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讨论-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讨论-精品文档.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课程改革的问题及对策讨论1.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认识,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高校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改革形式能够照搬照抄,必须深化高校课程改革的认识:高校课程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得以成功的关键,对高校课程改革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整体难度有科学地把握和认识,科学规划,根据高等教育发展的内部与外部规律决策,理论推理与实践检验相结合,及时推广已经获得的优秀成果,提高改革效率。与此同时,要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共同发展;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共同发展;知识学习、能力塑造、素质养成相统一;尽快实现我国各高校课程的基础化、综合化、实践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原来,我国的课程观一直是以知识
2、为中心;如今,要把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排在第1位,其次才是学习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我国需要创新性人才、复合型人才,高校必须牢谨记住国家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课程改革价值取向。2.合理增设选修课程哈fo大学是最早全方位地实行选修课的高校之一,他们的选修课从1874年就尝试开设了。时任校长的埃利奥特曾讲:“我们的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喜好和才能,唯有当课程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示才能的平台时,这门课程才是有价值的。哈fo大学的课程体系由自由选修课、限制性选修课、必修课组成,课程的形式则分为讨论课、讲授课、实践课、老师个别指导课等。哈fo的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课程多样化与课程统一性的高度统一。我国各高校也要借鉴哈f
3、o大学开设选修课的经历,合理增设选修课程,拓展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我国高校的课程体系改革必须紧跟国际课程发展的步伐,果断取消内容单调乏味、知识面狭窄的选修课,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种类,增加学生选择的时机和余地,充分考虑学生的理想、兴趣、喜好和现有的知识水平,让他们在学习课外知识的同时,也能兼顾能力和素质的提升。通过选修课弥补他们的缺乏,以更好地知足经济和社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总而言之,要致力于建立科学且合理的选修课课程体系。学校层面,不能狭隘地站在资源整合与利用的角度,只开设容易驾驭、资源消耗较少、选择人数较多的选修课,而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喜好和多元智能发展
4、的需要,争取把开设选修课的权利下放到学院和老师手中;老师层面,要对开设选修课的意义和内涵有科学认识,要认真备课,革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绝不能敷衍了事;学生层面,不能避重就轻,只选择难度较小、学时较少、学分较多的选修课,要根据本身的兴趣、喜好、综合素质的发展方向,选择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发展性的选修课门类。3.革新课程内容,与时代和国际接轨我国高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留下了明显的20世纪50年代的苏联形式的痕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与前苏联如出一辙。缺点是专业知识狭窄、理论脱离实践,课程内容乏善可陈。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出现很多穿插学科,原有的课程内容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因此,高校课程的内
5、容必须与市场经济接轨,与国计民生接轨,更要与时代和国家接轨。高校的课程内容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人本身的发展逐步演变的。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内容的革新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体现我国高校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国际化程度,一方面要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在课程内容中的比例,以知足学生相关需要;另一方面要注重课程内容的可实践性,促进科学知识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另外,还要增加帮助学生把握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方法的课程内容;最后,要实现课程内容综合化,最终实现高校课程内容的当代化与国际化。4.文科课程与理科课程互相浸透,和谐发展科学技术的革新正在改变人类的生活,但是冰冷的机器不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正确的思想、情感、价
6、值观才是人类文明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世界各国在加强科学技术教育的同时,也非常重视人文教育,众多高校增加了人文课程和课时,努力把人文教育浸润到学生的骨髓中,升华为其唯一无二的优秀气质。尤其鼓励理工科学生多接受人文教育的熏陶,成为文理兼通的出色人才。比方,美国的高校比拟重视对理工科学生进行人文教育,通过人文教育使理工科学生认识到人类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感,避免他们违犯科学的精神,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相应地,高校在课程设置时也要尽量使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多学习理科的课程,扩展学科视野,促进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5.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合理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比例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没有处理好理论与实
7、践的关系,出现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并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我国的高校课程改革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改变实践性课程附属于理论课程的地位,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一是要优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比例,适当加大实践课程所占课程总量的比重。二是要提高实践课程的质量,严格要求。实践性课程可单独设置并按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所开课程都要认真考核,学生不得免修,并适当提高学分。三是要处理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逻辑关系,建立与理论课程相适应的形式多样的实践课程等内容。对于授课时间,应该先安排理论性课程,再安排实践课程,先理论后实践;对于课程内容,理论课程主要介绍基本的理论和原理,实践课程主要教授学生设计方法、工程技术、测量方法等,而不是简单地验证理论课程的知识,要以其为基础进行课外延伸和扩展,让学生自发地去探索,去创新。理论课程需要实践验证,能够帮助学生加强记忆,而实践课程必须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前提。高校课程必须实现由理论到实践,再由实践到理论的良性循环。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增进知识的理解,学会实际的应用,成为知识和技能俱佳的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