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反应现象 氢氧化铝和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MSDS氢氧化钠MSDS 1、物质的理化常数 国标编号: 82001 中文名称: 氢氧化钠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Caustic soda 别 名:苛性钠;烧碱;火碱;固碱: 1310-73-2 分子式: NaOH熔 点: 318.4 沸点:1390 密 度: 相对密度(水=1)2.12 蒸汽压: 739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稳定性: 稳定 外观与性状: 危险标记 用 途:分子量: 40.01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20(碱性腐蚀品)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
2、药、有机合成等2.对环境的影响: 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或烟雾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具有强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酸碱滴定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混合指示剂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 5.环境标准:中国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 0.5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清的铲子收集于干燥净洁有盖的容器中,以少量加入大量水中,调节至中性,再放入废水系统。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必要时佩带防毒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 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它: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至少15分钟。若有灼伤,就医治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
4、,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或用3%硼酸溶液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口服稀释的醋或柠檬汁,就医。 灭火方法:雾状水、砂土。MSDS-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说明书目录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第五部分 第六部分 第七部分 第八部分 化学品名称 成分/组成信息 危险性概述 急救措施 消防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操作处置与储存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九部分 第十部分 第十一部分 第十二部分 第十三部分 第十四部分 第十五部分 第十六部分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氢氧化钠 化学
5、品英文名称: sodiun hydroxide 中文名称 2: 烧碱 英文名称 2: Caustic soda 技术说明书编码: 813 CAS No.: 1310-73-2 分子式: NaOH 分子量: 40.01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氢氧化钠 含量 99.5 CAS No. 1310-73-2 理化特性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毒理学资料 生态学资料 废弃处置 运输信息 法规信息 其他信息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本品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 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6、环境危害: 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就医。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 医。 食入: 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本品不会燃烧, 遇水和 水蒸气大量放热, 形成腐蚀性溶液。具有强腐蚀性。
7、 有害燃烧产物: 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 灭火方法: 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 漏物。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 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 呼吸器,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避
8、免产生粉尘。避免与酸类接触。搬运 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稀释或制备溶 液时,应把碱加入水中,避免沸腾和飞溅。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内湿度最好不大于 85。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 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 MAC(mg/m3): 0.5 前苏联 MAC(mg/m3): 0.5 TLVTN: OSHA 2mg/m3 TLVWN: ACGIH 2mg/m3 监测方法: 酸碱滴定法;火焰光度法
9、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 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 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 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主要成分: 含量: 工业品 一级99.5; 二级99.0。 外观与性状: 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 pH: 熔点(): 318.4 沸点(): 1390 相对密度(水=1): 2.12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10、): 0.13(739) 燃烧热(kJ/mol): 无意义 临界温度(): 无意义 临界压力(MPa): 无意义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无意义 引燃温度(): 无意义 爆炸上限%(V/V): 无意义 爆炸下限%(V/V): 无意义 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 主要用途: 用于肥皂工业、石油精炼、造纸、人造丝、染色、制革、医药、有机合成等。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禁配物: 强酸、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 避免接触的条件: 潮湿空气。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LD50:无资料 LC50:
11、无资料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家兔经眼:1%重度刺激。家兔经皮:50mg/24 小时,重度刺激。 致敏性: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由于呈碱性,对水体可造成污染,对植物和水生生物应给予特别注意。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82001 UN 编号: 1823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O52 包装方法: 固体可装入 0.5 毫米厚的钢桶
12、中严封,每桶净重不超过 100 公斤;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 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镀 锡薄钢板桶(罐)外满底板花格箱、纤维板箱或胶合板箱;镀锡薄钢板桶(罐)、金属桶(罐)、塑料瓶或 金属软管外瓦楞纸箱。 运输注意事项: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 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酸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 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
13、7 日国务院发布),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 1992 677 号), 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 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 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 为第 8.2 类碱性腐蚀品。其它法规:隔膜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规定 (HGA001-83);水银法烧碱生产安全技术 规定 (HGA002-83)。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表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氢氧化钠(更)氢氧化钠(NaOH)四川省巴中中学 杨启林氢氧化钠是中学化
14、学中的一种常见的重要的物质,在无机、有机反应中都经常用到,也是高考命题的热点。以氢氧化钠为载体,整合中学化学知识,是高考后期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的有效途径。写出CO2和NaOH按下列物质的量之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3 、4:5 、3:2 下面将氢氧化钠 的有关知识进行梳理与整合。一:氢氧化钠的组成、结构 氢氧化钠的组成:宏观: 微观: 晶体类型:.氢氧化钠的结构:电子式: 化学键类型:二:氢氧化钠的俗名: 三:氢氧化钠的物质类别: 四: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色态: 水溶性: 五: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1、强碱性、使酸碱指示剂变色 : 紫色石蕊试剂、酚酞试剂、甲基橙试剂 2、与单质的反应: 、与
15、金属单质的反应:Al +NaOH + H2O 、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X2、S、Si) Cl2 +NaOHSi+NaOH+ H2O 思考 :(1)以上反应中的氢氧化钠作氧化剂吗?为什么?(2)Al、Si、Na与足量的水发生反应,没有固体剩余。则 Al、Si、Na三者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 3、与氧化物反应:、与酸性氧化物反应(CO2 、SO2、SiO2、SO3、P2O5)碱过量生成正盐和水CO2 +NaOH(过量) SO2+NaOH(过量) SiO2+NaOH 酸性氧化物过量生成酸式盐CO2(过量) +NaOH SO2(过量)+NaOH 思考 :、与两性氧化物反应: Al2O3+OH 、与
16、氮的氧化物反应: NO2+NaOH4、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HCl +NaOHH2SO4+NaOH H2S+NaOH(过量)H2S(过量)+NaOH 5、与两性氢氧化物反应 :Al (OH)3+OH 6、与盐的反应: 、沉淀反应Fe3+OH 、 Cu2+OH Mg2+OH Fe2+OH 、与铵盐的反应 NH 4 +OH ( NH 4+ 的检验) 、与酸式盐的反应 HCO3-+OH- 、与铝盐的反应Al3+( 过量)+ OH- Al3+OH-(过量)思考 :(1)写出NH4HSO3与足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分别写出Ca(HCO3)2少量NaOH、过量NaO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3)将
17、(2)中的Ca(HCO3)2改为Mg(HCO3)2呢?将(2)中的Ca(HCO3)2改为NH4Al(SO4)2呢?7、熔融电解: NaOH(熔融) 8、与羧酸钠共热: CH3COONa(s)+ NaOH 9、与有机物的反应: 、与卤代烃的反应 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CH3CH2 Br+NaOH 与卤代烃的消去反应CH3CH2 Br+NaOH中和酸。、调节溶液中的化学平衡:实验室简易制氨气、卤代烃的水解、卤代烃的消去、酯的水解。 、表面处理:金属表面除油污、除金属铝表面的氧化物。、初产品提纯:溴苯、硝基苯提纯。、实验中转化分离:形成沉淀后过滤(如除去杂质离子);形成亲水性钠盐后萃取(除去苯中的苯酚)
18、或形成高沸点钠盐后蒸馏(除去乙醇中的乙、与苯酚反应 C6H5OH+NaOH 、与羧酸反应 CH3COOH+NaOH 、与酯的水解反应CH3COOC2H5+NaOH 皂化反应 、 与蛋白质的反应(强腐蚀性,使蛋白质变性) 五:氢氧化钠的生成: 1、钠与水反应:Na+ H2O 2、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H2O3、过氧化钠与水反应:Na2O2 +H2O4、氢化钠与水反应:NaH+ H2O 5、Na2CO3与石灰水反应(实验室):Na2CO3 +Ca(OH)2 6、惰性电极作阳极电解饱和食盐水(工业): NaCl+H2O 7、水解反应: 与Na3N的水解反应Na3N +H2O 弱酸的钠盐水解:Na
19、2CO3+H2O 六:氢氧化钠的应用:1、重要的化工原料:如制高效消毒剂、造人造丝、造纸、制肥皂、炼油、纺织、印染、橡胶工业。 2、重要的实验试剂:、尾气处理:如处理吸收酸性杂质CO2 、SO2、Cl2。、调节溶液的酸碱性:调节银氨溶液的酸碱性、制菲林试剂氢氧化铜悬浊液、检验糖类水解产物前酸)。、洗涤试管中残余物:如硫磺、苯酚、油脂。 、离子鉴别:如Fe3+、 Cu2+、 Al3+ 、Fe2+、NH4+。 、临时制备氢氧化物:如制备Fe(OH)2、Cu(OH)2、Fe(OH)3等。、作干燥剂:与生石灰按比例制成碱石灰作干燥 剂、吸收酸性气体。七:巩固练习:1、实验室如何保存氢氧化钠?如何检验氢
20、氧化钠是否变质? 3、为了测定m克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甲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为n克。 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用m、n表示) Ca2+、Ba2+都可以使CO32-沉淀完全,但使用氯化 钡溶液比使用氯化钙溶液所测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乙同学的方案如下图所示: 根据实乙同学的实验装置图分析,在每次实验中,完成测定过程至少要进行 次 称量操作。他重复正确的操作进行了三次实验,结果数据出现了较大的偏差,你认为主要原因可能是(任写三点) 4、下图各单质与化合物之间有以下转化
21、关系,而且各单质与化合物组成的元素皆为短周期元素。根据上述关系判断:单质A只可能是 ,这是因为 写出各化合物的化学式:甲 ; 乙 ;丙 ;丁 。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 反应: 5、将适量H2S通入含有8.0克NaOH的溶液中,反应后小心蒸干溶液,得到7.9克固体,则组成该固体的物质是什么?各占多少克? 氢氧化钠msds1氢氧化钠安全技术说明书一 标识中文名: 氢氧化钠,烧碱英文名:Sodium hydroxide;Caustic Soda分子式:NaOH相对分子质量:40.01CAS号:1310-73-2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化学类别:无机碱二 主要组成部分与性状主要成分
22、:含量96%外观与性状:白色不透明固体,易潮解。主要用途:三 健康危害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健康危害:本品有强烈刺激性和腐蚀。粉尘刺激眼睛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睛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四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五 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危险特性: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遇潮时对铝、锌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23、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蒸汽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 灭火方法:用水、砂土扑救,但须防止物品遇水产生飞溅,造成灼伤。六 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耐酸碱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大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清洁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小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七 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干燥清洁的仓库间。应注意防潮和雨淋。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及酸类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时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破损。雨天不宜运输。八 防护措施车间卫生标准中国
24、MAC (mg/m3):0.5前苏联MAC(mg/ m3):0.5美国 OSHA 100ppm,2mg/m3 ;美国TLV-STEL ACGIH 2mg/ m3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沐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 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其 他: 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九 理化性质熔点():318.4沸点():1390相对密度(水=1): 2.12相对密度(空气=1):饱和蒸汽压(kPa):0.13(739)溶解性:易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丙酮。十
25、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 稳定聚合危害:不聚合避免接触的条件:禁忌物:强酸、易燃或可燃物、二氧化碳、过氧化物、水。燃烧(分解)产物:可能产生有害的毒性烟雾。十一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十二 环境生态资料其环境污染行为主要体现在饮用水和大气中,残留和蓄积并不严重,在环境中可被生物降解和化学降解,但这种过程的速度比挥发过程的速度低得多,挥发到大气中的二甲苯也可能被光解。十三 废弃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用控制焚烧法处置。十四 运输信息危规号: 82001UN编号:1823包装方法:防潮性袋装或桶装。十五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
26、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用品规定(1996劳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8.2类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GHS序 号:物 质 安 全 资 表第1页 / 6 页 一、 物品与厂商资二、 危害辨识资三、 成分辨识资纯物质: 四、 急救措施同途径之急救方法: 吸入:1.施救前先做好自身的防护,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2.移除污染源或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3.如果呼吸困难则立即人工呼吸。 4.避免患者不必要的移动。5.肺水肿的症状可能会延后出现。
27、6.立即就医。皮肤接触:1.必要时则戴防渗手套以避免触及该化学品。 2.立即缓和的洗掉或者刷掉多余的化学品。 3.以温水缓和冲洗将污染的衣服、鞋子以及皮饰品须完全洗净除污后方可再用或丢弃。序 号:物 质 安 全 资 表第2页 / 6 页五、灭火措施、 泄处方法七、 安全处置与储存方法处置: 1.危险性和安全使 用方法。 2.未着防护设备的人避免接触此化学品。 3.溢或通风足应即向上呈报。 4. 密闭操作。5.杜绝与水接触。 6.要与兼容物一起使用。 7.要将受污染的物质倒回原贮存容器。8. 操作前检查容器是否溢。9.容器要标示,避免受损,使用时保 持密闭。序 号:物 质 安 全 资 表第3页
28、/ 6 页10.空的容器可能仍具有危害性的残物。11.操 作区附近应有即可得的火灾、溢等紧急处设备。 储存:1.贮存于干燥、阴凉、通风好以及阳光无法直接照射的地方和远离火种、热源、酸类。 2.尽可能小贮存, 避免大贮存于室内。 3.检查所有新进容器,确定标示清楚和无破损。 4.贮存于原始标示的容器或制造商/供 应商所建议的贮存容器。 5.标示应避免受损并置于可处,使用时保持容器密闭。 6.容器置于适当高以于操作。 7.依化学品制造商/供货商建议的温贮存。 8.空桶应与贮存区分开。 9.空的容器可能仍具有危害性的残物,保持密闭。 10.定期检查贮存区是否腐蚀或溢。 11.贮存区应标示清楚,无障碍
29、物并只允许委任或 人进入。 12.贮存区与工作区分开。 13.于适当处张贴警告标示。 14.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15.应制斜坡或筑沟渠,以围堵或到安全的地方。 16.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17.设备。 18.贮槽需在地面上,底部 整个区域应封住以防渗,周围需有防液堤能围堵整个容。19.触。 八、 预防措施九、 物及化学性质序 号:物 质 安 全 资 表第4页 / 6 页十、 稳定性及反应性十一、毒性资 慢毒性或长期毒性:1.视觉损害、嗅觉损害、身体损害。 十二、生态资十三、废弃处置方法废弃处置方法: 1.依现法规处。2.依仓储条件贮存待处的废弃物。十四、运送资十五、法规资适用法
30、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化学有害因素(GBZ2.1) 工业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物理因素(GBZ2.2)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高一铝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池州千秋学校人本大课堂登山型创感学道高一 班 姓名 组名 编号 121 日期11月9日 设计者:高中化学组 主备【三层级巩固达标训练】 基础级:1.铝粉投入某无色澄清溶液中产生氢气
31、,则该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组是( ) A.H Na HCO3 SO4 B.Na Ba Al SO4 C.Mg Al Cl OH D.Ba Cl OH NO32+3+-2+-+-2-+2+3+2-发展级:2.铝分别与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当两个反应放出的气体在相同状况下体积相等时,反应中消耗的HCl和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 )A.1:1 B.2:1 C.3:1 D.1:3提高级:3.将0.65g锌加到50mL 1molL盐酸中,计算: (1)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仍为50mL,这时溶液中的Zn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
32、应 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授课人:王文静班级:1班学号:25上课时间:2016、5、17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观察实验现象,并能正确描述实验现象,了解铝的重要性质。过程与方法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探究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精神,体会用对比法进行实验的探究过程。 教学重点:铝和氢氧化钠的反应以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对反应的实验探究【引课】在之前我们已经做过了金属与酸的反应,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金属与碱的反应。 我们就知道什么金属既能和酸反应又能个碱反应?【讲授】是的,铝可以和酸反应又可以和碱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做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板书】铝和氢氧
33、化钠的反应【讲授】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所需要的实验仪器以及药品, 这是试管。【讲授】然后,我们将氢氧化 意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它的1/3,倒完了以后,向溶液中加入打磨好的铝片,大家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下去让同学观察) 【提问】请一名同学来回答一下有什么现象?【答】1.铝片慢慢溶解让同学们仔细观察现2.产生大量气泡象并且仔细思考生成3.试管壁发热了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板书】一、现象铝片慢慢溶解产生大量气泡试管壁发热【讲授】根据这些现象,我们现在就来考虑一下铝和氢氧化钠在一起产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小组讨论通过讨论,培养学生【提问】首先,产生大量气泡探究能力、提高应用 说明有气体产生,
34、那么这种气知识能力、学以致用 体是什么呢?哪个小组来回答一下?【答】根据反应物守恒定律可以判断出产生的气体可能是氧气也可能是氢气。【提问】那么用什么方法可以【答】用燃着的木条放到 验证气体呢?试管口,若有暴鸣声则是氢气。【实验】点燃后有暴鸣声,所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的是氢气。【板书】原理:2Al+2NaOH+2H2O=H2 +2NaAlO2【讲授】铝和氢氧化钠反应有偏铝酸钠生成,但要注意它的实质反应,就是铝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水发生了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偏铝酸钠。【板书】 Al(OH)3+NaOH=NaAlO2+2H2O【小结】铝是两性物质,既可 因此铝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
35、性、碱性食物。【板书设计】铝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二、原理一、 反应现象 1.铝片慢慢溶解 2.产生大量气泡 3.试管壁发热2Al+2NaOH+2H2O=H2 +2NaAlO2实质Al(OH)3+NaOH=NaAlO2+2H2O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训练3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基础过关一、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1 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H2 B金属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2OH=AlO2H2 C金属铝溶于盐酸中2Al6H=2Al33H2( )D铁跟稀硫酸反应2Fe6H=2Fe33H22 把镁粉中混有的少量铝粉除去,应选用的试剂是A稀盐酸 ( )B烧
36、碱溶液 D氯水( )C硫酸铝溶液3 等量镁铝合金粉末分别与下列四种过量物质充分反应,放出氢气最多的是ANaOH溶液 C蔗糖溶液 BH2SO4稀溶液 DNaCl溶液二、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4 等物质的量的下列物质分别跟盐酸反应,消耗HCl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ANa BNa2O2 DCa(HCO3)2 ( ) ( )CNa2CO35 0.4 g NaOH恰好与10 mL盐酸完全中和,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0.5 molL1 B0.8 molL1C1 molL1D2 molL16 铝、钠混合物投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澄清溶液,并收集到4.48 L H2(标准状况),若钠的物质的
37、量为0.1 mol,则铝的物质的量为 A0.2 mol C0.05 mol ( )B0.1 mol D0.025 mol三、常用的化学计算方法7 (元素守恒法)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 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80 mL浓度为0.50 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DNa2O2和NaO2CNa2O和Na2O28 (电子守恒法)质量比为23的金属铝分别跟足量稀H2SO4和NaOH溶液反应,则产生H2体积比是 A12 C23 ( )B13 D329 (差量法)将8 g铁片放入100 mL硫酸铜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还原时
38、,铁片变为8.2 g,则原c(CuSO4)为 A0.5 molL1 ( ) 1 B0.25 molL1 D0.125 molL1C0.025 molL110(过量判断)现有2 molL的盐酸和硫酸各100 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反应完全 ( )后,所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23,则往酸中加入的铁粉的质量是 A2.8 g 能力提升 B5.6 g C8.4 g D16.8 g11某无色溶液中只含有下列8种离子中的某几种:Mg2、H、Ag、Na、Cl、HCO3、OH、NO3,已知该溶液能与铝反应放出氢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若反应后生成Al3,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一定
39、不存在的离子有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2)若反应后生成AlO2,则溶液中可能存在的离子有_,一定存在的离子有_,一定不存在的离子有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12某同学用稀盐酸清洗铝制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该同学的方法是否合理_(填“合理”或“不合理”),原因是_ _。 写出洗涤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式:(1)_; (2)_; (3)_; (4)_。 13将一定质量的钠投入24.6 g水中,反应完成后,得到NaOH溶液31.2 g,则所得NaOH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_,参加反应的Na的质量为_ g。 14Na2CO3、NaHCO3的混合物90.6 g与1 L 1
40、.3 molL1的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到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沉淀的质量为100 g。(1)混合物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_。 (2)混合物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是_; NaHCO3的物质的量是_。15为确定某铝热剂(含氧化铁和铝)的组成,分别进行下列实验:(1)若取a g样品,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测得生成的气体(标准状况,下同)体积为b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 样品中铝的质量为_g。(2)另取a g样品将其点燃,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_,氧化铁与铝的质量比是_。(3)待(2)中反应产物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测得生成的气体体积为c L,该气体与(1)中所得气体的体积比cb_。 拓展探究16已知A为金属单质,根据下列变化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离子反应要写离子方程式)。 (1)A_;B_; C_;D_; E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