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第七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世界经济概论第七章.ppt(4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习目标学习目标重点与难点重点与难点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掌握国际直接投资及其特征;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了解国际直接投资发展的历史;理解并掌握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了解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掌握跨国公司及划分标准;了解跨国公司的发展。 跨国公司及划分标准。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变化。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发展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第三节 跨国公司及其发展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及其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三、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及发展变化一、国际直接投资的概念及特征o 概念 :国际直接投资(Internation
2、al Direct Investment),是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的投资收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 o 国际直接投资的形式 :一是在国外创办新企业;二是购买外国企业股权达到一定比例以上;三是以利润进行再投资 。o 特征 : 第一,投资者的目的是拥有所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而且往往是“一揽子”要素的国际转移。 第三,国际直接投资的投资周期长、风险大。 第四,国际直接投资主体是跨国公司。 二、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一)按照投资者参与企业产权的程度分为独资经营、合资经营、合作经营、合作
3、开发等形式(二)以国际分工方式进行划分,国际直接投资可分为水平型投资、垂直型投资和混合型投资(三)按照投资目的,国际直接投资可以分为资源导向型投资、出口导向型投资、生产要素导向型投资、研究开发型投资三、国际直接投资产生及发展变化o 产生 :19世纪70年代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制造业和殖民地国家的原材料生产业的国际分工。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发展,加深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发展和为“过剩资本”寻找出路,西方国家纷纷开始了向殖民地国家和地区的资本输出。国际贸易的大发展和资本输出的出现,进一步深化了国际分工,加强了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国际直接投
4、资应运而生。 表表7.1 各主要西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各主要西方国家对外直接投资存量(1914年)年)o 发展: 第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1870-1914)英国英国美国美国法国法国德国德国意大利意大利 荷荷兰兰 瑞士瑞士 瑞典瑞典 投资存量投资存量(百万美(百万美元)元) 6500 2650 1750 1500 1250 所占百分所占百分比(比(%) 44.6 18.6 12.0 10.3 9.6 第二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缓慢发展阶段(1915-1945年) u 两次世界大战、国际金本位的崩溃、世界经济危机等,世界经济发展缓慢,个别年份甚至出现停滞甚至倒退 第三阶段,国际直接投资
5、的快速发展阶段(1946-至今)u 第一个时期为恢复增长期,从1946年到1960年。 u 第二个时期为高速增长期(1961年-至今)。 国际背景:20世纪60年代后,在联合国、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多边机构的协调和维护下,国际经济与政治局势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恢复与发展,世界经济快速增长。 特征:第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迅猛增长 第二,国际直接投资地区分布变化 1)发达国家一直是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 2 )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吸收外资都急剧上升,在国际直接投资中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尤以新兴工业化经济体表现更突出。 3)在发达国家中,美国的地位相对下降,日本、西欧
6、(现在欧盟)的地位相对上升。第三,国际直接投资部门结构的变化 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部门结构发生了由初级产品向制造业转移和由制造业再向服务业的投资转移。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一、国际直接投资主流理论(一)垄断优势理论p 背景:美国学者海默(Hymer,1960) 在其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运用西方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厂商垄断竞争的原理来说明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提出了“垄断优势论”,指出大企业凭借其特定的垄断优势从事对外直接投资 。 该理论后来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Kindl
7、eberger) 的补充发展,现称之为“海默一金德尔伯格传统”(H-K Tradition)。o 内容:垄断优势论系统论证了垄断优势和国内国际市场的不完全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性因素。垄断优势论认为市场不完全是跨国公司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对外直接投资应该从不完全竞争出发,在市场不完全的情况下, 企业才能够拥有垄断优势,这种垄断优势是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一般来说,跨国公司拥有如下垄断优势:先进技术优势、资金优势、规模经济优势、先进管理经验等。o 评价:垄断优势论研究的对象只是实力雄厚、具有明显垄断优势的美国跨国公司。根据该理论,没有垄断优势的企业无法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而20
8、 世纪80 年代以来, 没有垄断优势的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兴起, 则对此理论提出了质疑。另外,垄断优势理论也无法解释产品出口、技术转让与对外直接投资三种参与国际经济活动的适用条件。(二)内部化理论 p 背景:背景:英国学者巴克利(Peter JBuckley)与卡森(Mark OCasson)在1976年合作出版的专著跨国公司的未来中系统提出了内部化理论;加拿大学者拉格曼(A. M.Rugman)在1981年出版的著作跨国公司的内幕中又作了进一步的完善。 o 主要内容: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导致企业从事对外直接投资活动的直接原因。该理论强调市场的不完全性如何使企业将垄断优势保留在企业内部
9、,并通过企业内部使用而取得优势的过程。当这一过程超越国界便会形成跨国企业。 由于市场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中间产品(尤其是专有技术、专利、管理及销售技术等信息与知识产品) 价格难以确认,造成市场交易成本过高。跨国公司只有通过企业内部建立市场,以企业内部市场代替外部市场,从而解决由市场不完善带来的供需交换不能保证进行的问题。这样才能减少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司的利润。o 评价:内部化理论的重要意义在于将市场交易内部化原理引入到国际直接投资领域,着重强调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对企业竞争的重要意义,从而使理论分析更接近跨国公司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现实,在一定程度解释了二战后的各种国际直接投资活动。但是内部化理
10、论侧重于从跨国公司的主观方面考虑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考虑不够,使该理论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三)边际产业扩张理论p20 世纪70 年代中后期,日本学者小岛清(Kiyoshi Kojima) 运用比较优势原理,把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结合起来,以投资国和东道国的比较成本为基础,着重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贸易效果,提出了对外直接投资的国际产业转移理论。 p边际产业扩张理论的基本核心是:境外直接投资应该从本国(投资国)已经处于或即将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依次进行。这些比较劣势产业也是对方国家具有比较优势或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边际产业开始进行投资,可以使东道国因缺少资本、技术、经营管理核
11、能等未能显现或未能充分显现出来的比较优势显现出来或增强起来,从而扩大两国间的比较成本差距,为实现数量更多、获益更大的贸易创造条件。o 局限性 : 一是只能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以垂直分工为基础的投资,难以解释经济发达国家之间的以水平分工为基础的投资。 二是该理论以投资国为主体而不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难以解释复杂的国际环境下所有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 三是低估了发展中国家接受高新技术的能力,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固定在静止状态。 (四)产品生命周期理论p 产生: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弗农(R.G. Vernon)于1966年5月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的产品周期中的国际投资与国际贸易
12、一文中,首次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后来经过威尔斯(Louis T. Wells)和赫希哲(Hirsch)等人的发展而逐步完善。o主要内容:弗农认为产品比较优势和竞争条件的变化是驱使美国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决定因素。他把产品的生命周期划分成三个阶段:产品创新阶段、产品成熟阶段、产品标准化阶段,以解释企业根据生产条件和竞争条件作出的对外直接投资决策。在产品的新阶段,由于产品的特异性或垄断优势价格的需求弹性低,而收入弹性大,企业有选择在国内生产的倾向;在产品成熟阶段,由于需求量变大,技术扩散和竞争者加入,成本因素呈现出重要性,对外投资比产品出口更有利,因而企业倾向于到海外需求类型相同的地区
13、投资设厂,开展对外投资;在产品的标准化阶段,技术因素退居次要地位,竞争变成了以价格为主,故企业倾向于把生产转移到劳动成本低的发展中国家,而原来的创新国逐渐变成了产品进口国。 o 缺陷:该理论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美国向西欧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直接投资研究得出的,对其他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缺乏普遍意义; 许多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并不符合产品的周期模式,它们在新产品创新时期就在国外组织生产和销售,甚至通过子公司在东道国研制新产品。(五)国际生产折衷理论p 产生:20世纪70年代后期,美、欧、日三足鼎立的跨国公司投资格局形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综合创造了条件。英国里丁大学教授邓宁(John H.Du
14、nning)于1977年发表了其著名论文贸易、经济活动的区域和跨国企业:折衷理论探索,提出国际生产折衷理论,试图全面探讨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投资决策、投资方向三个主要问题。1981年,邓宁出版了名为国际生产与多国企业的论文集,对其折衷理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阐述 o主要内容:折衷理论认为,企业从事国际直接投资是由该企业自身拥有的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就是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所谓OIL (Ownership -Internalization - Location) 模式。所有权优势主要指企业拥有或能够得到它国企业没有或者无法得到的无形资产和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化优势
15、,指企业在通过对外投资将其资产或所有权内部化过程中所拥有的特定优势;区位优势是指生产地点的政策和投资环境等方面的相对优势所产生的吸引力。邓宁认为,企业只有同时拥有了这三项优势,才能够进行跨国投资。 John.H.Dunning理论归总:理论归总:企业优势企业优势 方式选择方式选择所有权所有权 内部化内部化 地理优势地理优势 许可证转让许可证转让 出口出口 FDIo 评价: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是迄今最完备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综合型国际生产模式,被称为国际生产领域里的“通论”。 该理论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看到了在企业跨国投资动因中,包含了区位优势。 缺陷:(1)该理论的研究对象仍是发达自家的跨国公司,很
16、难解释那些并不具备独占性技术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企业的境外直接投资行为。 (2)该理论将所有权、内部化、区位优势三种因素等量齐现,缺乏主次之分且无动态变化分折,这与形式多样、变化频繁的跨国投资实践是有较大差距的。二、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理论(一)小规模技术理论p 提出:美国哈佛大学研究跨国公司的著名教授刘易斯威尔斯(Louis T. Wells)1983年出版了第三世界跨国企业一书,该书被学术界认为是研究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开创性成果。o 主要内容: 该理论主要从3 个方面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的比较优势:(1)拥有为小市场需要提供服务的小规模生产技术。(2)发展中国家在民族产品的海外生产上
17、颇具优势。 (3) 低价产品营销战略。 (二)技术地方化理论p 产生:英国经济学家拉奥在1983年年出版了新跨国公司:第三世界企业的发展一书,提出用技术地方化理论来解释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行为。p 内容: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特征尽管表现为规模小、使用标准化技术和劳动密集性技术,但这种技术的形成却包含着企业内在的创新活动。正是这种创新给引进的技术带来了新的活力,给引进技术的企业带来了新的竞争优势,从而使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当地和邻国市场具有竞争优势。 (三)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理论o 提出:英国学者坎特威尔(JCantwell)和托兰惕诺(PE.Tolentino)o 观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断活
18、动主要利用特有的“学习经验”和组织能力,掌握和开发现有的生产技术。坎特威尔和托兰惕诺认为,不断的技术积累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技术能力的不断提高和积累与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直接相关,它影响着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形式和增长速度。三、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最新发展(一)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 p 背景: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许多学者把研究重点转向外部因素对国际直接投资行为的影响方面,创立了有较大影响的投资诱发要素组合理论。o 观点: 该理论认为,任何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都是投资直接诱发要素和间接诱发要素组合作用的结果 直接诱发要
19、素是直接投资产生的主要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管理及信息等,它既可以存在于投资国也可存在于东道国。 间接诱发要素包括投资国鼓励性的投资政策与法规,与东道国的协议或合作,东道国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及经济一体化、区域化、集团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汇率与利率波动,科技革命的发展和影响等。 (二)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p 提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竞争优势发展阶段理论 。p 内容: 该理论将国家竞争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要素驱动阶段、投资驱动阶段、创新驱动阶段和财富驱动阶段。 处于要素驱动阶段的国家,生产率可持续性增长的基础较为薄弱。 在
20、投资驱动阶段,国家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一国及其企业主动投资的意愿和能力。通过大量投资,把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要素从初级阶段推向更高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的经济基础依然脆弱。 在创新驱动阶段,企业凭借高技能水平和先进生产技术获得成本优势。这些企业一开始只服务于国内,但在健康的经济环境下,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竞争。 处于财富驱动阶段的国家,投资和创新动机削弱,推动经济发展是为了保持财富。这一阶段的一个明显特征是企业寻求在低风险的情况下扩张企业,导致并购的大量增加。 第三节 跨国公司及其发展 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及标准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三、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一、跨国公司的定义及标准(一)定义p 在两个或更多
21、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分公司,由母公司进行有效控制和统筹决策,从事跨越国界生产经营活动的经济实体。 (二)划分标准1.结构标准 企业跨国程度 企业所有权 高级经理人员的国籍 企业组织形式 2.业绩标准p 业绩标准是指公司的海外业务活动在整个公司的业务活动中,其资产额、销售额、生产值、利润额和雇员人数应占若干百分比以上才算是跨国公司。 3.行为标准p 三个发展阶段:“民族中心”阶段,公司业务活动以母国为中心进行决策;“多元中心”阶段,公司决策既要考虑母公司,也要兼顾海外子公司的要求;“全球中心”阶段,公司所有决策出自于“全球思维”,以全球利益为目标。 二、跨国公司的发展历程(一)跨国公司的兴起阶段(1
22、9世纪60年代-第一次世界大战)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随着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代替商品输出,成为主要的海外经济扩张方式。主要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因无法满足于相对狭小的国内市场,为了追逐高额利润,它们开始将资本输出到原材料丰富、工资低廉,因而利润相对较高的国家和地区,在那里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了早期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公司雏形。 (二)跨国公司的缓慢发展阶段(两次世界大战之间)p 特征: 第一,美国跨国公司投资地位上升。 第二,跨国公司的产业投向发生转变,制造业跨国公司发展迅速。 第三,由纵向直接投资开始向横向直接投资转变。(三)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今)p 特征:
23、第一,跨国公司数量和规模迅速扩张 第二,投资来源国呈现“大三角”,并日趋多元化 第三,跨国公司的产业指向主要是制造业和服务业,第一产业比重降低三、跨国公司发展新趋势(一)从跨国经营向全球经营的战略转变p 1991年11月,沃尔玛公司第一次走出国门,进入墨西哥投资。此后迅速进入南美、亚洲和欧洲。到2012年,沃尔玛在海外的销售额达到总额28.4%,海外资产占比43.5%,跨国经营指数达到0.76。 p 全球经营的主要表现是这些企业跨国经营指数(国外资产比重、对外销售比重和国外雇员比重这三个参数所计算的算术平均值)大大提高。 世界前世界前100100非金融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程度(非金融跨国公司全球
24、化经营程度(2011-20132011-2013) 单位:单位:% % 201120122013海外资产占比615959海外销售占比666665海外雇员占比605857跨国经营指数626160资料来源:世界投资报告2014 (二)从中心辐射向多中心网络管理结构转型p 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纵向的业务分部以及横向的地区总部使得这些公司形成了新的管理架构,这是一种多中心多结点的网络管理模式。 (三)从母公司文化中心向多元文化转型p 跨国公司通过全球各地分支机构吸纳当地人才,从而吸纳人类多种文化成果,形成能够吸纳多元文化的企业文化。 网站链接:o 1. 中国商务部. http:/ 2. 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 http:/ 4.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院.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