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教学研究〔3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学教学研究〔3篇〕-精品文档.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解剖学教学研究3篇局部解剖学是医学临床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为了适应临床专业方向性人才培养的目的要求,该文研究将临床手术融入局部解剖学的教学经过,结果表明结合临床手术的局部解剖学教学,能够获得良好教学效果,能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有助于解决基础知识与临床应用脱节的问题。关键词:临床手术;解剖学;教学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各局部构造、层次、器官位置毗邻的一门学科,是与临床外科严密结合的实用性学科。由于局部解剖学和外科手术学的教学安排不同步,两门课程之间的独立1,导致基础解剖学知识与临床应用之间脱节,使得学生的学习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学习效果不够理想。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发展,怎样对传统的局部解剖学教
2、学形式进行改革,以适应临床外科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2。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将临床手术案例融入局部解剖学的教学形式。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13级临床专业22个班级中随机选取4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人,其中两个班为实验组,另两个班作为对照组,每组60人,两组同学入学成绩和近两年来的学习成绩均无明显差异。1.2研究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老师先讲理论、学生再按实验手册进行实践操作。实验组引入临床手术案例进行教学,详细步骤如下:1.2.1设置导论老师将整理出与本章节解剖学知识密切相关的临床手术案例作为导论,并将相关问题提早布置给学生。以腹部为例:急性
3、化脓性阑尾炎患者,其手术治疗时宜采用右下腹麦氏点斜切口,则手术依次经过的各组织层次构造为何?如何寻找阑尾?如术后有腹痛、腹胀和失血性休克等症状,是何原因?要求学生在考虑以上问题的时候,首先要将本章节教材的内容认真系统地预习,再查阅相关资料,本人先总结整理出解答结果。1.2.2观摩视频上课时,教师先把相关的理论内容系统地教授完成后,再将精简后的临床手术视频给学生观看,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器官之间的毗邻关系及手术操作中的细节,并且认真考虑导论中提出的问题,继续完善本人的答案。1.2.3实验操作在随后的标本解剖实践中,采用“模拟手术的方式进行实验操作,以加强对局部构造和器官的位置、毗邻、层次关系的理解和
4、记忆。1.2.4课后总结操作结束后,由学生先回答导论中的问题,再由老师点评和解析。如回答怎样寻找阑尾的问题时,可解析如下:阑尾常见的位置为回肠前位、盆位和盲肠后位,沿结肠带向盲肠顶端追踪,即能找到阑尾。如仍未找到,应考虑可能为盲肠后位阑尾,用手指探查盲肠后方,或者剪开盲肠外侧腹膜,将盲肠向内翻即可显露盲肠后方的阑尾。1.3效果测评方法为检验这种教学形式对学生产生的效应,我们对学生进行了综合测评。包括期末理论考试100分,按60%折算成60分;期末实验考试20分;平常考核20分。与前期研究相比,我们加大了上课时的解剖操作、问题解答及实验报告等平常考核方面的评分比重,以突出临床实践的重要性。1.4
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综合测评的各项得分进行t检验,另外,分别统计两组学生的高分人数和不及格人数,并采用卡方检验,以了解差异有无显著性。2.1各项考核成绩比拟两组间的理论成绩无显著性差异,但实验组的平常成绩、实验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见表1。2.2综合考核情况比拟实验组85分以上的学生数高达5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3.33%,60分下面的学生数无显著差异。见表2。3.1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形式的优点临床手术案例的引入,十分是临床手术视频的观摩,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不再盲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目的性和实用性强的临床手术操作的教学,能加深学生对人体局部的层次构造、位置毗
6、邻关系的理解和记忆,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3,进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在前期研究的工作基础上发现,临床问题在局部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且考核评价方法中,加大了平常实践成绩的比重,能明显提高学生进行解剖操作的主观愿望。从实验组学生的平常实践成绩和标本考试成绩两项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来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有明显提高。通过对临床手术案例问题的设置和解析,促进了学生对临床知识的积极考虑和探索。如:坐骨神经来自腰丛,约85%经梨状肌下孔出骨盆至下肢,梨状肌损伤后压迫坐骨神经可导致下肢疼痛。腰椎间盘突出时也会压迫坐骨神经导致下肢疼痛,但同时还伴有明显的腰痛,因而,施行解除压迫的神经松解手术治疗时
7、,切口的位置就会明显不同。这样,学生就会明白,获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的前提必须有一个思维缜密的诊断经过,使得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3.2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形式的完善措施针对前期研究当中出现的一些缺乏,经过经历总结,本研究探索施行了一些完善措施:注重基础知识的把握:让学生课前认真预习本章节内容,上课时重视老师对基本知识和概念的讲解,课后利用网络平台等随时与老师进行沟通互动。从考试结果能够看出,两组班级的理论成绩并无显著性差异,甚至实验组的得分还稍高于对照组,而且实验组85分以上的高分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讲明采用结合临床实践教学形式的学生,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促
8、进对基础知识的系统性把握,避免了顾此失彼状况的出现4。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在教学经过中,不断地鼓励学生主动接触标本、消除恐惧心理,引导学生要具有不怕脏、不怕累、胆大心细的职业精神,这样将来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临床医生。通过加强人文知识方面的教育,绝大部分学生主动动手实践的意愿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提高老师临床知识水平:本教学形式特地选用具有临床从业经历的解剖学老师来施行,并且定期和临床外科医生之间进行沟通和学习,以弥补老师临床知识缺乏的缺陷,进而使本教学形式能得以高质量地完成,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总之,局部解剖学教学的终极目的是为临床服务,要培养出既能把握局部解剖学的基本知识,又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动手能力强的高素质临床人才。实践证实,早期引入临床知识,设计并施行与临床手术严密结合的解剖学教学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