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启示(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启示(精品).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启示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目的与内涵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目的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目的,体现了森林经营的指导思想,反映着经营者对生物、经济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因而,不同的经营者有不同的目的。艾尔兰德以为,生态系统经营的主要目的是维持和加强生物多样性。美国林学会则把获得预期的森林景观状况作为生态系统经营的一个主要目的。格鲁姆宾则提出经营的总目的是维持生态完好性,详细包括维持生物多样性、正常的生态经过、物种和生态系统的进化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协调人类对资源的利用经过。伍德和美国林务局同样以为,总目的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完好性,而其不同的是,将生态完好性定义在维持土地的生态可持续性上,即维持土地的健
2、康状态和持久的生产力。上述观点各不一样,但各种理解均建立在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这个基础上。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内涵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经营森林生态系统经营首先要确保生态系统构造的完好,功能的健全以及生态经过的稳定平衡,这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的根本,也是森林为人类社会永续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前提条件,因而,必须以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对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和恢复。同时,由于生态系统经营的复杂性和涉及领域的广泛性,很多学科及其分支学科都将在经营施行的经过中得到综合运用,如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实现森林全部价值的经营历史上,人类认同的森林价值的演变
3、一直驱动着森林经营思想的演变,从森林永续利用到森林可持续发展的过渡,正是人类对森林的价值观发生改变的充分体现。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进行森林资源管理的一条生态途径,使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得到全部的实现。人类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部分,人类的能动作用能够影响生态系统的发展与变化经过,所以人类在根据当前的需求而经营森林时,应该保障将来世代的自然资源和环境条件至少不低于当前的水平。大尺度的时间和空间上的经营为保证完成经营措施的实行及其对景观影响结果的观察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时间应至少延续在年的尺度上。同时,对系统内部构造和各种影响因子的跟踪观察,以及干扰经过及其结果的监测,
4、均要求经营计划的编制和执行是大的空间与时间尺度。此外,由生态系统经营所引起的一系列社会改革,必然发生在大的空间尺度上,并且是一个长期的经过。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与传统的森林经营的差异经营目的不同传统的森林经营以保证森林持续地、稳定地向人类社会提供最大数量和最优质量的木材产品为主要目的,是以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为中心的森林经营活动,而忽视了森林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所提供的其他服务功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则是从森林是有着完好构造和整体功能的生态系统这个基本点出发的,以恢复和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和生产力,同时,保证能够向社会源源不断地提供包括木材产品在内的各种服务为目的。核心理论不同传统的森林经营的核心是
5、以传统经济学原理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法正林理论,为了实现严格永续利用条件的森林,保证采伐量的长期稳定,获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核心理论是生态学原理,包括景观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以认识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和经过,解决过度干扰发生后怎样恢复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组成、构造和功能的可持续性等问题。经营对象不同传统的森林经营其对象是以乔木为主的植物群落,注重保持与提高群落生产木材等物质产品的数量与质量。森林生态系统经营的对象是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包括由生物资源、非生物环境及其生态经过所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根据人类的需求,采取一定的经营措施并从森林生态系统获取各种产品与服务
6、的经济社会系统;包括上述两者在运行经过中互相作用的关系。经营措施不同传统的森林经营以促进树木生长为目的,林分采伐以皆伐方式为主,更新以人工造林为主,大多为纯林,采取全垦整地、间伐抚育等措施。森林生态系统经营仿效自然干扰机制,采取多种采伐方式,如择伐、小面积块状采伐等。更新上采取人工促进天然更新为主,注重培养森林的组成和保持生物多样性水平,以混交林为主。经营尺度不同传统的森林经营是建立在林班和小班空间尺度上,以林场为经营单位的生产组织形式。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是建立在景观尺度基础上的区域化、社会化管理组合形式。森林生态系统经营思想在美国的实践及其给予我们的借鉴社会共鸣的达成与新林业计划的诞生社会共鸣
7、达成生态系统经营从一开场就具有国民的积极、广泛的支持,这种公众介入是试验顺利进行的最重要的社会基础。经过长时间的试验,美国的自然资源管理形式发生了转变,将生态系统经营作为今后资源管理的基本方针获得了社会的共鸣。新森林计划的诞生新森林计划是经营方针转向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组织机构改革、资源政策及地方经济支援政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一个较大面积万上,以复杂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引入生态系统经营的一次大试验。传统的国有林经营方针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认识缺乏,重视小范围的、短期的经济利益,虽也标榜森林保护和多目的管理,但本质还侧重于木材为中心的商品生产。生态系统经营引入后,经营方针转向了积极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
8、。生态系统经营实践带给我们的几点借鉴生态系统经营在美国的实践,从一开场就碰到很多的反对和阻碍,尽管有些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是,还是值得引起我们重视的。经营方针转变中的问题一是新计划编制经过中,由于时间紧迫,对社会的影响分析缺乏,并且相关部门中社会科学工作人员严重缺乏,没有重视对社会科学领域的分析。二是当初的计划编制仅以研究人员为主,环境评价经过也仅在形式上听听市民的意见,没有通过直接的交换意见,尤其是依靠木材生产的村民意见,进而违背了公正性而遭到起诉。而在施行不同意见沟通的尝试时,基层又不适应烦琐的法律手续。三是新森林计划并不是对原有森林计划的全部废除,因而国有林场在新旧计划的整理,统
9、一标准的制定等作业进展不一,造成施行的现场混乱。同时,不同利益团体对新计划的解释差异也很大。四是新森林计划要求开展监测和生态系统修复等比传统经营更集约的森林资源管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构成的财政体系已无法落实其预算。各部门间的协调问题一是新森林计划是上层决定施行的,带有政治性,基层只能等指示,依靠上级;而林务局内部职工专业多样化,导致工作方向的不一致,为保持组织上的统一和专业的协调,又不得不加强中央集权化。二是由于协调部门的出现,有些原有的组织机构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同时又使官僚机构进一步复杂与膨大,制定的标准与规程也越来越冗杂,愈加不利于计划的灵敏施行。地方政策中的问题一是地方政策部门与资源管
10、理部门的本质性调整进行缓慢,经济社会问题和生态系统保护只是在形式上得到解决,但地方政策没有摆脱木材生产为中心的旧框架。二是美国政策的基准点是适者生存。地方支援政策只是一时性的对策,是在地方经济短期内能自主恢复的前提下制定的,而这对于靠木材生产生存的经营单位是不现实的。组织体制的问题一是咨询委员会的作用发挥不够,在大区域范围内施行诸多内容的新森林计划的咨询和参谋,难以应付,并且在时间上,委员的任期只要年,除少数专家外,大多数委员不可能参加到本质性的工作当中。二是缺乏起指导作用的优秀研究员和资源管理人才。三是和共和党对新森林计划的施行存在很大分歧,因而,政治的参与使生态系统经营的施行存在极大不稳定因素。四是反环境保护和保护私有财产运动等构成了施行新森林计划的很大阻力。此外,生态系统经营对联邦所有土地共同管理,这也包括私有土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