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854057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浅谈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与养成摘要:道德与法治老师应具有扎实的与课程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基本法律意识,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等法律素养。培养道德与法治师资的师范院校在职前培养中应通过师范生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提高相关法律课程的教学水平,并在教育实践中充分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关系,提高老师的法律素养。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职前培养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场小学教育德育师范专业方向招生,将来毕业生主要从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少先队工作以及学校德育工作,而道德与法治教学自当是主要工作。结合(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道德与法治课程与教学的要求,本文将对老师

2、的法律素养做一分析,以期为小学老师教育德育方向和职后老师培养提供一些参考。一、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概述在(当代汉语词典)中,素养指平日的修养,修养指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还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1在(辞海)中,修养指个人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和知识技能等方面,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所到达一定水平。2由此看来,素养应是经过长期锻炼和培养在政治、思想、理论、知识、艺术、道德品质方面所到达的水平。法律素养,简言之,指认识和运用法律的能力或素质,一个人法律素养怎样,是通过其把握、运用法律知识的技能及其法律意识表现出来的。3该定义只是讲明了法律素养的外在表现。我们以为,法律素养应

3、该是内在法律修养与外在运用法律能力的互相统一,结合素养的一般定义,法律素养一般能够定义为:个人经过长期培养和锻炼在法律理论、知识、思维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所到达的一定水平。包括法律知识的把握、法律思想和观点、在社会生活中运用法律进行考虑,以及运用法律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老师的法律素养指个人为了从事老师职业,经过一定后天的学习和培养,所获得的关于老师职业法规知识、能力以及在此经过中构成的相应思想观念、意识、态度等,可以以称为法律素质。4道德与法治老师属于一般老师范畴,但是,由于其在教学中需要运用大量法律理论、观点、知识,其法律素养应高于一般老师,不仅包括老师职业法律素养,还包括从事道德与法治教学应

4、具备的法律素养。据此,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法律素养主要指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经过培养和锻炼所构成的具有从事老师工作的职业法律素养,以及根据国家法治教育方针、政策及课程标准要求,为从事法治教育教学所具备的法律素养。二、道德与法治课老师法律素养的详细要求一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是法律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很难具备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及构成对法律的情感和信仰。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现有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的要求,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应具备的法律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基本的法律理论知识。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法律理论基础知识方面,应了解法的产生和发

5、展、法的概念及本质特征、法的价值,社会主义法的产生、本质、特征,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律关系,基本法律概念等。二是对宪法的深入理解。(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十分突出了宪法教育,老师必须对宪法有深入的理解。把握与宪法的有关的基本概念,如公民、国籍、基本权利、国体、政体、国家制度、国家体制、国家构造等;把握宪法的特征、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的国家制度、国家构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认识理解宪政,正确看待现代宪政思潮。三是对于部门法的一定了解和把握。根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和道德与法治教材涉及的法律知识,老师需了解和把握的部门法包括宪法,涉及宪法及宪法

6、修正案、国籍法、选举法、民族区域自治法等;刑法,涉及刑法及刑法修正案等;民商法,涉及民法总则、继承法、侵权责任法、婚姻家庭法等;行政法,涉及治安管理处罚法、国家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环境保护法、消防法、食品卫生法、禁毒法等;程序法,涉及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仲裁法等;经济法,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还包括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涉及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法等。二基本法律意识所谓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的理性、情感、意志和信念等各种心理要素的有机综合体。5作为道德与法治老师首先要相信法律,能够正确认识法的作用和价值;树立积极的法律情感,加深

7、对法律的认同和信任;具备法律的观点和信仰,能从法律的视角分析社会现象和问题;能用法律思维的方法分析教育教学中的法律问题。三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道德与法治老师要能够熟练运用把握的法律知识,对教材中出现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化分析;同时还能举一反三,拓展学生对问题的考虑;对于学生平常提出的法律问题能进行初步的分析和解答;能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安排,对学生进行各种法律教育和宣传活动;对于侵犯师生权益行为能进行初步法律的分析,维护师生权益。四法律语言的熟练使用语言是人们沟通的工具,人类的任何沟通活动都离不开语言,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老师在教学中能够准确使用和解释法律概念;准确引用法律条款,明确其中条、款、

8、项的含义;准确区分相关概念,如公民与人民、国家机构与国家机关、权利与权利、国体与政体、罚款与罚金、定金与订金、违法与犯罪、期日与期限等;明确民事行为能力、行政责任能力、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划分;还能用通俗的语言向学生解释专业的法律概念和术语。三、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的养成途径道德与法治老师法律素养的养成,主要通过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提升。为适应道德与法治教育的师资需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今年将开设小学教育德育师范方向,计划从下面几方面努力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以适应教学一线的实际需要。一以师范生法律课程设置引领老师素养提升为培养小学教育德育方向师范生的法律素养,除作为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通识

9、教育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及作为培养老师法律素养的儿童权利与保障等专业基础课程外,将开设法学概论、法律思想史两门专业方向核心课程。其中,法学概论共计64学时,分两个学期开设,法律思想史32学时。法学概论主要介绍法的一般理论知识,依法治国的基本理论,部门法的基本知识。法律思想史主要介绍中西方不同时期法律思想变化经过,以加深学生对法的深入认识,更好地认识法的本质与价值。法学概论课是基础的法律教育课程,其教学具有的一般要求包括:一是注意法律概念和专业术语的解释。固然德育方向师范生为非法律专业学生,但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必须注意对法律概念和法律术语的解释。只要具备对法律概念和术语明晰的界定和把握,

10、师范生将来才能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向学生阐释和分析法律问题,加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当前的道德与法治老师队伍培训亦当如此。二是教学中要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老师在教学中,以及现有道德与法治老师职后培训中,必须用法言法语表述法律问题,课堂教学中运用法律语言要做到规范、严谨、准确、安然平静6。只要这样才会给师范生和在职老师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使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能运用法言法语去影响学生对法律的理解,产生法律情感。三是有效开展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法律教育方式,通过选取典型案例,对案例中的法律适用问题进行分析,尤其可能涉及多个法律条款适用的案例,更具讲服力和教育效果。道德与法治教材中涉及法律

11、的知识,几乎全部以案例形式呈现。这为学生以及当下的道德与法治老师从事教学提供了模板,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法律素养。除了情境教学法、情感教学法等之外,老师要擅长在课堂上引入法学教育中常用的案例教学法,从社会热门案例、身边的案例入手,进行深化分析与解读。四是注意法律条款的运用与解释。任何法律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法律条款的适用问题。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很多实际案例的分析,都需要引用相应的法律条款以加强讲服力。老师在教学中分析实际问题时,必须注意法律条款的引用,做到于法有据,这样可以以使学生养成运用条款的习惯。培养方案中的法律课程设置,希望能为当前普遍缺乏法学背景的道德与法治老师开展自主学习,提升法律素养

12、,提供一定参考。二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把握道德与法治的关系道德与法治课程意味着将“法治主题正式与思想品德并列,进入中小学德育课程。从教学内容看,德育课程由“单核变为并列的“双核,在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老师的知识储备等方面,均需进行相应拓展;更重要的是,“双核之间并非互相分离和独立,而是一个关系严密的有机整体。因而,无论是师范生教育还是在职老师培训,都需要认真审视这门课程的内在逻辑关系,把握道德与法治这两大主题之间的衔接点,并贯穿教育教学全经过。就道德与法治课程而言,在教育教学经过中应十分重视下面几层关系:一是道德和法治的结合性。法律并非凭空虚构的产物,而是与各种或明或暗的道德规范互相联络

13、而成。一方面,法治的顺利推行依靠于一系列良好而有序的、包括道德在内的社会规范,社会道德为法治的存续提供了基本的社会条件。另一方面,道德也是法律的主要;之一。西方法学发展史上历史最为悠久的自然法学派就以为法律根源于人类的理性和良心,并且要以理性和良心对法进行检验。在当代国家,“道德法则会影响立法,它也对法官所造之法产生影响。每一代人的道德法典,混合了风俗、哲学与每一种中间等级的行为与信仰,它提供了行为规范或标准,这种规范或标准会努力使本身在法律之中得到体现。7当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发生变革时,又会带来新的义务观念,并导致法律的变革。道德不仅是法治的;,也是法律的权威和有效性的重要;。法律的权威性首先

14、;于国家的强迫力,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应现代表一种“正当的权威,只要这种正当性才能激发人们守法的道德义务。人们守法不应只是由于害怕遭到惩罚,更是由于相信它本身是对的。而法律这种正当性正是基于一种符合群众的、社会的道德价值。“法只能从伦理的有效性推导出本人的有效性,法的规则之所以有效,是由于它们作为伦理规范而拥有道德之品格。8所以,道德是人们尊重法律的基础,合道德性是考量法治观念能否深化人心的重要根据。在人类历史的很多时候,遵守法律本身就是一种道德义务。相应地,道德也是评价法律有效性的主要标准。“没有任何一套规则能够配称为法律,除非它和道德规范吻合,或至少能包含在道德规范之中。9二是道德和法律的差

15、异与互补性。道德和法律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首先,从根本的出发点上来看,“法律是以权利为本位的,而道德则是以义务为本位的。10其次,道德的调整范围和适用范围远比法律广,包含了很多法律不会干预的社会关系,如友谊关系、爱情关系等。但法律会对公共生活有全面的调控,而道德则更多地聚焦于私人生活里的关系。再次,法律不干预人们内心的想法与观念,只看重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道德则要求从内心观念到外在行为都符合标准。第四,法律较之道德有着显著的体系性,并有硬性的国家强迫力作为支撑,等等。但更重要的是,法律和道德的目的、逻辑和标准,均有本质不同,不可互相替代。假如简单地用一般社会上的道德观和正义观替代法律的内在目的

16、,可能最终根本无法建立法治秩序或者使原有的法治秩序遭到毁坏;同时也不能忽视对法律本身的内在道德的培育,否则容易出现以法律为名而施行各种邪恶。11因而,理解、尊重和遵守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差异,乃至它们和政策、纪律、风俗等其它社会规范形式之间的差异,是良好的法律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确保法治得以施行的基本保证。与此同时,道德和法律在内容和作用范围上的差异使之也能够互相补充,相得益彰。因而,老师应当了解和把握道德和法律各自的边界,比方见义勇为和义愤伤人之间的界线,并能够准确判定一种问题是属于道德范畴还是法律范畴。三是道德和法治的冲突性。在日常生活中,道德与法律的要求之间也经常会产生冲突。人们有时固然做了

17、法律上正确的事,但内心却感到不安,便是这种冲突的直观体现。究其根源,这种冲突有几种不同的构成原因。首先,道德和法律可能会有不同的诉求原则。比方,法律要求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但道德有时却要求对弱者进行特殊关心和差异对待。这就意味着法律和道德采用了不同的公安然平静正义原则。其次,宪法所保护的、公民的不同权利之间有可能会发生冲突,重大的宪法案例尤其会经常涉及到不同道德价值之间的选择。第三,比拟而言,道德具有更为明显的阶级性和经济制约性,也会因不同的文化、亚文化而有所差异。有的道德甚至可能是以宗教信仰或迷信为基础,进而导致人们所持有的道德观念与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相去甚远。随着当前我国的社会日趋多元化,这些冲突在将来只会有增无减。因而,在教育教学中结合案例,老师充分展示和讲解道德与法治之间可能的冲突,以及化解之策,是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的重要一环。正确理解、把握和讲授道德与法治之间的关系,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在要求。为此,在教学内容上应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充分衔接和互相照应,在讲述法治内容时要联络其道德根源,并引申到相应的法律原则和精神。在日常各项教学和管理工作中,要通太多样化的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践行民主政治、提升法治观念和意识的时机,比方班干部的民主选举、学生的自主管理、主题式的社区服务活动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实施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