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67878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大学英语中的中国文化教育一、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1.加强英语学习的需要。母语是外语学习的起点和参照,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讲,英语的学习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汉语的基础之上的,所有的关于对英语的讲解全都是需要利用母语来完成,我们对于英语的词句及相关的文化的理解也都是建立在以母语文化为基础的思维形式之上。所以,母语文化必然会对外语学习产生重大的影响。母语文化一方面保障了我们能够顺利地学习英语语言。另一方面,母语文化所包含的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深层文化又在干扰着我们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相关文化的领悟。所以,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每一种语言的语法构造、交际形式、篇章修辞等很大程度上都遭到作为该语言

2、上层文化观念的影响甚至制约。因而,在英语学习中导入中国文化知识,有益于对目的语文化的比照把握,进而提高学生把握英语语言技能的主动性,更好地学好英语。2.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在我国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往往都很注重英美文化教学而忽视了同样是交际主体的中国文化,这种形式对跨文化交际的阻碍作用已逐步凸显。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我们很多英语学习者被问及英语国家的节日和风俗时能够侃侃而谈,而当被问到我国的节日和风俗时却讲不上几句。跨文化沟通绝不能仅局限于对交际对象的理解方面,而且还有与交际对象“文化分享和对交际对象的文化影响方面。此外,即便从学习西方文化的角度看,中国文化的导入亦有其必要性。假如能正确认识

3、这两种语言文化的宏大反差,就能够获得相得益彰的认知和识记效果。3.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的需要。由于大学生的思维意识比拟活跃,比拟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所以,在大学英语的教学中,假如没有中国文化的浸透,他们会盲目地学习西方的文化思想,这在无形中就拉大了与中国文化思想的距离。学生在学习中国文化的同时,不仅增加了本身的民族自自信心,同时也认识到学习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浸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中西文化的辩证认识。4.促进学生与西方人的有效沟通的需要。在大学英语的学习中,学生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

4、也能实现与西方人的有效沟通。在学生与西方人的沟通与沟通中,难免会谈到关于国家文化的问题,所以,假如学生能够使用英语描绘中国的文化,不仅能够让西方人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同时可以以在无形中解决一些问题。学生在学习关于中国文化的文章时,不仅锻炼了本身的听讲能力,同时也培养了本身的读写能力。由此可见,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浸透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使用英语的综合能力。5.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需要。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我们的文化遗产不仅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也正在为世界上其他文化所认同和接受。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但语言并不是只能为某一种文化服务,语言能够是跨文化的载体,语言

5、可以以反映他种文化。从这一意义上来讲,英语理应成为传播中国文化的有效载体。我国的新华社和CCTV-9天天用英语向国外发出大量的新闻稿件,对中国文化在全球的传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青年学生,既是西方国家“文化浸透的对象又是我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承当者,理应在英语学习中加强母语文化的积淀。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注入中国文化教育的途径1.完善教学大纲。我国现有教学大纲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文化因素的重视,但对于中华特点文化的英语表达还没有足够的认识。教学大纲应该从英语教学的各个层次上,尤其是大学英语教育阶段,将中国文化作为一个组成部分纳入英语教学计划,把培养学生双文化能力目的贯彻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把出

6、现频率高的相关词汇纳入大纲词汇表,这样能够从宏观上指导教学人员从各个方面增加有关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分量,进而提高中国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地位。2.补充相关教材。选用适量的具有中国文化内容的英语阅读和视听材料充实大学英语教材。在注重西方文化介绍的同时,应该适中选择中国文化作为教材的内容。在课文阅读材料方面,能够采用描写讲述中国文化的优秀英语文章,节选一些中国文学作品的优秀英译本,引入英语本族语作家写的有关中国的作品,同时在课后所列的词汇表中,增加中国本土常用词的准确英译词汇;在视听材料方面,能够增加用标准英语介绍中国民俗文化、播报中国新闻等内容的音视频短片,并且附加适当的课后练习题来稳固对这些

7、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3.改良教学方法。老师首先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带领他们在认识、比拟中西文化的异同的同时,既要吸收英语文化的精华,又要领会中国文化在英语中的讲法。其次在翻译技能训练方面,除了在教材中通过现成的文章和译文反映中国文化外,教学中还要注意把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翻译技巧教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遇见不知道英文讲法的文化事物时,能够采取意译、音译加解释、模糊解释等方法用英语最大限度地表达出中国文化的神韵和特色。只要通过两种文化差异的比拟,才能克制文化干扰,实现双文化的有效输出。4.加强母语文化意识。学生本身应不盲目崇洋媚外,不应该只关注西方文化、制度、思想等,而应该自觉加强母

8、语文化意识,时刻都不怠慢母语的学习及母语文化的认知。学生应培养文化平等观,在日常生活中做到有意识地把中西文化进行比照,学会问本人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英语表达问题。在有时机进行真实的跨文化交际时,能够自信、自豪地用英语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只要批判地去看待事物,重视不同事物之间的比照,才能愈加全面提升本人的素养。多关注民族文化,认真学习英语课程中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有效地克制中国文化失语现象。5.提高老师本身文化素养。作为英语教学中最为重要的气力,老师应该不断提高本身的文化修养,改变教学理念。老师只要本身认识到母语文化的重要性,才能在教学经过中自觉地调整教学手段和教

9、学方法。因而,这就要请教师本身不仅应具备英语文化知识,同时也应具有深厚的文化功底,熟练把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技能。老师平常也应该多注重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十分是对于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多鼓励学生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防止学生民族文化身份的缺失,加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自信心。6.开拓英语第二课堂。在课余时间,通过丰富多彩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兴趣,加强学生用英语沟通的自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双向沟通能力。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在课下,组织学生观看反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英译电影,鼓励学生收听

10、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CCTV-9)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ChinaRadioInternationa1)的节目,学生可自主选择话题和形式介绍中国文化,例如根据我国的文学作品改编的英语小话剧、中国传统民俗介绍等。开设跨文化课程和双文化第二课堂活动,能够提高学生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学习意识,使更多的学生有能力对外传播和弘扬中国文化,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综上所述,在文化的发展历史中,语言不仅是传承文化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创造文化的先决条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英语不仅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存在的,同时,它更是提高学生精神文化的必要条件。因而,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浸透,不仅符合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同时也知足了学生跨国交际能力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升学试题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