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最新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最新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最新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教师主要分析学生在知识、技能、学习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征,对学习本节课所产生的作用或影响。那么应该怎么写好教案呢?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1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摄取、勇士、揭开”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3、根据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兰克林的制作的风筝及简单原理。4、通过阅读,感受科学家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
2、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 媒体。2、 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教学时间1.5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 揭示课题:1、 板书:雷电师:这是一种自然现象,你见过吗?谈谈你所知道的。学生谈。2、师:同学们通过书籍、电视等多种渠道,了解了雷电之谜。(板书:之谜)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板书:揭开做动作理解:揭开联系生活经验初步了解“揭开”的不易。齐读课题3、出示第一小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
3、电学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指名读,(及时用多种方法理解:摄取)师引读体会两句的因果关系,男女生合作读体会。质疑: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生命危险呢?二、深入研读:1、学习第2小节: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1)出示句子:从前,人们一直认为,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指名读引导理解:人们大多数人;一直说明存在很久了;大自然在显示神威认为是天公在发火,对大自然充满了敬畏。再指名读。(2)出示:可是,富兰克林却大胆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指名读师:他敢于向当时的传统观念挑战,提
4、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向大自然挑战,真是勇气可嘉。板书:敢于挑战2、 学习第3、4节: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1)师:为了揭开雷电之谜,1753年7月的一天,富兰克林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他在做实验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读读第3节,找找描写他做准备的句子。交流,出示句子: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指名读,及时正音:丝绸、系住、末端自己轻声读,针对内容提出问题。交流。(预设:为什么用白色丝绸制作风筝?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2)
5、自己轻声读第4节,解决问题。(有的立即请学生回答,有的内容可以在课后请学生查找资料回答)联系下文解决: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结合“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回答“安尖细的铁棒”、“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的原因和冒“生命危险”的原因。板书:勇于献身科学(3)复述:请你来为富兰克林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4)师:为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富兰克林还精心实验的时间 ,是?(选择了7月的一天来做实验)因为那天?(引读: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过了没多久?
6、这样的天正适合做实验。他还精心选择了实验的地点,在?(费城的郊外)因为?(比较空旷,容易收集)(5)师:他做了这样精心的准备,实验成功了吗?他兴奋地叫起来?(指名读、齐读)师:他勇于实践,知道了雷电之谜就是?(放电现象)板书:放电现象(6)师:当他实验成功后, (谁)会说:“ 。”(提示:看他做实验的儿子、曾经嘲笑过他的人、别的科学家)(7)师:富兰克林有着为了科学坚持到底的精神,才会做成实验,让我们在来读读课文,感受他揭开雷电之谜的不易。读课文3、4小节。3、 理解“勇士”(1)师:富兰克林就是这样揭开雷电之谜的。人们称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是因为?(媒体出示第一节,引读)(2)
7、你还能从文章中找到,表明他是“勇士”的句子吗?句式:人们称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 。(指导不加上“因为”说)4、 学习最后一节:后来,他还发明了(读最后一节)三、小结:真正的勇士,是像富兰克林这样,敢于(引读板书)敢于,敢于的人,让我们也像富兰克林这样敢于,成为生活、学习、工作的勇者吧。让我们记住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富兰克林。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2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通过查字典、近义词等方法理解词语“摄取、勇士、揭开”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3、根据文中的描述,能介绍富
8、兰克林的制作的风筝及简单原理。4、通过阅读,感受科学家敢于挑战、敢于实践、勇于为科学献身的伟大精神。教学重点和难点:围绕课文内容,进行提问。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解释关键词理解句子等方法解决问题。教学准备:1、媒体。2、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2)圈画自己不理解的词语,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去理解。教学时间:1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诗歌揭示课题:(3分钟)师:我有一首诗,想请你们读一下。 那是天地对话 有形或者无形 产生的心灵共鸣 黑夜或者白昼 就那么短暂 最耀眼的总是你 却是那么震天撼地 劈得开世间一切划过无尽长空 却抓不住你的踪迹 师:刚才我们念的诗歌中包含了一种自然现象
9、,你知道吗?(板书:雷电) 谈谈你所知道的。 预设:学生可从雷电的声音、雷电的形态等介绍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雷电之谜。(板书:之谜) 有一位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这个谜。(板书:揭开) 齐读课题出示第一小节: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他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指名读 (及时用多种方法理解:近义词 摄取吸取 做动作) 师引读体会两句的因果关系(因为富兰克林曾冒着生命危险,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所以他被称为1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之所以被称为18世纪电学的勇士是因为他曾冒着生命危险
10、,从天空摄取闪电,揭开了雷电之谜。)师:读了这段话后,你有什么质疑: 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怎样揭开的?结果怎样?有什么生命危险呢? 说明: 质疑问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重点,虽然在上个学期学生已经有所涉及,但是提问的能力上还有待提高,在教学时,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让学生学会从词、句方面去试着提问。二、深入研读1、学习第2小节:雷电之谜是什么?为什么要揭开雷电之谜?(2分钟)(1)出示句子 师:从前人们一直认为,生:天空中出现电闪雷鸣,这是大自然在显示神威。(2)出示句子 师:可是,生:富兰克林却大胆提出,那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师:他敢于向当时的传统观念挑战,提出自己与众不
11、同的观点,向大自然挑战,真是勇气可嘉。 板书:敢于挑战(3)出示句子 师:1752年7月的一天生: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2 学习第3、4节:怎样揭开雷电之谜的?结果怎样?(25分钟)(1)师:他亲自做了一个吸引雷电的风筝实验。他在做实验前做了精心的准备,读读第3节,找找描写他做准备的句子。 交流出示句子: 他事先精心制作了一只白色丝绸风筝,风筝上安了一个尖细的铁棒。风筝用麻绳系住,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自己轻声读,读了这段话后,你有问题吗?。预设:为什么用白色丝绸制作风筝?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2)
12、自己轻声读第4节,解决问题。师:联系下文解决,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学生交流 出示:富兰克林觉得手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只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他感到手臂一阵麻木,差一点儿被击倒。 师:“觉得手有点麻”说明了“安上尖细的铁棒”使风筝能够摄取雷电,而“用上麻绳”使电流不至于太强, 所以“有点麻”。“当他的手指靠近那片铜钥匙时,一朵蓝色的电火花立刻向手指射过来。”说明了铜钥匙能够聚集电流 。 男生别读,读出实验的不易。师:读了这段话,你从富兰克林身上学到了什么?师:“差一点儿被击倒”,他是冒着“生命危险”,拿自己的生命做
13、实验。板书:勇于献身科学 敢于实践 再读这段话,感受为科学献身的精神。说明: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有明确的指向,让学生从内容上来提问。不可避免,学生会提出很多涉及科学技术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归纳、总结,对学习语文有用的知识加以指导。如“风筝上为什么要安尖细的铁棒?为什么在麻绳末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这两个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联系下文学习,教会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另外的问题,可以放在课后去探究。(3)复述:请你来为富兰克林的风筝写一份简单的说明书,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设计。 说明;学生交难划分制作步骤地二、三步。设计原理第二、三步对于学生有些难度。复述步骤,不能照抄书面。
14、此处要重点教学,约10分钟。 制作材料:白色丝绸、尖细的小棒、麻绳、铜钥匙、一小段丝线制作步骤;1、制作白色丝绸风筝并按上一个尖细铁棒。2、用麻绳系住。3、麻绳末端分成两支,分别接上一片铜钥匙和一小段丝线。 (一生交流,教师归纳) 原理:(多生交流)1、尖细的铁棒引来雷电。2、麻绳本身不到电,但雨水使麻绳导电,但电阻不大,避免生命危险。3、丝线不到电,弗兰克林可以拉住风筝,而铜钥匙能聚集电流,使他感触电流。(4)师:为了实验能取得成功,富兰克林还精心实验的时间 ,是?(选择了7月的一天来做实验)因为那天?(引读: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过了没多久?这样的天正适合做实验。 他还精心选择了实验的
15、地点,在?(费城的郊外)因为?(比较空旷,不会伤及他人,容易收集雷电) (5)师:他做了这样精心的准备,实验成功了吗?他兴奋地叫起来?(指名读、齐读) 师:他勇于实践,知道了雷电之谜就是?(放电现象)板书:放电现象(6)师:当他实验成功后, (谁)会说:“ 。”(提示:看他做实验的儿子、曾经嘲笑过他的人、教过他的老师、别的科学家)生:当他实验成功后,看他做实验的儿子会说:“爸爸,你真棒!”师:这是儿子对父亲的崇拜。生:当他实验成功后,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说:“也许曾经是我看扁了你,没有积极的鼓励你。”师:他们忏悔了。生:当他实验成功后,教过他的老师会说:“你成功了,这与你的坚持不懈是分不开的。”
16、师:老师对于学生的自豪。生:当他实验成功后,别的科学家会说:“你打破了常年累月人们的迷信说法。”生:这是同事之间的肯定。(7)师:富兰克林有着为了科学坚持到底的精神,才会做成实验,让我们在来有感情地读读课文第3、4节,感受他揭开雷电之谜的不易。三、总结课文,升华主体(5分钟)1、“风筝实验”成功了,这个实验也证实了富兰克林先前的推测电闪雷鸣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2、联系上下文想想,“风筝实验”做成功了,为什么会轰动全世界?3、学生交流 预设:_了大多数人们,长期以来的想法。4、小结:雷电就是大规模的放电现象,这是个轰动世界的发现,但富兰克林并没有沉醉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是继续不懈地努力,根据
17、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造福于人类。5、出示最后一节:师:后来,他还发明了,生:避雷针。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富兰克林说些什么?6、学生交流预设:富兰克林你敢于挑战,敢于献出生命,敢于实践。 你有着坚持到底、坚韧不拔的精神。 你很执着,并没有成醉于成功的喜悦之中,而是继续奋发努力,继续埋头于科学实验中。7、教师小结:是啊,没有大胆的怀疑就没有发明创造,没有坚韧不拔的努力就不会成功。就像我们课文开头所说的: 出示: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是18世纪电学的一位勇士。 我在这里送大家几句话;(1)出示名言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成大事不在于力量的大小,而在于能坚持
18、多久。约翰逊 所有坚韧不拔的努力迟早会取得报酬的。安格尔(2)齐读四、拓展作业,激发情感1、课外阅读富兰克林传2、搜集关于避雷针的课外资料,说说避雷针是怎样避免雷击从而保护建筑物的。3、观察。现在的高楼大厦有没有避雷装置?现在的避雷装置和富兰克林当时发明的避雷针有什么异同?有何改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余毒欲望和对科学的热爱。板书设计:敢于挑战 揭开雷电之谜放电现象 敢于献身 敢于实践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3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昏昏、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终于发明了麻沸
19、散这一中药麻醉剂,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为祖国有如此悠久和先进的科学技术而自豪的思想感情。4、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教学重点:华佗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及过程。教学难点:抓住关键词语理解感悟句子的含义。学生准备:课前收集关于华佗的资料 预习课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1、同学们,在我们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无数伟大的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推动着社会的发展。今天我们就要学习其中一位有名的医学家华佗的故事。(板书:华佗 读准多音字:华hu)2、简介华佗: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师 随机出示课文第一节。3、出示课题:第一个发现麻醉剂的人(1
20、)齐读课题(2)质疑:课题中的“发明”能否改为“发现”?(3)讨论:发明与发现的不同用法。(发现是已经存在了,而发明是从无到有的过程,是创造新事物的活动。)那么华佗发现了什么,从而发明了麻醉剂?二、感知课文,了解华佗。1、学生带着上述问题默读课文。2、回答问题:华佗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1)华佗发现病人动手术时很疼痛。(2)华佗发现喝酒之后人会昏睡,手术就不会有痛苦了。3、从这些发现中你觉得华佗是个怎样的人?(关注病人、善于观察)三、研读课文,深入理解。1、课文写了华佗从医生涯中的两件印象深刻的事情,在这两件事情中,他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呢?出示表格:手术 看到 听到 想到给小
21、孩动手术 活蹦乱跳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2、默读课文,完成练习。(1)交流 随机解决:“活蹦乱跳 撕心裂肺 惨叫 呻吟 任人摆布 沉思 ”这些词在文中的意思。(2)根据表格,老师穿插指导朗读,尤其是两个问句。有什么办法能使动手术的病人不感到疼痛呢?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通过改变句式和反复朗读,体会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高尚医德)(3)练习说话: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 ?”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3、两件事虽小,可是给了华佗启发,使他思考,更促使他去研究。(板书:思考 研究)4
22、、齐读课文第27节。5、引读第8节,然后完成填空:从此华佗( ),( )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 ),成了世界上( )。6、比较句子:从此,华佗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从此,华佗留心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入睡,手术结束后才苏醒。(1) 分组读句。(2) 体会“时时、处处、昏昏、慢慢”等叠词的作用:更表现出华佗对医学的执著,对病人的关心。(3) 齐读句。7、学到这儿,请你用一句话说说华佗是怎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的?8、(出示最后一节
23、),用赞美的语气齐读。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1、师总结:课文记叙了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的大夫华佗为了减轻手术病人的痛苦,研制出麻沸散,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这个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处于世界地位。作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要为中国古代灿烂的科学文化而自豪。2、作业:(1)完成课后说写双轨道的练习。(2)收集的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板书设计:病孩:痛苦挣扎深感不安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华佗 醉汉:任人摆布陷入沉思 合成麻沸散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4教学目标:1、默读课文,边读边体会“处处、时时、慢慢”等词语在文中的作用。积累“撕心
24、裂肺、死去活来、挣扎、呻吟”等描写病人痛苦的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想像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再写下来。3、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神医华佗在行医中总结经验,反复试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了解华佗发明麻沸散的经过,感受华佗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优秀品质。教学用时:2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学习媒体出示: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一、导入新课1、我们学习12课,指名读,跟老师写课题,注意:“醉”左边西里面有一横。2、齐读课题,读了后你有什么疑问?预设;(1)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谁?(2)麻醉
25、剂有什么作用?(3)他是怎样发明的?等等。3、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里。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初读课文 媒体出示: 勉强、凑巧、挣扎、大夫、折了腿、撕心裂肺 出示图片,介绍: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出示:一千七百多年前,我国有一位的大夫叫华佗。由于他医术高超,被人们称为“神医”。出示:“高超”泛红。 初读课文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从文中找找答案。正音,读准词语:勉强、凑巧、挣扎、折了腿、撕心裂肺重点解决(1)、(2)问题1、解释“麻醉剂”。课文中指的是什么?找找句子,再看看它对病人有什么作用?文中指麻沸散一种中药麻醉剂。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
26、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 读句。2、谁是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用书上的句子介绍华佗。A、什么叫“高超”?能不能给它换一个词?B、谁能变换一下句式再来介绍一下华佗? 研读课文出示:表格 着( ),华佗心想。 出示:看着这醉汉,华佗沉思起来:如果有一种药,让病人吃下去,也像醉了一样,动手术不就没有痛苦了吗?出示: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出示: 华佗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他看到( )。又想起( )。 出示:第二次手术做完后,病人竟没有一点儿痛苦,人们十分惊讶。华佗也觉得很奇怪,就问抬汉子的人:“ ?”抬汉子的人回答道:“ 。”出示:8、9小节的内容。 出示:从此,华佗时时留心
27、,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动手术的病人喝了这种药,便会昏昏入睡,手术结束后才慢慢苏醒。出示:这样,华佗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他的发明比外国早了一千多年。出示:华佗 ,三国时,东汉沛国谯(今安徽毫州)人,他医术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被后人称为“外科鼻祖”。 华佗从小就喜欢读书,通晓各种经书和养生的学问。他立志以医救世,为民众解除病苦。华佗行医遍及很多地方,深受群众的爱戴。三、研读课文学习27小节1、师过渡:作为一个“神医”,华佗也有深感不安的时候。课文向我们写了华佗两次动手术的过程,分别是:给小孩动手术、2、给喝醉酒的汉子动手术(出示表格)。 华佗
28、在给这两个不同的病人做手术时分别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结果怎么样?又想到什么?请你们静心读课文,并完成课后表格。 手术 看到 听到 想到 给小孩割去毒疮 乱蹦乱跳 给跌折腿的醉汉做手术4、读课文第四小节,完成练习。(指导学生先用课文中的说法说,然后再换一个说法说。)5、这句话是什么句?(1)指导朗读。(2)你能不能抓句子中关键词语提问? 预设:沉思是什么意思?华佗沉思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沉思?(3)根据问题提出讨论。联系上下文,完成填空。 (指导学生给“任人摆布”换个说法)(4)华佗这样想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前面的句式上加上:“又想起( )。”(5)从中看出华佗是个怎样的人?(急病人所急,想病人
29、所想)7、师生合作读27小节。8、展开想象,练习说话:当第二次手术做完以后,病人竟一点儿痛苦也没有,人们十分惊讶。想象一下,这时,华佗和抬汉子的人会有一番怎样的对话,练一练,说一说。 小结:前面我们通过读读句子、抓住重点词语提出问题及深入思考的方法理解了课文、体会到华佗是一个能为病人着想的、有良好医德的人。学习89小节1、华佗究竟是怎样发明麻醉剂的呢?他是怎么做的?结果怎么?默读8、9小节, 用学过的抓重点词语提出问题的方法先找出这句话中的重点词,然后根据词语提出问题,并设法解答。2、先交流第8小节,根据学生交流,点出重点词语:时时、处处。(1)华佗时时、处处搜集,这说明了什么?(写出华佗随时
30、随地都注意观察,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2)说话练习:开动脑筋,想象华佗在发明麻醉剂时是怎样时时留心,处处搜集单方进行试验的?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又是怎样克服的?(3)“终于”这个词语说明了什么?(写出了这项发明是极不容易的,华佗为取得理想的效果,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交流第9小节(1)根据学生交流,重点词语泛红。(2)“第一个”“一千多年”等词语说明了什么?(说明麻沸撒是医学上的重大发明,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超前和发达、古代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和伟大创造值得我们自豪。)(3)齐读句子。(赞美、敬佩)5、简单介绍华佗。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华佗之所以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是
31、因为他具有善于从最常见的和偶然的事件中发现问题并刻苦研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因为他具有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的好品质,他不愧是神医。希望大家努力学习,将来也能创造出一个个世界第一来,为国争光,为人类造福。板书设计: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 深感不安 病孩 痛得死去活来 沉思 醉汉 任人摆布 终于 时时留心,处处搜集202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5学习目标:1、正确书写“肺”;理解积累“撕心裂肺”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联系已有经验,针对重点词句提问。3、能独立简要概括华佗行医过程中的两件事;通过研读描写华佗心理活动的内容感受他时时处处为病人的疾苦着想,感受他高尚的医德。4、了解文章选材
32、、详略安排与所要表达的主旨之间的关系;初步感受文章段落衔接的上的特点。课时安排:一课时课前预习:1、针对课题进行提问,带着问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2、读读文章的开头和结尾,说说你对华佗有了哪些了解。教学过程:一、 揭题,检查预习,疏通课文大意,初步了解文章人物1、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检查预习(1)出示预习要求1 生根据对课题所提的问题,说说读文后了解到的内容。师结合板书:华佗 正音华(2)出示预习题2 生交流 师板书:神医 医术高超指导朗读课文第一节、最后一节 二、 学习课文所写两件事例,品读人物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精神,体会作者选材用意。1、联系旧知,质疑 师:起死回生这篇课文是通过
33、一件什么事情来使我们感受到扁鹊的医术高明?这篇课文一开头也告诉我们华佗医术高明,被人们称为“神医”,可下文呢?你有什么疑问? 学生质疑,教师归结为: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个材料?2、学习课文重点段落,练习根据表格简述主要内容,感受人物精神。(1)默读课文2-7节,对照表格,概括两件事主要内容。(2)交流,师指导书写“肺”,理解“撕心裂肺”(3)指导学生将心理活动的句子改为间接叙述(4)学习写心理活动的句子,感受人物精神 板书: 医德高尚 想着病人的疾苦3、引读2-7节,加深认识4、体会文章选材用意,释疑。(表面上看文章所选的材料与“神医”没有什么关系,其实,从更深层次上来说他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人才能
34、成为“神医”。因为他医德高尚,时时刻刻想着病人的疾苦,所以才会不断钻研,使自己的医术越来越高超,他的名字才会刻在老百姓的心中,老百姓才会敬佩地称他为“神医”。)三、学习课文第8小节,体会“处处、时时”等词语作用,进一步感受人物精神1、引读课文第八节,引导质疑 引导归结为:课文为什么详写发明麻醉剂的原因,却把事情的经过部分一笔带过?2、出示华佗麻沸散药方,感受发明麻醉剂艰辛3、讨论、释疑 师小结: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写人的文章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人物形象已经树立,在篇幅有限的情况下,作者就把经过部分略写了。四、总结全文、了解文章上下文连接上的特点1、师总结全文2、出示“然而”,引导学生关注文章节与节之间连接上的特点 师小结: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紧凑,上下文的连接更顺畅、更自然。板书设计:第一个发明麻醉剂的人华佗 “神医” 医术高超 医德高尚 时时 处处 想着病人的疾苦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文案第 20 页 共 2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