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对农业当代化的影响(精品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科技对农业当代化的影响(精品推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农业科技对农业当代化的影响当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一个发展的经过。建设当代农业的经过,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经过,就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经过。当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的是产业化。与传统农业相比,当代农业的特点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愈加严密;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线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突破了传统农业
2、部门分割、管理穿插、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根据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穿的管理和服务体系;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发展当代农业就是要用当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当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当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当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当代农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代农业是科技化农业,主要依靠科学基础上的实验技术创新来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依靠技术培训和推广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和生产技能。当代农
3、业正在成为以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先导的科技高度密集产业。目前,我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当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农业发展正面临着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经济增长与生态保护的双重压力、农民增收与粮食安全的双重挑战。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我国现有农业科技难以适应当代农业发展的需要。发展当代农业,必须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发展当代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也是“十二五时期提出的新任务。只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才能真正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构造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当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十二五时期,我国
4、城镇化进程将加速发展,农业产业构造将加快升级,农产品消费需求将持续增长,这对当代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深化推进当代农业发展,必须紧紧围绕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主要目的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的奉献率大于60%;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量到达12人以上;全国每公顷农机总动力要到达9千瓦;有效灌溉率达85%以上;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到达65%。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粮食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一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十二五期间,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农业是基础性战略产业
5、,转变发展方式需要科技支撑。国务院提出的七大战略新兴产业中,有三个涉农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节能环保,2011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了水利发展和水利兴农的宏伟目的,为农业科技服务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人多地少、水资源紧缺、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我国发展当代农业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瓶颈。从保障食品十分是粮食的供应看,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加,食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我国农业不仅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还要知足工业原料不断加大的需求。据估算,全国粮食需求每年增长80100亿斤。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应必须依靠科技,通过深化挖掘生物遗传潜力,选育一批具有重大应用前景和自主知识产
6、权的突破性优良品种,攻克一批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关键技术,以提高粮食大面积单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从耕地资源来看,我国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且中低产田占比在2/3以上;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的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连续7年增产,增量达2300多亿斤;与此同时,播种面积也连续7年增加,增量达1.6亿亩,面积增加对粮食增产的奉献率达40%左右。在耕地总量难以增加、耕地质量下降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粮食和经济作物又要统筹兼顾的情况下,今后粮食播种面积维持在16亿亩已属不易,靠增加播面增产的空间越来越小。从水
7、资源来看,我国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每年农业生产缺水200多亿立方米,而农业灌溉用水利用效率仅45%左右。十分是近年来粮食生产中心北移以后,北方地区水资源矛盾尤为突出,占全国粮食产量一半多的东北和黄淮海地区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左右。因而,迫切需要建立资源科学利用体系,继续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当代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从外部投入的化肥、农药看,我国化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左右,农药利用率仅为33%左右,普遍低于发达国家20%以上。外部投入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很大程度上抵消了近年来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效应,也使得农业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
8、加剧。从保护生态环境看,一方面,农业本身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具有特定的无可替代的生态功能。另一方面,种植业上化肥和农药的不当使用以及养殖业上畜禽粪便的排放也会产生污染。从农业劳动生产率看,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仅相当于第二产业的1/8和第三产业的1/4左右。因而,必须加快科技进步,切实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低碳农业和高效农业,走可持续农业发展之路。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需要农业竞争的本质是科技的竞争。近年来,随着世界科技的迅猛发展以及向农业领域的加速浸透,一方面,当代农业科学的学科分化正在加速,基因工程、酶工程、生物电子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学科迅速发展并
9、愈加细化,农业科技日益深化发展;另一方面,农业科技与其他学科不断融合,构成了很多新的学科体系,极大地拓宽了农业产业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我国农业科技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存在着很大差距,创新技术成果明显缺乏,真正能运用到生产上的重大突破性科技成果还比拟少。以农业最核心、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种子为例,除了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等少量成果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以外,其他都缺乏总体优势。从主要农作物看,我国小麦单产居世界第23位,玉米居第39位,大豆居第40位,分别只要世界先进水平的70%、54%和52%,依靠科技创新增产的潜力仍很大。2010年,我国粮食产量突破万亿斤大关,今年估计全年粮食总产将迈上11000亿
10、斤的新台阶,实现连续8年增产。有关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奉献率到达52,科技奉献初次超过了土地、劳动力及物质投入要素的份额。从提高农业的国际竞争力看,在国际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农产品出口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带动农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优化农业产业构造、推进当代农业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解决“三农问题意义重大。据测算,每1万美元的农产品出口,能直接和间接创造约20个就业岗位。农业的外向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农业构造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但随着出口的增加,国际贸易摩擦和纠纷也随之增加。为打破国外的贸易壁垒,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快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和资源环境等前沿领
11、域科技的原始创新,发展涉农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当代农作物种业发展,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有效增加科技储备,从总体上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强农业竞争优势。三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的需要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我国农业的小规模家庭生产形式将长期占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必须始终把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摆在更为突出的位置。十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我国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劳动力平均年龄不断升高,越来越难以知足当代农业生产对劳动者技能的要求。同时,随着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新型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企业等逐步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
12、部分,对关键生产环节的技术服务产生宏大需求。为此,迫切需要加强农业科技专业化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是农民持续增收、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受资源短缺、物价上涨、自然灾祸等因素制约,农民持续增收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开拓农业发展空间,调整农业产业构造,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主导产业,打造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农民通过应用新技术、转化新成果,实现持续稳定增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三化联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当代化,迫切需要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先进适用技术应用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改善
13、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加强农民幸福感。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当代农业的途径和措施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应、农民持续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以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优化农业生产技术构造,提升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提高农业科技管理效能,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加强农业科技对当代农业的支撑、推动和引领能力。一转变农业科技投入方式,优化农业科技投入构造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离不开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把农业科技发展提高到战略高度,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各种资源和各类人才进行基础性研究攻关。同时,应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建立多种形式的创
14、新基金,尽快提高我国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业竞争力,维护我国农业安全。2009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0.6%,而世界平均水平超过1%,发达国家普遍在2%3%之间。因而,亟须加大投入总量,并建立逐年稳定增长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从根本上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缺乏的局面。要着力转变投入方式,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中非竞争性投入的比例,建立完善对公益性农业科研机构、优秀农业科研人员和优势农业科研团队的长效支持机制,为农业科技进步创造良好气氛。同时,要突出投入重点,优化投入构造,从注重农业产中研究向注重产前、产中、产后合理配置转变,使育种、栽培与养殖、病虫害防控、设施设备、农产品
15、加工、产业政策等各环节都得到有效支持;从注重科技研发向注重研发与中试示范并重转变,使科研成果能尽快完成熟化和大面积示范,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1.加快实现农业技术集成化。技术集成化是当代科技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加速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形式。农业技术集成化强调的是多项技术的联动创新和配套运用。它既是一个科技创新的经过,不但包括原始创新,还包括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同时,也是一个集成配套应用的经过。现阶段,发展当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仅仅依靠单一技术的突破是不够的,必须整合科技资源,选择对农业发展关
16、联度大和带动性强的多项农业技术进行联合攻关。为此,要加强农业技术研发和集成,重点支持生物技术、良种培育、丰产栽培、农业节水、疫病防控、防灾减灾等领域科技创新,并把这些技术集成组装运用于当代农业建设之中。当前,伴随着当代生物技术发展,当代农业正在向绿色、安全、营养、健康、休闲、生态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生物质能源、海洋农牧场、生物材料、农副产品等相关技术领域正成为当代农业科技新的生长点,蕴含着极大的发展潜力。在这种形势下,农业科技需要密切追踪前沿,不断拓宽视野和领域,着力培育当代农业新的增长点。以节地节水节肥节能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发应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把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生态环境更好地
17、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根据当代农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确定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攻关目的,协调推进基础性、公益性、前沿性和应用性研究,着力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获得突破,提升农业当代化水平。2.加快实现农业劳动经过机械化。机械化是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业劳动力大量向外转移和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农产品生产的某一环节或全经过迫切需要实现机械化。2010年我国农机化综合水平到达52%,农业科技创新也要适应这一重大转变。根据农业发展的变动趋势,紧紧围绕农业的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在田间作业、设施栽培、健康养殖、精深加工、储运保鲜等关键环节开展科
18、技研发活动,力争在较短时间内开发出一批多功能、智能化、经济型的装备设施。要强化农机农艺的融合,将本来由育种、栽培、耕作等为主的农业技术体系,转向生物技术和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统筹发展机械技术和生物技术,进一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3.加快实现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生产经营信息化既能够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和机械化,也能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水安然平静效益,是农业当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当代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实现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市场销售等领域或环节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详细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市场流通、资源环境保护利用和
19、科学技术的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涉及农业发展的方方面面,既与农业技术集成化和机械化相辅相成,同时又能够成为农业发展的独立支持系统。三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目前,我国农业自主研发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落后于农业科学研究,很多农业科研成果还没有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农业科技人员少,组织机构不健全。统计资料显示,全国有约1/3的乡镇和3/4的村尚未建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组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经营将发生更为显著的变化。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及方式的新变化,迫切需要根据不同主体的新需求,加强农业科技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能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只要通过推广应用,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统
20、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有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问世,但真正转化为生产力的仅占30%40%,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相差甚远,而且转化时间较长。因而,一方面,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增加技术源头供给;另一方面,要愈加注重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1.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的组织建设。政府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特点,建立区域性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衔接和协调区域内的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以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为主体,加快构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业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等多方气力广泛介入、分工协作、服务到位的新型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公益性与专业化、社会化相结合,努力把农业科技
21、服务送到田间地头。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介入农业科技推广,实现农业科技推广主体多元化。政府能够采取业务外包、科技创新收益提成等形式,鼓励农业科技推广组织和个人,充分调动其积极性。2.加强农技推广机构的能力建设。组织施行农技推广人员培养与知识更新工程,加快提升乡镇和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的为农服务能力。为了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农业科技管理机构能够定期向农民征集科研项目,实行“以需定产。农民或村民组织提出农业科研项目后,由农业科技管理机构面向市场,通过投标选择科研单位,科研费用通过政府补贴、农民自筹、银行贷款等渠道解决。四加强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不断壮大乡村科技队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
22、教育发展滞后,农村人口数量大,受教育程度低我国接受过系统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民缺乏5%,农民接受和运用科技成果的能力更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力资源严重缺乏。十分是近年来,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收入远远低于外出打工的条件和收入,所以,农村一些有知识、有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纷纷外出打工经商,向非农产业转移,很多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是老弱妇孺。因而,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整体素质以及农民对农业高新技术的接受能力很低。农村劳动力科技文化素质的低下对建设现经济问题研究韩永廷试论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当代农业代农业造成很大的阻碍。农业技术人员是推动当代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气力。但是,现有基层农技人员工作条件
23、差、待遇低、活动经费少,影响了农业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队伍的稳定性。大多数农技人员长期在本地工作,缺少沟通和学习的时机,出现了专业技术与本地产业不对称、知识构造老化和断档等现象,不利于当代农业发展和转型升级。因而,各级政府要增加专项经费,解决农民和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和再教育问题。根据本地农业农村经济构造调整和市场对劳动力的技能需求,不断加强农村教育培训的实用性和针对性,着力提高农民对科技成果的吸纳能力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技能,重点培养一批农技推广人员和以初高中毕业生为主体的农村劳动力,不断壮大乡村科技人员和农村实用人才队伍。五创新农业科技体制与管理机制,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科技进步之
24、路当前,要在遵循科研规律的基础上,突出产业特点和国情特色,探索符合我国农业生产实际的科技进步之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培育新的科研增长点,培养科技帅才,发扬团队精神,构建以专业研究机构和高校为依托的农业科技开发体系及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农业推广和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及运行机制等,以期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为当代农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1.建立和完善当代农业科研院所制度。根据中央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当前要对农业科研院所进行准确定位,通过剥离、整合、转制等方式,加快推进分类改革。对公益性科研院所,关键是加快建立和完善当代院所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创新,切
25、实解决科技体制改革相关政策不配套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2.建立农业科技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制度。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统筹。从以支持项目为主,逐步转向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安排,实现从单一目的突破向综合目的突破转变。在现有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基础上,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十分是种子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养。3.完善农业科技立项机制和专家负责制。坚持课题项目来源于实践,建立完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科技立项机制,推进科技要素优化组合,推动科技与生产有效结合。探索课题项目的公开公示制度,避免“暗箱操作,构建透明、高效的监督管理形式,提高农业科技项目的公信力。继续推行和完善农业科
26、技立项首席专家负责制,加强专家信誉管理,维护专家的权威。4.强化农科教、产学研联合协作制度。坚持农科教协作、产学研联合。以当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载体,整合农科教、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集成部门优势,统筹协调,构成农科教和产学研大联合局面,协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产业化。促进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的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协同攻关,努力把科技气力配置由重复分散转向科学分工与联合协作相结合,不断稳固和发展农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的良好发展局面。5.创新农业科技评价机制和鼓励机制。建立和完善符合农业产业和农业科技发展要求的科技评价指标体系,对不同类型科研机构、科技项目、科技人员施行分类考核和分类评价,重视发挥科技信誉评价制度的鼓励约束功能。完善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技推广人员的职称评定机制,改良农作物种业科研成果评价方式,构成有利于加强基础性、公益性研究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评价体系。创新农业科研鼓励机制,健全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