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精品).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94146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农业区最大冻土深度变化特征摘要:利用19612016年青海省东部农业区11个气象观测站点的冻土观测资料,采用累积距平、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青海东部农业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东部农业区整体冻结开场时间呈逐年推延趋势,完全解冻时间呈逐年提早趋势,平均冻结持续时间呈逐年缩短趋势;最大冻土深度年际变化在90年代前后由减小趋势转变为增长趋势,在1986年出现了突变;化隆站最大冻土深度多年平均值最高为72.15cm,尖扎站最低为28.32cm。关键词:最大冻土深度;东部农业区;时空分布;变化规律冻土是指含有水分的土壤因地表温度下降到0或下面时呈现冻结的状态1。一般

2、可分为短时冻土、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三类。冻土的构成和发展与气候因素息息相关,气候变化会引起冻土的变化,同时冻土也会对气候变化产生影响。陈博等2指出,在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国地区的冻土主要表现为最大冻土深度减小,冻结时间推延,融化时间提早,冻结持续日缩短的趋势。刘小宁等3指出,我国最大冻土深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场减小,90年代显著减小。杨小利等4利用西北地区的冻土观测资料,得出1980s是西北地区冻结深度变浅的一个分界点。李林等5得出气候变暖是造成青海季节冻土退化的主要原因。冻土的冻结与消融活动,对农业生产、公路和铁路建设、建筑业等有着重要的影响6-9。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是我国冻土的主要

3、分布区7。青海东部以农业为主,属于季节性冻土区,研究该区域内冻土的分布和变化特征,对该地区的农业生产、道路建设以及环境发展等有着积极的意义。从已有研究成果来看,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针对青海东部农业区的较少,尤其是最大冻土深度的演变特征。因而,本文将利用东部地区11个站点的冻土观测资料,分析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为今后东部地区与冻土有关的研究以及地方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等提供参考根据。1资料与方法采用青海东部地区的湟源、大通、互助、西宁、贵德、湟中、乐都、民和、化隆、尖扎和同仁11个站的冻土观测资料,时间长度为56年19612016年。东部地区的平安和循化两站由于资料的时间序列不够长,因而不选用

4、。根据初步统计,所选的11个站点在夏季的三个月中均未出现冻土现象,尤其是西宁、贵德、民和和尖扎4站,在56年间5月份已全部消融;互助、西宁、贵德、湟中、乐都、民和和尖扎7站,在56年间9月份均未开场冻结。因而,本文在分析时将当年10月至次年4月作为冻土的冻结期。在进行冻土的冻结始日与冻结终日分析时,根据(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对初终日选取的规定:设定当年9月1日后第一天冻土不为零作为冻结始日;设定次年8月31日前最后一天冻土不为零作为冻结终日。采用反距离权重法插值做空间分布图,以分析最大冻土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2结果与分析2.1冻结始日、冻结终日和冻结持续时间的分布特征东部地区56年累积年平均冻

5、结始日和冻结终日空间分布如图1所示。从图1中能够看出,冻结始日出如今10月下旬及11月上旬,冻结终日出如今3月下旬及4月。湟源站、化隆站最早开场冻结,时间为10月17日,民和站最晚,时间为11月6日;湟源站、化隆站最晚完全解冻,时间为4月21、22日,民和站最早,时间为3月21日。由此可知,最先开场冻结的最晚完全解冻,最晚开场冻结的最先完全解冻,化隆站的平均冻结持续时间最长,民和站最短。结合各站的海拔经纬度数据初步分析,冻结始日、终日受海拔高度的影响相对较大。部地区年平均冻结始日和冻结终日逐年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冻结开场时间呈逐年推延趋势,完全解冻时间呈逐年提早趋势,即平均冻结持续

6、时间呈逐年缩短趋势。结合表1冻结持续时间年代变化统计结果,全区19611969年冻结持续时间最长,平均为175d;20102016年最短,平均为149d,缩短了26d。并且19611969年、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20102016年逐年代减小。在11个站点中,湟源站70年代平均冻结持续时间最长,为198d,民和站00年代最小,为115d。另外,从变化率来看,大通变化最大,湟中变化最小。2.2最大冻土深度的年际变化特征从最大冻土深度的年代际变化如图3结果来看,60年代到70年代,西宁、贵德、乐都、民和、尖扎呈现减小趋势,其余站点均呈现增加趋势;70年代到80年代,11个站点均呈

7、现减小趋势,其中湟中站最明显,减小了14.2cm;80年代到90年代,除湟源、大通和尖扎3站略有增长外,其余站继续呈现减小趋势;90年代到00年代,各站互有增减,其中西宁站增加趋势明显,增加了18.5cm;从00年代到2010年以后,同仁、乐都、湟源增加较为明显。从整个年代变化上看,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呈现减小趋势,90年代、00年代、20102016年阶段呈现增长趋势。在统计年代平均最大冻土深度时发现,最大值出如今70年代的化隆站,为77.4cm;最小值出如今90年代的乐都站,为23.0cm。为进一步探究最大冻土深度年际变化趋势及突变情况,采用累积距平方法分析年平均最大冻土

8、深度的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方法检测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序列能否发生了突变如图4。这里n=56,两子序列长度n1=n2=5,给定显著水平=0.01,按t分布自由度=n1+n2-2=8,t0.01=3.355。由图4a能够看出,56年间19612016年,年平均最大冻土深度总体呈现减小趋势,从各时间段来看,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呈减小趋势,80年代后期至2010年以后呈波段增长趋势。从图4b突变检验结果可知,自1965年以来,t统计量只要一处超过了0.01显著性水平,且为正值,讲明在近56年里出现过一次明显的突变,也即在1986年经历了一次从减小趋势到增长趋势的明显转变。2.3最大冻土深度的年

9、变化特征东部农业区各站最大冻土深度的历史极大值和多年平均值如表2所示。从历史极大值来看,湟源站最高,为150cm;尖扎站最低,为85cm。从多年最大冻土深度平均值来看,化隆站最高,为72.15cm;尖扎站最低,为28.32cm。通过分析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冻结特征、年际和年变化特征,得到下面结论:1东部农业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的冻结开场时间呈逐年推延趋势,完全解冻时间呈逐年提早趋势,平均冻结持续时间呈逐年缩短趋势;从56年平均值来看,化隆站的平均冻结持续时间最长,民和站最短。2从年际变化情况来看,东部农业区季节性最大冻土深度在90年代前整体呈减小趋势,在90年代后整体呈增长趋势,突变年在1986年。从年变化情况来看,在东部农业区11个站中,湟源站历史极大值最高,尖扎站最低;多年平均值化隆站最高,尖扎最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