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瞻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瞻望.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瞻望1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发展现状1.1法律法规的建全与施行20世纪末,知识产权的保护已经成为一种国际趋势。美国首先调整了知识产权战略,强化了知识产权保护,先后制订了加速专利诉讼审理、扩大专利保护的对象、促进技术的转让、强化海外市场的保护力度等法规。随后,英国、德国等面对国际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新形势,陆续制定出本国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1997年以后,日本参照美国的一些做法,从司法、行政及对外政策等角度,制定了重视专利的相关政策,通过对专利法和审查标准的修订遏制了侵权行为,保护了尖端技术,并通过设立专利技术转让中介机构,极大地促进了大学及研究机构的技术转让进程。与此同时,世
2、界发达国家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日益重视。为了更好地引进国外知识资源,保护我国知识产权,我国政府也作出了促进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发展战略,在法律,法规层面上健全了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1985年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正式起步。1993年对(专利法)进行了第一次修订,修订后的(专利法)补充了微生物、遗传物质发明和生物制品等发明同样能够获得知识产权保护,标志着我国开场将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纳入了法律保护之列。此后,我国于1994年参加了国际(专利合作条约),于1995年正式成为(国际成认用于专利程序的微生物保存布达佩斯条约)成员国,表明了我国生物技术保护
3、正式与国际接轨。这不仅有利于国外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发明人在我国申请并获得专利权保护,也有利于国内农业技术领域的发明在国际上获得保护,实现了农业科技的国际沟通。随着我国在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快速发展,在详细组织施行农业生物技术保护工作层面上健全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国务院1993年公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1996年7月农业部公布了(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施行办法),并已陆续受理国内外一些转基因植物的安全性评价申请。2000年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全球环境基金的支持下,我国制定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提出了我国生物安全的政策体系、法规体系和能力建设的国家框架。2001年6月,国务院了(农业转
4、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接着农业部又了与之配套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管理办法)、(农业转基因生物进口安全管理办法)和(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办法),并于2002年3月20日起正式施行。2008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正式,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迈上战略新台阶。这表明我国已经基本构成了对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以及基因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等比拟系统的法律保护框架。与此同时,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种质资源和微生物专用菌种保存中心,如农业部建立的的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中心、国家专利局建立的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普通微生物保藏中心CGMCC等。迄今,在作物种质资源、动植物基因工程、农业
5、微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已经获得了显著成绩。1.2技术创新研究与知识产权保护并举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并举是当前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家不断加大“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植物转基因重大专项等一系列科学研究项目的赞助,使农业生物技术领域的研究获得了飞速发展。十分是随着我国植物转基因技术的成熟与应用,植物转基因科研创新获得了多项成果。如转基因棉花、水稻、小麦、大豆和玉米等作物的研究和技术突破;一系列农作物的抗虫、抗病、抗逆、高产和优质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育成;建立了多种主要农作物的遗传转化技术体系等。在动物研究中,转基因猪、牛、羊等家畜的研究也获得了突出成
6、果。RNAi、生物芯片等技术的开拓和应用进一步加速了农业生物技术自主创新的进程。在获得这些丰富成果的同时,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有了进一步的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获得了显著成效,农业生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有了明显提高。国家从战略高度上引导农业科研和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同向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农业生物技术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努力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十五期间我国专利申请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达22.8;“十一五期间,我国各级政府、企业和科技界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日益提高,估计发明专利申请总量将到达140万件。面对农业研究新成果的不断涌现,农业生物技术将在农业科技创中发挥
7、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同时,与之对应的知识产权保护将显得愈加意义重大。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对农业科技创新的促进作用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在我国由传统农业向当代农业的转变进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对于提升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提高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科研和产业水平将起到重大作用。2.1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科技创新的有力保障目前,在农业研究领域,现有的机制还没有把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科技创新者的利益有效结合,农业科研与产业机构中缺乏竞争机制。因而,造成了科研人员创造的知识价值得不到市场经济下有偿的回报,导致主动研发和创造的积极性受损,更多的科研能量得不到
8、充分发挥。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从法律层面上认定了农业科技创新是一种无形财产,使农业科技成果从无偿使用变为有偿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农业科技人员的科研劳动成果得到法律保障,进而使农业科技人员获得应有的经济回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能够分享的资源。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能够保证农业科技产品在免受侵权的情况下充分分享,可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有效的鼓励机制,促进农业科研人员在良性科研制度和环境下创造更多的知识价值。2.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农业综合实力提升的有效途径农业生物技术的发展为解决当前制约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的难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如转
9、基因抗虫棉、转基因植酸酶玉米及转基因抗病水稻等创始了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的一个现代。据农业生物技术应用国际服务组织ISAAA近几年的全球生物技术及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报告显示,转基因作物在经历十多年的产业化后,仍在不断获得新进展。以中国的转基因抗虫棉为例,拥有抗虫棉核心技术的单价和双价抗虫基因分别获得了2001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中国知识产权组织SIPO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和2003年中国专利优秀奖,利用这一核心技术我国已培育出80多个适应不同棉区需要的抗虫棉品种,其市场份额的增长率连续9年超过10%,累计种植面积已达1484万h2,累计减少农药使用量25.5万t,培训棉农2000多万人
10、次,为棉农增加收入超过1484亿元,受益农户累计超过3000万户,获得了宏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事实证实,有效的农业生物技术专利保护措施对我国农业科研和生产水平提高,农业产值提升作用宏大。当代农业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生物技术上,保护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将技术引进与科技创新有机结合,将科研成果在法律保障平台上有效转化,这有助于推进我国科研院所和高校的智力成果迅速变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切实需求,也是促进我国生物科技进步和加快实现我国农业当代化的最佳选择。2.3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动力农业可持续发展备受当今世界共同关注,20世纪80年代末,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已反映在一些主要国际
11、组织的文件和报告中。我国在1994年了(中国21世纪议程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其中包括确立施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和措施。随着人口急剧增长,食品供需和全球气候变化矛盾的出现,全世界仍有很多国家粮食供应紧张。同时,自然环境的毁坏导致了森林面积减少、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及有限的耕地生产能力下降等现状,不仅影响现代人的生存,也影响子孙后代的发展,这就促使人们重新考虑农业将来发展的战略思路问题。利用生物技术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拓新的空间这是当今农业领域最重要的体现,而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农业高新技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而,我们必须加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与保护,加
12、快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立法工作,规范现有知识产权制度,积极发挥知识产权的作用,做好科研成果的合法有效转化、发明专利的高效应用、重点品牌的培育和保护等一系列系统性、战略性的工作,最终使得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保护与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相协调,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农业综合实力,推动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3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一种具有商业价值且能够分享的资源。国家可根据本身相关的条件和需求作出科学规划、策略。因而,笔者提出“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的概念,即: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全经过,落实到科研项目的开题、研发道路设计、关键技术突破以
13、及成果评定等每个环节。如涉及粮食安全领域的小麦、玉米、水稻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棉花、油菜等主要经济作物品种的资源研究和转基因新品种培育上;农业病虫害与畜禽疫病的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上,既要有领先的科研理念、技术创新,同时还要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利用浸透进去,旨在推动农业生物技术的综合发展。3.1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与日常的科研有效结合“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就是要将知识产权保护贯穿于科研工作的整个经过,在科研立项、研发设计、技术突破等各个环节充分联络和体现。首先,要确立战略目的。在立项时就要树立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重视专利查询和文献资料的查新,真正做到思路开阔,立项质量高和研发目的准
14、确,避免技术侵权或低效研究。其次,要在项目施行经过中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在项目开发经过中建立目的考核制度,并对专利的维护和使用进行规划,同时将专利申请成果作为科研考核指标。最后,项目结束后要结合详细情况,适时、适当地选择知识产权保护方式,使科技成果及时构成知识产权。对尚未申请专利或尚未得到专利受权的科技成果,应注意保密,以备后续研究。除此以外,还要科学判定国内外将来农业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化发展趋势,优先确立与国计民生相关的技术领域作为发展重点,比方生物制药与基因治疗产品、生物农业与食品加工、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及防治药物开发、环境生物治理技术等等。3.2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和
15、创新鼓励“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就是为了充分、有效、合理地发挥专利制度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障和鼓励作用。一是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鼓励机制,将一系列有效措施和鼓励政策浸透到科研工作的每个环节。知识产权管理已成为促进自主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因而要强化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管理。二是要进一步简化专利申请和受权的程序,加快审批、受权的速度,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的保护,以提高申请人进一步研发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三是要鼓励创新,进一步细化和完善奖励办法,对重要发明专利的发明人可破格评聘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推荐申报各级荣誉称号等。四是要积极创造有利于科研人员创新的科研环境,逐步
16、建立以知识产权为导向的内部鼓励机制,将知识产权拥有量、知识产权运用、管理及保护状况作为科技资金赞助、科技进步奖评审的主要根据。3.3加强国际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经历的研究“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利用与设计还需要不断强化国际间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的沟通与合作,重视对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制定、调整以及发展趋势的研究。积极介入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国际规则的变革和发展进程,分享各国农业科技进步带来全球资源的同时,也要主张我国应有的权益,维护国家的长远利益。首先,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必须慎重地对农业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和保护水平作出决策,国内立法应当以维护本国利益为原则,遵循我国所参加
17、的国际条约的最低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有利于我国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应当慎重地对待高新农业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立法保护,对于像农业遗传资源这样的我国的优势领域,则应当加强立法保护;其次,改革现有不合理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建立以提高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农业科研管理体系。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研人员的工作经过大都是根据“科研立项完成验收鉴定报奖这样的程序开展的,没有把知识产权作为科研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因而有必要重新确定农业科研工作的目的,将农业科研成果与自主知识产权相结合;再次,要学习、参考、借鉴国外经历,建立技术转让中介机构制度,促进高校和科研单位专利的顺利转让,得技术专利的构成及转让愈加便利、快速;
18、最后,要加强保护措施。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日趋发展,国际沟通与合作愈来愈频繁,但相应的保护措施也要加强,由于谁占据了专利权谁就抢先登上了至高点,由此带来的潜在经济价值是非常宏大的。因而,不断的跟踪有关国家的制度及执行情况,调整、制定我国相应的对策。既要防止海外知识产权对我国农业生物产业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也不能由于苛刻的保护政策阻碍了积极的科技引进与沟通;在加强与有关国家在法制建设及执行等方面沟通的同时,也要不断促进科研产业单位和企业在海外专利的获得及行使;积极介入国际间专利合作条约的修订、各国专利制度间的协调、先行技术调查结果及审查结果的互相分享等。4结语农业是第一产业,科技创新是推动中国农业快速前进的强大动力,其知识产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可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更为紧要的是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科技协会、科研单位、高校以及公司企业之间共同努力,走一条合适我国的农业生物技术知识产权保护的最优途径。加强知识产权在农业生物技术领域中的创造、管理、保护及运用能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我国生物技术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