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精品文档.docx

上传人:安*** 文档编号:17724552 上传时间:2022-05-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精品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精品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精品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精品文档.docx(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篇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讨论【摘要】低碳经济的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这种经济发展形式给中国经济带来宏大的挑战。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工业化进程滞后、低碳技术创新缺乏、对外引资的战略等决定了高碳经济的现状短期内难以改变。为了保持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如施行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构造,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促使企业承当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等。【

2、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1.低碳经济形式的特点世界各国尽管对低碳经济形式的特点认识不一,但归结起来有这样几个特点: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即经济发展经过中要实现三低: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因而,所谓的低碳经济,是与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相对应,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形式,或是含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显着降低的经济。低碳经济本质是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实现能源低碳或无碳开发。2.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低碳经济的提出,预示着一场国际新工业革命来临。将来的经济必然是低碳经济,将来各国经济体的竞争必然是低碳技术、低碳产业、低碳规则的

3、竞争,甚至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将可能构成低碳壁垒。因而,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刻不容缓,意义重大。但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社会经济发展与节能、气候变化的多重任务,这种低碳经济新形式的提出给中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是中国向低碳发展形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中国的能源构造一直呈现高碳构造。长期以来,中国以煤、石油等化石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以及由此基础上粗放的能源利用系统,决定了随后的技术系统与利用系统,是一种途径依靠经过。它在不断追随的技术创新与相应的制度创新中获得递增的规模收益,途径依靠经过不断得以强化,构成了碳锁定状态。因而,中国能源构造的高碳锁定的途径

4、,在将来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中国经济短期内难以走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其次,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当代化进程之中,高碳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难以避免。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工业化、城市化、当代化进程远未实现,21世纪上半叶我们仍然以发展为主,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化、城市化、人民生活小康化等社会经济发展态势不可避免,都会对能源提出宏大的需求。3.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尚处于起步时期。怎样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继续履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责任,是中国政府面临的较大挑战。但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还是从履行减排温室气体的国际责任角度考

5、虑,中国都必须捉住这一场低碳工业革命的新契机,处理好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低碳经济。3.1施行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建立低碳型社会结合中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节能减排的工作需求,尽快开场研究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的近、中、长期规划。当前,要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低碳社会生活方式,倡导公众节能减排、低碳消费、低碳经营的理念,引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对于企业,则要推行低碳经营的理念,建立清洁生产机制和精益生产方式;提倡消费小型汽车、小排量汽车。健全发展各种环保组织与协会、低碳经济协会。调整产业构造与能源构造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低碳经济引领经济发展正成为世界潮流。中国应

6、以此为契机,调整产业构造与能源构造,加快建立以低碳农业、低碳工业、低碳服务业为核心的新型经济体系。关于能源构造的调整,中国要逐步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构造,发展核能、风能、太阳能。通过构造调整,强化能源节约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导向,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率。3.2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产品创新低碳技术的创新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中国能否能顺利实现低碳经济发展。需要研发的低碳技术包括节能和清洁源、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可再生能源、核能清洁汽车技术、农业和土地利用方式等涉及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通过把替换燃料、高效使用能源、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封存二氧化碳等措施联合起来,能够有效降低温室

7、气体排放。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对于中国来讲,当前,应该大力加强能源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能源法律体系,促进能源发展战略的施行,确立能源中长期规划的法律地位。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加快制定和修改有利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的能源法等相关法规,进一步强化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和利用的鼓励政策;制定与可再生能源法相关配套法规和政策,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鼓励国内外各类经济主体介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加快推进中国能源体制改革,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构造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推动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机制建设,培育持续稳定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市场,改善健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市场环境与制度创

8、新。促使企业承当发展低碳经济的社会责任。推行低碳经济,在要低碳经济战略的导向下,出台鼓励企业进行低碳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详细施行中,在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措施上,来引领企业开发先进的低碳技术,研究和施行低碳生产形式。作为企业,要把发展低碳经济作为社会责任的一种自觉行为,建立起低碳经济的责任制度。事实上,只要低碳经济成为企业的一种集体行动,更多企业自觉地转化为低碳企业时,中国向低碳经济的转型才有现实的基础。总之,中国能否在将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调整的能力,中国必须尽快采取行动积极应对这种严峻的挑战。中国应该积极应对低碳经济

9、,需要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构造,要求建立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产方式、消费形式和鼓励低碳发展的国际国内政策、法律体系和市场机制,最终实现由高碳时代到低碳时代的跨越,真正实现中国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篇2低碳经济的发展摘要:近年来,世界能源消费剧增,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遭到严重威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将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人类多年的高碳经济已经结束,低碳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本文就低碳经济的内涵进行浅析,并对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发展的对策进行研究。关键词: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对策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热门,它影响到人类生存

10、环境并制约经济持续增长。因而,改变能源构造,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迫切任务。低碳经济是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一、低碳经济的内涵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等经济形态的总称,是高碳能源时代向低碳能源时代演进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包括低碳生产、低碳流通、低碳分配和低碳消费四个环节,核心是提高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建立低碳的能源系统和产业构造,实现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低碳化。生产的低碳化包括物质资料生产的低碳化和人口生产的低碳化。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的体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低碳化

11、就是要在生产经过中避免盲目的扩大再生产和资源浪费,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发展循环经济。马克思指出资源节约包括由科技发明带来的节约和由废弃物的再利用带来的节约,这一点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人口生产的低碳化,就是控制人口发展的数量,提高人口的质量,使人口的再生产与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安然平静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由人力资源大国变为人力资源强国。商品的流通是连接商品生产和消费的纽带,流通的低碳化就是要使生产要素和生产的产品能够自由流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方面要实现硬件设施的低碳化,建设节能环保高效的立体交通体系,另一方面要实现软件设施的低碳化,为经济转型的生产提供组织和制度上的保障,实现生产要素配置

12、的高效化。分配的低碳化主要是指政府在对要素收入进行再分配的经过中,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产业进行倾斜和优惠,对传统的高污染和低附加值的产业给予限制,进而实现产业的低碳化。2020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对风能、核能和水电的投入分别增加了88%、72%、19.2%。同年中央财政安排400多亿资金支持节能工程和环保设施的建设,这一系列措施反映出政府对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低碳经济的关注和敏感的反映。消费的低碳化就是要在消费的经过中构成文明消费、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的消费观念。在消费的构造上愈加注重精神消费、文化消费,提高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对精神和文化消费等人力资本的投资,不仅能带动相关产

13、业的发展,而且将大大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节约有限的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低碳经济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形式,很多国家已制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这是全人类的一个共同愿望与行动,是涉及社会、经济、生产与生活综合性很强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一个社会再生产的经济活动低碳化问题,是体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学发展精神,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二、我国低碳经济面临的问题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与提高,但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是付出了较高代价的,即以消费大量能源,生态环境恶化,严重毁坏资源为代价

14、获得的,同时,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当前面临很多严重问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下,与先进发达国家比差距甚大。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大约为35%,比发达国家效率大约低10个百分点。我国煤的产出率只相当于美国的2816%,欧盟的1618%,日本的1015%。因而,我国经济增长代价很大,50年来我国GDP大约增长10倍,而矿产资源消耗增长40多倍,能源利用效率低下。我国是一个以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为主体的国家,在一次性能源消费构造中,煤炭比重占2/3,也是污染最严重的一种能源,中国在燃料中所排放的CO2总量中,煤炭排放的CO2占70%。单位产品所产生的CO2也相当高,每生产1度电释放1公斤的CO2,每

15、燃烧1升汽油释放2.2公斤CO2。所以,我国是个典型的高碳经济国家。我国二氧化碳气体排放量快速增长,对地球气候变化关系重大,已引起世界人们的关注,从1990年到2003年的14年间,中国的能源消耗增长占世界的25%,而温室气体排放量增长占世界的比重为34%,200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的比重为14.1%。能源是经济增长的引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能源需求始终保持强劲增长,为了保证经济平稳发展,民生得到改善,中国能耗还会增长,甚至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能源消耗还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能源、汽车、钢铁、交通、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产业的加速发展,使得中国的高碳经济状态仍然突显。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

16、的关键,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和领域,涉及到整个社会再生产经过,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能源的需求也是急速增长的,一些技术瓶颈严重制约低碳经济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比经济增长快了近一半。三、科学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实现低碳经济,首先要从高耗能的大企业入手。它们一方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方面却又是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我们必须增加高耗能生产的成本,同时鼓励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开发。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低碳经济归根结底是为人,为人的全面发展,为人类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发展低碳经济又必须依靠人,依靠人们的聪明才智,依靠人们把握的科学技术及科学的创

17、新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的发展理念去认识低碳经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中国总体技术水平低是制约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最大因素,涉及到低碳的技术更是开发缺乏。要想尽快发展低碳技术,就必须加大投入。同时也要发挥企业内在积极性,促进企业主动地研究、开发低碳技术与产品。国家应鼓励科研机构与大专院校及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发挥国家协商与合作机制,加强低碳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和二次创新。制度创新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是消除制度障碍的根本措施。必须通过创新政策制度,驱动低碳经济发展。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建立有助于实现能源构造调整和可持续发展的价格体系,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及低碳产品。首

18、先,研究建立生物质能源,发展农村沼气产业。其次是重点研制开发、建立、扩大风能、水电能源产业,提高风电、水电在电能中的比重。第三,在加强核电发展的基础上,研究和开发另一种核能聚变能。积极的向发达国家学习,引进他们成熟的技术,同时也应该注重自主创新,靠本人的气力发展高端低碳技术。要为企业生产发展注入低碳发展的理念,更要在国民的日常生活中参加低碳经济的元素。例如,提倡开环保车,家庭节能等等,这些生活中细小的方面可以以为中国的低碳发展做出奉献。我国的低碳经济之路任重而道远,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合适本人的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构建和谐世界奉献气力。(作者单位:齐鲁工业大学文法学院)参考文献1李胜:(低碳经济:内涵体系与政策创新),科技管理研究,2020年,第10期.2鲍健强:(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中国工业经济,2020年第4期.3龚建文:(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循环经济发展)J企业经济,2020(2).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本特征的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消费等经济形态的总称。下文是学习啦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浏览参考!发展低碳经济的论文篇1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讨论【摘推荐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汇报体会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