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文化论文】谈公共文化服务与老年人精神需求(共3565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文化论文】谈公共文化服务与老年人精神需求(共3565字).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公共文化论文】谈公共文化服务与老年人精神需求(共3565字)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怎样提高广大老年人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的群体水平,已逐步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尤其是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老年人寿命的增加,为老年人创造健康、安全、能够介入社会发展的环境,提高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让老年人在身心愉悦的状态下安度晚年,成为研究老年人精神需求的一项重要课题。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重要阵地,怎样为老年人搭建一个这样的平台,是我们在博物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探究的。关键词:博物馆;老年人;精神需求我国正在经历“银发浪潮,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数据显示,2018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
2、4949万人,占比17.9%。据相关揣测,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在2025年左右到达3亿,并在21世纪50年代中期接近5亿,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将在2050年超过35%。人口老龄化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供应和养老负担,也影响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怎样知足老年人对文化的精神需求,值得我们探究。1博物馆关注老龄化社会问题老年人是社会的重要群体,是社会发展和建设的重要气力,是重要的人力资源,怎样充分调动老年人介入社会发展和建设的积极性,让老年人共享社会发展成果,成为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以陇西县为例,2018年陇西全县人口52.49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8.4
3、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根据联合国老龄化社会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超过10%就进入老龄化社会,陇西县已然成为一座老龄化的县城。老龄化带给我们的问题有老龄化速度过快、社会养老压力加大、老人服务和养老方式面临挑战等。其实,老龄化已经浸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场所,有责任和义务介入和推动解决一些老龄化的问题。根据(关于加快构建当代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将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困难群众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对象,让文化的阳光普照群众的要求,博物馆的受众面在不断扩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不同的参观要求,博物馆需要配套一系列的做法
4、才能知足人们对美妙精神文化的追求。近年来,各地博物馆通过招募志愿者、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社教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等措施,应对老龄化社会带来的问题。但是作为基层博物馆,由于老年人观众的文化层次不同、展览策划的局限,部分老人无法充分得到文化滋养,加之对老年人心理需求没有深化的研究,在老年人服务这一环节还是很薄弱的。2基层博物馆面对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探索用一个类型、一种标准、一个目的面对所有参观者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老年人走进博物馆也不仅仅只是由于博物馆是个避暑乘凉的好地方。怎样盘活公共文化资源,让文物“活起来,让更多人感受文化滋养,这些群体是我们需要关心和关注的。2.1分析人员构造,优化资源配置以陇
5、西县博物馆为例,该馆已对外开放8年,从这8年的参观群体来看,从开放之初依靠旅游节会被动拉动观众参观,发展到如今天天参观人数的直线上涨,一些重大节日节会日参观量有1000余人次。我们对观众调查报告进行分析,陇西县博物馆参观者可分为四类:一是政府接待的参观者,占参观总人数的18%;二是馆校共建学校师生,占参观总人数的69%;三是休闲娱乐而来的观众,占参观总人数的11%;四是有求知求学类型或研究博物馆的观众,占参观总人数的2%。而在所有参观人群中,老年人观众一般是为休闲娱乐而来的参观团体和当地居民,老年人也成为我们相对固定的参观群体,常是以团体形式参观。本地老年人走进博物馆一般是家庭组织活动,也会有
6、具有相关知识的业余喜好者,他们是对一类展览或展览中的某件展品感兴趣才走进博物馆。这些分析结果让我们能够知道老年人对博物馆设施设备等硬性条件的需求,展览类型、展线展程设置都会影响老年人的参观质量。2.2打造舒适环境,提升参观体验怎样让老年人感受博物馆的温度和个性,一是无障碍的参观通道,二是热情周到的接待,三是便利的生活服务设施,四是专业而不失贴心的展览。在调查老年观众需求的时候,我们发现老年人最需要的是咨询服务,如参观道路怎么走,生活便利设施在哪,能否提供其他旅游推荐等。在日常接待经过中,接待人员的服务质量能够直接影响到参观体验,成为老年人对一个博物馆的初印象,也是老年人发现兴趣的激发点。老年人
7、会由于一次有意思的讲解而喜欢上这座城市,老年人对这次讲解服务的良好评价也会影响更多人喜欢博物馆。好的讲解当然脱离不了好的展览,老年人对介入性较强的展示更有兴趣,博物馆要做好串联各介入展示点的连接和设计。在做观众调查时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是当地的一名退休老老师,参观完展览后十分感慨地讲:“我小时候一直就在这个叫西河滩的地方玩,从来都不知道这是具有这样丰富文化底蕴的地方,你们的展览让我想到很多,我下次一定还会带伙伴再来。当一种强烈的个人需求使一个观看者极其希望看到那种具有知觉性质的物体时,记忆系统就会对知觉产生强烈的影响。2.3发挥余温余热,介入发展做奉献博物馆能够吸纳老年人志愿者,为老年人提供为社
8、会服务的平台,让老年人介入到弘扬和分享传统历史文化中来。对于长期寓居在这个地方的老年人来讲,介入博物馆文化教育是对这片地域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体现。老年人能够为博物馆展示教育提供珍贵建议,而博物馆给老年人带来的是充实的生活、丰富的体验、有趣的知识。这是让每个老年人老有所乐的方式之一。这不仅扩大了博物馆“第二课堂的社会教育覆盖面,也成为退休老人的“第二职业选择。陕西历史博物馆老年志愿者石芳芳教师这样讲:“由于在这里做志愿者的老年人同志都离开了本人干了几十年岗位,十分是今天退休人员生活负担较轻,会有较多闲余时间,为丰富本人的生活,找件有意义又有正能量的事情帮助我们消费时间至关重要。从目前来看,我非常
9、喜欢这个平台,除了有益于别人,还能本人长知识,何乐而不为呢。这就是老年人对博物馆的热爱和博物馆搭建这个平台的意义所在。国家文物局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共10.08亿人次走进博物馆,博物馆举办展览超过2万个,教育活动超过20万场。这讲明博物馆的热度在不断增长,博物馆的教育职能也充分凸显出来。要扩大博物馆教育的覆盖面就需要与社区合作,社区作为老年人活动的主要阵地,老年人能够更多地介入博物馆的展览和活动。陇西县博物馆举办“慎守儒风林则徐家风展“陇西历史文明图片展“十二生肖文图图片展等展览和“重阳节走进敬老院“老年干部笔会等活动,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为老年人带去暖和,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的关爱和
10、关注。我们将来要做的也许是一场关于社区故事的故事会、一趟周游小城的徒步之旅、一次舞蹈歌唱比赛借鉴社会教育发展成熟的博物馆关于老年人活动的经历。我们还能做的是为老年人提供一整套的参观体验流程,展览的设计、配套的讲座、社会教育活动、文创产品的开发都需要考虑老年人的需求。密切联络社区,让社区参与博物馆工作中,策划出接地气、有影响、有意义的展览。3启示与考虑博物馆分众施策的趋势是必然的,博物馆传输高品质文化的平台是不变的,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是一直都需要的。博物馆老年人教育的载体是丰富的,任何一件文物或一处遗址,其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故事,老年人有时间和经历去发现它、传播它、研究它、保护它。老年人不仅充分利用了本人闲余时间,更多的是得到了精神上的知足,他们需要被关注,需要去发现,需要去知足,精神养老也是我们将来社会需要重视的。博物馆老年人工作需要社区参与,社区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环境,老龄化社会对社区文化的发展也提出了要求,博物馆参加社区文化创立是最有利于老年人需求的。博物馆社区中心化是近些年来博物馆走向普通公众的一个重要趋势,是社区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要阵地,需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解决方法,发挥本身优势服务老年人、关爱老年人,营造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社会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