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类课程革新阐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类课程革新阐述.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机械工程类课程革新阐述一、课程的改革与探索针对“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理论性强、概念和基本理论抽象的特点和学生工程数学知识欠缺、不同专业方向学生的差异以及课程内容多学时少等问题,从下面几方面入手:1.教学内容及教材改良总结了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反应,调整了内容,编写了机械工程类适用的(机械控制工程基础)教材,主要内容有:第1章绪论,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工程实例,叙述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及控制工程的发展大概情况,使学生对该课程有全面的了解。第2章是拉普拉斯变换,这是整个课程的数学工具,是学习“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基础。但在原来的教材中,这部分作为附录,而不进行课堂教学,学生课下自学,结果是学生不重视。又由
2、于工程数学这部分学生没有学过,基本的变换性质不清楚,影响了对整个课程的学习。因而,老师安排2学时的授课时间,通过实例学习拉普拉斯变换,为学生学习后边各章节打下良好基础。第3章是物理系统的数学模型及传递函数,本课程以机电自动控制系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要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以便从理论上对控制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这是控制工程的基本方法。传递函数是在拉氏变换基础上建立的一种常用的数学模型,是极其重要的基本概念,是系统分析、研究与综合的有利工具,更是经典控制理论的基础。一个实际的系统,建立了数学模型,就能够用适当的方法对其性能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计算。对于线性定常系统,常用的工程方法有时域分析法
3、、根轨迹法和频率分析法。第4章是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根据系统的微分方程,以拉普拉斯变换为数学工具,直接解出系统的时间响应,然后根据响应的表达式及其描绘曲线来分析系统的性能,如稳定性、快速性、稳态精度等。这样,学生通过对系统进行时域分析,能够直观简便地了解系统响应的全经过,把握系统时间响应的全部信息。但是时域分析法在实际应用时常会碰到一些问题,比方复杂系统中存在难以用数学模型描绘的元部件,而频域分析法能解决这些问题。第5章为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这种方法以正弦输入信号的频率为变量,在频率域内通过研究系统的频率特性及其图形来分析系统性能。它是一种经典工程实用方法,可方便地用于控制工程中的系统分析与设
4、计,频域分析法是经典控制理论的核心,也是教学的重中之重。第6章是系统的稳定性。稳定是控制系统正常工作的首条件,也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因而,必需要分析系统的稳定性,并提出确保系统稳定的条件。这章主要研究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判据及其应用,以及提高系统稳定性的方法。这一章是前几章内容的综合应用,要求学生能够把前边的知识点贯穿起来,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7章是根轨迹法。这种方法不直接求解特征方程,而是在S平面上由开环零极点确定闭环极点,将系统的某一参数与闭环传递函数特征根的关系描绘在一张图上。由于能够利用计算机进行作图,简单实用,所以广泛地应用在控制工程中,并成为经典控制理论的基本分析方
5、法之一。把握了前面控制系统几种基本方法后,就能够对控制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第8章是控制系统的校正,通过这一章,学生能学会怎样根据系统预先给定的性能指标,去设计一个能知足性能要求的控制系统。鉴于这门课程的实际学时数,第7章根轨迹法和第8章控制系统的校正只作扼要介绍,要求学生对这两章有个初步了解,对“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具有系统认识。其他章节都分配相应学时重点深化地教学,借助多媒体当代教学手段来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利用课堂教学和课下辅导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解决“课程难学的问题。2.教学思路的更新从“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系统性出发,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教学脉络,使学生对这门课程构成
6、整体的构架,对知识融会贯穿。1突出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在“控制工程基础这门课程中,每一章都提出了一些基本概念,这些基本概念之间又互相关联,串联起来就构成了本课程的知识要点,进而构成系统理论,必然是学习理解的重点。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考虑和把握,有助于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提高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在讲授经过中除让学生对课程中概念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认真理解外,还要让其注意体会每个概念在整个课程理论体系中的作用。因而,针对学生在学习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经过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实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2建立不同分析方法之间的互相联络。对于一个控制系统,稳定性、准确性、快速
7、性是基本要求。其中稳定性是首要条件,它是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贯穿了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方法的始终,也是系统综合设计和校正要知足的性能要求。在课程的教学中,以稳定性、准确性、快速性为主线,建立各种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之间的联络,有助于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把握,理清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先通过详细实例,例如以机床运动控制系统为例,来讲明对于一个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首先,必须把握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才能进行理论分析。而最基本的数学模型是微分方程,但高次微分方程求解较为复杂,需将微分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这就需要进行拉普拉斯变换,大大简化了求解经过,进而得到系统的传递函数。然后,在传
8、递函数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分析。常用的分析方法有:时域分析法、频域分析法、根轨迹分析法以及相应的性能指标。这样,一方面,有了系统的性能指标,就能够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进行分析判定;另一方面,可以以根据给定要求的性能指标,得到理想的控制系统,进而对原有的控制系统进行综合和校正。这样捉住了稳、准、快这条主线,就理清了各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该课程的内容就能够顺利地衔接起来。例如对于稳定性的问题,就能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来分析判定,能够求解微分方程,能够求闭环特征根,能够用根轨迹法,能够用劳斯判据,能够用奈奎斯特判据等方法,这样自然对这门课程的系统性有了明确认识。3.教学手段的改良“控制工程基础课程
9、是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大专业各专业方向都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涉及的知识面宽,包含的信息量大,内容又比拟抽象。由于课程内容多课时少,另外,机械类学生工程数学知识以及相关学科的知识欠缺,必须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当代化教学工具,利用计算机仿真来辅助教学,才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收获更多知识。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如,制造和设计、机电和物流、输电工程专业方向,采用分班教学,联络本专业方向的实际应用,将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同时,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的教学形式相结合,在有限的课时内增加了信息量,使枯燥、抽象的理论变得形象和详细。教学中还引入了软件Matlab/simul
10、ink,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时域响应曲线、频域的幅相曲线及对数幅相曲线的绘制,为了提高课堂效果,到达师生互动,老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大致曲线,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利用多媒体,用编好的程序或建立的仿真模型,在屏幕上准确地绘出相应的曲线,并改变系统的参数,再次绘图显示,让学生进行分析比拟,得出结论。这样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4.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加强控制理论的工程应用。“控制工程基础课程的理论性强,在理论讲述中,学生不免感觉“空、虚,因而在教学经过中,要注重实际,结合详细生活和工业生产实例,使学生的学习目的明确,知道控制系统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无处不在
11、。这样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更深入地理解了理论知识。同样,该课程的应用性也很强,必须利用实践环节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课程设置了时域和频域的相应实验,一方面,利用自动控制实验箱,让学生搭建典型环节和典型系统,输入不同的典型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系统的响应曲线。另一方面,将实验曲线和Matlab/simulink软件仿真出来的理想波形进行比照,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注重加强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开放的实验室,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设计完成自动控制系统的相关课题,还结合Matlab/simulink软件进行控制系统的仿真,使学生感到课程的“真、实,提高了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有所用,为他们的专业学习以及将来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结束语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学科之间日益互相浸透和穿插,非电类学生的自动控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需要加强,“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地位更显得重要,因而必须及时总结改良,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科发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