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估阐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估阐述.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估阐述1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评价1.1水资源体系研究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2020万m3,现状年当地地表水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为37.8%,浅层地下水开采率为20.7%,地下水开采程度较低,不存在超采现象;非常规水供水量占总供水量的比例为3.9%;现状年研究区总用水量为21544万m3,小于年度用水24465万m3的控制指标;现状年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为19.96m3,小于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21.15m3的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7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7万hm2,节水灌溉面积1.48万hm2,节水灌溉率为42.6%,大于农业节水灌溉率39.2%的控制指标
2、。研究区有5家供水公司,现状供水管网完备,城市供水保证率达95%,供水管网漏失率为1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研究区集中供水饮用水水源地有蒲城水库、东郊水库、秦台水库、西海水库、南海水库、龙庭水库以及江南水库。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100%,且研究区对饮用水水源地划定了保护区,采取了相应完备的措施对水源地进行了保护。1.2水生态体系研究区河流总长度为685km,水域面积包括河流、湖泊、湿地等为60km2,水面面积率为5.8%。水域水量为7192万m3,所有水域常年保持生态水量,且80%以上的水体清澈、无杂物。研究区涉及19个二级水功能区,其中达标的水功能区有12个,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3、为63.2%。主要水系两岸的绿化覆盖率达95%。河道、水库堤岸防护林,堤顶部分主要以乔木为主,起到防风固堤的作用。堤坡种植耐盐灌木和草本植物,起到减缓径流、固定堤岸的作用。岸边主要栽植能防浪护岸的耐水和耐碱植物。在新城建设和老城改造的各项工作中,滨州市强力推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在“四环五海水生态工程建设中,狠抓了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以及监督检查。研究区内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18km2,现状年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治理率85.8%,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施行率和验收率分别为95%、100%、100%。1.3水景观体系研究区生态水系长度为154km,截至现状年,对四环河、新立河、秦台
4、河、滨南支沟、潮河等采取清淤、护坡、绿化等进行生态治理,治理长度109km,生态水系治理率到达71%。在对生态水系进行治理的同时,研究大力开展水利风景区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截至现状年,研究区有4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3处省级水利风景区。在景观建设方面,把“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理念贯穿始终,把生态修复、环境治理、水源保护放在首位,景区建设中把工程建设、绿化修复、水资源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水资源得到了有效修养和恢复;其次是景区建设中体现亲水、近水、爱水的人文理念,突出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亲水平台、曲桥、桥亭、儿童乐园、垂钓园等亲水景观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建设,最大限度地让人接
5、近水、亲近水、感受水;充分发挥景区所蕴含的人文、历史、水文等元素,把黄河文化和大禹文化充分结合,打造特色自然、人文景观,并于2009年建成了滨州水文化馆,建设创始了全国地级市水文化建设的先河,为提供绿色、文明、和谐的水生态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4水工程体系研究区有水闸6座,机配井630眼,取水泵站69处,蓄水工程数量19处,引水工程9处。90%以上的工程均能到达设计标准和供水标准,且水利工程设施和运行状况完好。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1994,研究区中心城区的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其他为20年一遇,排涝标准为5年一遇。研究区内主要排涝河道有西沙河、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胜利河等,
6、均能基本到达相应的防洪排涝标准。研究区在水利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充分考虑景观内容,注重与周边环境的融合和突出建筑艺术效果,实现建设一处水利工程,打造一处靓丽景观。1.5水管理体系研究区内已建成机构健全、体制完善、职责明确的水管理体系,每个单位都有完备的管理制度和明确的人员分工,经费充足。水利法制体系建设相对完备,(滨州市水土保持管理办法)、(滨州市水资源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项地方性法规的公布,对促进研究区抗旱防汛、水利工程建设、水资源管理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研究区特别注重水利规划编制工作,自2000年以来,先后经政府批准的规划有(滨州市海河流域防洪规划)、(“六河水变清施行规划20012015)、(
7、四环五海绿地规划方案)、(三河湖水利生态综合开发规划)、(山东滨州黄河风情景区景观概念性规划)、(滨州市“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滨州市城市防汛应急预案)、(滨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十二五规划)、(滨州市当代水网建设规划)等。近年来,滨州市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自施行以来,“四环五海、城区河道和72湖中的大部分与外环河相连,构成了“以路为轴、以水为脉、以林为带、以海为景、水绿结合、人水和谐、城水共融的城市发展格局。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高于39.6%,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23.5m2。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了城市健康快速发展,也为公众提供了零距离亲水、赏水和休闲娱
8、乐的场所,使公众享遭到天蓝、水清、地绿、景美的滨州。1.6综合评价研究区严格落实(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施行区域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水管理体系完善,水源保障程度和用水效率较高,水生态环境较好,动植物资源丰富。近3年城市建成区内未发生重大、特大洪涝灾祸、水环境污染和水生态毁坏事故,无重大违背水相关法律法规的案件。根据(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标准),研究区基本到达了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要求。2存在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分析,滨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1非常规水利用率有待提高。现状年研究区非常规水可利用量为5861.63万m3,
9、但利用量仅为839万m3。研究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87m3,约为山东省人均水资源量的3/5,属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小于500m3严重缺水地区,大力开展非常规水资源的利用是有效解决当地水资源缺乏的一条重要途径。如再生水能够回用于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杂用水等;微咸水能够用于居民生活洗涤、冲厕、洗车、空调及冷却用水等,可替代生活用自来水,还可利用微咸水喷洒道路、消防用水、游泳池、喷水池用水、浇灌城市草坪绿地、补充湖塘水体养鱼用水等;雨水能够用于城市的绿地浇灌、路面喷洒、景观补水等,还能够通过适当处理后进行地下水回灌以补充地下水等。2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需继续加强。长期以来,公路、房屋、采矿、创办工厂等人类开
10、发建设活动,缺少“以防为主的思路,普遍存在“先开发、后治理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开发建设项目生产建设经过中水土流失的发生。截至现状年,研究区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7km2,水土流失治理率为85.8%,目前仍有31km2的水土流失面积需要进行规划治理。3生态水系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从2002年以来研究区对新立河、秦台河、朝阳河等河道进行了生态水系治理,采用清淤疏浚、边坡护砌、两岸绿化美化、雨污分流、引水补源等水生态治理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水系生态相貌和生态环境,部分水系得到了有效的治理。截止到现状年生态水系治理率已到达71%,但是还有一些河道如西沙河等还未进行生态水系治理。4加强媒体对水生态文明的宣传。近年来,研究区着力在中心城区打造“四环五海、生态滨州品牌。“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进行了大规模的宣传,到达了很好的宣传效果,但在节水宣传方面还有一些欠缺,如缺少节水宣传专栏、城区内没有节水宣传标语、学校未开设节水课程等,这些都有待于进一步加强。3结语良好的水生态环境是当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大力开展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水利基础支撑和生态安全保障。通过对滨州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现状的评价,发现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中的缺乏,为加快滨州市的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根据,为滨州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有、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提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