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_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_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ppt(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第二讲 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概述一、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含义 1.什么是学前儿童行为观察 目的:是通过观察在对学前儿童行为了解的基础上,对他们的个性、需要、兴趣等不同方面的了解,以便调整教育行为和教育策略。 内涵:是通过感官或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自然状态下发生的学前儿童行为及现象进行观察、记录、分析,从而获取事实资料的方法。 双双到了幼儿园,进了班级教室,一只手紧紧拉住妈妈的手,小小的身体扭来扭去,另一只手轻轻地磨蹭着妈妈的袖子。她用一种低低的、焦虑的声音对妈妈说:“你不要走嘛。”她妈妈就势拉着双双的手向前走几步时,双双把手放进嘴里迅速地吮吸着 (1)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观察
2、为了了解儿童的行为所表明的真正意义,对学前儿童行为的观察一定要在自然状态下进行。所谓自然状态,就是对所观察的现象或行为,不加任何人为的控制,使它们以本来的面目客观地呈现出来。 例如,观察儿童的进食情况,就应该在儿童日常进餐、吃点心等过程中进行,应在其熟悉的环境中进行。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一定控制的研究方式 为了尽量减少误差,增强结论的可靠性,观察者应当对观察的步骤、途径、方式等进行一定的控制,如观察什么、用什么方法观察、怎样观察、在哪里观察、在什么时间观察等。 (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需要收集多方面的客观资料 收集资料的途径:一是运用人的感官收集;二是运用各种仪器或工
3、具。在观察过程中进行记录时,应该把对行为的客观描述和对行为的主观解释与评价严格区别开来。无论采用的什么记录方法,都要强调其客观性,保持其原貌,不加任何扭曲,没有随意的猜想。 2.学前儿童行为观察的价值与功能 (1)通过观察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发展水平 A.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经验获得水平 B.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能力的发展 C.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需要 D. 可以了解学前儿童个体的学习方式 (2)通过观察的方法,可以使幼儿园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如何使课程满足幼儿的需要和兴趣,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观察幼儿,关注幼儿的谈话、讨论,了解他们的兴趣和需
4、要,关注幼儿是如何学习的,会不会学习,每个幼儿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方式是怎样的,以及学得怎样,从中发现有价值的活动线索,从而开展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一位幼儿教师的观察记录 基于幼儿当前关注点的不同,我们在课程实施中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分组形式进行活动。正当一组幼儿忙于自己感兴趣的“秋叶制作”、“树叶分类”等活动时,另一组幼儿已经来到了幼儿园附近的草丛里开始“蚂蚱探寻”活动,并有兴致地把他们的“胜利品”带到自然角里,在我提供的放大镜的帮助下,他们又开始了更深层的“研究”。而此时老师的角色是个观察者、记录者、分析者。下面是我及时记录的他们观察时的语言: “蚂蚱的眼睛是鼓鼓的。” “蚂蚱的脚怎么会像大刀?”
5、“它是为了扒泥土。” “我捉到的蚂蚱是绿色的,你捉到的怎么会是灰色的?”“吃了绿色的小草就会变成绿色的,吃了枯黄的树叶就会变成灰灰的。” “快来数一数,蚂蚱有几条腿。” “你说,蚂蚱会生孩子吗?” 通过这些语言记录,我了解了幼儿现在的知识经验和最渴求的知识需求,但并没有马上给予他们答案,而是鼓励他们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渠道获取信息。他们有的回家问父母,有的自己观察寻找答案,有的想到了上网查询。在这一过程中,我并没有把幼儿了解到多少知识作为幼儿发展的依据,而是把重点放在了问题的解决过程上,提高了幼儿搜集、整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前儿童行为观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之一 学前儿童行为观
6、察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保教工作,努力去看、去理解在教学工作中发生着什么以及儿童能怎样,没有实现预设的期望,也没有必须达到什么标准的框架。 教师讲观察儿童作为自己参与研究、改进教学的手段,能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从而感悟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有人以反思程度为标准,把教师分为四种类型: A.几乎没有自我反思。拒绝过多的反思,或者认为反思没有什么意义,或者根本就很懒,把工作仅仅当成工作,而不是一份职业。 B.自我反思没有与他人进行分享。教师可能并不知道(或者根本不想和他人分享,或者缺乏和他人分享的技巧)自我反思需要和别人分享才能在反思中获得更多东西。 C.将自我反思与他人分享。教师有
7、意识、有意愿和他人分享自己的自我反思,从而促进自己的教学。 D.评价自我的教学实践并鼓励他人进行反思型教学。 教师要真正利用观察手段去了解儿童,必须具备两方面的知识。一是关于儿童身心发展方面的科学知识。只有当教师对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有了相当的了解,才能在观察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运用到观察实践中。二是关于观察方法的基本知识。掌握了观察方法和技巧,教师就能利用这些技巧,使观察活动进行得更有成效。二、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 1.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中儿童发展理论的价值 (1)儿童发展理论为设计观察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观察方案有两种方法:一是从经验出发,二是从已有理论出发。 (2
8、)儿童发展理论为理解儿童行为提供理论支持 案例1:观察者在观察2岁幼儿的社会认知发展时,记录到两名2岁半的幼儿在一起抢玩具小汽车,其中一个正在大叫:“这是我的!” 分析:2岁左右的幼儿社会合作意识差,容易发生冲突和攻击行为(指向外部世界)。自我意识开始发展,这种自我意识更多来自于对特定所有物的保护(指向内部世界)。 案例2:当观察者记录到一个8个月大的婴儿不断重复着扔掉勺子,然后看着妈妈把勺子捡起来,这一系列动作是外在的、客观的。那么这些动作意味着什么呢? 如果缺乏儿童发展理论的支持,就会用一种常见的思路来解释,我们经常听见父母得意地嗔怪:“这小家伙很坏,很淘气。” 分析:根据皮亚杰的理论,4
9、8个月的婴儿正处于感知运动阶段的二级循环反应阶段(儿童发展心理学P201,方富熹),婴儿会有目的地使有趣的行为结果得以持续发生。通过这种重复,婴儿更熟练地掌握各种简单动作。而那个不断扔掉勺子的婴儿正在通过不断重复,练习抓握、扔掉的动作,这并不是一种调皮捣蛋,而是一种认真的学习。 (3)儿童发展理论为提出发展适应性策略提供无限可能 行为观察不仅要正确解释儿童行为,更要根据行为观察与分析的结果,总结儿童的发展现状,分析进一步发展方向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儿童提供发展适应性的教育提出建议。儿童发展理论不仅告诉人们儿童发展的规律,而且根据这些规律,通过实证研究提出许多科学合理的建议。因此,运用儿童发展理论,可以帮助观察者根据行为观察结果,提出适宜儿童发展的教育策略。 2.行为观察中常用的儿童发展理论介绍 (1)几种常用的儿童发展理论 A.华生的行为主义 B.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 C.格赛尔的成熟势力学说 D.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E.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 (2)各种活动观察中常用的学前儿童发展理论与研究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