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土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高中地理 必修第一册 第二节 土壤.docx(3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二节土壤第二节土壤内容标准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讲明土壤的主要构成因素。核心素养目的学业质量水平合格考(水平12)1.观察土壤剖面或土壤标本,讲出土壤的物质组成,知道自然土壤剖面构造特点。(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2.运用图文资料,概括一般土壤构成的经过,讲明土壤的主要构成因素。(综合思维)等级考(水平34)1.运用示意图,分析某区域土壤构成的自然因素,并讲明该土壤分布区的地理特征。(综合思维、区域认知)2.结合土壤利用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提出养护与改良土壤的措施。(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一、观察土壤1.土壤: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观察土壤的内容(1)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如黑土、红壤等。(2)土壤质地类型粒径大小通气透水性保肥性能土壤质地能否易耕作砂土大强弱松懈易壤土中良良适中最易黏土小差好黏重不易(3)土壤的剖面构造土壤剖面:指从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判一判判定下列讲法的正误。土壤就是陆地外表的疏松表层。()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黄土高原的土壤名称是黄土。()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二、土壤的主要构成因素1.成土母质(1)定义:岩石
3、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2)影响: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2.生物(1)意义:是影响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没有生物的作用,就不可能构成土壤。(2)生物循环 (3)影响: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构成的经过,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圆。3.气候(1)影响:岩石风化的强度和速度与温度、降水量呈正相关,湿热地区的土壤构成速度比干冷地区快得多。(2)不同气候对土壤的影响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冷湿环境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干旱、高温地区土壤有机质积累少。(3)意义:气候的分布规律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
4、律。4.地貌(1)由于水热条件的不同,山顶与山麓、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的土壤发育不同。(2)从山顶到低平洼地,由于成土母质的颗粒存在由粗到细的变化规律,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5.时间: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壤分化越明显。6.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极为深入。判一判判定下列讲法的正误。成土母质是土壤中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土壤中有机质来源于生物。()热带雨林气候区,植物生长旺盛,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砾质土、砂土、壤土和黏土。()连一连将土壤构成的自然因素与其意义连线。 微考虑有人以为,热带地区的土壤比温带和寒带地区的有机质含量要丰富。这
5、种讲法有道理吗?讲明你的判定理由。提示没有道理。土壤有机质含量既与温度有关,又与降水有关。热带地区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降低了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三、土壤的功能和养护1.功能(1)联络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2)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3)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4)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2.养护(1)对于不适于种植农作物,或者种植农作物产量较低的土壤,进行改进或改造。(2)优良的土壤,要注重种养结合,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如采用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拓知识我国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三大黑土区之一,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优势区和最
6、大的商品粮基地。土壤表土层是黑色或暗黑色的腐殖质,性状好、肥力高、非常适宜农耕。讲事理土壤剖面一方面反映了土壤的发育程度:土层厚、层次多或分层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高;土层薄、层次少或分层不明显,表明土壤发育程度低。识误区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高,肥力不一定越高。有机质含量多少是土壤肥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另外,养分、水分、空气和热量也是土壤肥力的影响因素。拓知识水稻土是在长期栽培水稻,灌溉浸淹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典型水稻土的耕作层呈深灰色,锈色条纹多;其下为犁底层,严密坚实,有锈色斑点。讲事理生物在土壤构成中的作用讲事理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可对土壤造成消极的影响,导致土壤退化,如肥力下降、水土流失
7、、盐渍化、荒漠化、土壤污染等。探究点一观察土壤的内容情境探究情境古代用五色土象征中华大地,北京中山公园内保留的明代社稷坛,最上层就铺垫着五色土。五种颜色的泥土分别代表五个方位:东为青土,南为红土,西为白土,北为黑土,中为黄土。请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黑土、黄土和红土在我国分布最为广泛,这三类土壤的典型分布区在哪个地形区?影响这三类土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提示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到内蒙古东部,这里气候湿润严寒,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黄土:主要分布在中部黄土高原地区,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土壤,多呈黄色。红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这
8、里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素养凝练1.土壤颜色(1)影响土壤颜色的因素腐殖质:含量多时,使土壤颜色呈黑色。含量少时,使土壤颜色呈暗灰色。矿物质:氧化铁是红棕色,是铁锈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红壤含赤铁矿十分多,当雨水淋洗时,氧化铁(铝)不易溶解,所以土壤呈现出红色。石英、碳酸钙粉末等能使土壤呈白色。蓝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亚铁,广泛出如今沼泽、泥炭、森林土中,它使土壤具有蓝色或青灰色。土壤的物理性状:土壤愈湿,颜色愈深,土壤愈细,颜色愈浅,光线愈暗,颜色愈深。所以在比拟土壤颜色时,必须注明条件。(2)我国的五色土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到内蒙古东部,这
9、里夏季暖和湿润,草类生长茂盛,冬季严寒,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物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色较黑。红色土壤分布在南方,这里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青色土壤主要在东部雨水较多且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环境中构成,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如水稻土。白色土壤主要分布在西部,由于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比拟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所以经常呈白色。黄色土壤主要分布在中部黄土高原地区,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土壤,多呈黄色。2.土壤质地类型特点砂土成分以砂粒占优势,毛细管孔隙少,通气、透水性强,保水、蓄水性能差,而且有机质易分解,保肥性
10、能弱,但易耕作壤土所含砂粒、粉粒、黏粒比例适中,兼有砂土和黏土的优点,通气、透水性能良好,蓄水、保肥性能强,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质地黏土成分中黏粒占优势,通气、透水性差,蓄水、保水性能强,而且有机质分解缓慢,易积累,保肥性能好,但质地黏重,不易耕作3.土壤剖面森林、草原和荒漠土壤剖面的比拟O:有机层A:腐殖质层B:淋溶层和淀积层C:母质层和母岩层素养应用例1:土壤的淋溶作用与降水有着直接的关系,降水越多,淋溶层越厚。图a是不同气候条件下(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土壤剖面发育示意图,图b是不同植被(森林、草原)作用下土壤剖面深度与有机质的质量百分比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与土壤
11、有机质的来源密切相关的因素是()A.生物B.地形C.降水D.成土母质(2)能代表草原地区土壤发育情况的组合是()A.甲与B.甲与C.乙与D.丙与解析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来源,选A。第(2)题,甲图淋溶层最厚,是在湿润气候条件下构成的;乙图无淋溶层,是在干旱气候条件下构成的;丙图淋溶层适中,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构成的,该地区发育着草原土壤。森林表层枯枝落叶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草原土壤,下部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少,能够判定I为草原土壤,故选D。答案(1)A(2)D探究点二土壤的构成经过及影响因素情境探究情境寻乌位于赣东南边陲,地处武夷山与九连山余脉相交处,这里群山拱卫,古代交通闭
12、塞,人烟稀少。然而,在寻乌的群山中,却隐藏着很多造型奇特的古民居。一些规模较大的古民居,还建有密布箭孔的碉楼。那么,人们为什么选择在这里定居,并修建了这些有如城堡的建筑呢?原来,在寻乌的山脉中,分布着富含硒元素的岩石,山中溪流将硒元素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山间盆地,最终构成了富硒土壤。这种独特的土壤,再加上良好的气候资源,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适宜耕种的自然条件,在农耕时代吸引了一批批山外的百姓,他们纷纷迁移至此。他们耕田种地,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为了家族的集聚,也为了防范旧时的匪患,这些迁入的居民,才修建了一座座防卫森严的巨型围屋。 探究(1)(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吸引
13、人们选择在寻乌的群山之中定居的原因有哪些?(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寻乌富硒土壤是如何构成的?提示(1)当地土壤为富硒土壤,加上寻乌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较为优越,使得当地出产的农产品不仅产量较高,而且品质优良,故在农耕时期吸引山外百姓迁移至此。(2)当地降水丰富,河流诸多,流水携带周围山地中的硒元素运送到地势较低的山间盆地,最终构成富硒土壤。素养凝练1.土壤的构成经过裸露岩石阳光、风、水风化成土母质微生物、低等生物有机物积累经过原始土壤高等植物养分富集经过成熟土壤人类活动耕作耕作土壤2.影响土壤发育的主要因素素养应用例2:(2020浙江省1月选考)下列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
14、系图。完成(1)(2)题。 (1)下列成土因素中,比拟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2)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由于()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D.矿物养分流失快解析第(1)题,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构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经过;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构成经过中比拟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构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拟活跃的因素。
15、第(2)题,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而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答案(1)B(2)B中图版P69“浏览土壤的形态土壤的形态包括土壤的颜色、质地、构造、松紧度、孔隙状况和干湿度等。颜色。土壤颜色变化可作为判定和研究土壤成土条件、成土经过、肥力
16、特征和演化的根据。土壤颜色也是土壤分类和命名的重要根据之一,如黑色表示土壤腐殖质含量高,腐殖质含量减少则呈灰色;红色表示土壤中含较高的赤铁矿或水化赤铁矿。质地。土壤颗粒的组合特征,一般分为砂土、壤土和黏土等。构造。土壤颗粒的胶结情况,有团粒构造、块状构造、核状构造、柱状构造和片状构造等。松紧度。土壤疏松和紧实的程度。孔隙。土粒之间存在的空间。它是土壤水分,空气的通道和仓库,决定着气液两相的共存状态,并影响着土壤的养分和温度状况。干湿度。土壤的干湿程度,反映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多少。鲁教版P79“正文土壤的构成经过示意图湘教版P124“浏览生物与土壤有机质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
17、,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再归还地表。不同的植被类型,有不同的养分归还方式,所构成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也是不同的。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低于草地,这是由于草类根系茂密且集中在近地表的土壤中,向下则根系的集中程度递减,进而为土壤表层提供了大量的有机质;树木的根系分布很深,直接提供应土壤表层的有机质不多,主要以枯枝落叶的形式将有机质归还地表。动物除以排泄物、分泌物和残体的形式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外,有些动物如蚯蚓、白蚁等,还可通过对土体的搅动,改变土壤构造和孔隙度等。微生物则主要通过对有机残体的分解、转化以及腐殖质的合成,来促进成土经过。知识微网核心要点1.土壤是
18、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2.森林土壤剖面: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3.耕作土壤剖面:耕作层、犁底层、自然土层。4.土壤的主要构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质、生物、气候、地貌、时间和人类活动等。5.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扎根立足的条件,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6.养护土壤的详细措施主要有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2020辽宁丹东高一上学期期末)读耕作土壤剖面图,完成12题。1.图中层为()A.腐殖质层B.淋溶层C.犁底层D.耕作层2.关于图中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B
19、.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D.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解析第1题,耕作土壤剖面从上到下分为耕作层、犁底层和自然土层三部分。为耕作层,为犁底层,腐殖质层、淋溶层属于自然土壤剖面的构成。故C正确。第2题,图中层为耕作层,其特点是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故A正确;层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B错误;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是母质层,C错误;森林土壤剖面中的有机层是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D错误。答案1.C2.A(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末)在我国古代,一直存在着“社稷祭祀的制度。以五色土建成的社稷坛包含着古代人对土地的崇拜。五色
20、土是指在中华大地上,根据东、南、中、西、北五个方位选取的青、红、黄、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土壤(下列图),据此完成35题。3.与黑色土相比,红色土()A.土壤黏粒比重高B.土层薄C.成土速度慢D.土壤表层盐分含量高4.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步减少,其主要原因是()A.水分条件变化B.热量条件变化C.农业类型差异D.地势高低差异5.改进红色土壤以知足耕作需要的合理措施是()A.引淡淋盐B.增施绿肥C.引水灌溉D.平整土地解析第3题,红色土与黑色土相比,主要是他们成土环境的不同。红色土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此地降水多,淋溶作用强。成土母质中易溶于水的钙成分不断的流失。土壤中多以铁和铝元
21、素为主。土壤粘粒比重高,土壤多呈酸性。故A正确。B项:土层的厚薄和土壤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C项:南方地区,气候湿热,风化作用、生物作用比拟旺盛,因而成土的速度比黑色土速度要快。D项:南方红色土分布地区降水充足,土壤淋溶作用强,盐分不易在土壤中积累。故选A。第4题,从我国东部沿海到西部地区,土壤颜色从青到黄再到白,其相应分布地区降水逐步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水分,故选A。第5题,由于红色土壤分布地区气候湿热、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分解速度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比拟低,因而,应增施绿肥,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故选B。答案3.A4.A5.B6.(2020山东临沂高一上学期期末)浏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
22、要求。杭州某校地理研学实践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浙江南部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构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 (l)考察地区的地带性自然植被是_。(2)从图中获知_是土壤构成的物质基础,但土壤的构成是_、地形、水文、生物乃至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3)同学们在浙南低山丘陵区考察时发现,这里的土壤多为红色,扼要分析构成的原因。(4)扼要分析生物在土壤构成经过中的作用。解析第(1)题,浙江南部山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地带性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第(2)题,成土母质是土壤构成的物质基础,土壤是在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23、构成的,人类活动对土壤的构成也有重要作用。第(3)题,红壤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这里有良好的光热条件,尤其是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所以钾、钙、钠、镁等元素聚集得少,而铁、铝的氧化物相对存留较多。因三氧化二铁是红色的,所以土壤也呈现红色。第(4)题,构成土壤的因素诸多,在其经过中,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具有重要意义。生物的主导作用,详细体如今有机质的积累经过和养分元素的富集经过。答案(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成土母质气候(3)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4)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是土壤构成经过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在生长经过
24、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合格考大显神通一、选择题(2020浙江杭州学军中学高一期末)下列图为土壤组成示意图,完成12题。1.在成土经过中,最活跃的要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生物D.地形2.图示体现了()A.有机质因土壤而诞生B.有机质含量受空气影响C.水气比例由矿物颗粒决定D.各圈层对土壤有直接影响解析第1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构成经过中最活跃的因素。故选C。第2题,图中矿物质来自母岩,有机质来自生物体,水和空气分别来自水圈和大气圈,所以各圈层对土壤都有影响。故选D。答案1.C2.D某学校组织学生到我国东北地区进行游学活动
25、,下列图是他们见到的土壤景观,回答34题。3.对黑土进行观察,最容易观察的是()A.土壤质地B.土壤剖面C.土壤颜色D.土壤水分4.黑土呈现黑色是()A.长期施用黑色肥料所致B.黑色工业废水污染所致C.地表长期积水所致D.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多所致解析第3题,土壤颜色是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是最容易观察的土壤特征。第4题,东北地区冬季严寒,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所致。答案3.C4.D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a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b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据此完成56题。5.图a中甲为()A.有机层B.淀积层C.耕作层D.犁底层6.关于该地表层土
26、壤的描绘,正确的是()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解析第5题,图a显示,甲位于淋溶层和成土母质层之间,为淀积层,故选B项。第6题,从图b能够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讲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低;假如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讲明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故选C项。答案5.B6.C(2020山东济南高一上学期期末)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
27、了土壤剖面,收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78题。7.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A.气候B.成土母质C.生物D.成土时间8.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有()大力推广秸秆还田大量施用化肥增施熟石灰掺砂A.B.C.D.解析第7题,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解题的关键由红壤得出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
28、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选A。第8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进的措施有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掺沙子改进土质黏重。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选B。答案7.A8.B(2020山东青岛高一上学期选科抽测)下列图示意祁连山黑河上游三种植被类型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变化。据此完成910题。9.关于土壤有机碳密度讲法正确的是()A.随深度的增加,土壤有机碳密度下降很大B.一样土壤深度,高寒草甸的有机碳密度最大C.土壤有机碳密度呈现显著的表层聚集性D.表层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10.影响黑河上游土壤有机碳密度分布
29、的主要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类型D.地形地势解析第9题,由图看出,该地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大,其中以高寒沼泽草甸土壤有机碳密度最高,故选D。第10题,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大小依次为高寒沼泽草甸高寒草甸高寒草原,是由于植被类型的不同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差异,故选C。答案9.D10.C二、综合题11.读图1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图1图2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图(1)土壤中有机质包括遗留在土壤中的生物残体如图中的_和经过微生物的生化作用构成的_。(2)生物在土壤构成经过中的主导作用表现为_;详细体现是_,_。(3)图中字母代表的是组成土壤的A:_,B:_。(4)土壤水分和_储存在土壤孔隙中
30、,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外界_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5)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_、_和_,既能_,又能_。解析第(1)题,土壤有机质是指存在于土壤中的所含碳的有机物质。它包括各种动植物的残体、腐殖质、微生物体及其会分解和合成的各种有机质(如氮素)。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构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第(2)题,有机质的含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土壤的肥沃程度,而有机质来自于生物,所以生物在土壤构成经过中起主导作用。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能够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有机质的积
31、累经过和养分元素的富集经过,在土壤构成中起主导作用。第(3)题,土壤主要由四部分组成,即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图中A占土壤比重最大,代表的是矿物质,B占比重最小,是有机质。第(4)题,土壤中水分和空气储存在土壤孔隙中,两者的组成比例常随降水、气温及其他因素的变化而此消彼长。土壤中水分含量高,则空气含量相应较低,土质较为黏重,反之,水分含量低,空气含量高,则土质较为疏松。第(5)题,性状良好的土壤,能够调节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热量,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答案(1)腐殖质氮素(2)通过微生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对成土母质的不断改造有机质的积累经过养分元素的富集经过(3)矿物质有机质(4)
32、空气气候条件(5)水分空气热量通气透水蓄水保温12.(2020山东济宁高一上学期期末)浏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甘肃省某学校的地理小组开展郊区山地考察活动、下列图为考察小组某成员绘制的等高线示意图,M、N两条虚线中,有一条代表自东向西流的河流。 (1)20世纪80年代以来,当地开展植树造林工作。调查发现,在一样的养护条件下,N线南侧的树木成活率低于北侧,试分析其自然原因。(2)调查发现,M、N附近土壤颜色、土层厚度存在明显差异。指出M地的土壤颜色和土层厚度特征,分析其主要原因。解析第(1)题,该地位于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旺盛,N处地形为山脊,南侧为阳坡,与北坡
33、(阴坡)相比,光照强,气温高,蒸发旺盛,土壤中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植被的生长。第(2)题,M地有河流流经,河流和坡面径流带来的泥沙、枯枝落叶等易会聚在河谷中,堆积作用明显,因而该地土壤颜色较深、土层厚度较大;而N处为山脊,地势高,流水的侵蚀作用强,且搬运作用强,大量的营养物质被带走,因而该地土壤颜色较浅,土层深度较薄。答案(1)南侧为阳坡,蒸发量较大,土壤水分条件差,不利于林木生长。(2)M地土壤颜色较深、土层厚度较大(或N地土壤颜色较浅、土层厚度较小)。M地土壤有机质含高(土壤含水量大),颜色较深;M地地势低,堆积作用强,土层厚度大。等级考小试牛刀(2020福建泉州单科质检)砖红壤发育在热带雨
34、林或季雨林环境下;燥红土发育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赤红壤又称为砖红壤性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具有红壤与砖红壤的过渡性质;下列图示意海南岛的土壤类型及年降水量分布。据此完成12题。1.图中甲、乙、丙、丁各自代表的土壤类型分别为()A.砖红壤、燥红土、赤红壤、水稻土B.水稻土、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C.赤红壤、砖红壤、燥红土、水稻士D.燥红土、砖红壤、赤红壤、水稻土2.黄壤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与红壤属同一纬度带。图中e地区发育黄壤的原因是()A.纬度低气温较高B.海拔高气温较低C.光照热量更充足D.森林覆盖率较高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甲区域年降水量最少,属较干热地
35、区,材料信息表明,在热带干热地区稀树草原环境下发育燥红土,因而甲代表燥红土;乙区域年降水量较多、海拔较低的沿海平原地区,属湿热地区,多热带季雨林,材料信息表明,在热带雨林或季雨林环境下发育砖红壤,因而乙代表砖红壤;图中显示,丙位于海南岛中部,黄壤分布区的附近,而黄壤是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构成,表明海南岛中部海拔较高,构成亚热带森林环境,材料信息表明,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发育赤红壤,丙应代表赤红壤;图中显示,丁区域位于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多水田农业,在人们耕作熟化作用构成水稻土,因而丁代表水稻土。综上所述,D正确。第2题,黄壤发育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与红壤属同一纬度带。海南岛纬度大
36、多低于20N,属于热带地区,热带地区发育了亚热带土壤,表明当地气温相对于岛屿其他地区较低。图中显示,e地为多条河流的起源地,由此揣测e地应地势高,海拔高则气温较低,可能出现亚热带环境特征,因而在图中e地区发育黄壤,B符合题意。假如e地纬度低、气温较高,就不应该在热带地区出现亚热带地区的土壤,排除A。假如e地光照、热量更充足,就不应该在热带地区出现亚热带地区的土壤,排除C。森林覆盖率较高,与发育黄壤关系不大,排除D。答案1.D2.B研究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对农业生产、植被恢复和土地的合理利用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下列图为黄土高原某沟壑区不同坡度和坡向的土壤水分含量剖面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
37、.甲图表明,随着坡度的增加()A.土壤剖面一样深度含水量增加B.土壤总的储水能力提高特别显著C.地表径流下渗补给的能力降低D.降水后构成地表径流减少明显4.从土壤水分条件看,黄土高原沟壑区植被生长条件较好的是()A.阳坡缓坡B.阳坡陡坡C.阴坡陡坡D.阴坡缓坡解析第3题,根据甲图信息可知,坡度越大,土壤含水量越小,土壤水分大多来自于地表径流的下渗。因而,甲图表明随坡度增加,地表径流下渗能力降低,选C。第4题,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条件与水分条件息息相关。根据乙图,同一深度,阴坡的含水量较高;根据甲图,同一深度,坡度缓的地方含水量较多,因而,此题选D。答案3.C4.D5.(2020山东枣庄高一期末)浏
38、览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阿尔梅里亚省位于西班牙南部,东南部山地较多,土质瘠薄。自20世纪60年代末,当地人民在山坡和沿海沙石滩上,将土壤改进成表层沙土、中间层为有机肥、下层黏土的“三明治构造,引水灌溉,建设塑料大棚生产蔬菜,使过去的贫瘠之地成为“欧洲蔬菜之都。下列图为阿尔梅里亚省等高线地形图。材料二阿尔梅里亚省气候统计资料。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日均最高气温()19272818日均最低气温()10181910平均降水总量(mm)1981425平均降水天数(天)4125(1)据材料简析阿尔梅里亚省东南部地区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2)讲明阿尔梅里亚省“三明治式土壤改进方法的优点。解析第(1)题,
39、材料中“东南部山地较多,所以从土壤流失的角度分析。从气候统计表提供的资料看,可从气温和降水的角度分析。第(2)题,土壤肥力的强弱主要与土壤中的有机质、矿物质、土壤中的水分、土壤中的空气等有关。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可迅速接纳水肥,防止土壤水分很快蒸发,减少用水量;中间层为有机肥,改进土壤构造,保持土壤水分,提升土壤肥力,利于作物根系生长;下层为黏土,保水托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防止盐分上升。答案(1)地形主要为山地、丘陵,坡度大,土层薄;年降水量小,水源缺乏;夏季炎热枯燥,冬季气温较高,全年气候干旱,蒸发量较大;土壤沙化严重。(2)上层沙土透水通气性好,保证土壤中氧气充足;中间层的有机肥,可提升土壤肥力;下层黏土,保水保肥,避免养分、水分下渗,保证土壤水分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