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精品文档.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强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摘要:斯金纳对强化理论的提出和研究为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在了解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把强化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备什么样的必然性以及怎样应用,本文提出了相关的方法。关键词:斯金纳强化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一、强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一)什么是强化理论强化理论也称操作性条件反射论。该理论最早是俄国的生物学家巴甫洛夫提出来的,巴甫洛夫创立了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之后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金纳在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论、华生的行为主义论和桑代克的尝试学习论的基础之上,提出的一种新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对强化的解释不同于巴甫洛夫。斯金纳把强化看
2、成是加强某种反响、某种行为概率的手段,是保持行为和塑造行为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所谓强化,是指某项行为的结果会增加或降低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斯金纳还对动物的学习行为进行了专门研究,其对人类行为的训练与学习、控制与调节、预防与矫正有重要的影响,于是也就有了这篇文章的思路,把强化理论应用于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去。(二)强化理论的类型斯金纳提出了四种类型,第一和第二种的类型是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使用某种有吸引力的评价或奖酬,如肯定、赞扬、增资、提升等,对某一行为进行肯定和奖励使之重视并加强这一行为。而负强化是使某种不符合要求的行为有了改变时,减少了其不愉快的刺激,也就是讲去除结果中的负面因素。第三
3、种类型是惩罚。惩罚是为了降低一种行为被重复的可能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惩罚的前提是消极的行为,惩罚是为了强调目的行为发生的概率降低。比方使用批评、降薪、降职、处分等带有强迫性、威胁性的结果,进而消除这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但是惩罚具有一定的毁坏性,它会使人产生一些负面效果。最后一种类型就是消退。对于一些行为假如不想采取惩罚的方式还有消退的方式。消退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对某种行为不予理会,以表示对这种行为的轻视,使之自然消退。二是对原来用正强化建立起来的好的行为,由于种种原因不再予以正强化,最终渐渐消失掉。比方,教师忽略学生成绩的提高与进步,逐步地学生对待学习和工作就不再有积极的态度了。上述的四种
4、类型中,正强化是影响行为发生的最有力的工具,通过强化能够获得某一行为、持续某一行为、消除或者改变某一行为。这种强化不是通过外部的惩罚和奖励就会产生作用,而是要把整体与部分、内部与外部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更好地指导人们的正确思想和自我调节。因而,把强化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积极的意义。二、强化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一)解决当前大学生思想问题的需要现代大学生思想活跃,情感较为复杂,正处于理想信念成型期。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他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等也呈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
5、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辛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怎样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敏锐度,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高校去积极探索了。而从斯金纳强化理论中我们就能够看出人的行为能够通过强化来改造和控制,所以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努力把握强化的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二)知足大学生心理的内在需要如今的大学生正是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意识强烈的阶段,十分希望教师、同学、父母长辈等人对他的想法、行为予以认同和评价。他们渴望得到认可和关注的心理很明显。而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并未具备完全独立生存的能力,他们有时会好
6、高骛远、不兢兢业业、眼高手低,但他们还不希望听取别人的讲教和引导,往往希望通过本人的努力实现或许不现实的目的。但也并不能以偏概全,还有很多同学兢兢业业对本人的大学生生涯早早做出规划。而对于消极的同学而言,就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要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同学提供平台,介入创业、规划项目,并且时刻关注学生的动态和心理。在课外实践活动上也丰富他们的校园生活,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追求理想的动力和实现理想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主动性,避免他们产生消极思想。使得一部分积极的同学的行为通过鼓励的方式,去影响另外一部分消极的同学的行为。此外,还应注意外来思想文化、就业形势压力等可能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困惑导致
7、他们的负面心理情绪,教育者要及时发现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避免一些负面心理情绪夸大夸张。那么通过强化理论中的正负两种强化就能够做到,对于积极的行为给予及时的正强化,同时消极的学生要给予一定的负强化。当然,这也要求高校教育者富有敏锐的洞察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三)规范大学生行为的现实需要当前,中国大学生犯罪率在逐年上升。在当前纷繁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各种不良诱惑和影响牵动着大学生的心理。他们太年轻太容易受外界的诱惑,他们缺乏丰富的人生阅历,心智尚不成熟,在这个互联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层出不穷的时代,他们的思维太容易被这些新鲜的主流活动所冲击。近些年,网络信息发展迅速,很多大学生的思想会很
8、大程度上受网络影响,一时间各种网络用语、网红等字眼出如今大学生的生活中。这就要求高校老师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教授课本上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高尚的人格品质和道德修养,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要经常召开班级会议和同学多沟通,把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各大高校要遵循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对大学生群体的培育要求,鼓励大学生积极接受外来新鲜事物的同时,着重培养他们正确选择敏锐性。把强化理论运用其中,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三、强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方法(一)把握好强化的渐进性斯金纳指出:“人的行为不是一次性构成的,而是一个连续构成的经过。强化
9、理论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是需要有努力奋斗的目的,而且当人的行为出现以后要得到及时的强化。这样目的才得以逐步的实现。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经过中,首先,要科学地把握大学生每个阶段所处的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强化期望值。任何教育都必须围绕教育目的而展开,教育者要帮助学生“量身制定一个可能的能够实现范围内的目的,不要急于求成。其次,想要提高大学生实现整体目的的准确性,教育者要帮助他们使本人的整体目的详细化。最后,还要把握好目的的尺度,保证其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同时还要保证其能够完成,使其有条不紊地为实现目的而努力。(二)把握好强化的实效性假如把握好强化的实效性就能够使被强化者及时意识到强化与目
10、的行为之间的联络,有利于学生们继续保持积极性。假如时过境迁再给予奖励,其鼓励作用就会大大降低。所以对于大学生在思想教育的经过中,教育者要把握好强化的实效性,要使强化物对受教育者作出的行为具有强化作用,在受教育者有好的表现之后及时给予强化,只要这样才能够给人们以鼓励和自信心。鞭策他们继续努力前进。所以,要重视奖励的实际效果,不能搞形式主义、平均主义、福利主义。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奖励如此,惩罚也要把握实效性。(三)坚持强化的科学性首先,要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的共同目的都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坚持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的存在知足了大学生的低级需求,
11、精神奖励则帮助他们实现愈加高级的需求。我们要在二者之间扬长避短,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最大化,进而能够充分知足学生们的需要,最终实现强化理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其次,要把正面奖励与负面奖励相结合。正面奖励是指对于那些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目的相一致的行为表现的奖励,以加强这些有效行为的出现频率,保证组织目的的顺利实现。比方奖学金、助学金、赞扬等等。负面奖励就是处分、取消奖学金、通报批评等。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注意把正面与负面的奖励统一起来才能够树立威信。假如只奖不罚,会影响奖励的效果,还会使不良行为得不到纠正,不良风气滋长蔓延;假如只罚不奖,就难以激发学生们的进取心、荣誉
12、感、信任感,也就达不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负面奖励只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式,治病救人,改正错误,重新沿着正确的方向努力进步,才是最终目的。由此看出,强化理论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然性和积极的作用。高校教育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经过中,把握好正确的方法和策略,科学地运用好强化理论,能够帮助同学们正确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能够正确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对社会有一个良好的认知能力。同时,还提升了老师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对于将来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进步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如今强化理论不仅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教育中,而且还应用和研究于高校的老师工作中以及各行各业各领域里。或许如今结合当前的教育环境下还不够成熟,还处于初步的持续探索的阶段,但在大学生的教育实践中已初见成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