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doc(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最新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写教案时,教师必须将教学这节课所选用的教学方法考虑进去,并写到教案上。这样做,既有利于自己检查纠正,也有利于课后反思。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1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尽识 上 目不识丁 学之土 不 举 雅俗共赏然天成 无 之谈 拍案叫绝 如痴如醉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德育训练点让学生对身边常用的数字有进一步的了解。破除迷信,科学地认识和运用数字。教学重点、难点:1.阅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2.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
2、内容。课时安排1课时学生活动设计:认真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掌握生字生词的注音及意思。2.复述课文内容。3.给文章划分层次,并概括各部分的内容。二、整体感知指导学生通读课文,包括自读提示和课文下的注释,让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掌握下列词,给加点字注音。qin。尽识完全了解。上 ,chng。本为佛教用语,就是“大乘”,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目不识丁: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据说“丁”字应写作“个”,因字形相近而误。后来形容人不识字说“目不识丁”或“不识
3、一丁”。饱学之士指学识丰富的人。不 举胜shng; ,无法一个一个全举出来,形容同一类的人或事物很多。雅俗共赏文化高的人和文化低的人都能欣赏。然天成 ,hn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无 之谈 ,j,查考。没有根据的言论。拍案叫绝用手拍桌子叫好,形容非常赞赏。案:几案,桌子。绝:少有的,罕见的。如痴如醉形容人的精神状态失常,神思恍惚。2.复述课文的内容,要求抓住文中关键的字、词、句。3.给文章划分层次,概括各部分内容。第一部分(1)点题,总领全文。第二部分(29)具体介绍数字的身世。第三部分(1012)具体介绍数字的情趣。第四部分(1314)具体介绍数字的遗憾。全文结构靖晰,过渡自然巧妙,内容浑
4、然一体。4.文章对数字的介绍形象生动,作者运用了哪些方法使文章形象生动的?运用了许多概括性和形象性极强的词语,如“目不识丁”,“饱学之土”,“不胜枚举”,“拍案叫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来介绍数字。如第一段中的“纵然是饱学之士,倒也未必尽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乃至数字的遗憾”,把数字当作人一样来介绍,数字也如人一样有身世、有情趣、有遗憾。运用举例的方法来说明。如第十自然段介绍数字的情趣时,列举“二十四史”“四项基本原则”,列举灯谜,列举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革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四、总结、扩展
5、本文作者形象生动地向读者介绍了数字的身世、数字的情趣和数字的遗憾,让我们对身边的数字有了更多的了解,从而破除对数字的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以科学的态度来对待数字,建立科学的数字观。让学生课外作些相关准备,进行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迷、对联的比赛,使学生的知识得以扩展,认识得到提高。五、布置作业缩写全文的内容。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21.尝试自读课教学的第三个层面:活动式自读,即借鉴活动课的模式进行自读课教学。2.探索课内外衔接的途径,特别是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来促进课外阅读的开展。3.尝试语文活动课的开展。自读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把握重要信息,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要点;2、开展一次
6、与数字有关的活动,在活动中体会数字的有趣、神奇。自读重点:概括课文内容要点自读难点:领会数字的情趣教学时数:一教时课前准备:1、自读课文,填写”数字发展一览表”;2、发动学生找与数字有关的成语、谜语、歇后语、对联、趣事等,为活动课的开展做好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有关数字的趣事导入。二、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阅读”自读提示”,了解主要内容及要求,确定学习目标。三、积累词语1.抄写”自读提示”中的词语,并给加点字注音。2.齐读两遍,教师正音。3.课外给六个成语各造一个句子。四、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概括要点。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用”标出第一段中能统领全文内容的三个短语。3、给课
7、文划分段落,并用横线画出能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的关键词句。4.填表5.本文作者是按怎样的说明顺序来说明数字的身世的?6.第一段的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五、教师总结CAI板演课文内容的要点。六、开展与数字有关的比赛活动(由学生主持)(一)宣布比赛规则(CAI)1、以小组为单位参赛、计分;2、题目分定组回答和自由回答两种,定组回答题如遇到该组无人回答时,其它组的同学也可回答;3、每答对一题得1分,答错不计分,也不倒扣分;4、累计得分者为比赛的优胜者。(二)比赛的内容(CAI)定组回答主要内容:猜谜语、按要求说出成语、巧接歇后语等;自由回答主要内容:根据对联、趣事回答问题等。七、总结活动,评出优胜组
8、。八、布置作业1、课后收集与数字有关的奇闻趣事,讲给周围的人听。2、完成练习册。九.板书设计(见”课文内容要点”的概括)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3【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在通读课文和复习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较快了解文章的内容大意。2.抓住对题目、重点段和中心句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思想内容和结构特点。3.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中心句,概括各部分的内容大意。4.了解科学知识,发扬科学精神,反对“数字”迷信。5.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总分结构;举例子和拟人化的说明方法;明确、丰富而生动的语言。学习侧重点1.对题目的分析;对重点段的分析;对三部分中心句(兼有过渡作用)的分析,全面掌握文章的内容
9、和结构特点。2.文章体现出的科学精神。3.学用文章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解说:本文在思想上体现出强烈的科学精神,并具有较强烈的现实意义。具体为:1.科学源于生活实践的需要,科学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2.要敢于创造,要有不断追求真理、修正错误的科学精神;3.反对现代“数字”迷信,批判畸形的文化现象。在艺术上,该文亦有独到之处:1.结构清晰严密:采取总分式;全文分四部分,第1段是“纲、”;第2、3、4部分开头的句子均为该部分的中心句,概述了该部分的内容,且起到上下过渡的作用。2.拟人化和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把“数字”当作生命体来解说,从“身世、情趣、遗憾”三个方面,使解说显得亲切、易懂。在说明中举了
10、大量的例子,使不易了解的古代数字知识变得通俗好懂。3.语言准确、丰富而生动,充分显示了科普小品的艺术特色,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基于这些特点,我们安排了上述的“自读要求”和“学习侧重点”。)【自读程序】1.梳通了解学习“自读提示”,了解学习该课的基本要求。快速阅读课文一遍,了解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要求集中注意力默读,不出声,不回视,记住文章主要内容,并且计时。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特别是“自读提示”中所列的),查阅字典,弄清它的读音和意义,并读熟写熟记牢。2.理解分析解释课题数字杂说,了解“杂说”的含义。分析第一部分。熟读(三遍以上);把该段分成两层;画出全文的关键词:“数字的身世遗憾”;批
11、注该段:总说,全文的纲。依据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三方面,把第一部分后的课文划分为三部分。精读第二部分。A.将课文读一遍。B.依据该部分内容,设计“数字的发展过程”图表,项目有时间、地点、创造者、称谓、主要表现形式和评价等六项,并完成填表任务,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词句。C.研究第9自然段的语言,体会说明语言简明准确的特点。一是指出词的含义,二是分析它是否可以省略或被置换。这些词语依次是:广泛、迄今、尚、独特而悠久、很可能、隔位字、又、大同小异。精读第三部分。A.将课文朗读一遍,再默读一遍。B.“数字的情趣”表现在哪两方面?画出有关句子。C.研究句子:“此处聊举以五行和五方与十个数字相对,巧妙
12、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旧联一则,以为助兴。”指出它的主谓宾,解释“聊、五行、五方、以为助兴”等词。D.体会说明文中举例子的好处精读第四部分。A.将课文默读一遍,再朗读一遍。B.画出该部分的中心句。C.查词典,弄清“占星术”的意思,由此推出“占数术”一词的意D.熟读最后一段,举出“占数术”的两个新例子,并加以批判。小结迁移。A.简要概括全文各部分的内要点,写在笔记本上。B.完成后面的练习题。C.写一篇学习心得,内容可包括以下一项或数项内容:数字发展过程给我的启示;总分式的说明结构有何好处;科普小品的语言特色;列出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各五个。(解说:上述自读程序是一个浅入深、由表入里的过程,
13、也是一个整体与部分、面与点不断交错结合的过程,符合认识规律,而且突出主攻方向,可收到很好效益。)【自读点拨】1.背景说明课文选自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梦天集,可见时代感较鲜明。在“科教兴国”的今天,普及科学知识和强化科学精神是强国大计。本课讲科学反迷信,批判了“占数术”,有十分现实的意义。2.总体把握课题数字杂说中的“杂”,原意为“多种多样”,此处可理解为“几方面”。课文正是从三方面来说的,正好对应。结构上的总体把握详见前“自读导言”中的“解说”部分,不重复。第二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第三部分的中心句为:“数字之妙远远不局限于数字王国本身。它的概括力使人易于记
14、忆,便利交谈。更何况它在文化生活中还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第四部分的中心句为:“然而,数字却也有自己的苦恼,本来和它毫不相干的事情,偏偏总有人硬往它身上安。”3.重难点分析重点:课文的结构方式;大量使用成语;科学精神的体现。难点:对古代各种记数法的理解;与数字有关的成语、灯谜和对联;“占数术”,即通过数字来推断吉凶的方法。(解说:本处点拨主要针对“自读程序”中的一些疑难问题而发。)【自读思考】1.把课题换成数字趣谈或数字解说,行不行?为什么,2.把课文第五段放到最后,行不行?为什么?3.把课文第1段中数字的“身世、情趣、遗憾”分别换成“历史、趣味、不足”三个词,行不行?为什么?4.用课文中的成语
15、造句。5.模仿课文最后一段的句式,以少数人不讲公共卫生为题,写一段话。6.若要写一篇科普小品月亮杂说,请列出写作提纲,并写出第1段。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4教学目标:1、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2、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1、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是教学的重点。2、文章中相关语句在翻译上有一定难度,故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是教学的难点。教学过程:第一课
16、时一、导入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二、作者简介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 (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17、纪昀轶闻】纪昀,字晓岚,他身子很是肥硕,生平最畏暑热;做总裁时,在馆内校书,适值盛夏,炎酷异常,他便赤着膊圈了辫,危坐观书。巧逢乾隆帝踱入馆门,他不及披衣,忙钻入案下,用帷自蔽,不料已被乾隆帝瞧见,传旨馆中人照常办事,不必离座,馆中人一齐遵旨。乾隆帝便踱到纪昀座旁,静悄悄的坐着。纪昀伏了许久,汗流浃背注: 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未免焦躁起来,听听馆中人寂静无声,就展开了帷,伸首问众人道:“老头子已去么?”语方脱口,转眼一瞧,座旁正坐着这位首出当阳的乾隆帝,这一惊正是不小。向着他道:“纪昀不得无礼。”纪昀此时只得出来穿好了衣,俯
18、伏请罪。乾隆帝道:“别的罪总可原谅,你何故叫我老头子?有说可生,无说即死。”众人听见这句上谕,都为纪昀捏一把汗注: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谁知纪昀却不慌不忙,从容奏道:“老头子三字,乃京中人对着皇帝的统称,并非臣敢臆造,容臣详奏。皇帝称万岁,岂不是老?皇帝居兆民之上,岂不是头?皇帝便是天子,所以称子。这老头子三字,从此流传了。”聪明绝顶。乾隆帝拈须笑悦。三、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2、听课文朗读录音,学生朗读课文。四、借助注释和词典翻译课文。【译文】: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p)于河, 沧州南面,有一座寺庙靠近河边,庙门倒塌到河里,二石兽并沉焉。(门旁)两只石兽
19、也一起沉到河里了。焉,助词,无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经历了十多年,和尚募集到了一笔钱,(决定)重修(庙门),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便到河中寻找那两只石兽,居然没找到,以为顺流下矣。认为石兽顺着河的方向冲到下游去了。下,往下游去。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便划着几条小船,拖着铁耙,寻找了十多里,一点踪迹也没有?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有个学究在庙里开馆执教,听到这件事便嘲笑说:“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fi),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怎么能被洪水带了走呢?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石头的特性是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
20、散而轻浮,湮(yn)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石兽埋没在泥沙上,就会越沉越深。耳,助词,表示肯定。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流往下游去寻找它,不是荒唐吗?” 沿,顺流而下。众服为确论。众人信服他的话,认为是正确的论断。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一个老水手听了学究的话后,又嘲笑说:“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凡是河中失落的石头,都应该到河的上游去寻找。”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正因为石头的特性坚硬而沉重,泥沙的特性松散而轻浮,盖,表原因的发语词。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所以)水流不能冲走石头,它的反冲的力量,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会在石头迎水的地方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
21、,石必倒掷坎穴中。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半身空着时,石头一定会倒在陷坑中。倒掷,摔倒。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像这样再冲击,石头又向前再转动。转转不已,遂反溯(s)流逆上矣。 这样一再翻转不停,于是石头会反方向逆流而上了。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到下游去寻找它,固然荒唐;在石兽掉下去的当地寻找,不是更荒唐吗?”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水手的说法去找,果然在几里外的上游地方寻到了石兽。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情,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还多着哩,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五、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预习课后训练题。2、思
22、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复习文言文加点字解释。二、思考问题。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2、故事中主要出现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三、请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划分层次并概括各层次大意。可分五层:一头一尾,中间三层。开头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第一种寻找方法;接着是另三种不同的寻找方法;最后,由事而理,点明遇事不能“据理臆断”。四、总结四种寻找石兽的方法。1、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23、【多媒体演示】学生演示。教师演示。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2、师生共同归纳:第一种没考虑流水、石兽、泥沙的关系。第二种只考虑了流水,没考虑石兽、泥沙。第三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第四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五、分析最后一层,概括文章的中心。1、概括文章的中心: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注: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就根据常情主观作出判断。2、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更深入地领悟这一道理。六、
24、拓展阅读但知其一,不知其二七、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训练题。2、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最新案例5教学目标:1、在略读和精读的过程中,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人物的内在精神。2、明确为什么以“标签”为题。3、品读课文中的细节描写。4、学习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了解李比希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教学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具准备:课件、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出示课件(形形色色的标签图片)同学们,图片上的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用一个词语来称呼它们,叫什么?(学生回答:标签)2、师相机提问:看了图片,谁能简单的说说
25、什么是标签?3、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床头上的标签,看着这个题目,你们会产生什么样的疑问?(请学生把问题写在小纸条上。)抽生回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课件出示字词)。抽生朗读、跟读、齐读。(相机介绍文中三位人物)2、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主人翁重点写了几件事情?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课件展示)。(三)分析交流,解决疑问。1、带领学生整理提出的疑问,简单的问题直接在交流中解决。2、结合学生的质疑提出新的学习目标。预设(1)是什么使李比希与新元素失之交臂?(2)为什么要将标签贴在床头?(3)标签起到了什么作用?(4)为什么以“标签”为课题?将学生分为4人小组,分别研究这
26、4个问题。3、抽生交流。在交流问题(1)时,老师出示句子他()呼吸,()地阅读,读完()。请学生填空,然后抓住填上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想象李比希此刻会想些什么?在交流问题(2)时,师问:把李比希贴标签的句子勾画出来。(课件出示),你感受到了什么?在交流问题(3)时,师问:李比希的“更认真”“更严谨”表现在哪里?学生在课文中画出有关词句。如:问、没有放过、反复思考、动手实验、查等。让学生体会抓住一个方面将事情写具体的方法。(四)总结从李比希的一成一败两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李比希身上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五)小练习。如果选取下面这件事来介绍李比希,应当怎样调整内容?李比希经常从黎明工作到黄昏,又从黄昏工作到黎明。他的仆人常常这样抱怨说:“您整天都在实验室里工作,使得我简直没有机会等您不在时打扫它。”(六)配乐朗诵课文。(七)课外拓展。推荐阅读叶永烈的逝世前的科学记录、叶永烈讲述科学家故事100个、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板书设计:床头上的标签叶永烈失败:与新元素失之交臂李比希认真、严谨、持之以恒成功:提高柏林蓝的质量河北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案例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