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最新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教师撰写教案不仅仅是要体现教师怎么教的问题,还要把重点放在学生上,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产生导向作用,体现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1教学目标:1、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2、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兴趣,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难点:能熟练的计算两位数的加、减法。教师准备:练习十九第3题和第8题的主题。教学过程:一、准备练习1、引导学生完成口算题目
2、,并说一说计算的过程。引导学生采用较简捷的方法计算。2、引导学生完成算一算。巡视、辅导。帮助计算有困难的'学生。及时评价,表扬计算有进步的学生。【设计意图】: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法。二、学中做1、组织活动1买东西。出示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1)观察练习十九第3题主题图。汇报看见的东西和价钱。(2)列式计算。58+25=83(3)提示:算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4)要是你来到商店,你会想买些什么?提出要求:小组讨论,选出一个记录员,算一算一共要花多少钱?(5)组织学生进行汇报。2、组织活动2篮球比赛。出示练习十九第8题的主题图。你看了以后有什么问题吗?自己独立提出问题,然后同桌交流,
3、最后进行汇报。【设计意图】:通过买东西的活动,复习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法。三、做中学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第6题。(1)说说意图。(2)独立计算。(3)集体订正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十九题。(1)用讲故事的形式说说图意。(2)解决书上的问题。(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能解决吗?3、引导学生完成应用题。引导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正确计算。【设计意图】:在教师引导下,总结所学的知识。四、课堂总结。要求学生完成数学日记的填写。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2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方法。我们已经学习了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
4、减一位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是前面口算教学的延续,又是以后万以内加减法的基础,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整个小学数学的计算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设计理念: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生动、丰富的背景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体会学数学的实用性,学有用的数学。2、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注意体现算法的多样化,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的“构建方法”,运用观察、探求、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数学初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3、渗透估算意识。教学目标:1、掌握口算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2、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
5、、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教学重点: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教法学法:讲解法、引导法、自主探索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复习两位数的分成2、看谁算得又快又正确。35+30=64+5=48+30=79+4=53+40=66+8=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的呢?先来看左边这一组两位数加整十数,你是怎样计算的呢?生:先把十位上的数相加,再加上个位上的数。学生说教师板演。师:那么右边这一组两位数加一位数,你又
6、是怎样计算的呢?生:我想把个位上的数相加,再加整十数。学生说教师板演。二、新知讲授。课件出示“海宝”介绍上海世博会的资料。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观察主题图,找到数学信息。课件出示,师: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2)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如果你是每个年级的领队老师,首先要考虑什么?预设:应该考虑要买多少张车票?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提问题。2、自主探究,掌握算法。(1)教学例1教师选择性地板书问题:“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师: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写在练习本上。学生独立列式计算。汇报交流。(2)教学例2选择学生提出的“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的问题
7、,针对学生列出的算式39+44=?让学生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汇报交流。师:说一说你是怎样口算的?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观察对比师:刚才学习的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今天学习的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师引导:这两个算式的两个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之和相比较,有什么发现?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也就是35+34是不进位加法,39+44是进位加法。师: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呢?个位相加满十,一定要向十位进1。三、知识应用。1、填一填(判断十位上的数)师:你能利用口算的方法很快填出方框里的数吗?2、先说一说,再计算。23+46=63+17=3、请你利用主
8、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4、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我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四、小结。师:大家今天一定有很多收获吧,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呢?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3教学目标:1、理解掌握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能力。2、利用学生已有的口算知识,探究出两位数加法的计算方法,探索出算法思维,算法多样化。3、能用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知识解决问题。4、估算初步。教学重点: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训练算法思维、对不同算法的分析。教具准备:位值表、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大屏幕出示口算
9、(5道题)师:我们先来口算几道题目,看题在答题纸上写答案,开始!(核对答案)师:这些都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今天我们就用学过的知识来学习一些新的本领。二、新授1、口算38+25(出示动感画面)问:这是什么地方?里面有些什么?师:今天小胖来玩具店准备买两样玩具,他买了什么呢?看!(一只足球和一架玩具飞机)你们能估算一下大概要花多少钱?(学生答,师暂不下结论)师:那么到底38+25等于多少?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口算。(出示课题)2、计算方法探究师:你们能用学过的。知识,利用手中的位值表,想想,圈圈,用一些方法来解决。(师巡视,请2个学生回答)30+20=5050+13=6340
10、+23=63师:原来买这两样玩具要63元。(指着黑板上的位值表)师:这两种方法很不错。还有其他方法呢?你们可以再圈圈,试试?(再请两个同学)38+20=5835+25=60师:真了不起,你们用了不同的方法口算出38+25的答案。这些内容在书上也有,我们看书上有3种方法,你们想出的方法比它还要多。仔细看看,看得懂吗?像这样在位值表上圈圈,画画有什么好处?(本着“留足够的空间,让学生去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的理念,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学习方法把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对协作能力,在汇报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三、练习1师:我们现在从这个玩具商店挑两件
11、玩具,你看38+29挑的是什么?34+28又是什么玩具,那么该付多少钱?你能很快口算吗?拿出练习纸,想想,把答案写下来,如果有的同学有困难,也可以在下面的位值表上先圈后写。(请2个同学)学生任意选两样玩具,口算价格,在小组内交流师:现在如果给你两样玩具,你会怎么选,要付多少钱?请你们说给小组同学听听!(学生自由说,教师巡视去听,请两个学生说。)(通过这一层次的练习,学生在这一节课里将不再是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学会了终生受用的学习方法。)四、总结师:刚才我们学了些什么新本领?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4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直观感知四边形的特征,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2、数
12、学思考:在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中,根据四边形的特点对四边形进行分类。3、问题解决:通过使用交互式电子设备多种功能,让学生找一找、圈一圈、说一说、画一画、拼一拼等动手操作、小组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精神。4、情感态度:通过情境图和生活中的事物进入课堂,感受生活中的四边形无处不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四边形的特征,能辨别四边形。教学难点:对四边形的分类,了解不同四边形各自的特征。教学过程:一、生活引入,激发兴趣1、师:播放学校的一段视频,让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地方?在学校平面图中你能找出几种平面图形?(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圈画一边汇报。)2
13、、师: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找到了这么多的图形,可见平面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今天我们共同来认识一种图形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师:同学们,你们想像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指名回答,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师: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把你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圈出来。请学生上台展示。师:观察,我们找出的“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互相交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结合图形得出:四边形有4条直的边,有4个角,教师板书。师:请多个学生完整地说出四边形的特征和全班齐读,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感知。师:这些图形为什么不是四边形?师:从信封中取出一个图形
14、(露出一个角)猜一猜是不是四边形?(两个特例)为什么是四边形?为什么不是?你能把他变成一个四边形吗?(学生汇报)生活中我们见过许多四边形,现在又知道了四边形的特点,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形状是四边形。(学生汇报)三、动手操作,互动交流1、学具袋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学生独立操作)2、还有不同分法吗?(小组交流)学生汇报,并说理由。(1)按角分:长方形、正方形、直角梯形一类(有直角);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没有直角)。(2)按边分:长方形、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一类(对边相等);梯形一类(对边不相等)。(3)按边分:正方形、菱形一类(四条边都相等);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一类(四条边不都相等
15、)。(4)小结:师:你们分的好极了,都非常有自己的想法。那到底什么样的图形是四边形?(学生汇报)3、画四边形。请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四边形。说一说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4、拼四边形。第1列和第3列的同学任取一块七巧板,第2列和第4列的同学取一块七巧板想办法和1、3列同学拼成一个四边形。四、巧做练习,拓展延伸1、判一判:制作闯关游戏,巩固四边形的知识。2、数一数:让学生仔细观察所给的图形中共有几个四边形。3、走迷宫:“小猴找桃”你能帮小猴穿过迷宫吗?经过的路必须是四边形!让学生画出小猴的行走路线,再次让学生对四边形有个更清晰的认识。五、反思评价,升华提高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
16、哪些收获?最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5教学目标:1、能正确口算百以内的两位数减两位数。2、经历探索两位数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3、增强学生讲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的意识及创新意识。4、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学会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口算。26+41=19+41=56+28=83+12=75+11=75+21=67+21=72+15=45+24=58+42=57+17=48+37=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5-20=35-2=36-8=二、探究新知1、获取信息,理解题意
17、。谈话: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的例2内容,说一说从图文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专线大巴票价:48元,普通快客票价:65元,动车票价:54元)提问: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1)普通快客的票价比动车贵多少元?(2)专线大巴的票价比普通快客便宜多少元?2、尝试解决,探究算法。(1)两位数的不退位减。师: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该怎么列式呢?生:用减法计算,列式65-34。师: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这道题中的'减数既不是整十数,又不是一位数,应该怎么计算呢?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然后汇报。生1:先算65-50=15,再算15-4=11。生2:也可以先算65-
18、4=61,再算61-50=11。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这两种方法都是把减数54分成50和4两部分,然后从被减数65中先后去掉50和4,在口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过的两位数减整十数、一位数。(2)两位数的退位减。师:怎么解决第二个问题呢?生:列式65-48。师:请根据刚刚的口算经验,尝试算一算65-48是多少,并说说你们是怎么想的。然后尝试填写下列():先算65-()=()再算()()=()生:把48拆分成40和8两部分,从65里分别去掉40和8。可以先算65-40=25,然后再算25-8=17,也可以先算65-8=57,然后再算57-40=17。学生根据讨论填空。(3)比较
19、算式。师:观察上边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都是两位数减去两位数。不同点:前者不退位,计算时直接个位数减个位数,十位数减十位数;后者退位,计算时不能直接减。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二”第6题。以开火车的方式完成计算,看谁算得又快又准。2、完成“练习二”第7题。(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后填空。(2)指名回答,集体订正。3、接力赛。老师给每一组的第一个同学一个数字,后面的同学每人给一个运算符号和一个数字,第一个同学把数字告诉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根据第一个同学的数进行计算,然后告诉下一个同学结果,以此类推完成接力赛。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主要讲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一般把减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再从被减数里依次减去整十数和一位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八单元教案设计例文第 11 页 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