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错位下的民歌发展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错位下的民歌发展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化错位下的民歌发展问题摘要:伴随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传统文化失去了本来赖以生存的根基,传统文化的错位与断裂成为了现代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其中流行于山西运城垣曲一带的垣曲民歌就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窘境。笔者以为其难以发展根源是由当地文化错位问题引起的,本文以垣曲民歌为例,从其音乐文化表现形式、类别及构成原因分析其文化错位现象,从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途径的角度出发,探索在文化错位的背景下如何实现音乐文化传承的连续性以及适应性。关键词:垣曲民歌;文化错位;传承一、垣曲民歌的生存环境错位垣曲地处黄河中游,山西省东南端,东临河南济源,西处河东,南有黄河环绕,北接上党盆地。垣曲民歌就是在垣曲这样独特的地理
2、环境下构成的。垣曲地形多样,山峦起伏,河溪交织,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为垣曲民歌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孕育了垣曲民歌粗狂的曲调特征。垣曲民歌之所以有其独特的艺术特征,离不开垣曲传统艺术文化的历史基垫。垣曲有关的文艺活动,最早能够追溯到北宋时期。抗日战争前夕,垣曲的戏曲、民歌、讲唱等音乐形式特别盛行,班社遍及全县,如蒲剧班、曲剧班、眉户班、西阳怀梆、英言越调、皋落“奏那会等都是当时盛行的戏班。随着抗日战争的开场,革命歌曲也掀起了传唱的高潮,在垣曲能够到达人人哼唱,一人唱众人合的景象。从以上我们可知,垣曲民歌是孕育在过去特定的历史时期内而产生的艺术形式,长期的农耕文化是垣曲民歌构成的重要条件,
3、不仅为垣曲民歌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也为其传播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最初人们在劳动生产时创作垣曲民歌,也在劳动与闲暇时演唱垣曲民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的农耕劳动被当代的机械化所代替,由生产方式而产生了一系列垣曲民歌生存的条件也产生了宏大转变,不仅打破了垣曲民歌的生存空间,也致使依附于旧有生产方式而生存的垣曲民歌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电视以及网络的出现成为诸多人娱乐消遣的新方式,垣曲民歌不能知足当代人的娱乐观,因而与原来传统文化相匹配的垣曲民歌,在当代社会的发展中变得不能适应,以致出现了文化错位的发展现象,开场逐步衰落。二、垣曲民歌音乐特在当代社会的审美错位在传统社会时期产生的垣曲民歌
4、有其特定的表现形式与类别。垣曲地区流传的民歌数量诸多,内容丰富。笔者在经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后,对搜集到的民歌进行整理,从题材上大致可分为传统民歌旧民歌和新民歌两大类,传统民歌包括生活类小调、社火类小调、船工号子黄河船夫调,新民歌包括抗战歌曲和革命歌曲。一生活类小调是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歌曲,其内容题材多源于现实生活,是个人感情抒发的体现。此类歌曲歌词具有即兴性,演唱时可根据演唱环境以及个人爱好即兴调整歌词。从现存收集到的歌词内容来看,有俚俗小曲,如(小姐担水)、(捎书)、(绣绒花)等;有咏人叙事性的对口唱(观天桥)、(小丹秀哭瓜);有思念情郎的抒情歌(情郎闹五更)、(五更鸟);有儿歌(抓子
5、歌)、(板凳板凳歪歪)等;诙谐诙谐的(骂媒人)、(小小葫芦把把长);还有表现风俗的(拜年)以及描写美丽景色的(雪花飘)等。二社火类小调主要指每年用于春节游艺时演唱的曲调,此类小调经长时间的积累构成固定的曲调形式,如秧歌调、花鼓调、小车调、旱船调、扇曲鼓舞小调等。在垣曲地区,过年时演唱社火小调已经成为每年固有的一种风俗形式。经常演唱的社火类小调主要包括,描绘游艺活动盛况的(霸王鞭调)、展现垣曲景观的(古城旱船调)、描写现实生活的(英言霸王鞭调)、展示工业建设的(社火调)等。还能够根据不同的时间或历史事件编创新的歌曲唱词。例如(当兵多荣耀)、(五八年,)就是反映革命时期和时期所产生的社火小调。三船
6、工号子主要指黄河船夫调,此类歌曲是船工在行船时,为统一动作,加油鼓劲而演唱的劳动号子。演唱时多以群唱或一领众合的形式为主,没有伴奏乐器和舞蹈动作,多在船行驶在激流险滩时演唱。船工号子可根据行船的不同情况而选择不同的曲调,如行进时有“行船号子、拉篷时有“拉篷号子、拨船时有“拨船号子等。四新民歌指在抗日时期产生,以描写抗日战争及赞美共产党优秀事迹的民歌。多为群唱、走唱、一领众和等形式。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该类曲调对农民群众起到了强有力的宣传煽动作用。这一类的歌曲内容丰富,有共同抗敌的(纪念四十八烈士),赞美共产党和领袖的(拥护八路军)、(天上有颗北斗星)、(拥护共产党),控诉敌人的(痛骂候中和)、
7、(打懒汉)等。这些歌曲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人民群众的生活、情感,具有鲜明的历史感与时代感。笔者在歌曲内容上发现,垣曲民歌多描写传统社会生活中的各方面,歌曲内容描写的故事情节以当代的审美视觉来看则显得比拟陈旧老套,与当代生活脱轨。以此来看,相对于当代社会流行的音乐形式以及音乐内容,垣曲民歌明显不符合现代的审美。将其置于当代社会中,在面临如今多种多样的音乐形式的冲击下,垣曲民歌遭遇发展的窘境是必然的,也正是由于垣曲民歌的音乐特性使其在当代社会中出现了文化发展的错位。三、文化错位中的传承窘境目前对于垣曲民歌的研究成果也不够丰富。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有关学术网站的调查,几乎没有关于垣曲民歌的介绍或相关论著
8、。由此可见,垣曲民歌具有可挖掘性。因而对传承垣曲民歌这颗正在遗失于民间的文化珍珠的研究、保护与传承,成为当务之急。当代化的进程致使了垣曲民歌在当今社会中的文化错位问题,而其本身的内容也使其不能很好的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这样也使得垣曲民歌在文化错位的背景中面临着严重的传承问题。首先,由于年轻人外出求学、务工比例逐年攀升十分是各乡镇农村尤为严重,如今会唱垣曲民歌的人非常少,以老人、务农者居多。其次,垣曲当地群众并不能体会垣曲民歌作为非物质文化的重要性,对垣曲民歌的深入内涵认识浅薄,近年来,国家和政府提高了对地方民间艺术的保护力度,但落实到垣曲民歌时,其作用又显的微乎其微。第三,文化遗产最重要的活性
9、载体是民间传承人,他们生存状况直接影响着民间艺术的传承发展。笔者在走访的经过中发现,过去一些颇有造诣的艺人相继离世,绝技难以得到发挥和继承。因而,垣曲民歌在当地表演的人数和次数锐减,“人亡歌息、人去艺亡的情况大量出现。四、垣曲民歌的保护措施与发展途径垣曲民歌在现代社会错位发展背景下所面临的传承困难问题,是我们首要要解决的问题。1保护措施面临垣曲民歌的发展现状,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文案整理工作。相关文化部门应该成立专项民歌调研小组,对垣曲当地各个乡镇进行全面细致的走访调查。对垣曲民歌起源与历史沿革进行深化考察,并进行整理入册。除此之外,收集垣曲民歌的曲调以及歌者信息的记录也是必要的,对老艺人的口
10、传心授进行音频影像的收集归总,最后将这些资料进行归纳存档。其次,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是促进垣曲民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这一方面,可成立垣曲民歌艺术研究小组,引入高等人才协助,共同开展理论研究工作。针对垣曲民歌进行艺术特色分析、文化价值研究、传承创新发展、地域音乐特色等有待解决的若干问题进行大范围有深度的研究,并把研究成果编纂成书籍予以出版。除此之外,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是垣曲民歌保护与传承的保障。政府部门要加大对当地民间艺术保护的经济投入,增加每年能够享受传承人政府补贴的人员名额,增加日常演出、培训经费开支,鼓励其开展活动。2.发展途径随着当今社会文化新媒体的推广,只要顺应艺术和市场的需求,才
11、能让垣曲民歌得以生存。因而当代化的宣传方式是垣曲民歌发展的重要途径。垣曲民歌需要借助音、视、画等先进手段进行宣传,而且要构成多方合作,如地方文化馆组织民间艺人进行排练,并在特定节日走进敬老院、孤儿院、事企业单位等进行演出,这样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与认识垣曲民歌。另外,地方电视台对垣曲民歌进行跟踪拍摄,把经典作品录制专题片,在电视和网络等平台推广播放也是传播垣曲民歌的重要方式。其次,让垣曲民歌走进课堂,开展专业培训是使垣曲民歌专业化的必要手段。,首先建议将民歌进行唱词、曲谱的歌谣化改良,使其贴近孩子心灵,启发学生兴趣。其次,建议由政府教育部门引入当地小初高教学的课堂,成立兴趣班。另外,建议成立培训
12、中心,广泛吸收有意愿学习垣曲民歌的年轻人,进行有计划的培养。最后就是垣曲民歌的新发展问题。文化是不断变迁的,因而垣曲民歌要吸收新的元从来知足当代人的审美,如专业人员对垣曲民歌进行新的编配、谱曲、改良歌词,将群众感兴趣、时事政治等能引起共鸣的事写进歌词中,都是垣曲民歌寻求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垣曲民歌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构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形式,她是垣曲人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固然垣曲民歌在当代社会中逐步衰落,但在其构成的经过中仍有着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可代替的魅力。因而,要想解决由城市化带来的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错位问题就必须寻求有效的途径解决问题。以垣曲民歌为例研究传统文化错位在当今社会中的传承问题,不仅有利于垣曲民歌在今后的发展方向,也是以垣曲民歌为代表的民间音乐乃致传统文化共同面临的问题之所在,只要解决文化错位问题,适应时代的发展才是传统文化得以发展的条件,也只要这样传统文化才能得以继续传承并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