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精品).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基于培养机制的机械工程师论文1中德高校招收机械工程师专业的标准比拟在中国,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考生的成绩到达所报考高校的成绩线,并在高校招收人数限制以内,考生就能顺利进入所报高校。当然,也有文理科限制,如大多高校的工程师专业接受高中理科学生。德国大学的入学条件是在学制13年的中学通过毕业考试的学生。一些较热门的专业还要经过选拔与等候学期。德国大学的培养目的是:具有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独立工作能力的、能从事学术研究的人才。其特点是基础知识较宽、独立工作能力较强及外文水平较高。与此相应大学的科学研究也注重学术理论。很明显,德国高校招收制度采取只要到达条件就能报考,但由于人数限制
2、,报考者或许被要求接收分配或是等候一段时间,成绩较高者有优先权。而中国倾向于直接通过考试成绩决定能否被高校录取,一旦被录取,正常情况下当年就能进大学入读。2中德高校工程师培养计划和课程内容设置的比照以中国某大学本科生课程设置与德国工程师本科生课程设置为例进行了比照:现行德国工科课程构造为:数理基础30%,技术基础3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20%,以及非技术科目20%。中国在相应方面的比例则为:数理基础10%,技术基础50%,择定应用领域的专门化35%,以及非技术科目5%。中国高校在要求学生把握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求学生具有人文素养,即有中国近当代史纲要等通俗必修课。以国内某高校机械专业为例,
3、在专业课程方面,必修课也全面地包含了成为工程师必须具备的知识理论基础课程,从机械原理、到材料成型工艺,以及其他周边相关课程,如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基础、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德国高校在专业课方面毋庸置疑地要求将来的准工程师们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本科生的实践能力,在工厂的实习甚至占了学分的很大一部分。根据德国(高等教育总法)的规定,应用科技大学的教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且一般都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因而,在授课经过中,老师会把实践教学环节放在非常首要的位置,也会把实践知识和企业需求浸透到理论教学中。假如讲在专业知识方面进入中德高校工程师专业的学生有着差不多的起点,那么在语言要求方面
4、德国学生是比中国学生具有优势的。德国学生在中学时就必须具备二门外语,即一门英语和一门选修语言。在这方面,也许由于语言语系的宏大差异,中国高校之要求学生在进入高校前具有良好的英语阅读能力即可。多一门语言的优势让德国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就能参考其他国家的专业知识文献了。3中德授课形式的比照中国高校由于招收人数相对较多,高校老师对于准工程师们的专业课授课方式限于大课教学,即一个教室六七十人,统一授课,这种授课形式的弊端在于老师无法顾及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只能凭作业监督管理学生的学习状态。在涉及专业机械设计的时候,教授会以小组为单位对学生进行辅导。在实验课方面,实验课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工具,让学生
5、对所学的理论有更直观的了解,但理论教学内容才是最后考察的根据。德国高校一般实行二三十人的小班教学,当然也有很多大教室里座无虚席的公开课。任课教授基本对他的每位学生的学习情况都能有所了解。在专业课程方面,德国人也遵循理论与实验结合的理念,但是在试验部分没有通过的情况下,教授有权不让学生进行最终的考核。4合格的机械工程师,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中国高校对工程专业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通常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与工程相关的经管知识,把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发展趋势,具有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把握文献检索方法,具有初步产品开发设计的能力,了解政策法规,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具有国际视野等。德国高校工程
6、专业分为面向研究型和面向实践型两种,两种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也稍有不同:第一,技能与理解力。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把握丰富的数学、科学和工程知识,并具备工程科学的多学科融合能力。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把握与本专业相关的工程、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能够科学的运用到工作中,具备多学科融合能力。第二,工程分析。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具备运用学科基础去精炼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具备根据系统技术分析和评估产品、经过和方法的能力,具备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的能力。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根据科学事实解决问题,分析和评估产品,并把分析、建模、仿真和优化方法应用到产品当中去,使产品更具竞争力。第三,工程设计。两种学生都应理解
7、复杂器械、机器、EDP程序及特殊设备的使用。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很好地理解设计方法,并做进一步的开发。面向实践型的学生也必须把握设计方法,并以更有竞争力的方式去应用。第四,检测与评估。学生开展文献研究,根据所学的知识和理解的状态,通过使用数据库和其他信息来源开展工作。使用对应他们知识与理解的文献研究解释数据,并得出适宜的结论。第五,工程师实践。面向研究型的学生应融合理论与实践知识解决问题,应理解应用技术和方法,以及它们的限制,应在考虑经济、生态、安全、可持续和环境兼容性的情况下应用并稳固所学知识,应清楚了解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方面。面向实践型的学生应能够在考虑生态等各方面综合因素下把工程和自然科学里的新发现转化到工业和商业产品中,能够计划和监控生产经过,并开发和操作系统和设备,能够独立稳固所学知识,清楚了解工程活动中的非技术方面。第六,移动性技能。毕业生作为个体与团队中一员有效率地工作,显示出对于健康、安全及合法问题的意识感,遵守机械行业规章准则,具有企划组织能力,理解商业惯例,且能意识到终生学习的必要性,以此完成学习课程之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