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精品文档 (2).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创新研究摘要:基于回归生态理念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旨在通过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载体培养具有智慧、生活情趣和适应当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文章探索了用“活动化与“课程化的理念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二课堂融合,构成大融通的公共艺术课程教育体系,找准大学生群众文化艺术创新点、挖掘地方民族文化、开展校园艺术精品的成果包装,实现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关键词:回归生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当今中国,人们对生态高度重视,开场重视整个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特征是身心健康,其重要标志是具备稳定开放、安然平静沉着的心态;艺术正是培养这种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艺术与生俱来的评价、
2、欣赏和创造功能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素质,全面深入的文化艺术教育正是获取这种素质的主要途径,因而生态式艺术教育应运而生。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强调学科之间穿插融合构成一种新的生态关系,找准一种能够融合艺术与其他学科的教育主题,创新性建立融艺术与自然学科之间能够互联互通的领域和创新自由的教育环境,发挥艺术在其中的核心辐射作用1。随着当前一系列深化美育教学改革文件的密集出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被推上了历史的转折点,“认识不到位、观念不统一、重应试轻素养、重少数轻全体、重比赛轻普及的评价正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软肋。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理念从源头上创新改革,探索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和途径,改变惯用的艺术教育思路,对高
3、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一、生态视野中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随着当代教育理念的革新和发展,继灌输式艺术教育、园丁式艺术教育之后,生态式艺术教育应运而生。生态式艺术教育旨在将音乐、戏剧、舞蹈、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穿插和融合,借助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等多种学科之间的互生、互补,培养学生人文素质和艺术能力1。回归生态理念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力求求真、求善、求美,构建和谐发展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生态美,通过高校丰富的艺术教育载体旨在培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大学生,培养具有智慧、生活情趣和适应当代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一注入“爱的灵魂对真、善、美三位一体的爱是终极的、纯粹的和
4、完美的爱,很多艺术都建立在真、善、美的爱的生态组合基础上,这种爱所指向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对艺术的爱,“爱是生态艺术教育的灵魂。激发非艺术专业大学生内心对艺术的热爱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实现这一目的的途径不是在艺术技能单调重复的训练经过中,而是在课堂教学感受语言艺术的魅力中,在实验室显微镜下发现分子变化的艺术图形里,在数学符号异形构图的空间思维中,在一场有主题的艺术展示活动中。因而,将艺术教育融入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激情。大学生在评价、观看和倾听艺术的经过中,与艺术之间进行着爱的沟通和表达。没有爱的艺术教育家,是以繁难的专业知识技能为控制的标尺,以训练房作为锁定艺
5、术活动的监牢,以培养少数艺术尖子代替面对全体学生的普通教育,是不可能接触跨领域、跨学科、重探索、重创新的生态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一项不能带有功利色彩的教育。面对人人介入的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任务,育人效果具有滞后的特性,短期内不能用量化显性的考核标准进行评价。通过艺术影响和教育大学生,如同播种下一颗种子,生根发芽,绽放出鲜艳的艺术之花,让每一个学生接受艺术教育是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充满艺术之爱、教育之爱的终极目的。二和谐融合的教育生态美教育部2014年出台了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目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大多数采用的是艺术选修课,通过课堂教
6、学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艺术鉴赏普及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方式能快速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学生。采用组织各级各类艺术竞赛,鼓励大学生开展艺术作品创作,组织学生进行专业艺术训练,完成舞台艺术作品的演绎和表达,这样的方式能使具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得到艺术技能训练,不断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广泛组织人人介入的校园艺术活动,让学生通过感观体验欣赏、接纳和评价艺术。但凡种种,都缺乏将艺术教育融入到专业学科、思想教育、人文素养培养中,回归生态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求大学生在文化熏陶、艺术对话、实践锻炼的经过中,通过碰撞、对话的动态和发展产生艺术素养的创造力。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能游离于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外,学生的艺术素养
7、是在穿插学科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生态关系环境中得到培养。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要立足学校定位,根据人才培养目的从顶层设计格局规划课程体系,找准艺术通识必修课、艺术公共课、艺术专选课之间的内在关联,根据师资特点和配备情况,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之间的生态关系,提高每一类课程的兴趣性和关联性,建立一种和谐发展的艺术教育生态环境,构成科学知识与自我认知之间、与学科专业知识构造之间的生态关系2。三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目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而即使是00后的大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接受的艺术教育差异性都很大,采用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目的才有利于整体推进艺术教育,这正是对人才培养生态式发展
8、的关键之处。面向全体学生,着重开展艺术基础素质教育,提高艺术素养,使其具备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自觉抵制低俗艺术,甄辨外来文化冲击的能力;面向有一定艺术特长的学生,要着力开展艺术提升培训,提高其艺术特长水平,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素质全面的大学生;面向艺术尖子生,尤其是在中小学阶段进行过长期艺术训练的学生,进行艺术专业系统训练,根据辅修专业要求,提高其就业核心竞争力。生态式艺术教育的基础是生态式融合,将公共艺术教育人才培养目的融入到高校人才培养全经过,与专业人才培养有机结合,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二、融通效应下的艺术活动课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需要落实到教育教学运行的全经过。公共艺
9、术课程的设置是核心,用“活动化将艺术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活动相融合,用“课程化将艺术活动与第一课堂教学相融合,实现公共艺术教育的一二课堂融合3,构成大联通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公共艺术课程的可持续发展。一艺术活动课程化和艺术课程活动化高校艺术活动是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的,根据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学生素质培养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活动。它是学生根据本人的艺术基础和兴趣,主动介入、自主学习的一种活动组织形式。“艺术活动课程化是在艺术活动中,根据艺术素养培养需求以及学生本身发展特点,根据“课程化的教学理念规划设置活动项目,对活动的前期、中期、后期进行科学布局、有效管理和合理评价。固然同
10、样是校园活动,但是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环节完全一致,有周密的教学计划,对必修和选修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提出了明确的目的、要求和施行细则,安排老师指导,依托艺术类学生社团有效进行组织和施行2。因而,艺术活动课程将成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创新施行形式。对于“艺术课程活动化,根据课程目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专业差异,结合文科、理科、医学、师范等学科特点,有主题、有介入、有对话的活动组织施行,将艺术鉴赏、艺术批评、舞台表现等专业艺术基础课程通过活动组织、网络互动、全媒体展示、舞台实践等方式进行学习、考核和评价,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等当代教学手段,构成一种互补和互生,互相鼓励和
11、提高的生态关系4。因而,艺术课程的活动化和艺术活动的课程化,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全面推向新的教育教学形式,突破当前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二艺术活动课程的构建根据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标准,艺术活动课程是在这个标准的基础上延伸和拓展的。从内容上,涉及艺术鉴赏类、艺术史论类、艺术批评类、艺术实践类等,分类别、分版块设置,构建起艺术综合课程模块;涉及培养艺术学科融合素质能力的,能够设置数学艺术类、生物艺术类、电子艺术类、化学艺术类等,构建起艺术专业课程模块。综合模块和专业模块的活动内容、培养目的和考核评价需要互相融合,有一样之处也应该具有差异性,有效地将课程与活动互相交融。综合课程模块让每一位在
12、校生在大学期间真正实现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解决学生艺术基本知识问题。专业课程模块依托专业实践活动,如:数学艺术通过数学符号的组合,平面和立体数学图形的组合搭建起艺术空间,让学生能用艺术的视野拓宽专业学习的思路。通过专业学生社团开展艺术拓展课程,力争让每一位学生在专业学习经过中能拓宽专业艺术素养,成为专业学习的补充和延伸。三立体开放的大学生艺术社团大学生艺术社团作为艺术活动课程的施行载体具有灵敏性、多样性和自主性等优势。高校艺术团要根据艺术活动课程模块设计活动,从活动主题、形式、效果、影响等各个方面纳入活动课程教学计划,并主动介入到服务地方文化发展中,探索与文化创意企业、社会艺术团体、社区等建立
13、合作关系,引入成熟的艺术文化产品和资源,引领艺术团向当代化开放的团体发展。努力探索学院制艺术团体发展方向,创立具有特色鲜明的专业类文化传承型艺术团,在传统的舞蹈、声乐、话剧的基础上,尝试建立数学文化、双语演绎、手语舞蹈、化学分子艺术、电子元件艺术等。纵横交织的艺术类社团将为广大学生的艺术实践搭建舞台,将艺术知识内化为本身艺术素养。立体开放的学生社团能建立起一种互相激发、互相提高、互补和互生的生态关系,在活动组织施行经过中始终让学生感遭到新鲜、惊奇和振奋,进而能使每一位成员感遭到团队、别人的美妙和友谊,打破自我封闭状态,培养开放包涵的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三、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回归生态的艺
14、术教育要求尊重自然和顺从自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从未接受过艺术专业训练的青年学生群体,适应这一群体的艺术作品不能单纯地照搬现有专业化的艺术作品,否则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因而,探索文化生态范畴的群众艺术创作显得独具特色。一探索大学生群众文化艺术的创新点群众文化是一种社会性文化,强调以群众群体性的活动为主体,以自娱自教为主导,具有“自我介入、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特性,知足群众本身精神生活需要,是凸显文化娱乐活动为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4。这正是回归生态理念的重要表现形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面对的是非艺术专业的业余学生,当他们面对专业化高水平的艺术作品时,经常感到高大上,离本人的艺术感悟能力相差甚
15、远,因而当他们去理解、表达、再现艺术作品时会出现和原作品表达的情感相差甚远。换个角度,寻找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社会性文化,用文化娱乐的艺术形式表现大学生群众文化,能触动大学生内在的艺术感悟力。正由于这样,才会有从未跳过舞的学生跳藏族舞能表达出来自大草原原生态的气息,其作品通过人数的叠加、队形的变换、道具服装的运用、表现张力来探索出一条与专业艺术作品截然不同的艺术表现着力点。经过长期专业训练的舞蹈演员表达出来的是高水平专业的藏族舞蹈功底,甚至连舞台上的一颦一笑都是经过专业训练而缺乏回归原生态的本真,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创作思路和评价标准。因而,找准回归生态理念的群众文化艺术创新点,将会开启一条合
16、适公共艺术教育的创作之路。二挖掘地方民族文化的独特性文化传承是高校的功能之一,对于地方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创新是高校的重要任务。少数民族文化、非物质遗产文化、地域群众文化都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应依托地方文化,从艺术的不同门类进行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地开展本土研究,发挥专业艺术创作气力,大力鼓励艺术尖子生开展创作,用非专业的视角开展专业的研究。能够采用项目化运作的形式,鼓励大量师生深化少数民族地区、深化当地居民生活场所,同吃同住,体验真实的生活,感受当地居民最纯朴的群众文化生活,激发艺术创作源泉。由于但凡将少数民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与大学生青春、时髦、阳光、活力相融合的艺术作品,将非物
17、质遗产中的独特性与大学生青春朝气相契合的艺术创作点,都成为了广为流传的经典。高校找准青年学生与地方民族文化的结合点进行艺术创作,将会产生更多更好的原生态青年群众文化艺术作品,让大学生成为地方文化的主角,让本土文化融合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找到回归生态的原动力。三实现校园艺术作品成果化高校要注重文化包装和产品开发,不断实现艺术教育成果化。由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容易被以为“艺术教育可有可无“艺术类同于娱乐“没有专业学习重要,对于成果的产品包装和推广意识更滞后。事实上,成果的推广不仅是教育成效的体现,更能反作用于艺术教育的发展,能进一步推动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产品的成果包装和推广,首先是艺术
18、作品的文化包装,从作品开发、网络推广、反应评价等方面融入文化品牌意识,通过学校、企业、地方三方协同的形式,开发利用公共艺术教育资源,将更多的文化项目布点在学校,并尽可能向社会开放,实现艺术教育资源分享。另一方面,通过招标采购的途径向社会征集重大艺术活动的介入,尽可能引进优秀文化企业介入校园艺术活动,将学校主导艺术活动进行市场化运作,提高艺术产品的社会影响力。生态式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以回归自然、融合自然的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艺术类别之间、艺术与各学科之间、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实现优配,进而创造出一种生机勃发、互生互融、持续发展的生态关系5,这种新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适应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