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探究-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探究-精品文档 (2).docx(1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关系探究摘要:以我国24家商业银行20082016年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基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实证分析了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不同性质商业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银行性质是影响银行规模调节作用的重要因素,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分别发挥着正向、负向调节作用,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反映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异。研究结论可为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及金融体制改革
2、提供决策参考。关键词:多元化经营;银行规模;银行性质;银行绩效;调节效应一、引言长期以来,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体系中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关系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然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步加快、金融脱媒的加剧以及金融市场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我国银行业面临着日趋剧烈的竞争环境。在区域扩张和信贷规模受限的影响下,商业银行逐步呈现出规模缓增、利润下滑和风险加剧的特征。为提升本身竞争力,我国商业银行开场积极施行业务转型,尝试以多元化经营形式来拓宽利润渠道,告别了传统的存贷利差盈利形式。据统计,国有四大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由2008年的16.96%上升至2016年的29.80%;股份制商业银行非
3、利息收入由2008年的11.73%上升至2016年的20.07%;同时根据我国银监会和银行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末,商业银行总资产181.7万亿元,同比增长16.6%。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增速由高至低分别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金融机构、股份制商业银行、大型商业银行,增速分别为23.98%、16.72%、14.89%、8.3%。由此能够看出各商业银行规模增速较快,固然具有规模经济效应,但规模的迅速扩张究竟能否提升商业银行管理水平,开展多元化经营能否能够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绩效仍存在一定的争议。因而,本文基于银行资产规模和银行性质的视角,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深化分析不同性质下商业银行规模对多元
4、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引入反映银行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进一步分析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以期为我国商业银行客观审视多元化经营问题提供决策参考。二、文献综述现有文献对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且多数是基于非利息收入或多元化指数单一指标来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国内学者也分别基于不同的视角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进行了深化研究。关于商业银行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的研究结论大体能够分为三类:一是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正相关关系。一方面通太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能够拓宽业务渠道,提供愈加广泛的金融产品、业务及服务,进而有利于产生范围经济和规模效益。同时,多元化
5、经营下能够促进银行业各项业务分享人力、市场、信息等资源,进而有效降低银行的平均经营成本。另一方面,银行传统利息收入业务容易遭到市场利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而非利息收入主要是以费用收入为基础,相比利息收入更能稳定银行盈利构造。Aggeler和Feldman1994研究以为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能够开拓银行新的收入来源、稳定银行经营利润、提升银行绩效。Khler2014研究表明非利息收入对零售银行和投资型银行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非利息收入更能稳定零售银行利润。冉光和和肖渝2014考察了市场势力和商业银行多元化绩效的关系,研究表明高市场势力下多元化经营能够促进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王曼舒和刘晓芳2013通过
6、对我国14家上市银行回归分析,以为只要控制成本费用,多元化经营才能促进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姚志刚和谭余夏2016以我国16家上市银行为样本,研究表明多元化经营与国有控股银行绩效具有负相关性,而与非国有控股银行绩效具有正相关性。二是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负相关关系。以为短期内非利息收入增加份额能够抵消利息收入减少的份额,而长时期增长的非利息收入成本也逐步抵消了多元化经营所带来的收益;同时,多元化经营为银行内部人员获取私人利益提供了便利,并造成银行管理层的不协调,进而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水平;此外,非利息收入波动性较大,银行高管缺乏多元化经营经历和比拟优势,无形中增加了银行的经营风险。Stiroh2
7、002研究发现多元化经营不能提高银行绩效,原因在于银行管理者不具备非传统业务的比拟优势和经营经历。薛超和李政2014基于资产和资金来源的视角验证了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的关系,以为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具有负相关性。阮坷和何永芳2015基于公司治理构造和内生性视角考察了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的关系,以为加大银行非利息收入不利于提升银行经营绩效。三是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具有非线性关系。李志辉和李梦雨2014立足于收益与风险的视角,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之间的非线性关系。通过梳理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能够发现,由于银行所处的国家制度、宏观
8、经济状况、银行性质不同以及学者们研究样本选取和模型构建等方面存在差异,因而研究结论也存在一定的争议。目前,国内学者分别从成本费用、市场势力、经营风险、公司治理构造以及金融自由度等角度考察了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同时,学者们普遍以为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对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但多数学者是以银行性质作为银行规模的划分标准,这种划分标准实际上是银行性质的反映,导致银行资产规模所具有的内生性特点被忽略,难以反映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内在影响。此外,多数学者仅以非利息收入或多元化指数单一指标考察了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导致研究结论缺乏可信度。因而本文从银行规模和银行性质视角出
9、发,分别以非利息收入和多元化指数指标衡量银行多元化经营,以深化探究不同性质下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同时引入反映银行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的控制变量,进一步分析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以期愈加全面地揭示银行规模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的内在影响。三、研究设计一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1.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于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绩效影响的研究,主要基于下面三种理论:一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理论。该理论以为多元化经营能够扩大银行规模、增加机构数量,可以以为银行带来优秀的人才配备、更好的信息资源以及便利的资金融通,进而产生协同效应,降低银行平均成本,增加银行经济效益。二是资
10、产组合理论。该理论以为通太多元化经营,商业银行可在多种金融产品中进行资产负债组合,有利于银行结合本身风险水平选用适当的金融业务,进而到达分散经营风险的目的。三是市场控制理论。该理论以为多元化经营能够提升银行市场占有率,进而加强市场竞争力、提高金融产品及业务的集中度,能够有效地对金融市场经营环境施行控制,进而获得成本优势和长期稳定利润的时机。随着金融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利率市场化也在不断推进,银行多元化经营也在不断发展。一方面银行非信贷资产快速增长,另一方面银行表外业务也在不断地扩大,且部分银行表外业务超过了表内业务。2017年1月,中国银监会召开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会上表示将不断鼓励
11、银行改革转型,以适应银行集团化、多元化、综合化经营需求。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应该注重由传统利息盈利形式向多元化盈利形式的转型。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假设1: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根据现有文献研究结论可知,银行规模是影响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的重要因素。除了考察多元化经营之外,也应关注银行规模对银行多元化绩效的影响。理论上来讲,一方面,当银行规模扩大后,其风险控制能力会相应地提升,因而可能导致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稳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有所降低,但是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增加银行的破产风险。黄隽和章艳红2010以美国为例,研究了银行规
12、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的影响,以为银行规模与经营风险存在先增后降的非线性关系。另一方面,规模越大的银行在多元化经营的经过中越容易通过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产生协同效应,且银行规模越大,其管理水平、金融创新和信息获取能力也会相应地提升,进而增加银行经济收益。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与银行绩效关系具有重要影响。对此,少数学者也在解释变量与银行规模的穿插项方面展开了研究。Gunawan和Effendie2014考察了股权构造和银行规模对印尼银行价值的影响,以为银行规模显著影响股权构造与银行价值的关系;刘傲琼和刘新宇2017引入多元化经营与银行规模穿插项,以为银行规模不同,其多元化业务对银行系统性风险影响也存在差
13、异。基于此,本文提出假设如下:假设2a:银行规模对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假设2b: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我国上市银行较少,银行业信息披露有限,同时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数据的可获取性较低,其多元化程度较低,且银行规模变化幅度较小,因而本研究未涉及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从银行存贷款总额和市场价值来看,国有大型银行在我国银行业中占主导地位;股份制商业银行整体实力仅次其后;城市商业银行近几年实现了整体跨越式增长,但遭到地域、规模、资本实力等因素的限制,与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所以本文选取了24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对象
14、,其中包括国有银行6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11家。截至2016年12月底,24家样本银行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占全国的85.18%和82.82%,因而样本选取具有代表性。同时,考虑到样本数据的完好性以及2008年后金融危机对商业银行的影响逐步弱化,本文选取20082016年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为提升研究结论的准确性,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如下处理:剔除研究期内指标数据大量缺失且无法搜集的样本,并对数据进行了Winsorize处理,消除极端值的影响。经过上述操作,本文最终选取了20082016年24家商业银行的216个观测样本,数据主要来源于万得数据库,部分缺失数据根据银行年报进
15、行补充,数据分析采用Sta-ta14.0、SPSS22.0软件。三变量选取与度量1.被解释变量。选取总资产收益率ROA衡量银行绩效。总资产收益率能够全面反映商业银行全部资产的运营能力与获利能力,且ROA越高,讲明银行绩效越好。2.解释变量。本文将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并购或控股等形式开展银行业务之外的多元化金融业务,如证券、保险、基金等业务;二是指通过银行内部金融产品创新与研发,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收取手续费等,拓展非利息收入。目前关于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文献中,多数学者选取非利息收入占比或多元化指数指标进行衡量。非利息收入在银行收入中比重逐步加大,非利息收入的增
16、加使得商业银行初始获利空间有所提升,增加营业收入,进而提升银行收入构造多元化程度。借鉴Lepetit2008的研究,本文采用非利息收入占比NII作为银行多元化衡量指标之一。然而,由于会计核算口径缺乏一致性,银行很大一部分非利息收入源自利息收入的让渡。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本文同时选取多元化指数DIV作为解释变量。目前衡量多元化指数有三种方法:一是专业化比率SR,SR指标是指银行最大业务收入占比,SR指标越小,则多元化程度越高。二是熵指数EDI,当熵指数为0时,讲明商业银行经营业务单一,EDI指标数值越大,则多元化经营水平越高。三是赫芬达尔指数DIV,主要从销售收入角度衡量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程度
17、。一方面专业化比率SR指标只考虑到商业银行的最大业务收入占比,未考虑将其他业务收入影响纳入测度之中。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各项业务收入差距较大,而熵指数法难以减小这种差距,且我国银行业收入构造信息披露有限,EDI指数难以准确反映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情况。因而,本文选取赫芬达尔多元化指数DIV作为解释变量。3.调节变量。由于本文选取的商业银行在资产规模方面差异较大,且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很大程度上会遭到规模因素的影响,因而本文引入银行规模SIZE作为调节变量,讨论银行规模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4.控制变量。商业银行绩效还受资本实力、经营风险以及宏观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
18、,但考虑到各银行所处宏观经济环境一样,本文未考察宏观环境因素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因而最终选取权益比率ER、净息差NIM、存贷款比例LDR、成本收入比CIR以及银行不良贷款率NPL作为控制变量。四模型构建参考方杰和温忠麟2015的调节效应检验模型,假如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回归斜率的大小和方向随第三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则称第三变量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起调节作用,此时称第三变量为调节变量。四、实证结果分析一描绘性统计主要变量描绘性统计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从样本均值来看,国有商业银行组的总资产收益率最高,均值为0.0121;城市商业银行组的总资产收益率最低,均值为0.0104;国有商业银行组的规模SIZE
19、最大,均值为12.9412;其次为股份制商业银行组,均值为12.0461。在多元化经营方面,三类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均值分别为0.2222、0.2007、0.1102,多元化指数均值分别为0.3190、0.2741、0.1892,能够看出各大商业银行逐步实现多元化经营形式。从极小值、极大值以及标准差来看,三类商业银行的总资产收益率、银行规模以及多元化程度存在较大差距。现实情况表明,商业银行规模越大,银行的多元化程度也相对较高,多元化经营可能更容易产生规模经济效应。但从描绘性统计结果可知,三类商业银行规模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有必要对三类商业银行进行分组分析。二相关性分析由表3各主要变量的皮尔逊P
20、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发现,银行规模、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均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多元化指数与银行绩效在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假设1得到初步验证。同时,观察控制变量可知,反映商业银行资本实力的权益比率、净息差与银行绩效均在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反映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存贷款比率、成本收入比以及不良贷款率与银行绩效均在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三回归结果分析1.多元化程度对银行绩效的回归分析。本文首选对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回归分析,并通过Hausman检验对两种回归结果进行比拟。检验结果显示chi2值为46.44,P值在1%水平上显著。因而本文选择固定效应对以上模型进行分析。多元化经
21、营与银行绩效的固定效应回归结果如表4所示,非利息收入占比NII、多元化指数DIV系数分别为0.309、0.228,与银行绩效ROA均在1%水平下显著正相关,即非利息收入占比、多元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商业银行绩效的提升。因而,假设1成立。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开展多元化业务能够实现金融产品创新,进而提升市场占有率、加强市场竞争力、增加银行收益。另一方面开展多元化业务有利于优化银行内部资金配置,降低资金运营成本,实现最大化效益。同时,所选取的控制变量均在1%水平下发挥了显著作用。非利息收入占比数据组中权益比率和净息差的系数分别为0.259、0.556,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存贷款比率、成本收入比以及不
22、良贷款率系数分别为-0.153、-0.429、-0.095,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多元化指数数据组中权益比率和净息差的系数分别为0.251、0.523,与银行绩效显著正相关;存贷款比率、成本收入比以及不良贷款率系数分别为-0.120、-0.438、-0.085,与银行绩效显著负相关。2.银行规模调节效应分析。为了深化讨论银行规模对不同性质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将多元化经营分为非利息收入指标和多元化程度指标,根据方杰等2015的做法,采用分层回归方法进行验证,回归结果如表5、表6所示。回归模型中F值均在1%水平上显著,方差膨胀因子VIF均小于1.972,讲明模型可行性较好,且各变量
23、间均不存在多重共线性。由表5所示,总样本模型1和2中,银行规模对总样本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关系起到正向调节作用a=0.159,P0.01,假设2a在总样本中成立。对模型2进行分组回归发现,银行规模在不同性质银行中有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在国有商业银行中,NIISIZE的系数为0.509,并在5%的水平下显著,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绩效关系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NIISIZE系数仅在10%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讲明银行规模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较弱。而在城市商业银行中,银行规模对非利息收入占比与银行绩效关系发挥了负向调节作用a
24、=-0.030,P0.01,表明扩大银行规模,不利于提升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假设2a在城市商业银行中未得到验证。通常情况下,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把握着稳定的客户资源、高额的市场份额以及先进的管理水平,规模经济和比拟优势明显,因而银行规模对多元化经营绩效具有正向影响。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规模、多元化程度以及银行实力方面皆存在较大差距,因而银行规模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弱。由于城市商业银行规模和经营地域范围有限,又遭到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压力,加之金融产品本身的同质性,导致新业务的开展难以进一步深化市场。同时,城市商业银行在技术、管理、金融创新以及业务操作方面仍存在
25、一定的缺陷,盲目扩大银行规模会造成资源浪费,增加经营成本,因此银行规模对其多元化经营绩效产生了负向影响。由表6可知,在总样本中,DIVSIZE的系数为0.127,在5%的水平下显著,讲明银行规模对多元化指数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假设2b在总样本中得到检验。进一步对不同性质商业银行展开研究发现,银行规模的调节效应同样存在差异。在国有商业银行中银行规模正向调节多元化程度与绩效的关系a=0.427,P0.05,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未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即假设2b在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未得到验证。而在城市商业银行中,DIVSIZE的系数为-0.141,且在5%水平上显著,讲明银行
26、规模同样起到了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假设2b在城市商业银行中也未得到验证。四进一步分析根据表4可知,控制变量均在1%水平上对总样本具有显著影响,但其显著性水平在表5和表6的分组样本中均发生变化。为进一步讨论其在样本中的影响,依次对控制变量进行控制,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由表7能够看出,从影响程度上看,各控制变量中,权益比率ER、净息差NIM以及成本收入比CIR在样本中的系数值改变量较大。在非利息收入占比NII数据组中,控制权益比率、净息差后,交互项系数分别下降32.70%、27.04%,控制成本收入比后,交互项系数上升39.62%;在多元化指数DIV数据组中,控制权益比率、净息差后,交互项系数分别
27、下降23.62%、20.47%,控制成本收入比后,交互项系数上升44.88%。上述变量不影响交互项的显著性水平。由此能够看出,反映银行资本实力的权益比率指标和净息差指标均能促进调节作用的发挥,而反映银行经营风险的成本收入比指标则对调节效应具有抑制作用。其余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均未产生重大影响。五、结论与建议本文在证明多元化经营对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促进作用的基础上,深化探究了银行规模对我国不同性质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并进一步分析了控制变量对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详细结论如下:1多元化经营与商业银行绩效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2银行规模对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28、但考虑银行性质对调节作用的影响后发现,银行规模对国有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分别发挥着正向、负向调节作用,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反映商业银行资本实力和经营风险方面的控制变量对银行规模调节作用的影响程度亦存在差异。根据研究结论,结合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实际发展情况,对银行开展多元化经营业务提出下面建议:第一,在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逐步面对资本市场发展和息差空间压缩等多重压力,以存贷款业务为主体的经营构造和以利差为主的盈利形式难以为继。加之,利率市场化改革又进一步激化了银行业的竞争局面。因而,我国商业银行应尊重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客观规
29、律,在深化银行风险管理的同时积极施行业务转型,选择适宜的多元化经营形式来拓宽利润渠道。同时,要遵循多元化经营的客观规律,及时把握市场信息资源、完善客户体验的反应渠道和机制,加强对客户需求的把握及预测能力,加大金融产品、业务创新力度,开发具有更好市场前景的新产品和新业务,以知足客户对金融资产安全性、稳定性和盈利性的需求。第二,对于国有商业银行而言,银行无论在资本实力、规模还是在市场竞争力、风险管理机制、人才以及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具有比拟优势,其银行类金融产品和业务已具备核心竞争力。因而,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已有的规模和资源优势,不断提高金融服务水安然平静服务质量,以愈加多样化的产品丰富收入构造。
30、要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正确处理多元化经营经过中成本与收益的关系,通太多元化经营为国有银行创造持续稳定的利润来源。要充分发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施行多元化与国际化并举战略,学习与借鉴国外商业银行多元化经营成功运作的经历,继续深化体制改革,以便于更好地介入全球化金融竞争。第三,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可建立核心竞争力,适度扩大银行规模,加强资产运营能力。一方面银行规模的扩大必然带来资产多样化程度的增加,能够有效分散风险,提升其资本实力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银行规模适度扩大,能够降低盈利增长的波动性以及加强资源拓展能力。在传统净息收入减少的同时能够从多元化业务领域增长中获得弥补。此
31、外,适度扩张规模也会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使得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并产生相对规模经济,进而促进银行绩效持续增长。因而,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规模扩张原则,积极拓展高附加值中间业务,并加强同业合作,积极拓宽新型中间业务渠道和市场占有率,进而使得规模能够有效促进多元化经营绩效的提升。第四,对我国城市商业银行而言,银行规模较小、资源有限,目前正处于多元化经营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资金实力、管理水平等方面存在缺陷,对业务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力相对较弱,易遭到多元化经营波动性的影响,而盲目进行规模扩张会造成机构组织体系繁重、管理难度加大、固定成本提高、内部控制水平降低、边际效率递减等现象,进而大大降低银行绩效。因而,城市商业银行应结合实际,选择本身最优规模。在多元化经营经过中,避免盲目进行规模扩张,精准市场定位,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实体经济。可施行同心多元化经营战略,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信息科技、金融创新等能力,要充分利用传统业务所积累的客户资源,重点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业务。对于发展前景较差、对银行核心竞争力奉献较低的业务进行剥离,在同心多元化能够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再逐步向综合型多元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