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岳麓版)一轮复习知识点分类练习卷:1894~1900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doc(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 1 页1894189419001900 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年间列强侵华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9河南八市重点高中质检)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在中国,政体基本上仍是中世纪式的,政府与人民各行其是。材料认为甲午战争日本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统治腐朽B中日双方综合实力对比悬殊C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D中国军事领导妥协退让解析 据题目中“日本在甲午战争时已是一个现代国家,民族意识促使政府和人民团结
2、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国在战争中所面对的是日本民族团结一致的力量”可知徐中约认为日本取胜的原因是日本的现代政体和民族意识,故选 C 项。答案 C2(2019四川德阳模拟)在全国 15 个巡抚中,1840 年有 7 个满人和 8 个汉人任此职,18641866 年间,均由汉人充任,18671869 年间,有 14 个汉人和 1 个满人担任此职。从18511911 年,65.4%的总督和 77.8%巡抚是汉人。这些变化( )A证明满汉矛盾得到缓和B表明汉族官僚势力扩大C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D是列强干涉内政的结果解析 解读材料中“有 7 个满人和 8 个汉人任此职”到“有 14 个汉人和 1 个满人担
3、任此职” ,可知汉族官僚势力扩大,故选 B 项;辛亥革命时倡导民族主义,说明“1911 年”前满汉矛盾没有缓和,故 A 项错误;辛亥革命导致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与材料中“巡抚是汉人”不符,故 C项错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汉族官僚势力开始扩大,故 D 项错误。答案 B3(2019四川巴中零诊)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实现“大陆政策”的重要环节。由于日本自身力量严重不足,加之复杂的国际环境,日本选择“替代方案”没有灭亡中国,却达到了侵华目标。“替代方案”是指( )A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第 2 页B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C与西方列强共同掀起瓜分狂潮D与西方列强共同统治朝鲜解析 据题干“替代方案”必
4、然是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环节, “取消清王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 ,这属于日本灭亡朝鲜的重要步骤,也是侵华战争必要的准备环节。 “强迫清政府割地赔款”是马关条约的重要内容,属于日本“灭亡方案”的重要“替代方案” ,故选 B 项。答案 B4(2019云南昆明质检)1884 年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甲午战争期间,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时,南洋水师保持中立。材料说明此时期( )A部分洋务官员视水师为个人私产B清政府已经丧失军事指挥的权力C地方自强势力与清政府分庭抗礼D新兴汉族地方割据集团逐步形成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三大水师之间没有实现有效援助与合作,说明洋务官员
5、视水师为个人私产,因而在其它水师卷入战争时不进行援助,故选 A 项;B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材料中三大水师缺乏有效合作,并不能体现地方与中央的对抗,故 C 项错误;D 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答案 A5(2019湖南长沙期末)甲午战后,列强在中国获得了大量矿产资源开采权,而日本在这场瓜分中国市场的争夺中几乎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直到 1899 年方才开始有机会染指中国内陆的矿产资源。这是因为( )A列强眼红日本的巨额战争收益B日本开矿技术没有优势C甲午战争激起中国的民族愤恨D中国内陆矿产十分有限解析 据题干及所学知识可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被激发,首要反对目标就是日本,故选 C 项。答案 C
6、6(2019河北衡水金卷)李鸿章在马关谈判时曾对日方说:“这次战争证明,欧洲海战陆战的方法不仅白人能用,黄人也能用;贵国非常之进步,最使我惊醒,我们中国长夜迷梦,会因为第 3 页贵国打击而破灭,然后大步进入醒悟阶段。 ”这说明李鸿章( )A放弃了天朝上国的迷梦 B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C丧失了对日本的优越感 D改变了学习西方的方向解析 题干材料中李鸿章认可日本对中国的优势,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未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且不能得出李鸿章放弃的结论,故 A 项错误;洋务运动前李鸿章开始认识到西方的优势,故 B项错误;马关条约签订后,先进中国人开始改变学习西方的方向,故 D 项错误。答案 C7(2019
7、河南百校联盟质量监测)1900 年 8 月,浙江秘密会党首领率众起义,在其影响下,衢州百姓起来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史称“衢州教案” 。这一事件( )A表明清廷成为洋人工具 B推动民主革命进入高潮C受北方政治形势的影响 D与义和团运动如出一辙解析 据材料“1900 年 8 月”中国北方正爆发义和团运动,开展反洋教的斗争, “击毙了保护洋教势力的知县和传教士”可知,受到了北方的影响,故选 C 项。答案 C8(2019甘肃天水期中)法国大主教樊国梁在法军攻陷北京的当天记道:“街上防垒甚多,皆以米袋为之。除拳匪及屋内官兵不计外,街上驻守之官兵其数至少也达一千五,皆持快枪。 ”法国的这次侵
8、略( )A导致中国领土主权进一步被破坏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C将战火从山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D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解析 由材料中“拳匪”可知,法国的这次侵略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其后签订的辛丑条约 ,通过辛丑条约列强获得了武装控制京津地区的特权,故选 D 项。答案 D9(2019河南中原名校质量考评)18991900 年,美国先后两次发出照会: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并要求其他列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干涉” “保全中国领土及行政的完整” “世界各国可以获得同等和公正的条件,在清帝国从事贸易”等等。材料中的照会( )A反映出美国意在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维护在华利益B协调了列强的在
9、华利益的矛盾,促进了中国局势的稳定第 4 页C危及了西方列强在华的根本利益,美国与列强关系迅速恶化D反映出美国成为了列强在亚太地区竞技场上角逐的主角之一解析 材料中美国的照会显然是为了维护美国的利益,此时美国的工业实力已经上升为资本主义世界首位,争夺海外殖民地是美国的当务之急,故选 D 项。 答案 D10(2019湖南衡阳联考)1901 年的辛丑条约规定,中国赔偿各国 4.5 亿两白银,分 39 年还清。从 1909 年起,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 1924 年退回 1 250 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1925 年法、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
10、华教育文化事业。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国家对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视B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巨大提高C中国人民反帝斗争取得一定成效D列强企图通过文化加强对华控制解析 根据题干中“美国将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 “英、比、意、荷等国都先后声明退回赔款余额,用于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 ,说明列强的本质目的是通过文化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故选 D 项。答案 D11(2019河北石家庄质检)光绪朝的荒政集前代之大成,可以称得上是比较完备周密的。但申报的报道中记载,1906 年湖南水灾,江西各地出现阻挠本地粮食救济湖南事件,而 1910年湖南巡抚也下令限制省内粮食流入邻省灾区。这反映出( )A清廷的权威面
11、临挑战B官场腐败加速革命形势发展C地方与中央分庭抗礼D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荒政是中国古代政府因灾荒而采取的救灾政策,题中各省出现了阻挠本地救济其他省份的事件表明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场腐败,故 B 项错误;根据前面分析可知清廷的权威面临挑战,但地方并没有与中央分庭抗礼,故 C 项错误;清朝荒政政策导致粮食紧张颠倒了因果关系,故 D 项错误。答案 A第 5 页12(2019河北唐山质检)老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B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C晚清中国军事现代化之路D中国军民反帝爱国运动的
12、高涨解析 观察图片可知,三幅图片中当时的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都反映出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晚清政府直接抵抗或者通过军事改革来实现自强,体现出统治阶级自救运动的不懈探索,故选 B 项。答案 B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2019辽宁大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 ,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 ,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
13、表。自此,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 、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 、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不平等条约获取的政治、经济、法律特权,迫使中国匆匆迈入到近代,这种被动的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断裂,社会现实和法律制度严重脱节。1902 年,两湖总督张之洞以兼办通商大臣身份,与各国修订商约。在此期间,英、日、美、葡四国提出在清政府改良司法现状“皆臻完善”以后,可以放弃领事裁判权。清政府随后下诏:“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 ”开启
14、了清末司法改革,以因应形势变化,挽救权力危机。但在引进西方法律原则、制度的过程中,遭到传统礼教派的强烈反对,清廷秉持“旧律义关伦常诸条,不可率行变革惟是刑法之源,本乎礼教”的修律宗旨,在移植和妥协中,艰难推进。改编自张晋藩中国法律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的特点,并分析原因。(15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并作简要评价。(10 分)第 6 页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内容、性质、程度角度归纳。第二小问,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关系角度,从政治、经济、思想价值取向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列强侵略、经济结构变化
15、、西方思想传播及晚清政府的目的等角度总结;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从改革内容特点、近代化及本质目的等方面评价。答案 (1)特点:中华法系礼刑结合;对危害统治的罪行处罚严重;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属于人治;注重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9 分)原因:自然经济;宗法制度;专制统治;重视伦理道德(儒家思想影响)。(6 分)(2)背景:近代中国社会结构的剧烈变化;西方近代法律思想的传播;清政府为了挽救统治危机;清政府试图收回领事裁判权。(6 分)评价:晚清思想改革借鉴了近代西方法律原则,同时兼顾了儒家礼教传统,有利于推动法律的近代化;但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16、加之传统文化根深蒂固,改革困难重重。(4 分)14(2019湖北荆州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有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学者认为: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屈辱的历史,就是“沉沦” ;半资本主义的存在,就是“上升” 。1901 年到 1920 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选取中国近代 19011920 年间的主要史实,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12 分。说明:可以对上述材料结论进行论证;也可以提出新的结论并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 首先要提出观点,据材料“1901 年到 192
17、0 年间二十年的历史,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黑暗到黎明的转折期,是沉沦到上升的转折期” 。可提炼出观点,其次就是论证,分为“沉沦”和“上升”两个部分,注意时间限定“1901 年到 1920 年间二十年的历史” ,先解释“沉沦”和“上升”的含义,而后选取史实加以说明。答案 观点:19011920 年是近代中国“沉沦”到谷底的时期,也是由“沉沦”到“上升”的过渡和转折期。(2 分)论证:(1)“沉沦”是指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其原因在于西方列强对华侵略不断加剧并与中国反动势力相互勾结。(2 分)其表现包括: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中外反动势力汇流;
1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复辟帝制,革命党人第 7 页维护民主共和斗争失败;军阀割据混战,对内独裁,民众生活困苦等。(3 分。回答英国入侵西藏,日俄战争, 二十一条等内容可酌情给分。)(2)“上升”是指中国向半封建半资本主义方向发展,政治、经济、社会生活、思想文化日益近代化,其原因在于西方近代文明的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民主革命的影响。(2 分)其表现包括: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 ;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进一步动摇封建思想,民主科学和马克思主义思想广泛传播等。(3 分。回答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等内容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