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62900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人口与教育自从人类社会产生之日起,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络。当前,人口和教育已成为世界上两大社会问题。我国的人口控制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伴随着人口总量的严格控制,人口年龄构造却发生了峰谷交替的剧烈波动,严重影响了我国教育资源的配置与效益。从我国人口发展的这种态势来看,大城市平均领先于全国约25年1,2,且其教育资源又集中了全国的大部分,因而,对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研究就应及早提上议事日程。过去对此问题重视不够,缺乏系统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协调。因而,在强调科教兴国和可持续

2、发展两大战略的今天,解决人口与教育的协同问题应予以高度重视。一、我国各大城市与上海市在人口年龄构造上的类似性及其相位差上海市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等指标,长期以来在我国大城市中均属最低水平,1993年起户籍人口整体出现自然负增长(-0.8),率先跨入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当代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行列,其人口年龄构造如图1所示4,5。附图图1上海市1996年人口年龄构造金字塔示意图资料;:(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北京等大城市与上海市人口年龄构造的峰谷交替具有类似性,只不过在年龄或时间上有所先后,即存在相位差。例如北京波动相位差比上海滞后约5年,人口自然负增长滞后约15年,如图

3、2、3、4所示。附图图2北京市1990年人口年龄构造金字塔示意图资料;:(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附图图3上海市1990年人口年龄构造金字塔示意图资料;:(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附图图4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示意图我国37个大城市指市区非农业人口大于100万者人口年龄构造相对于上海的相位差滞后010年不等,而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则滞后640年不等,如图4和表1所示1,6,7。表1我国各大城市相对上海市出现人口自然负增长的相位差估算序号城市名称1999年末总人与上海比照的相位差数万人滞后年1上海1313.1202抚顺226.963沈阳677.0864北京12

4、49.9155大连545.3156天津910.17207长春691.23208吉林430.01209哈尔滨927.092510南京537.442511杭州616.052512济南557.632513武汉740.22514长沙582.472515成都1003.562516重庆3072.342517青岛702.972518鞍山340.32519郑州615.363020西安674.53021唐山6943022齐齐哈尔553.73023邯郸8213024淄博405.723025洛阳6143026石家庄875.43527合肥429.953528福州583.133529广州6853530贵阳321.535

5、31昆明473.393532兰州287.593533乌鲁木齐158.923534徐州152.413535包头203.013536南昌424.24037太原299.9240加权平均相位差24.85注:以上数据以我国人口第四次普查及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人口发展的态势为根据近似估算得到。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国各大城市的人口年龄构造和发展态势基本类似,但存在着相位差,上海相对于其他大城市处于领先地位。二、上海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置的协同分析上海从1993年起,抚顺和沈阳从1999年起都已发生人口自然负增长,其他30多个大城市也将紧接着相继发生类似情况,因此相应的协同不但具有紧迫性和长期性,而且更有局

6、部性和全国整体性。因而,有关政策的研究可在上海先行试点,而后逐步推广。1.学龄人口数的峰谷交替对教育资源配置的重大影响上海市人口年龄构造的峰谷交替,必然导致学龄人口数的峰谷波动。1982年前后,出生人口数出现了一个小高峰,每年出生人口数一般在1520万人,但近几年出生人口数急剧减少,19951999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数只要6.61万人5,8,构成低谷,对教育冲击极大。这样,13岁入托的人数和45岁入园的人数也就相应出现峰谷交替,因此原先适应1520万幼托人数的教育资源严重多余。目前上海市的小学生源急剧减少,约为10万人左右,如图5所示4。而原有教育资源却能适应1520万人的生源,进而也导致了严

7、重的多余。但根据上海人口规模目的的要求,1520年之后的生源又将逐步回复到1520万人的等级,因而,对多余的教育资源又不该任意搁置与浪费,应予愈加合理的调整和配置。附图图5上海市20002020年小学生源人数与可包容量预测上海市高中教育的调整也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其初中毕业生人数1998年已达最高峰值21万人,从1999年开场有一个小幅回落,2001年又将回复到较高水平,如图6所示4。附图图6上海市19962020年初中毕业生与高中招生能力预测上海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挑战。由于80年代初上海人口生育的小高峰,大学学龄人口数的高峰期也将来到。而从上海市19931999年人口负增长的情况看,到20202

8、017年,大学学龄人口数将急剧减少8,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相应的教育资源也将难以得到优化的配置。2.外来劳动人口增长对人口整体素质提高提出的新要求外来人口的稳步增长是影响上海人口总量的一个重要因素。1993年至1998年5年间,全市常住人口由1403万增加到1464万人,其中增加量的80%为外来人口。每年在沪务工的外来流动人口约有200万人,9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60%70%的人处在相对稳定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之中,已成为上海事实上的居民。外来人口子女就读的义务教育阶段平均每年级人数约达1.5万人,在一些外来人口聚居的区域,会给教育资源的布局带来较大的压力4。三、北京等各大城市人口控制与教育资源配

9、置的协同分析由于人口年龄构造上的类似性,北京等各大城市也会相继出现上海市目前所面临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类似问题。抚顺和沈阳1999年已经进入人口负增长阶段,北京、大连、天津、长春和吉林5个大城市也将在7年之后紧接着步入负增长,形势也相当严峻;其他如哈尔滨、南京以及郑州等20多个大城市也将相继出现类似情况。同时,各大城市的资源配置又互有关联,并非完全孤立,运作得好,能够在地区上时间上互补协同,发挥更大效益;反之,互相之间会构成冲突和冲击。因而,我们应从全国整体上高度重视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四、我国大城市教育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1.建立中国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尽快建立大城市的人口与教育资源信息管理

10、系统,跟踪人口控制的现状,及时把握学龄人口数峰谷波动的情况,探索各地生源峰谷互补的可行性,开掘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可能性,强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开放的力度,提炼或制订相应的指导性政策和法规。2.利用各种途径扩大和调剂生源学龄人口数峰谷交替现象所导致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为困扰各类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普遍性难题。随着我国参加WTO,国外的教育资源可以能会进入一些大城市,争夺部分生源,导致生源构造发生变化,将对教育事业构成新的机遇和挑战。各大城市能够利用人口年龄构造在时间上的相位差,充分发挥各地生源在峰谷上的互补效应,能够跨省市扩大和调剂生源。各类学校应相应地完善软件设施,强化内部管理,充分提高原有教育资源的

11、效率和效益。3.加大师资队伍培训和调整的力度各类学校应利用生源在不同城市不同时期的峰谷现象,有序地加大师资队伍培训、调整和提高的力度;同时,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有责任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各类学校应针对老中青三代老师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确保教育队伍的全面可持续发展。4.强化教育资源的多元化运作部分教育资源作为非营利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深化体制改革,强化教育资源多元化的运作方式,可有公办、民办、引进外资协办及混合办等多种方式,各种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资源都可作为非营业性产业进行特殊运作。民办学校,在特殊运作时,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1)认清民办学校的意义。要纠正私立学校即贵族学校

12、和私立学校即私有学校等片面观点;(2)民办学校要同时根据市场经济规律和教育发展规律进行运作,成为相对独立的实体单位;(3)抓紧政府立法,大力加强民办教育的法制建设;(4)政府应为民办学校提供适当的支持、赞助和监督9,10。对于公办、协办和混合办等学校,情况更复杂,既有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部分,又有教育资源的富有部分,怎样根据非营利性产业的方式特殊运作,相关政策应进行专项的研究。各大城市应把教育资源的配置提到重要的战略高度,使民办、公办、协办和混合办等学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合理运作,使其在提高全民素质方面做出宏大的奉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十分强调:教育是提

13、高全民素质、培养人才的基础,要面向当代化、面向世界、面向将来,适度超前发展,走改革创新之路。经过较为深化的分析研究,显然,上海市在各大城市中很有超前性,由此引发的教育资源配置的研究与试点极具紧迫性。同时,各大城市的教育资源互有关联,并非孤立,存在着全国的协同效应。因而,对我国大城市人口控制和教育资源配置进行协同研究,对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建设步伐、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参考文献】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2蒋正华.全国和分地区人口预测Z.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8.3王浣尘.人口系统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5.4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内部资料C.2000.5刘永良.上海人口负增长与计划生育Z.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6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中国人口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7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8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2000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0.9胡卫.关于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的考虑J.教育发展研究,2000,(3):15-17.10胡百良.民办学校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J.人民教育,1997,(10):20-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