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8223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讨论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繁育场主要负责桑蚕新品种的中试和桑蚕一代杂交种的繁育示范生产,多年来蚕种繁育系数等各项指标名列全区前茅。通过总结管理经历,得出提高蚕种质量的办法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蚕种标准化生产;建立和完善普种场内部的鼓励机制,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同时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确保蚕种生产安全、稳步、有序开展。关键词:蚕种;质量;技术措施为了知足广西蚕业快速发展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下面简称广西蚕业总站于1998年增设了桑蚕普种繁育科,整合技术气力,促进全区蚕种质量管理的提高,开展桑蚕一代杂交种生产。经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技术设备先进的当代化桑蚕

2、一代杂交种繁育场,主要负责桑蚕新品种的中试和一代杂交种繁育示范,依托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的技术气力雄厚、基础设施齐全,现有专用繁育生产房5000m2和5个稳定高产安全的原蚕基地。十多年来,原蚕基地的原蚕户饲养原蚕成功率高,平均单张原种收茧量17kg以上,张原种制种量55张以上,公斤茧制种量3.6张左右,蚕种合格率98%以上,蚕种繁育系数等各项主要指标名列全区前茅。广西蚕业总站普种场繁育的“银后牌桑蚕一代杂交种质量稳定,深受广大蚕农欢迎,并在全区蚕种质量评选中,连续屡次荣获一等奖。广西蚕业总站普种场生产的优质桑蚕一代杂交种对广西蚕种供给发挥了平衡调剂和稳定市场的作用,也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

3、效益。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行标准化生产1.1建立稳定高产安全的原蚕基地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场有5个稳定、高产、安全的原蚕基地,均建立在交通便利、无病原污染、自然环境好、地理位置独立的村屯,分别是西乡塘区金陵镇的葫芦村、陆开村、小备村,扶绥县中东镇东哨村和龙州县彬桥乡塘坡村。现共有原蚕户140多户,专用桑园40hm2;原蚕基地所有养蚕户都养原蚕,没有“插花户,方圆30km内都没有丝茧育;每个原蚕户都有独立的大、小蚕房,并修建了消毒池、蚕沙池;村主干道及蚕房蚕室周围水泥硬化,利于养蚕消毒防病。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普种场与原蚕户签订了原蚕饲养协议,原蚕户严格执行原蚕饲养技术措施,饲养原蚕期间坚

4、持派技术员驻点指导,多年来原蚕户养蚕成功率高,收入稳定。1.2加强普种场基础设施建设,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提供物质保障随着蚕种繁育量的逐年提高,为到达繁育的高标准化,广西蚕业总站普种场非常注重基础设施建设。1998年以来共投入400多万元,建成4栋当代化制种室共5000m2,并不断添置更新设备,蚕种催青室及所有制种室都安装了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和空调机,现有空调机70多台,消毒机20多台,抽湿机10多台,电子控温器40多台,电风扇70多台等,逐步知足了新品种繁育的要求,使蚕种繁育系数、繁育规模和蚕种质量得到迅速提高。目前,制种室、催青室、蚕种保护室都经过温湿度控制电气化、自动化改造,并建立雄蛾冷藏低

5、温库,完善自动控温加温设备的更换,配备齐全的基础设施,为提高工作效率和蚕种产质量提供了舒适的环境条件和物质保障。1.3加大原蚕区扶持力度,保障蚕农利益广西蚕业总站普种场逐步加大原蚕基地的扶持力度,20082015年8年间共扶持资金74万多元,其中购买有机肥料共计50.6万元补贴50%;村主干道及蚕室周围环境水泥硬化补贴19.7万元;购买遮阳网补贴3.5万元;购买桑苗补贴0.5万元。为保障蚕农利益,制定了合理的稳定的种茧收购价格政策,在丝茧价格波动时,实行最低保护价,避免因茧价偏低而影响蚕农积极性。2建立和完善普种场内部的鼓励机制,激发员工生产积极性蚕种质量是生产管理好坏的最终表现,科学的管理是

6、提高蚕种质量的保证,而职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各项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为了保证各项技术措施的贯彻落实,普种场制定了下面几项鼓励机制。2.1加强职工的业务学习利用农闲或生产前后加强对职工进行政治理论及业务的学习培训,教育职工真正树立起只要依靠科学技术才能提高蚕种质量的意识,在职工中树立自觉学技术、用技术,严格贯彻技术措施的良好风气,让普种场的技术管理措施真正落到实处。2.2建立蚕种质量奖罚制度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蚕种质量直接与职工绩效工资挂勾,使每个职工在蚕种生产的全经过中,自觉遵守各项管理制度,根据技术规程操作,认真把好每个生产环节的技术关,用规章制度来强化职工的蚕种质量意识。2.3

7、制定削茧、鉴蛹、摊蛹、制种等工作的定额、要求及赏罚措施削茧、鉴蛹等质量成绩与临时工的工资挂勾,管理人员加强检查验收工作。结合生产在较闲时举行削茧、鉴蛹技能竞赛活动,促进临时工操作技能不断提高,减少不必要的损失,降低鉴蛹错误率,提高杂交成功率。3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3.1桑园施肥要做到保质保量,提高桑叶质量强调原蚕基地的桑园必须多施有机肥,化肥施用应是富含K、P的长效复合肥,忌单施尿素、碳氨等含N肥料。为了保质保量,要求蚕农按饲养量统一购买赊销肥料,到达每667m2桑园施用桐麸500kg、复合肥150kg、钙镁磷肥100kg以上的目的。2008年以来普种场给予原蚕户购买桐麸共计50.6万元补贴

8、50%,冬肥、夏肥一次性施足,养蚕期间不施任何肥料。3.2蚕种统一催青管理,确保一日孵化率采用高温感光法催青,即原种出库前在外库1013条件下保护12d,利用中间温度保护的双重作用调整胚子发育进度,使起点胚子丙2发育整洁。催青前期蚕种发育至戊3胚子前控制在2425,自然光照,蚕种发育至戊3胚子开场用2829保护直至蚕种孵化,感光18h。过晚进入高温会影响化性,过早则影响整洁度。当大多数蚕种转青后进行黑暗保护,提高1日孵化率达95%以上,为原蚕的成功饲养和控制生种发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3把握品种特性,提高新品种繁育系数在繁育桑蚕新品种时,有些蚕种场由于没有针对新品种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碰到了

9、一些挫折,误以为新品种原种难养、繁育系数低,进而不太愿意繁育新品种,致使多年来新品种蚕种的供给缺乏,严重制约了新品种推广进度。自2000年以来,广西蚕业总站普种繁育场积极带头进行桂蚕一号、桂蚕2号、桂夏高温系、桂蚕F95、桂蚕N2等新品种的繁育示范,共饲养原种14619张,繁育一代杂交种897040张,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以上35.8%。其中,桂蚕系列桂蚕一号、桂蚕2号共饲养原种14065张,繁育一代杂交种867376张,饲养抗NPV桂蚕N2原种246张,繁育一代杂交种15216张。通过不断探索,逐步把握了新品种特性,总结出了繁育桂蚕系列品种的关键技术措施。十几年来实践证实,桂蚕系列比两广二号在

10、高温季节繁育系数更高、质量更好,张原种制种量提高12.9%,公斤茧制种量提高5.1%。3.4严格施行以“防微为中心的各项消毒防病技术每年养蚕前、后对环境施行地毯式统一消毒,强调工具以浸泡消毒方法为主;按饲养量统一供给各种消毒药品,多种消毒药品穿插使用;加强补正检查;对蚕沙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施入桑园;原蚕点发放全检种,保护饲养环境;加强桑园治虫,防止穿插感染,夏伐、冬伐前用敌百虫、万灵等剧毒农药“封园,剪伐后做好“清园工作,降低虫口密度。同时加强预知检查,严格淘汰苗蚁、末蚁和各个龄期的迟眠蚕、弱小蚕、病蚕,严格选茧选蛾,防止蚕病发生,夺取无病高产。3.5改善饲养环境,知足蚕儿生长要求3.5.1

11、对蚕室施行遮阳隔热措施,人为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实践证实,原蚕户用平顶楼层作为蚕房,或以水泥瓦建造的简易蚕房,在高温季节蚕室温度会过高,若没有采取遮阳隔热措施,极易造成养蚕失败。2011年我们投入了3.5万元购买遮阳网免费发给蚕农,起到了立竿见影效果,蚕室温度可降温35,提高了养蚕成功率,全年单张原种收茧量17.5kg,公斤茧制种量达4.1张。3.5.2真正解决蚕农贪养多,蚕座密度大的问题蚕农贪养多会造成蚕座密度太大,蚕病穿插传染快,是出现后期死蛹严重的一个主要原因。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对蚕农要求蚕室、蚕具要充足,从小蚕到大蚕都要做到稀疏均匀,大蚕保证蚕座面积每张原种20m2以上,5龄蚕蚕座密度在

12、500头/m2左右,真正做到良桑饱食,使公斤茧粒数大大降低,大多在600700颗/kg范围内。3.5.3加强除沙排湿。大蚕天天至少撒新鲜石灰消毒一次,碰到高温多湿气候,增加使用次数,安装电风扇、排气扇、抽湿机等设备加强通风排湿。3.6切实做好蔟中管理上蔟密度要合适,上蔟第二天早上要收集游山蚕另行上蔟。蔟中温度控制在2526,相对湿度为65%70%。注意适当开门窗通风排湿,上蔟光线要均匀。十分注意阴雨空气潮湿天气,上蔟须加强通风排湿,防止缩尾蛹发生。3.7完善收茧标准,规范制种管理3.7.1加强种茧保护及对交调节根据原蚕区的生产特点,将种茧期保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种茧收购前的保护,第二阶段

13、为种茧收购后的保护。第一阶段,种茧由蚕农根据场里规定要求进行保护,驻点技术员天天进行巡查,确保种茧保护温湿度符合规范;同时由驻点技术员负责做好上蔟日期的登记工作,为种茧收购和发蛾调节提供根据;驻点技术员要经常进行抽样检查,随时把握种茧保护情况及发育程度。第二阶段,种茧运回场后,按品种、批次、上蔟日期分别进行合理的保护和发蛾调节。发蛾调节工作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制种成绩的好坏。因而,针对各品种、批次的发育状况,及时调节温湿度,避免了因发蛾调节失败而导致蚕种损失情况的出现,获得了显著的效果。3.7.2把握收茧、削茧适期,降低鉴蛹错误率,提高杂交率原种茧丰收蚕种不丰产现象主要原因是人为伤蛹造成后期死蛹

14、多,因而种茧应以盛熟期911足天以后且复眼呈棕黑色后才收购,宁迟勿早。削茧鉴蛹一般在复眼着色后进行,以见苗蛾鉴蛹结束为宜。若发蛾调节适当,劳力充足,削茧鉴蛹越迟越好,以提高健蛹率。削茧鉴蛹质量与每位员工工资挂勾,由技术干部或指定人员作检查验收工作,提高杂交率。3.7.3强化制种期管理,改进环境和技术,提高良卵率制种期间工序繁、时间紧、人员多,要明确分工责任,安排专人管雄蛾,防止混杂。做好发蛾调查与调节,以保证每日都有足够的新鲜雄蛾交配,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需要对雄蛾进行冷藏时,也要尽量减少冷藏日数和减少雄蛾交配次数,提高单蛾产卵率。严格控制交配室、产卵室适宜的温湿度,保持产卵室内的空气新鲜,尤其反

15、交种产卵室要加强排湿工作,减少不受精卵发生,提高良卵率。坚持分户制种,对户对号袋蛾送检,对蚕种留优汰劣。3.7.4把好蚕种初期保护关,进一步提高实用孵化率蚕种假如保护不当会使死卵率增加,导致胚胎发育不齐,孵化不良,孵化的蚁蚕体质弱,生命力下降。卵产下后,初期应以2425温度、75%80%相对湿度保护,避免高温冲击。收种后蚕种不能堆压,及时送往保护室,以合理的温湿度保护。蚕种质量的提高,离不开技术人员以及高素质的劳动者。因而,需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技术培训,加强对蚕农技术指导,提高质量意识,把技术难关解决到位,不断提高原蚕繁育水平,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从管理制度上保证蚕种生产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促进了蚕种质量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