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培训的急诊医学论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培训的急诊医学论文-精品文档.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育培训的急诊医学论文1美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1.1培训项目为了应付各种紧急情况,美国要求所有的医师都要上过急诊医疗服务体系课程4,同时还规定了全职型的急诊医师不仅需要大量的急诊知识,还需把握整个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知识。为此,美国急诊医学委员会ABEM、美国急诊内科医师学院ACEP、急诊医学住院医师导师理事会CORD、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联合会EMRA、急诊医学住院医师评议委员会RRC-EM、学院急诊医学协会SAEM联合制订了急诊医学临床实践形式。急诊住院医师培训计划包括内科、外科、创伤、心血管病、骨科学和产科学,以及对药物中毒和家庭暴力的识别和干涉技能等,此外还应该加强其他非专业技术的培训,如
2、计算机技术、客户服务、商业管理、咨询技巧等。美国每年有950名住院医师通过这项培训。美国急诊医学会还为住院医师提供各职业阶段的培训,以确保各地的美国民众都能够获得同样高水平的急诊医疗服务。而全美急诊专科医师获得批准的培训项目共有467个。主要包括:医院管理、临床法医学、临床药学、科研、重症医学、灾难医学、院前急救系统EMS、环境卫生、老年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等等。绝大多数急诊医学专科培训项目属于下面几类:院前急救系统EMS、超声、儿科急诊医学、全球急诊医学、科研、毒理学、重症医学、医学模拟、医院管理、医学教育、灾难医学和运动医学。1.2资金保障专科医师在急诊培训期间的工资大致与住院医师类似,
3、约为每年6万美金,而这部分的培训项目基金一般不来源于联邦政府,而是由接受培训医师所在的急诊室工作盈利部分提供,另外,大多数受训医师都会介入科研工作,以获取一部分的劳务报酬。2中国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固然我国的急诊医学起步较晚,但我们充分认识到急诊医学是一门涉及面广、实践性强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学科。近10多年来,我国的急诊医学迅速发展,已构成了院前急救、医院急诊、危重病监护三位一体的急诊医疗服务体系emergencymedicalservicesystem,EMSS和一支由临床、科研、教学相结合的急诊专业人员队伍。但全国现有专职急诊医师仅约5万人,其中80%90%为其他专科医
4、师5,且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因而,我们必须加强急诊医学教育,尤其要做好毕业后教育工作。2.1教育经过与美国不同,我国是从2010年才开场在上海先行试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的。完成院校医学教育的医学生,将以社会人的身份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项目6。根据其学历和培训医院的不同,开展2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的培训。培训结束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构造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考核合格者将获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合格证书,当然在此之前必须先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书。同时有部分优秀医师还能获得硕士学位。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师能够选择继续参加专科医师规范化
5、培训。2014年上海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新增了急诊专科培训基地。通过23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急诊科医师将获得更专业的亚专科教育,同时优秀的医师还将通过本身努力获得额外的博士学位。2.2培训项目与美国诸多的培训项目不同,我国专科规范化培训主要包括:院外急救包含灾祸紧急救援等、院内急救包含创伤、中毒等和急危重病救治ICU三大类7。通过培训,希望到达把握急诊病人的病情分级;把握常见急症的症状鉴别诊断,对常见急症进行基本正确和独立的急救诊治;熟悉和初步把握各种常用的急救技术和方法。另外在科研方面,能阅读有关急诊医学的外文书刊并了解临床科研方法,结合实践,写出病案报道和综述。值得一提的是,上海专科医师
6、培训将有2个月的集中培训,这是培训的一大亮点与特色,主要包括:院前急救、基础生命支持、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高级创伤生命支持、急危重症抢救技术血液净化,呼吸支持,有创血液动力学,急诊B超,营养支持,监测等、灾祸医学、急诊沟通技巧等等,为培养动手能力强、应变能力快的合格急诊科医师做努力。2.3资金保障与美国不同,上海是建立政府投入、基地自筹、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于全科以及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业住院医师培训的财政补助力度。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探索社保基金增加划拨基地医院经费的长效投入机制。另外,为保障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上海市多部委决定设立专科医师规范化
7、培训的专项经费,对于委派医院、培训医院和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经费支持,使急诊医师毕业后教育能顺利贯彻进行。3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的建议3.1加强政策导向固然我们的毕业后教育还处于起步阶段,但这4年实践下来,我们为各级医疗机构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能独立、规范地承当本专业常见多发疾病诊疗工作的急诊临床医师。目前,急诊医学还属于紧缺专业学科,据统计,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急诊和ICU医护人员共有6022人,医师占29.5%,其中医师硕博高学历的仅占25.9%。上海市100所二、三级医院急诊年工作量到达914.27万,实际抢救和留观均超编制。工作强度高
8、,人员配备缺乏,医护高学历所占比例偏低是目前的主要问题。所以更需要我们加强政策导向,加快政策扶持、加大毕业后教育培训的力度与强度,培养出更多学历高、医术精、医德高的优秀急诊医师。固然政策的推行与执行经过中有些许障碍,但我们会贯彻始终,为培养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的医师、为促进临床医师培训和管理法制化与规范化,为提升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而做出积极的作用。3.2加强培训监督固然在不同的医院进行规范化培训,但我们希望结果是同质化的。所以对于基地的标准、培训的标准、考核的标准都做了统一的规范度量。如:急诊科相对独立的布局合理的急诊区域;科室设置与人员配置;医疗设备;医疗工作量
9、;医疗质量以及师资条件都做了细致的规范。在培训标准里对于相关科室轮转计划,要求到达的培训目的都做了逐一规范。在培训结束后将统一参加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试,结业综合考核采用客观构造式临床考核OSCE的方式。但好的培训计划还需要有力的监督机制,以求到达从“进到“出都规范同质的结果。对基地的督导、对师资的培训、对考试经过的全程录音都是我们加强培训监督的保障。为使急诊医学教育培训体系越来越完善,我们一定会把监督机制落到实处,绝不走过场。3.3加强急诊建设上海作为国际性特大型城市,老龄化突出,以交通工伤事故、化学事故和中毒意外伤害,以及群体性突发事件、气象灾祸等引起的急危重症已成为威胁生命的重
10、要因素。积极应对人民群众对急诊医学发展需求、提高急诊急救的防治管理和综合救治能力是政府加强公共卫生事业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我们已经完善了全市院前急救系统网络规划和标准化建设,另外,经两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已建立5个创伤急救中心、2个烧伤急救中心、3个儿科急救中心、2个心脏急救中心、2个核化救治中心和1个脑外科急救中心。例如,上海市东方医院构成了创伤急救院前、院内“一体化的优良形式。考虑到地域分布和伤病分类,结合5+3+1规划施行,我们已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全市覆盖,医疗救护基本实现“就近急救。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探索开展分类救护形式、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和应用,转运服务可实行预约或排队的服务制度
11、以及加强救护车和急救装备配置,按每万服务人口不少于0.25辆的配置标准,确保救护车道路优先权,完善应急联动协作机制,确保急救专业队伍的建设和院前院内的序贯救治。3.4加强人员保障美国急诊医生学会以为8:急诊医师的健康是他们能够长期成功担任急诊工作的前提。他们的健康在很大程度上遭到轮班制的影响,这种影响具有累加效应,而且这也是急诊医师放弃这个职业的最重要的原因。因而,该学会建议轮班制度的安排应尽可能符合人的生物节律,推荐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专职上夜班和三班制的排班方式;避免在连续数天内上班时间过长,每一班的工作时间应小于12h,并且在轮班的经过中应规律的安排24h休息;将夜班医师的日间工作量降到最低;在排班的时候还应该考虑到急诊科的工作量、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医师的人数情况。这种人性化的处理形式是值得我们学习,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于一名医师的尊重和理解。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是能留住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