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精品).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92509 上传时间:2022-05-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精品).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硕士农业信息化课程推广考虑1农业推广专业为了适应新形式下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要求,教育部于2000年决定在我国设置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正式启动我国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开拓了应用型硕士培养的新领域。近年来,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教育为农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农业推广专业学位是一种具有职业背景的学位,旨在向农业技术推广和农村及相关部门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遭到正规的、高水平的训练,所授学位的标准主要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因此,农业推广专业学位不同于学术性学位,学科口径更宽却愈加注重务实训练。从2009年开场,我国就在不

2、断加大硕士研究生教育构造调整力度,通过增招专业学位研究生,调整增量(新增硕士生招生计划,主要用于专业学位硕士生招生,基本不增加招生),调整存量(要求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将原有硕士生招生规模,每年按不低于5的比例调出,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等措施最终到达构造调整的目的。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已提高N25S,20年计划达U30以上,争取J2015年提高到50以上。在这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农业推广硕士近些年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农业信息化领域不断成为各高校新增的农业推广硕士领域之一。农业信息化领域的课程体系构建是各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本文在分析农业信息化领域

3、课程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课程体系的缺陷和缺乏,进而提出一些粗浅的改良意见,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该领域课程体系不断完善。2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现状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的和体现人才培养特点的详细课程框架,农业推广硕士的课程体系在保证统一的培养规格、符合总体培养目的的同时,还需要兼顾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的共性特征,不同领域知识和能力要素组成等,培养单位的学科专业特色以及区域、行业、产业的特殊要求。全国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非)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农业信息化领域指导性培养方案。根据该指导性培养方案,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体系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进行设计。

4、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应根据培养目的要求,按领域设置,突出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的培养;在领域主干课中应有1门运用本领域的主要理论和技术解决农业推广实践问题的案例研究课程;教学内容应体现宽广性、综合性、实用性和前沿性。加强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12个月的实习实践训练。现行的农业推广硕士课程体系由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以及领域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公共学位课程使农业推广硕士与其他种专业学位类型相区分,这一部分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公共学位课程包括外国语(23学分),政治学(23学分),农业推广理论与实践(2学分),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2学分),农业传播技术与应

5、用(2学分),总学分数为10-12。领域主干课程使培养领域之间互相区分,这一部分也为既定内容,须严格按统一要求执行。领域主干课程包括农业信息化导论(2学分),农业信息化进展(2学分),农业信息获取与处理(2学分),农业信息化案例(案例研究)(2学分),农业应用系统开发(2学分),总学分数为lO。领域选修课由各培养单位自主设置,根据培养目的、研究生的工作需要和各校条件自行确定,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领域选修课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使得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全日制农业信息化领域设置的选修课程包括人工智能技术(2学分),VisualBas

6、ic(2学分),数据库技术与应用(2学分),多媒体技术与应用(2学分),网站设计与开发(2学分),科技论文写作(2学分),科技文献检索(1学分),要求学生选修的总学分数为68。3.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缺陷在农业信息化领域研究生的培养经过中,我们发现现有的课程体系存在一些缺陷。首先,课程设置方面统得过严,管得过死。目前,教指委对公共课程、领域主干课程作了统一要求,固然这样很好地保证了该领域比拟一致的培养规格,但是这两部分总学分到达了2O以上,留给培养单位自主设置的领域选修课程空间太小,自由度缺乏。不能充分反映出不同培养单位的特色与优势,更难谈及使人才培养规格在不同的培养单位之间有所差

7、异。第二,领域主干课程的课程设置和教学组织脱节。全国的农业信息化领域主干课程是统一的,但这些课程却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师资培训。这必然会导致这些课程在不同培养单位的教学效果参差不齐,个别课程的教学甚至达不到当初设置该课程的目的要求。第三,课程的实践性缺乏。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特定职业岗位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因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能更集中体现相关领域的实践需求。固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强调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必须从事不少于l2个月的农业推广实践,并结合实践进行论文研究工作,但是没有明确对课程的实践要求,在“每门课程原则上不超过32学时的限制下课程的实践

8、性也是有局限的。4农业信息化领域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针对农业信息化领域现有课程体系的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下面几点粗浅的建议:第一,压缩公共课程学分,重新论证领域主干课程,补充选修课。首先,课程设置建议根据知识体系体现综合性,即在课程设置上抛弃“学科中心型的旧观念,应适应科学知识综合化的趋势,增设综合化程度不同的跨学科课程,建立综合化多学科立体穿插的课程体系。其次注重课程的创新性。课程体系的生命力在于创新,农业信息化领域也要十分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积极地把科技文化的新成就吸纳到本领域的课程中,并开设一些代表将来社会科学发展方向的课程,进而使课程体系愈加具有灵敏性。最后还需要培养单位立足学科优势补充选

9、修课,开设有利于主体个性发展的课程,开设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第二,统一教学大纲和教学指导。对统一要求开设的课程能够试编统一的教学大纲或教材。通过组织各高校相关老师进行教学研讨,汲取各高校相关课程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历并融入教学大纲或者教材中去。其次能够统一分批对各高校相关课程老师进行教学培训,或者挑选一批教学效果显著的优秀老师进行教学录像,将这些资源分享给各高校的相关老师进行网上学习,进而到达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和统一教学要求的目的。第三,增加课程的实践教学内容。农业信息化领域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要突破专业性的培养框架,强调整体性、宽广性和实践性。农业信息化领域的研究生不仅要把握当代技术理论方法,

10、还要学会技术与管理相结合,要了解农村、农民、农业基本政策;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信息收集处理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协调沟通能力。选修课程能够根据专业方向进行模块化设计,课程内容在基础性、实践性、先进性和学科穿插性的基础上突出对实践的指导性。在教学的深度上不断加强,增加农业信息化领域专业学位教学与全日制本科教学的区分度。在教学的宽度上不断加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增加与科学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区分度。总之,只要围绕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的,遵循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改革现行课程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使之既能符合高校实际,又能知足行业、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知识能力构造的要求,一定能够提高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