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最新纪实文学梁家河阅读学习心得cwl虽然我是陕西人,但对于延安这个革命圣地也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延安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近日,我有幸参加了“研学梁家河,青春献祖国”旅学活动,感慨良多,受益匪浅!去延安的路上,车在黄土高坡上蜿蜒行驶,“红歌”飘荡在山谷中。晚上夜幕下的宝塔山巍峨耸立,延河水滚滚流淌,“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的诗句一下子就活了。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参观了梁家河、中共西北局纪念馆、学习书院等地方。延
2、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下乡插队的地方,也是青年习近平和村民们一起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的地方,在这里他挥洒了七年的青春。我们参观学习梁家河知青旧居、村史馆,感受艰苦奋斗的奉献创业精神,感悟梁家河蕴含的精神。一进入梁家河村委会院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习总书记的题字: 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延川是我的第二故乡。1969年初,青年习近平和14名北京知青一起来到梁家河村,一待就是7年。在这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里,从不会做饭、不会干农活的普通知青到乡亲们眼里能吃苦、爱读书的好后生,再到为群众办好事、干实事的大队支书。梁家河村山高坡陡,可耕种的田地较少,而在当年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条件下
3、,群众的最大生活来源就是农田,农田稀少就意味着农民吃不饱肚子,养活不了妻儿老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党支部书记的青年习近平带领其他知青与梁家河村村民打淤地坝,修筑梯田、发展沼气、修筑梯田、植树造林,在村里建立磨坊、裁缝铺、铁业社、代销店等。从最基本的吃饭、饮水的问题抓起,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让群众看到了他的为民之心和扎实工作的作风。他与当地群众一起吃玉米团子,住窑洞,睡土炕,打坝挑粪,建沼气,艰难的生活使他们相互之间建立了深厚的情谊,让他们的心贴的更紧。正如习总书记所说:“1969年,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就是来到梁家河,在这里一待就是七年,虽然当年我人走了,但我把心留在
4、了这里”。在梁家河的村史馆,我们聆听了青年习近平离开梁家河时,13位村民一直把他送到延川县城的故事。习总书记离开梁家河之后对这片故土情深,时常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梁家河村委会写信汇报村里的变化,他在百忙之中四次回信,鼓励大家共同努力,搞好发展。深深感受到了习总书记对梁家河村民的牵挂和感恩,以及寄予的厚望。习总书记曾多次回到延安看望梁家河村乡亲们的感人情节更使大家深受感动。他挨家挨户看望乡亲,为他们送去了慰问品,和村里每个家族合影,还把患有腿疾的村民吕侯生接到福建,自己掏钱为其治病。鼓励他们搞好生产,祝愿他们过上幸福的生活。梁家河之行给我最大的感受是青年习近平在梁家河做人做事处处都透露一个“实”字,他既有情有义又坚持原则让我深受教育。参观学习结束后,大家表示深受教育和洗礼,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立足本职,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努力做一个懂得感恩的人,从容和充满爱心地与人相处,收获更温暖的情感回报。延安之行归来,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感觉到很饥渴,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基础理论、新方针、新政策,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相关阅读:读梁家河一书心得体会范文大全第 3 页 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