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高职毕业生的发展途径-精品文档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教育中高职毕业生的发展途径-精品文档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职业教育中高职毕业生的发展途径摘要: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稳步推进和不断完善之中。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发展途径有了更多项选择择,在传统途径“就业之外,“升学就业途径全面贯穿,“就业学习再就业的灵敏发展途径进一步优化。学历社会气氛下,升学途径的全程贯穿极有可能导致“升学热问题。高职院校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未雨绸缪,认真总结研判,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考试选拔机制等措施,配合市场调节做好引导工作,有效调解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与继续深造之间的矛盾。关键词:当代职业教育体系;高职院校;毕业生;发展途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职业教育近年来发
2、展迅速,成绩有目共睹。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也在稳步推进和不断完善之中。在中国知网以“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为主题通过检索结果计量可视化分析,从2000年出现相关研究开场,专家学者们关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研究逐年增加,十分是2012年后研究论文数量明显增加。诸多研究之中,关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途径、构建策略、窘境与对策、内涵探究的数量较多,成果比拟丰富。而关于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之后的具有较强前瞻性的相关影响研究成果则较为薄弱,十分是对职业教育发展中的主体职校毕业生的发展途径的影响还需进一步关注。在学历还是个人发展重要条件的当下,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升学途径全程贯
3、穿,极有可能产生“升学热问题,及早研判,可提早理清思路,制定对策,解决问题于萌芽之中,进而防患于未然,保证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一、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提出与不断发展完善一体系建设的政策演进为知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职业教育更好地发展,国家在政策层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纲领性文件,从全局高度对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了要求,制定了目的,并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完善。早在1985年,国家已认识到职业教育是当时整个教育事业中最薄弱的环节,意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逐步建立起一个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构造合理又能与普通教育互相沟通的职业技术教
4、育体系。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初次提出建立“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的。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再次明确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的“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中华特点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构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构造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至此,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各项内容要素已基本明晰。为加快发展当代职业教育,建设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的,2014
5、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组织编制了(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发20146号,确定了“具有中华特点、世界水平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总体建设目的。规划把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放在当代教育体系的大背景下,并作为教育当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建设工作的定位,理顺了发展脉络。在随后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当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在整个第二部分中通过“稳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等5点政策措施对“加快构建当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部署,为详细工作指明了方向。建设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顺应时展的要求,也是尊重职业教
6、育发展规律的体现。以上一系列重大政策的陆续出台,促进了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同时能够看出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逐步重视和建设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心。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内涵和目的都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表述也略有差异。但其中的两个核心要素却是不容置疑的,一个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一个是“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的互联互通,这是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经历验证了的,也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发展中的详细体现。二体系建设的实践探索经太多年的建设和探索,在加速构建当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新形势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获得了一定的成绩,继中高职衔接之后,本科层次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在
7、探索之中,职业教育“断头路的打通工作正在稳步推进,不同层次、不同类型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建设已基本达成共鸣,开局良好。各地各职业院校也纷纷投身到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积极进行中高职衔接和专本衔接的实践与探索,获得了一定的成绩。中高衔接的多形式实践。中高职衔接是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经过近几年的试点和实践,构成了“3+2或3+3分段式衔接形式、“五年一贯制的学制衔接形式、三校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升入高职等衔接形式。整体来看,参加中高职衔接试点探索的省份和院校在逐年增加,进展较快。但在详细的实践经过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内容衔接问题。中高职衔接固然形式多样,但内容衔接有待进
8、一步完善。中高职教育专业目录设置的时间、名称各不一样,且专业设置的口径宽窄不一,专业名称、分类、要求也不规范,高职专业数量远大于中职专业数量,这使得中高职衔接的基础非常薄弱。1因缺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前期整体统筹规划和中高职院校间的有效协同,中高职部分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建设脱节,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在专业目录中的专业设置上对接不够顺畅,进而影响到详细课程体系的有效衔接。本科职业教育建设的稳步推进。(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3号曾经规定“专科层次的职业院校不再升格为本科院校,除部分民办高职院校外,禁止高职专科院校升格,以防止升本后脱离任业教育的办学道路。
9、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当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中,再次强调“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并明确提出“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固然要面对传统观念束缚、体制机制障碍、定位不清等困难,试点院校的转型工作仍然在稳步推进之中。部分省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或给予资金支持,或出台政策支持。各院校应用型转型探索的规模和范围也各不一样,多数整体转型,有的则是在几个分院或几个专业先期进行试点。此外,还有普通本科高校举办“高职学院施行本科教育;一些高水平高职院校的
10、优势或特色专业施行高职本科教育;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合作联合开展并施行高职本科教育。2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职业教育的探索。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学习通道实现完全畅通的重要环节,关系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截至目前,除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联合培养外,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有待政策层面与实践层面的进一步探索。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了更多的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准备了大量后备生源,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广东省2018年9月1日起施行的(广东省职业教育条例),更科学地界定了职业教育的办学层次覆盖范围,将职业教育延伸到了
11、本科、研究生层次,为拓宽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提供了法律根据。为搭建职业学校学生成长“立交桥、知足学生升学就业等多元发展需求迈出了本质性的一步。二、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毕业生发展途径的多元选择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人才成长立交桥四通八达,畅通高效,能更好地知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和人民群诸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在此背景下,职业院校毕业生在发展途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除直接就业外,升学的路愈加顺畅,能够选择继续进修,升学到更高层次的学校学习,提升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历。发展途径可以以更人性化,比方能够先选择就业,工作一段时间后再选择继续学习进修。这种灵敏的发展途径是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势的
12、充分体现。一传统途径:就业“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的发展方针,也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一个明显不同之处。在此方针指导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获得了卓越的成就,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奉献。相比普通高等教育,高职教育较高的就业率正是就业导向成效的体现。各地正在积极开展的“当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也是基于就业导向理念,“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的特点让学生在学习生涯中积极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并充分保障了就业。选择了就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在终身学习的大背景下,就业之后职业院校毕业生照旧能够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不断提升本人,一样能获得卓
13、越的成绩。全国劳动模范黄德智就是很好的例子。黄德智是2001届高职毕业生,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毕业,在广州机床厂有限公司踏实工作的同时仍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先后设计和制造60余种自制工装及特殊刀具,完成改革项目200多项,荣获全国知识型职工优秀个人、全国机械工业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诸多殊荣。这是就业之后边工作边自我学习并获得成功的突出案例。二贯穿途径:升学就业固然高职院校毕业生已有升本途径,但当前条件下仅靠专插本又称专接本自考途径,方式单一,通过率低,介入人数有限。在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职业院校的学生会有更多的选择,选择升学的路愈加顺畅。从高职院校毕业后,还有本科层次
14、以及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可供选择实现继续发展。在升本的选择中,除应用技术本科能够选择外,还有普通本科教育能够选择。学习者能够通过考试在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之间转学、升学,职校学生的成长空间进一步拓宽。通过升学到本科高校的进一步学习,学习者在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个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大大提升。升学途径的贯穿,对于在职业教育轨道学习的学生来讲,除了学历的提升外,进入普通教育轨道学习的时机大大增加。这种变革,不仅实现了职业教育内部专本阶段的有效贯穿,还实现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间的互联互通,对知足人们多样化的受教育需求有重要意义。三优化途径:就业学习再就业从职业教育的本质出发,更应
15、该将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放在终身教育的框架下进行构建,强调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最主要的作用是给各类人才提供继续深造的时机。3这也是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对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出的要求。在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设计能够愈加灵敏,能够先选择就业,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放弃或者结束工作,选择再学习,在原来的学历基础上继续进修,这就是学习就业学习再就业的形式。在传统图1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毕业生的发的招生考试形式之外,详细能够通过学分积累和学分互认的方法使这部分人能够继续深造,以获得本科或更高层次的学位。通过这种形式,能够知足各种层次、不同年龄、不同专业领域人员特殊教育的需要。这
16、在成熟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之中是完全能够实现的,也是我国在加速构建当代职业教育体系时亟需完善的。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形式在这方面探索较早,体系比拟成熟,值得学习借鉴。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知足社会需求和知足个人自我发展需求相统一是高职毕业生选择发展途径的重要考量标准。当代职业教育既要服务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要服务人的全面发展。而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更多的强调了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经济发展职能,被动地适应工作岗位,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的个性发展的服务。在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发展途径上有了更多的选择,进而有更多的时机去主动设计本人的职业发展,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
17、发展理念。三、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可能影响及应对策略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成后,我国的职业教育能够到达先进甚至发达的水平,但前提是在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根据当前的构建策略和趋势,当代职业教育体系逐步完善之后可能产生如下影响:一职业教育类型价值提高,吸引力加强,高职院校社会认可度提升固然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日益重视,陆续出台了支持政策,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改变不明显,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认可度仍有待提升。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随着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的逐步上移和人才成长立交桥的建立,纵向上职业教育内部实现了贯穿发展,横向上与普通教育、继续教育也实现了互联互通,学习者在发展途径上有了更多
18、的选择,多样化的学习需要能够得到知足,高职院校的社会认可度也会因而得到大幅提升。二高等职业教育间的竞争加剧,进一步促进高职院校的优胜劣汰随着近年来高等教育适龄人口的减少、民办高职院校的升格、高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增加以及外国高校在中国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的传统生源日益减少,竞争日趋剧烈。十分是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后,部分高职院校的招生就业工作将遭到较大影响,生存和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于是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一面是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质量高、专业特色鲜明、就业质量和美誉度高,生源较为充足,录取分数线甚至超过本科线;一面是一些高职院校遭遇“零投档,无生可招。三升学之
19、路畅通后,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学热问题在学历还是个人发展重要条件的当下,职业教育从高度重视就业转变到同时能够选择升学进修,则有可能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生“升学热问题的出现。职业教育的全程贯穿就像一把双刃剑,在提高了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的同时,不能忽略学历对于职业教育学习者的吸引力,所以必须考虑到“升学热问题的不利影响。假如出现“升学热则有违职业教育的办学初衷和职业性的本质特点,导致职业院校成为与普通学校一样的升学教育,失去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对原有的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难免有矫枉过正之嫌。在完善的当代职业教育体系下,假如大多数高职院校毕业生为了提高学历选择了升学,那么选择就业的学生就会相应大幅减少,
20、企业行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将会出现更大的缺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和技术技能人才供应缺乏的矛盾将有可能进一步加剧,“中国制造2025的世界制造强国战略目的将缺少技术技能人才保障。如青岛电子学校校长崔西展所讲:“我们要警觉职业学校的过度升学倾向,国家打破职教的天花板,走双轨制是正确的。但在职教的转型中,学校也要把握好。升学教育不能被狂热追逐,不是每个学生都合适升学。4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假如职业教育也是以升学为导向,那将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负责任。职业教育就必然失去其存在的社会价值5。因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在积极参加当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应认真总结发展趋势,根据市场需求调研实际积极开展职业教育供应侧构造性改革;及时预测研判发展中碰到的问题,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和品牌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院校竞争力;定时统计毕业生升学就业途径的选择比例数据,提早做好引导工作,构建规律、人力资源市场供求规律和考生自我发展意愿的前提下,有效调解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与继续深造之间的比例,避免升学热等问题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