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87176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讨论摘要: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是事业单位工资分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个例分析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经过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对于高职院校构建合适的绩效考核制度,对于激发老师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绩效,促进高职教育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研究人事部、财政部在2006年推出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国人部发200656号,事业单位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陕西省于2008年了(陕西省事业单位施行绩效工资暂行意见)陕人发2008253号文件。高校作为其他的事业单位,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2009年

2、9月2日关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三步施行的指示精神,从2010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绩效工资。一、某高职院校实行绩效工资的现状以陕西某所公办高职院校简称高职院校A为例,高职院校A实行绩效工资多年,绩效工资分配执行情况如下:高职院校A从2010年施行了老师岗位绩效工资改革,教职工的收入分为三大块即基本工资、保留补贴和绩效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属于基本工资。老师工资中相对稳定的部分是基本工资和保留补贴从2016年1月1日前称为津补贴。而绩效工资的分配应适当地拉开差距,以教职工实绩和奉献为根据,在上级人社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定的绩效工资总量范围内,高职院校在合理政策导向的指引下,自主决定绩效工资的分配,能

3、够采用形式不同、方式不同的分配办法。绩效工资分为基础补贴和奖励津贴两部分。基础补贴由学校根据岗位层次确定标准,奖励津贴由学校根据个人实绩奉献情况确定。高职院校A在详细的执行经过中,基础补贴和奖励津贴各占绩效工资总额50%。基础补贴由学院统一按月发放;奖励津贴在学院绩效工资政策的指导下,向一线老师倾斜30%,由人事处划拨奖励总额时予以倾斜,除机关处室外,各分院进行二级分配。二、高职院校绩效工资的分配经过存在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A的调查和详细情况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在施行绩效工资分配时存在下列问题。一分配公平性差,绩效考核机制不科学目前,部分高职院校盲目参照普通高等院校的绩效评价制度或没有可操作性的绩

4、效评价制度,对高职院校老师工作投入、产出从客观上否认了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利于高职院校的稳定和长期发展。高职院校A在绩效评价时,对于发论文、编写教材、以及教科研方面只是进行了专项奖励,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导致老师对科研、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项目等积极性不高。二教职工之间的收入不平衡高职院校A的工资收入中的基本工资、基础补贴两部分均和职务有关,此外,基础补贴也和所在岗位有关,而奖励津贴则与工作实绩有关。基础补贴相对注重公平,有利于低收入教职工提高收入水平,但同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表如今一是在普遍提高工资收入时,怎样发挥基础补贴对应的职务和岗位职责的作用;二是怎样发挥奖励津贴的鼓励作用,激发教

5、职工工作的积极性。高职院校各分院之间因人员构造、规模、学科、专业等存在较大差异,且各分院对学院发展的奉献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不同分院的教职工收入有一定差距。一绩效工资鼓励性不强,无法充分调动老师的积极性绩效工资是以教职工的工作业绩为根据的一种奖励性、鼓励性工资制度。但是,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基础补贴标准鼓励作用不明显,大多数是以教职工的职务等级为基础。而奖励津贴能鼓励教职工,提高工作积极性,但是奖励津贴占总绩效工资的50%下面。通过访谈发现,高职院校A老师对收入水平比拟满意,但以为绩效工资鼓励性缺乏,在奖励津贴分配时也是先公平后鼓励,出现了“薪酬高、鼓励低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缺乏绩效工资的

6、导向性。三、对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一岗位设置不规范,津贴规范难度大我国高职院校施行的是岗位绩效工资制,历史遗留问题多。有的高职院校属于三校合并,三校遗留的问题在短的时间内很难协调统一。岗位设置包括岗位总量的设置、各岗位等级的控制和岗位构造设计等,岗位设置的规范化是施行绩效工资制的基础。因而,在岗位分类管理中,各高校受传统管理的制约和约束,对实际奉献、工作业绩以及岗位职责等不能有效地结合,构建的收入分配鼓励制度也不规范。二薪酬的鼓励作用不强大部分高职院校岗位设置根据“位子等身份因素,有些高职院校将现有的职务等级作为基础补贴标准对应等级,这样就难以公平地体现教职工的真正水安然平静业绩

7、,使得教职工产生了“干好干坏全一样的心理,很难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此外,固然岗位津贴制度解决了不同岗位人员之间的薪酬差异,但解决不了在同岗位的教职工做出不同奉献和不同业绩的差异,所以同岗同职务人员在绩效分配中出现了新的平均主义。三考核工作的难度较大考核工作的难度较大体如今两个方面:1考核的指标确定无法做到科学性、合理性。高职院校的岗位条件存在多样性、涉及考核对象面广,教职工工作存在着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得教职工的工作成果难以有效地量化,再加上教学及科研工作具有滞后性等特点,这样很难确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2考核周期不好确定。老师的教学工作固然能够按年度考核、学期考核,但是教科研工作很难按年度进行

8、考核,所有的科学研究都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少则3年,多则5年甚至更长时间的都有,若按年度进行考核,不能充分体现科学研究的公平性、规律性。四、对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分配的建议一绩效考核,注重指标的科学性考核指标的内容主要涉及老师的教学工作量、本身素质和工作能力。因而,若想考核获得实效,那么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和体系,要具有规范性和可操作性,要将教职工的绩效最大化地体现。当前高职院校绩效考核机制简单化、考核内容形式化,局限在学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等两种形式,指标不详细、不细化,往往会遭到人为和主观评价等影响因素,考核结果不甚理想,出现了“轮流坐庄的现象。因而,在绩效考核的指导政策上,应以学校的整

9、体目的为基础,学校提倡什么,重视什么,那么就考核什么,设计的绩效考核方案要科学,标准要全面,个人目的和组织目的才有可能一致。同时,制定考核标准时要根据岗位、部门的不同,结合实际工作,做到科学合理的制定,考虑到定量与定性、数量与质量的相结合。考核周期不宜太长或太短,要适宜,不能流于形式。二差距适中,加强职工的满意度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本身就具有双面性,适宜地拉开薪酬差距,一是提高了教职工的积极性,打破了以前的“吃大锅饭、“平均主义和“干好干坏全一样的局面;二是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过大地拉开职工的薪酬差距,过分地强调工作绩效,脱离现实情况,教职工就会不停的攀比,心理丧失平衡,会影响到学校的长期发展和稳

10、定。因而,在制定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时,首先要使教职工收入普遍受益,在此基础上,向一线专职老师、关键岗位的职工、绩效突出的职工适当地倾斜,合理地拉开差距。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职院校尽可能地为教职工提供好的工作环境、良好的文化气氛、丰厚的福利待遇、有利于职业发展的平台,使职工在竞争、鼓励与挑战中实现个人价值,进而更好地为学院的发展做出奉献。三结果运用,发挥奖励绩效的鼓励导向作用高职院校绩效工资制是密切体现职工的实际奉献和工作业绩,施行有利于奖励分配的政策,构成考核评价和用人导向机制。在详细的分配经过中,考评结果需要反应给每位教职工,催促其整改工作,体现绩效,同时将物质、精神鼓励相结合,要知足各个层次教职工的合理需求。高职院校除了要摒弃赏罚性的绩效评价,转向发展性的绩效评价外,提供愈加人性化的政策导向,保障教职工的物质需求,同时,也应知足其更高层面的需求,比方优化教研办公、服务条件,提供职工进修、学习、锻炼等时机,进而到达个人与组织、老师与学院共同进步、共同发展的双赢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