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理论评析及优化-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理论评析及优化-精品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理论评析及优化一、高校财务管理形式变迁的历程简述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主体从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也相应地实现了其形式的变迁,这种变迁共经历了两个历史阶段。(一)第一阶段(1949年1979年):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形式阶段这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到确立改革开放道路的三十年。在这三十年中,政府一直是高等教育投资的唯一主体,财政拨款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形式。政府既是高校的所有者也是经营者,既是举办者也是办学者,高校所有事务都必须遵循政府的指令性计划办事,高校没有自主发展的权利,所有运行规则均由政府制定,高校只是完成任务罢了。这种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形式使我国
2、高校长期处在以强调政府行政控制为基础的制度环境中,统得太多,管得过死,高校理财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第二阶段(1980年):市场经济体制下“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阶段1980年以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高校作为独立法人主体地位确实立,高校已成为面向社会自我筹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独立主体。筹资自主权进一步落实,筹资理财地位进一步加强,这使高校经费来源已不再局限于财政拨款一个渠道,还包括学生缴纳的学费、杂费,企业、个人对学校的捐赠,学校对外服务所获取的各项收入等多种来源渠道。在这种情况下,高校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度集中的财
3、务管理形式显然已不适应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和高校超常规发展的形势需要,绝大多数高校都对这种形式进行了改革,建立了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集中与分级相结合的高校财务管理形式。二、现行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评价与考虑改革后的“统一领导,集中或分级管理的高校财务管理形式显然比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财务管理形式进步了很多。它不但落实了高校的理财自主地位,充分调动了高校理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整顿了高校的财务会计秩序,规范了高校的财务会计行为,整合了高校的有限资源,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但我们也应看到,这种形式在获得本质进展的同时,也由于遭到高校传统财务管理形式的影响以及高校对“集中
4、或分级两者关系的把握不当,使这种形式在高校的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深化研究并讨论解决。(一)现行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利弊分析目前,高校在财务管理形式的选择上,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规模较小,年度资金流量不大的高校一般采用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二是规模中等,年度资金流量比拟大的高校一般采用分级管理、一级核算的财务管理形式;三是规模较大,年度资金流量很大,财务制度健全,财务关系明晰,责权利目的明确,具有较强宏观调控能力的高校一般采用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通过近几年来在高校的实际运行试验,结果表明: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一般具有统一高校财务收支、便于集中全校财力、统筹调用资金、促
5、进学校发展的优点,但也普遍具有统得太多、管得过死、缺乏鼓励机制、不利于调动二级单位积极性的缺点。而第二种财务管理形式由于采用一级核算、分级管理,财权相对集中,事权相对分散,往往造成二级单位财权与事权的不统一,使二级单位管理权不易落实,缺少必要的自主权和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潜力,给二级单位办学构成种种障碍。因而,这种形式也不利于调动各二级单位的群体积极性,并且还容易造成很多管理权限不清,职责不分的问题。对第三种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而言由于其实行“二级管理、二级核算的运行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高校二级单位财权与事权的统一,能充分调动二级单位当家理财、增收节支的积极性。但这种形式往往在强调微观搞
6、活的同时,忽视综合平衡和宏观控制,导致高校财力过于分散,难以全面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资金的统筹与调控。由上可见,片面的“集中或片面的“分级都会给高校财务活动的开展、财务关系的处理以及正常经济秩序的维持带来一定的影响。它需要高校正确界定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的概念,处理好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的关系,不能在财务管理形式的选择上摇摆不定,时而侧重集中,时而侧重分级。当财务管理权限下放太多、二级单位财务管理混乱时,就将财务管理权限全部或大部分收回;当二级单位反响强烈、缺乏办学积极性时,就将财务管理权限大幅度下放。这样做不仅不能处理好高校财务管理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而且还会使高校财务管理陷入“一统就死、
7、一放就乱的行为怪圈,难以自拨。(二)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再造笔者以为,高校财务管理形式要实现“统而不死,放而不乱,步入良性有序的发展轨道,就必须在总结高校原有两种财务管理形式实践经历的基础上,结合高校的发展战略目的,对现行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形式进行全面地、科学地改造与完善,把其建立成为“以预算控制为核心、以财务业务一体化为平台、以资金动态集中控制为手段的“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办公的财务管理新形式。详细内容包括:1.完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强化财经工作领导职能。财经工作领导体制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的重要内容,强化财经工作领导职能其本质就是坚持“统一领导的地位不变。高校作为面向社会独立
8、办学的法人实体,按(会计法)和(高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必须建立校长负责制的财经工作领导体制,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分别建立总会计师或主管财务工作的副校长、财务处长、二级单位财务负责人和基层财务人员等若干层次的各级领导经济责任制。在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建立健全内部规章和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财务开支领导“一支笔审批的制度,以到达强化高校财务管理,强化高校经济领导的目的。同时,也便于集中全校财力,统一运筹资金,知足高校产业化办学和全面深化扩大发展的需要。2.重组财务业务流程,构建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市场经济环境下,随着高校财务管理主体地位确实立和理财自主权的落实,高校不仅要会理
9、财,还要会生财、用财和聚财;不仅要会做账,还要会分析;不仅要会服务,还要会管理。这使高校传统财务管理形式下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已不能知足高校目前快速发展的对财务管理多样化功能的需求。它需要高校通过对现有财务业务处理流程进行适应性评价,及时发现各业务处理流程间存在的潜在和显现的断点、漏洞和矛盾;分析这些原因,制定出相应解决方案,修正业务处理中不合事宜的管理点,实现财务业务流程的再造。但这种流程再造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其本质就是利用当代信息技术的管理与方法,搭建高校财务工作的技术支撑平台,解决高校财务运行中信息披露不够、有效沟通缺乏、效率低下的矛盾与问题,保证高校财务从管理到业务上的流程通
10、畅,为高校财务良好运行和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详细来讲就是要通过会计电算化及数字化校园、校园“一卡通的建设,实现校园信息的标准化和高校管理信息系统的整合;促进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密切配合及分工协作;确保高校各项收费、资金划拨、预算控制及信息传递等财务工作的顺利实现;减少设置障碍,提高运行效率。3.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强化预算管理核心地位。高校作为以支出为目的的非营利组织,预算管理是其最重要的管理方式,它对规范高校财务管理、调节高校财务收支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资金种类及流量迅速增加,资金运动越来越复杂,资金投放的用处、效益及考核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这就要求高校要建立全面
11、预算管理制度,施行预算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经过监督。通过强化经费使用的计划性,有效协调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4.建立集约型资金管理中心,实行资金动态集中控制。高校资金结算中心是高校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是全校一级财务和所有二级财务资金结算的管理职能机构。建立资金结算中心,不仅能够集中学校分散在基层的财力,调剂资金余缺,组织资金供给,保障学校的资金供应,而且还能够通过预算把原来过于集中的财权下放到基层,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基层理财意识,实行资金结算,加快资金周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5.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加强会计机构及人员独立性。会计核算中心是将全校的
12、一级单位、各二级单位如后勤实体、校办产业等会计核算工作集中起来,统一办理睬计事务的相对独立的会计机构。其会计人员的编制、组织、人事、工资关系等均归财务处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并集中在财务处办公。这种体制形式的建立,一方面能够防止原二级单位负责人对从属的会计人员进行约束、控制甚至打击报复,解除了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使会计人员敢于监督;另一方面还割断了会计人员与各二级单位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使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不受二级单位经济状况的影响,进而使会计人员能保持独立性,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客观公正地进行记录和报告,并敢于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完好性进行监督。三、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优化目的及途径选择高
13、校要完成国家和社会所赋予的人才培养重任,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财务管理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其管理好坏将直接影响高校的财务状况,甚至影响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因而,笔者以为,高校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需要求其财务管理也要从长远发展的目的出发,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形式。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形式其本质是对高校传统财务管理形式的改造与完善,它追求高校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社会声誉及影响力的全面提升,而非规模的盲目扩张、经费的盲目筹资和短期效益。其实现的详细途径包括:(一)树立可持续财务管理观念优化的财务管理形式是建立在优化的理财观念基础上的。近年来,我国一些高校在财务
14、管理形式选择上的扭曲,其根源不在方法上,而在观念上。如很多人把高校财务集中管理以为是个别或少数领导人对财权的集中或垄断,把财务分级管理看成是领导财权的分配或再分配,进而把财务的集中或分级理解成了领导争权夺利的交汇点。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高校的财务管理不可能构成科学的管理形式。这就要求高校财务管理必需要更新观念,改变传统的以计划经济为主体的观念体系,树立新型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要求的财务管理观念。在充分认清集中与分级两者关系的基础上,确立以成本与效益、风险与收益、投入与产出等相应关系为核心,以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成本价值等市场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新型的财务理财观念,进而到达不断优化高校财务管理观念
15、的目的。(二)建立可持续财务管理目的在目前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可持续财务管理目的的选择既要符合高校本身特殊的社会定位,也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要求。总的来讲,应确立以保证高校财务状况正常化开展为基本目的,以投资效益最大化为首选目的,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永久目的的科学的高校可持续财务管理目的体系。(三)建立可持续全面预算体系新晨高校全面预算体系是集高校预算从编制到执行、直至最后反应全经过的一种当代财务管理方法。它强调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和当年计划,并力求长远规划与短期计划能够有效协调,进而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另外,这种预算体系还需要在技术上改良高校传统的预算管理方式,在促进高校
16、预算编制的经过、结果能够适应高校理财环境不断变化的同时,还要采用高水平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模型来拓展高校传统的年度预算框架,建立以资产保值增值和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全面预算程序,进而监督高校价值创造活动的全经过。(四)建立可持续财务预警体系高校可持续财务预警体系是用来衡量高校筹资、投资风险及整体财务运行状况的综合性系统。它具有监测、信息反应和预警的功能。当高校财务目的在实现经过中出现潜在危机时,预警系统能及时找出导致高校财务状况出现恶化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制定出有效的措施,保证高校可持续发展目的的顺利实现。(五)建立可持续财务报告体系高校可持续财务报告体系作为高校长远发展战略的控制手段之一,并不是高校各职能部门日常工作的总结报告和财务会计报表,而是反映高校发展经过中的实际指标与全面预算指标偏差程度的报告体系。它与高校财务报告的区别在于,可持续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描绘高校基于办学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情况,不仅仅限于传统的财务会计信息,还包括管理睬计方面的信息。它强调使用最新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财务分析方法,对高校的整体活动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分析。【摘要】本文扼要回首了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变迁历程,对现行高校财务管理形式的利弊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化地分析,提出能正确处理集权与分权关系的高校财务管理新形式,并对此形式的优化目的及实现途径进行了初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