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期大学生通识教育阐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时期大学生通识教育阐述.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媒体时期大学生通识教育阐述(中国报业杂志)2014年第十一期一、高校通识教育的发展1.通识教育内涵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一词在19世纪西方社会被最先提出,与自由教育的意义相近,是培育个体综合能力的教育,用以训练心智、提升人格和判定力。其内涵能够从两方面概括,一方面是指与专业教育相对应,这是一种广泛的教育,课程涵盖面很宽,无论将来职业怎样发展,都能够接受的知识;另一方面其根本须是自由的,在选择被教育经过中,受教育者能够协调本身需求和特长,修读合适本人的文化知识。通识教育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通识教育目的之一是培育具有全局目光的学生,因而在设计经过中应当穿插浸透多门科学,强调社会
2、、数理、经济和管理等多学科融合,帮助学生理清各学科、领域之间的关联及辩证关系,为专业化的发展提供铺垫。同时,在通识教育框架下,学生将更自由地接受教育,因而课程应多样,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讲座、实验、访谈皆可成为课程的一部分。2.现期通识教育缺陷1具有一定功利主义色彩“功利色彩表现为通识教育背景下设置的课程仍然凸显原有专业课程的培养目的,例如清华大学,5通识教育仍注重学生研究型培养,理工学科背景浓厚,并未以培养人格、志向和意志力为主要目的,部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出现雷同和重叠。2课程质量良莠不齐课程内容是学科的核心,也是同学在选择能否介入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通识教育并被未单独列入特
3、定学院的培养体系中,因而没有得到院系方面重视,派出的老师往往也较随意,老师对课程准备也未必尽心,导致教学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高质量的课成了稀缺资源,很多高校“抢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3课程体系不够合理课程体系是系统问题,必须兼顾课程设计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内容体系、选课体系和课程管理体系。现期内容体系的问题在于课程大多数仍与传统课堂一样,多为单向灌输式,教师在台上演讲,学生听讲、记笔记,两者之间互动较少,学生能否听讲或者完好理解课程内容,并没有很好反应给教师。对于管理系统而言,由于高校通识教育建立时间不长,很多辅助性的模块并未全完开发。构造设计方面不够合理,例如复旦大学,其课程内容非常丰富,门数超
4、过4000,但总体要求通识教育修读学分占总学分比例较低,导致学生积极性不高。二、新媒体对大学生通识教育影响1.正面影响新媒体最大特点即快速、迅速,基于此技术的课堂对于学生将愈加方便,学生能够足不出户接受教育,或者通过特定平台进行信息下载与上传,分享资料,可以以主动设置本人关注的科目领域,让网络定期推送相关课程和新闻,快速、大量地获取知识,提升教学效率。更能够跳出框架,不一定要在课本中学习知识,例如英语学习,一群有一样志向的学友们约定好时间,在网络上进行对话和沟通,为通识教育提供了有趣而又崭新的教授渠道。将新媒体融入通识教育,意味着通识教育课堂不再有人数的限制,学生们几乎能够完全根据本人意愿选择
5、课程,在理想状态下,也不存在“选课的难题,与此同时,由于学员的无门槛流动,教学方也会自然产生压力,一些质量相对较低的课程将会被淘汰。校际沟通也将更为频繁,国内国外精品课程都能够成为选择,海量教育资源为通识教育提供强力支持。新媒体环境下的课堂讨论能够变得更为自由。人思想有其隐蔽性,一些内向学生因羞涩不情愿在课上与教师讨论,线上沟通则能够促进沟通,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能够采用匿名制,消除心理隔膜,进而获得最为真实的课堂感受;另一方面,在课后,大家可以以利用BBS、论坛或者线上群组进行研究,下课等于新一轮讨论的开场,教师和学生在课后仍能够畅所欲言,这是传统课堂所无法比较的。2.负面影响新媒体环境中的通识
6、教育也具有挑战性。跳出传统课堂,学生面临的是海量数据,无论正确还是错误,都会呈如今使用者面前,降低了信息真实性,通识教育并不要求学生对某一领域有深化见解,但也使他们在获取信息时没有很好的甄选能力,甚至一些不良信息,会给成长期的大学生带来消极的冲击和引导。其次,通识教育以培育学生人文精神为主,但新媒体参加,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人与人之间面对面沟通表达的时机,长此以往,学生会有可能变得内向,人格发育也会遭到干扰,产生对网络的依靠。最后,新媒体弱化了教学环境,在拓展教学途径的同时,剥夺了部分传统课堂教育手段,讲台上老师的地位遭到挑战,阻碍了实践性技能的教授,再加上平台虚拟性,老师难以在授课的同时不
7、断评估本身教学效果,用以做出适宜的教案调整。三、新媒体时期下通识教育发展建议新媒体为我国通识教育带来新的能量,同时也参加了一些不稳定因素,但新媒体融入传统课堂已是不可逆转趋势。面对新环境,本文从施教者和被教者角度提出两方面发展建议。对于大学生,提倡线上结合实践的学习方式。新媒体有其固有优势,大学生应当取其精华,例如网络便捷性,能够为课堂知识点提供大量信息用以参考,在理解某一社会问题时,大学生能够搜索到最新案例帮助理解,但传统课堂教学仍然是教授知识的主流途径,学生应当利用新媒体工具,弥补课堂学习缺乏,同时利用外出时机,介入实践活动,构成新媒体、传统课堂、课外实践三者有机结合的教学形式,利用新媒体获得大量数据,弥补课上学习缺乏,最后将收集得来知识用于实践中,这样的学习方式受益必当匪浅。对于高校老师,鼓励他们主动利用新媒体教学。在新环境中,教育者需适应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新媒体提供了立体化和交互化的教育平台,老师应当利用这样的载体,增进师生之间沟通,例如通过网上聊天工具或论坛等新手段有效了解学生动态,把握即时资讯,为教学的设计和备课提供参考。同时,新媒体为大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选择,教学资源流动加速,学生拥有更多通识课程选择自主权,老师当利用新媒体作为工具,开展有创意的特色教学,吸引学生积极介入课堂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