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docx

上传人:马****2 文档编号:18228832 上传时间:2022-05-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Word初中重阳节活动随笔 重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就是重阳节。每到重阳节,我国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精彩内容,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学校重阳节活动随笔1 今日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爸爸妈妈特殊重视这敬老的节日。我们选择了奶奶喜爱吃的榨面、水果等等,前去探望她。奶奶一见到我们,满脸的皱纹像秋日里的菊花绚烂得伸展开来,她亲热地拉着我的手说:“几天不见,又长高了不少。”或许在老人的眼里,我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的吧! “奶奶,今日是重阳节,我要为你量血压。”我一见到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对她说。奶奶笑眯眯地捋起衣袖,我当心翼翼地把

2、臂带绕到奶奶的胳膊上,留出约两个手指的空隙,然后把臂带粘住。我按下血压器的“开头”键,听到“哔”的声音后,就开头捏压力球。奶奶说“紧了紧了”,当听到“嘀”的一声时,我才停止捏压力球。电子显示屏奇妙得显示出一串数字:129、81、62。“奶奶,这次你的血压很正常,上压129,下压81,心跳62。”我用刚懂得的医学学问对奶奶解说着,奶奶乐呵呵地说:“我的孙子可真厉害,连血压都会量了。”听了奶奶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我更来劲了!“奶奶,我要为你捶背,咱们到太阳底下去吧”奶奶协作地坐在太阳底下,我拿起小拳头捶了几下,问奶奶轻点还是重点,奶奶满意地说:“这样就很舒适了,”于是我用小拳头左捶捶,右捶捶

3、,捶到东,捶到西,把奶奶的背都捶了个遍,虽然奶奶多次让我不用捶了,而我却执意不愿。能在奶奶慢慢佝偻的背上轻轻捶击,能捶出奶奶沉醉的笑容,不正是我的欢乐吗? 捶完背,我又为奶奶剪手指甲:尽管奶奶说她自己昨天刚剪过,但由于她眼睛有白内障看不清晰,指甲剪得很毛糙。于是,我用剪刀认真地把不平的指甲修整了一遍。奶奶满足地说:“嗯,好多了,不扎手啦!”奶奶的指甲又厚又硬,有几处我得费好大力气才能剪平。看着奶奶凸显着青筋的粗糙大手,我脑海中不禁出现出奶奶干农活,操劳家务的情景,出现出儿时她背着我逗玩时的情景我注视着奶奶,轻轻地告知自己:“以后要常常为奶奶捶背,剪指甲。” 今年的重阳节真难忘,我通过自己的劳动

4、,为奶奶送去了一片孝心,自己也收获了一份欢乐, 学校重阳节活动随笔2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有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下面我就来介绍一种“登高”习俗。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许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消失,家家有人丧命,这些百姓受尽了折难。它也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恒景自己病倒了愈后,他辞别了妻儿,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害。他

5、四处访师寻道,最终在一座最古老的山,找到了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最终找到了那个奇妙法力的仙长,从今恒景刻苦练出了非凡的武艺。一天仙长把恒景叫来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作恶,你本事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恒景回到家,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嘱咐把乡亲们领到了四周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突然闻到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这时恒景手持宝剑几个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双九还是生命长期、健康长寿的意思,重阳节便被做为老

6、人节。 这使我也有所感受,在这一星期天中,我们老师让为自己的长辈洗一次脚或洗一次头等。我突然心血来潮,预备,在星期天给来我家串门的姥姥洗一次脚。 “凡凡,凡凡”哦,我姥姥来了,我连忙把姥姥请进屋里。抓紧把妈妈叫来。趁着妈妈与姥姥交谈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连忙拿来盆子,倒了一些热水,一摸水,呀,烧死了!我又倒了一些凉水,哎,又凉了。此刻,想起了“永不气妥”这个词,立刻提起精神,又倒了一些热水,这会算是差不多了。我又拿起肥皂和擦脚布。摇摇摆晃的端到姥姥面前说:“姥姥,立刻就要过重阳节了,我今日特意为您洗一次脚。”姥姥说:“呀,灿灿真的是长大了,懂事了,姥姥为你感到傲慢啊!”我把姥姥的脚放入水中,泡了一

7、会儿。又用肥皂把脚四周搓了一遍,在用清水冲洗。连续重复几次,就差不多OK了!但是,当我摸到姥姥脚跟时,有什么扎了我一下。我一看,原来是一层厚厚的茧子。我想起姥姥操劳日久,每天洗衣,做饭。便更加认真的去洗脚了!洗完后,望着姥姥洁净的脚,喜出望外。姥姥和妈妈都欣慰的笑了! 这一年的重阳节让我过的很充实,很完善!即使在平常,我也会多多的为长辈做事。为什么呢?由于我是一名学校生! 学校重阳节活动随笔3 每当秋高气爽、菊花飘香的季节,我们又一次迎来了一个特别的节日重阳节。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举办,那时候,很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

8、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加了这个秋天的欢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天的欢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天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特别好的哦。我国已经把九九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九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做了什么,怎样让他们过得难忘,欢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受吧。 又一次九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处处是秋天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日是九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怎么会忘了呢,应当向她送什么礼物呀。我想了

9、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值我心情烦躁时,我顺手拿了一张报纸,观察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仔细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清晰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当陪自己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天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外婆的记性就笑着说:“外婆,你知道今日是什么日子吗?”外婆怀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生日吧?”“不是,不是,我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外婆又思考起来,“莫非今日是妈的生日?”“更不是了,今日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外婆恍然大悟,笑了。我又连续说:“我陪您出去玩玩吧!”我和外婆动身了。我和外婆一边说

10、,一边走,走得更远了。我们看着清亮的池水,饱览壮美的山色,立刻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外婆不知不觉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妈妈爸爸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预备给外婆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的是嵌着几棵小草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好吃了。外婆笑了,像年轻了几岁。 学校重阳节活动随笔4 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快的日子。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

11、,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服胸怀的好时间。中国历代很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很多诗篇。 九月,寒冷的冬关即将降落,人们开头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化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重阳

12、节作为一个以消遣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嬉戏,就此祓禊登高”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 学校重阳节活动随笔5 今日是

13、重阳节,你们准备干什么呢?对多数人来说,可能对重阳节没什么纪念意义性吧。回答是不是的,重阳节不但是有纪念性也是有意义性的。接下来我就说说重阳节的起源吧: “中秋过后又重阳”,起源于汉初的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要说重阳节的来历,那可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汉初。据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惨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宫,将这一习俗传入民间的。 古代,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人登高诗许多,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

14、,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也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重阳节还要赏菊饮菊花酒,起源于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士大夫,还多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很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许多种。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旧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重阳节除了佩带茱萸,也插菊花。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利。”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传承至今,重阳节已经演化成为了一个活动丰富、情趣盎然的佳节,各地人们通过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等活动来欢庆这个历史悠久的节日。 缺少了我最欣赏的地方,恒景拜师学艺,杀死瘟魔才让九月九登高的风俗传下来。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教育教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