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总经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总经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最新总经理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体会cwl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我深刻认识到十九大报告高举旗帜、立论定向、把握大势、总揽全局,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事业的总设计、总定向、总指引,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立起了新的历史坐标,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真理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件。我主要围绕“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和“交通强国”,结合工作实际,谈谈体会。一、深刻认识“社会主要矛盾”与“交通强国”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ldq
2、uo;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是对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的重大判断,具有深刻的内在逻辑和现实依据。具体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使人民的需求和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及条件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人民的需求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需求能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我国人均GDP1978年只有220多美元,2020年达到8020美元;1978年人均储蓄存款只有22元,2020年达4.4万元。其次,需求结构不断升级,这是需求能力提升的必然要求。资料表明,1978年我国城镇和农村恩格尔系数分别高达57.5%和
3、67.7%,2020年二者分别降至29.3%和32.2%。与此同时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再次,需求层次日趋高端化,除要求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外,人们希望有更多的尊严和幸福感。另一方面,满足人民需求的能力显著增强。30多年的快速发展,使我们国家积累了能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能力体系和构建了使这种能力得以有效发挥的制度体系。数据显示,目前在世界500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居全球第一;2020年位居世界制造业最具竞争力前三位的分别是中国、美国和德国。这为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准备了良好的基础并创造了进一步提升这种能力的条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意味着交通行业发展面临的社会需
4、求发生了变化,也意味着交通行业的发展方式、发展目标等发生了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充分肯定了交通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特别是明确提出要建设交通强国,赋予了交通行业在新时代的新使命。过去五年,我国交通领域发展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从“跟跑”向“并跑”甚至在有些领域“领跑”的重大转变,建成了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但还不是交通强国,这主要表现在区域之间的交通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依然突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仍有待完善;交通发展现状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端化、个性
5、化、差异化出行需求以及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交通服务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交通领域更充分地发挥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和重要服务性行业的重大作用,当好经济社会发展先行官。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求加快建设人民满意交通,提供更多更好的交通运输供给,让人民群众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二、“美好出行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美好生活需要”这一关键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出现了14次。重新定义社会主要矛盾,是对社会变迁的把握,
6、但归根到底是对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回应。“美好生活需要”已经不仅仅表现为满足基本生活的物质文化这些“硬性需要”,还表现为在此基础上衍生出的人民的参与感、公平感、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等“软性需要”。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在区域不平衡、城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领域不平衡、群体不平衡等方面;发展不充分,主要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还有待提高。人民的生活包括“衣食住行用”等诸多方面。“行”是其中之一,“美好出行需要”是“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
7、内容。因此,“美好出行需要”就是愉悦出行的体验。对城市居民来说,尤其是首都市民,通勤的首选工具就是城市轨道交通。从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历程看,自地铁1号线、2号线于1981年正式对外运营后,相隔近20年才启动建设地铁13号线,并于2002年开通运营。申办2008年奥运成功后,北京轨道交通建设加快,到2020年年底运营里程达到600公里。但是,北京轨道交通同样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线网规模、结构与运力不平衡,线网客流预测与网络规模不足,导致客流连创新高,运力与运量间矛盾突出;线网规划追加规模,网络结构不稳定、不尽合理。线网建设时序不平
8、衡,阶段性网络结构不合理,导致运力与需求配合不佳,运力紧张与运力浪费并存,部分换乘站阶段性压力过大。换乘站同期建设与预留规模不充分,导致换乘的便捷性与安全性矛盾突出。线网资源配置和共享不充分,导致节能、节地等矛盾日益突出。目前,北京轨道交通线路主要集中在六环内,服务半径约25公里,导致六环外新增建设项目沿公路走廊拓展,加剧了各主要走廊通勤压力。国际大都市一般通勤圈范围(约50公里半径)都拥有数千公里的市郊铁路。目前服务中心城主要功能区的地铁容量已经饱和,但与国际大城市相比,北京中心城轨道线网密度仍然偏低。与此同时,北京的轨道交通站点与周边建筑普遍缺乏连通和衔接,北京CBD轨道交通出入口不到20
9、个。东京CBD轨道交通出入口高达120个,覆盖范围达2.4平方公里,与周边建筑形成有效衔接。因此,市民在出行中感到拥挤、换乘不便、商业配套不够、存在“最后一公里”、接驳不顺畅、舒适度不够,以及安检跟通勤效率存在矛盾等问题亟需解决。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作为首都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市管企业,在发展战略上确立了“四个平衡”,即保持公司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平衡、建设任务完成与开展运营业务的平衡、首都任务完成与开展京外业务的平衡、公司正常运转与开展PPP业务的平衡。这也是通过公司发展需要,满足人民美好出行需要。三、以“美好出行需要”为
10、建设“交通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只有紧扣新矛盾,解决新矛盾,实现新目标,才能无愧于新时代。“美好出行需要”与“交通强国”是相融共生的,就是要紧密联系首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有机结合起来;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有机结合起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20-2035)明确指出: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加快交通需求调控,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加强静态交通秩序管理,积极鼓
11、励绿色出行,鼓励规范“共享单车”,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2020年轨道交通里程由现状约600公里提高到1000公里左右,2035年不低于2500公里。提高建成区道路网密度,2020年新建地区道路网密度达到8公里每平方公里,2035年集中建设区道路网密度力争达到8公里每平方公里。2020年城市绿色出行比例由现状70.7%提高到75%以上,2035年不低于80%。北京在修建地铁1号线、2号线时,是全市人民一起动手兴建;后来修建地铁13号线、八通线等线路时,是在全市人民关注支持下兴建;现阶段是在继续取得相关方支持下安安静静地修建,对城市运行、市民生活
12、、社会环境尽量无干扰。新时代新使命。就北京轨道交通来说,一定要做到安全建造、绿色建造、高效建造、和谐建造。这些都可以在十九大报告中找到答案:“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我们作为北京市第三家轨道交通运营商,要对标先进的企业形成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以燕房线的全面试运营和新机场线运营筹备、试运营为工作抓手,在运营实践中不断检验、磨合、稳定、改进、提升公司的核心管理
13、体系,形成以“精细化标准和全自动运行系统”为特色的管理文化、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标准、管理制度,塑造“北京轨道运营”的品牌形象,为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正如十九大报告所述:“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