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政策-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政策-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政策摘要: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日益明显,教育资源的失衡已严重阻碍了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实现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施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等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财政政策。关键词: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财政政策近年来,我国城乡义务教育的发展差异显著,突出表如今办学条件、经费投入、师资水安然平静教育质量等方面。这种差距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的失衡,阻碍了义务教育目的的实现。2005年5月25日,教育部下发(关
2、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把今后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进一步落实到办妥每一所学校和关注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上来,有效遏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校际之间教育差距扩大的势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的平衡发展。这表明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将发生转变,从忽视农村教育发展转为优先向农村地区、弱势群体倾斜;从集中优质资源打造重点学校、培育精英的教育转向面向大多数人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的公共性、公平性。义务教育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它作为一项公共支出,理应由国家承当,政府提供。本文从财政的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对策。一、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必要性(一)义务教育时机均等是实现社会
3、公平的基本要求。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组成部分,而义务教育的权利平等和时机均等,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在当代社会里,人的基本教育权利,是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作为政府提供的最低标准的合格规范教育,保障的是人的基本人权和发展权利。所以,为所有儿童提供平等的义务教育权利和时机,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要求,是政府必须承当的职责。为此,无论儿童出生于城市还是乡村,政府都应该为各地区提供平衡的经费,使他们接受一样条件和水准的义务教育。(二)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是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我国城乡二元经济构造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假如不加以有效遏制,必将影响经济发展和社
4、会稳定。农村教育,十分是农村义务教育的水平怎样,关系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假如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缺乏,必然造成农村文盲增加、劳动力素质下降,使其陷入“落后贫困教育水平低下更落后的不良循环。人力资本理论以为,教育投资就是生产投资,通过接受教育,人们的经济决策效率得到了提高,人们的获利能力也相应得到了提高。而且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农村,初等教育的投资收益率是最高的。因而,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是缩小城乡差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政策手段。二、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财政政策(一)加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并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其一,中央政府要下决心压缩其他开支,确
5、保国家教育财政性支出占GDP的比例到达4,并在2010年到达4.5左右。各地政府也要严格根据新修改的(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教育投入要确实做到“三个增长,年初看预算,年终查决算。人大要加强对同级人民政府落实教育经费“三个增长的法律监督。其二,各级教育投入既要解决总量投入缺乏的问题,也要解决配置不平衡的问题,明确政府是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全部责任方。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中,要对农村义务教育给予更多的政策照顾和倾斜,真正缩小农村义务教育财政投Adz的差距。(二)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我国现行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体制是施行“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
6、管理体制,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以最困难的县乡两级财政为主体。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当部分县乡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仅依靠县乡的财力是很难保证的,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必须在强化县级政府作为管理主体的管理责任的同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财政分担责任,加大县级以上各级政府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主体责任,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机制。能够根据各级政府的现实财政能力,对东、中、西部三类地区农村义务教育所需的各项经费的初始来源和责任作出明确合理的分工,对老师工资、公用经费、危房改造等义务教育所需要的各项教育经费,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分别由各级政
7、府财政来分担。建议中央财政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当主要责任,对中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承当部分责任;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省级政府也应承当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部分经费。通过明确各级财政主体的投入责任,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真正将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共财政体系。(三)同一区域内,以学生数为标准,施行城乡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有条件的地区能够不区分城市和农村,以学生数为标准,实行义务教育均等化拨款制度。以北京为例,2001年北京市教委、北京市财政局重新修订了(北京市普通教育事业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新标准对知足教学所必需的正常运行经费做了明确规定,不再分为城镇、农村标准,实
8、行统一的公用经费标准。市级财政还专门设立了农村义务教育专项资金,规定每年至少投入一亿元重点支持农村小学布局调整、改善办学条件、消除危房、信息化建设、老师培训等项目,为“城乡统一标准办学提供了资金支持和制度保证。(四)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政策。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国家义务教育财政“低保是指国家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完成国家规定教育目的所需的办学条件的最低经费投入的保障,主要解决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到达国家规定的最低要求。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制定出台各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最低保障线,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学校的“基尼系数等推进义务教育
9、平衡发展的措施。从义务教育平衡推进与政府财政能力的关系来看,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平衡仅依靠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是不可能实现的。中央政府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财政转移支付,在推进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经过中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在义务教育“低保制度下,地方政府主要负责所辖区域内义务教育平衡发展问题,尤其关注对本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中央政府主要负责全国范围内的非平衡问题,负责协调、平衡义务教育阶段投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建立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预算,以预算的形式确保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构造,着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农村义务教育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过低,城乡差距过大,已经成
10、为教育资源配置不平衡的突出问题。2004年,小学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农村167元,城乡之比为2.9:1;初中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农村为269元,城乡之比为1.4:1。另外,农村学校危房问题也特别突出。2002年全国普通中学、小学校舍危房面积中农村校舍危房面积就占到总面积的49.86和82.73。以上因素,影响了农村学校办学整体水平的提高。建议中央安排专项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重点用于施行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当代远程教育工程。(六)建立义务教育经费问责和绩效责任制度。并把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列入政府主要责任考核内容。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要加强各级政府义务教育经费问责和绩效考核制度。在教育资金的分配、使用上,要有利于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并以此作为评定各级政府绩效的一项重要指标。不仅要把义务教育平衡发展列入政府主要责任考核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加大义务教育平衡发展的施行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