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语的异化与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译语的异化与优化.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译语的异化与优化译语的异化与优化-外语翻译论文异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翻译行为带来的必然结果。异化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学者们的提倡或者反对。而西方学者提倡在译文中保留语文习惯的差异,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提出来的,即以异为美。今天学习啦我要与大家共享的是外语翻译论文:译语的异化与优化。详细内容如下,欢迎参考浏览:摘要:翻译界有一种习惯的误解,以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译本、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因此译作的语言应是规范的汉语文学语言。实际上,译语是汉语的异化。译语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本文揭示了译语与译语文化的互相影响问题,指出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好的翻译是译语
2、的优化,即保持异化适度。译语的优化将是我国新世纪翻译文学的新的诗学潮流。关键词:译语;异化;译语文化;优化Abstract:AcommonmisunderstandingabouttranslationisthattranslationshouldnotreadlikeatranslationbutshouldreadlikeaworkwritteninChinesebytheoriginalwriter.Forthisreason,thelanguageusedintranslating,i.e.,thetargetlanguage,inourcase,Chinese,shouldbesta
3、ndardChineseliterarylanguage.Inactualfact,however,thetargetlanguageisakindofdissimilatedChinese.Dissimilationisalinguisticbehaviourandaculturalphenomenoncommonintranslationworks.Thisarticlerevealsthemutualinfluencebetweenthetargetlanguageanditsculture,andpointsoutthatdissimilationofthetargetlanguage
4、maybeconsideredaconfrontationanddialoguebetweentwolanguagesandtwocultures.Agoodtranslationprovidespalatabledissimilationandthusachievesoptimizationofthetargetlanguage.OptimizationofthetargetlanguagewillbethenewtrendoftranslationinthenewageinChina.Keywords:targetlanguage;dissimilation;translationlang
5、uageculture;optimization论文正文:译语的异化与优化引言译即易,谓易换言语使相解也。翻译以言语的变易为主要特征,但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的方法与变易的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译作到达的境界也必然不同。译者把作品从一国语言转变成另一国语言,能够使相解,即沟通与理解,能够使相悦,即给人以审美的愉悦,可以以使相误,使读者产生隔膜,发生误会。这三种情况都与译语的异化与优化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图通过译语变异现象的分析来窥探译语的形态,以便正确识别与其有关的理论问题。一、翻译即异化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翻译活动的认识和理解不同,构成了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在相
6、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把翻译看作译语对原作的同化经过,所以在确立翻译的标准和原则时,把求同作为基点,追求同而排挤异,所以不管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译论家天真地以为译语应该与原语对等,出现了一些不切实际的翻译理论。求同的翻译,讲究忠实地传达原作的内容与形式,其理论基础是传统的视语言为传达意义的工具的语言本质观。20世纪西方兴起的语言学美学,影响了人们对翻译本质的认识与理解,同时也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20世纪的西方美学界破除了语言是传达意义的工具这一观念,转向了语言创造并构成意义的新立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在西方,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的变化,引发了语言学若干认知形式和方法论的变动,进而导致
7、一些相关学科如哲学、人类学、文学等学科的转向(Linguisticturn)。在这种诗学潮流的背景之下,人们不得不重新考虑翻译的本质和审美原则。在西方众多新的翻译理论形式中,在解构主义思潮影响下产生的解构主义翻译思想对我们的启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法国解构主义学者德里达(JacquesDerrida)、福柯(MichelFoucault)和罗兰巴特(RolandBarthes)把翻译的本质问题视为哲学的中心问题,从哲学的高度来看待意义的可译性问题,或者从翻译理论的高度来看待语言的本质问题。罗兰巴特以为,文本生成之后,作者就失却存在的价值(作者已死!),而文本的意义在读者对语言符号的浏览中产生。解
8、构主义学者强调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文本的意义不是由文本本身决定的,而是由译者(读者)决定的。有趣的是,在解构主义学者那里,忠实性原则变得可有可无,译者用不着担忧有人责怪他的译文不忠实,甚至能够倒打一耙,责怪原作对译本不够忠实。如此看来,博尔赫斯(J.L.Borges)的诙谐(指他责怪原作对译本的不忠实)不无道理。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经典文献沃尔特本亚明的(译者的任务)一文,以为译文与原作之间是一种延续与创生的关系,本来就无忠实可言。文本经过翻译而被赋予新的意义,进而获得新的生命。所以,在解构主义学者看来,译本不是原作的附庸,而是原作文本的再生(afterlife)。翻译不仅仅是传达原作内容的手段
9、,而更主要的是使原作得以生存的手段。他们以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个概念来解释译作与原文之间的关系,以为一切文本都具有互文性,进而把译者置于与原作者平等的地位。德里达以延异(difference,是德里达本人创造的词汇,有区分、延搁、播散三重含义,有的学者译为分延)的概念来表示意义的不确定性,显现翻译的异化经过。他以为,不同的语言在意义、句法和语音上的差异,构成各种不同的表意方式,而翻译就是在同与异的纠结之中正确地表现异。人们只要通过翻译才能真正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认识不同语言的特定的表达方式。因而,解构主义学者以为,翻译的目的不在于求同,而在于存异,一部译作的价值,不在
10、于它的通畅程度,而在于它对语言差异的反映程度。我们以为,西方解构主义学者如此旗帜鲜明地标举译语的异化,并不是成心要标新立异,哗众取宠,而是在另一个层面上从另一个角度对翻译活动的本质与规律的科学的揭示。其实,我国古代翻译理论家早就认识到翻译的异化功能。(法句经序)记述的那一场关于信、达、雅的讨论,已涉及异化的问题。当时的译论家已注意天竺言语与汉异音,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并且以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来凸显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以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来指出译语在翻译经过的异化。道安论翻译的五失本,第一条就指出胡语尽倒,强调胡语与汉语在语法上的差异。鸠摩罗什曾指出汉语与胡语在文体上的差异,批语直译派的作品虽得
11、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释赞宁把翻译比作将绣花纺织品的正面翻过去,(翻也者,如翻锦绮,反面皆花,但其花有左右不同耳。)指出译语与原语的差异。我国古人在一千多年前就发现翻译中的差异现象,讲明翻译的异化是客观存在。我国现现代学者也很重视翻译中的异化问题,鲁迅主张宁信而不顺,实际上是倡导异化。钱钟书标举化境,提醒译者不要由于中外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是针对异化而采取的对策,许渊冲针对中外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提出优势竞赛论,也涉及翻译的异化问题。总之,我们以为,翻译活动是译者对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的艺术地把握,翻译离不开异化,翻译本身就是异化。二、异化与译语文化如上
12、文所述,异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翻译行为带来的必然结果。异化的存在并不取决于学者们的提倡或者反对。而西方学者提倡在译文中保留语文习惯的差异,是作为一种审美理想提出来的,即以异为美。五四新文学运动兴起之后,我国文坛也流行过异化(欧化)之风,亦即以异化为美的文风。不少人主张欧化的白话文、欧化的国语文学。诗人何其芳曾回忆讲:我当学生的时候没有学过汉语语法,有很长一个时期,我不大了解汉语句法的一些特点,经常以外国语的某些观念来讲求汉语句法的完好变化。这样就产生了语言上有些不恰当的欧化。尽管当时提倡汉语欧化的作家们后来也克制了洋腔洋调的缺点,但译语对汉语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至今还在产生着影响。汉语的欧
13、化(异化)主要来自翻译文学的影响,而相对于原作来讲,译语的异化实际上是对原作语文习惯的同化,即传统翻译理论所谓的直译。译语的异化主要来自西方语言习惯的影响,同时,异化与译者所处时代的翻译审美观念有密切的关系。我们透过译例能够看得清楚一些:王后:他们拿走茶具的时候,为什么你告诉他们还留下这些椅子呢? (Whydidyoutellthemtoleavethechairswhentheytookawaythetea?)马格纳斯:我要在这里接见内阁。 (Ishallreceivethecabinethere.)王后:这里!为什么? (Here!Why?)马格纳斯:那,我想这里的露天空气和斜阳会给他们一
14、点安神的效果。在这里他们对我讲演,不能像在屋里那么容易。 (Well,Ithinktheopenairandtheeveninglightwillhaveaquietingeffectonthem.Theycannotmakespeechesatmesoeasilyasinaroom.)王后:准是那样吗?罗伯特问过布讷计斯,在哪儿学的,能讲演得那么漂亮,他讲在亥德公园。 (Areyousure?WhenRobertaskedBoanergeswherehelearnttospeaksobeautifully,hesaidInHydePark.)马格纳斯:是;可是那里有听众刺激他。 (Yes;b
15、utwithacrowdtostimulatehim.)王后:罗伯特讲你已经驯服了布讷计斯。 (RobertsaysyouhavetamedBoanerges.)马格纳斯:(略)王后:你不会因而得到感谢。他们以为你只是戏弄他们呢。 (Yougetnothanksforit.Theythinkyouareonlyhumbuggingthem.)这是老舍先生1956年翻译的肖伯纳的剧本(苹果车)里的一段。老舍是我国现代最具有艺术表现力的作家之一,他的英语水平也超过一般译者,根据常理,他的译语应该和他的创作语言一样,传神,生动,凝练,读起来琅琅上口。但从上面这段译文来看,我们很难相信它出自老舍先生的
16、手笔。对照英文译文,我们不难发现,老舍的译语在造句时尽量靠近原文。正是由于要和原文贴切,他才把Whydidyoutell根据原文的词序译作为什么你告诉在我想这里的露天空气一句里,除了斜阳在字面上与原文略有出入之外,其余部分几乎都能与原文相对应;其他句子也尽量保持与原文的一致,因此显得有些不自然,不大符合汉语白话的习惯。第一句话,假如译作他们刚刚来拾掇茶具,你为什么要他们还把椅子留下?不是更简练一些吗?最后一句Yougetnothanksforit译作没有人会因而感谢你,似乎更符合汉语白话习惯。老舍是公认的语言艺术大师,熟知戏剧语言的特点,可是,他为什么没有根据汉语文学语言的要求,把肖伯纳的这个
17、剧本译得更符合汉语习惯呢?朱光潜先生读过老舍先生这部译作,以为老舍是耍惯了大刀耍不开匕首。果真如此吗?我们以为,老舍之所以放弃生动活泼的汉语戏剧语言,而采用上文所展示的那种苍白无力的译文,是受了求同观念的影响。就翻译的哲学而言,以信为本是中国翻译思想的主流。在中国,传统的翻译思想产生于汉代以后的译经活动,由于译的是天书天语,译者的态度自然格外的忠诚。所以信字当头,不信则为异端,其中委屈不由分讲。长期以来,求信求同,成为中国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在忠实与创造性之间,人们更看重的是忠实。久而久之,构成中国特有的译语与译语文化。译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也是一种翻译诗学的潮流。在中国,译语已构成一
18、种特殊的语言形态。这里所讲的译语文化(有学者把目的语所在地的文化称为译语文化,与我们所讲的译语文化是不同的概念),是指我国自有翻译活动以来所构成的与译语有关的审美观念和译学风气,它包括一定时代的审美标准、欣赏习惯、表达方式等等。译语文化对译者及其译语的影响,主要表如今一定时代所流行的审美观念、欣赏习惯和表达方式对译者的译风的影响。任何译者都是在一定的译学风气中从事翻译,鲁迅和老舍也不例外。译学风气影响到译者的审美标准和表达方式。其实,老舍先生同鲁迅先生一样,是认真负责的、富有才华的译者,他们的译语与他们的创作语言之间所以出现如此明显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受了译语文化的影响,是译者在一定的翻译诗学潮
19、流中的必然表现。译者在翻译经过中时时处处忠实于原作,其主体意识处于压抑状态,较少考虑怎样使译语符合汉语的语文习惯。我们这里所指出的译语文化对译语的影响,实际上是文化语境与译语之间的互相影响。我们把影响译语的生成、同时又反过来为译语所影响的总的社会历史性的语言情境称为译语文化语境。译者在一定的译语文化语境中从事翻译活动,他遭到文学翻译的审美惯例的影响,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过去或当时的有关文学翻译的审美规范(其中包括文学翻译的审美理想、艺术法则、表达方式等),同时遭到翻译活动内部的矛盾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他在使用本民族的文学语言表达外语的内容和形式时,就不可能完全根据汉语的习惯去遣词造句,这就产生
20、了译语。译语是译者在原作语言的土壤之上,在同原作对话的艺术气氛和文化语境里创造的一种新的语言形态。译语带有原作语言的某些色彩,但又与原作的语言形式有很大差异。译语在母语中生存,既遭到中国主流文化的影响,又受译语文化的影响。译语文化对翻译观的影响直接在翻译效果上显现出来。就翻译观来讲,大致可分为译而不作、译而作、译即作三种。译者在这三种状态里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主体意识,由压抑到自由,但始终没有摆脱译语文化的影响。罗新璋先生(释译作)一文对这三种情况做了透彻的分析,指出不同的翻译审美观念对译作效果的影响。这里借用两个译例来看看翻译观对译语异化的影响:译例1:这位女人的手,给所有的家族的隐秘的创伤绑了
21、绷带。欧贞尼,被那些善行的一个行列伴随着,走向天国去。她的灵魂的伟大,减轻了她的教育的狭隘和她幼年生活的诸习惯。这样的就是这位女人的历史,她生于世界之中而是不属于这个世界的。她生来是为的很辉煌地做妻子和母亲,可是她既无丈夫,更无子女,又无家族。 (穆木天译)译例2:这女子的手抚慰了多少家庭的隐痛。她挟着一连串善行义举向天国前进。心灵的伟大,抵消了她教育的鄙陋和早年的习惯。这便是欧也妮的故事。她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子女,又无家庭。 (傅雷译)穆木天是个诗人,其使用汉语文学语言创作的能力不在傅雷之下。但是,从以上译例看出,翻译观左右着译者的翻译方式。穆木天译而不作,把翻译
22、视被动的模拟,以为译者永远地是感到像一个小孩子跟着巨人赛跑一样,所以他在翻译中成心压抑自己,进而最大限度地张扬原作者的灵性,其译语相对于规范的汉语便发生较大程度的异化,以致于读起来不像读汉语,倒像读外国小学生学习汉语的作业。相比之下,傅雷的译文要灵敏自由得多。傅雷的翻译观重神似不重形似,译中有作,其译语最大限度地接近汉语的语文习惯,异化的程度较轻。译语文化的影响是一种传统势力,它像一只强有力的大手左右着每一个译者的审美意识和表达方式。译者要摆脱传统观念,就需要理论上的照亮和创新意识的指引。国内外翻译理论的发展,正在迫使我们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钱钟书先生曾经指出,传统有惰性,不肯变,而事物的演化
23、又迫使它以变应变,于是产生了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传统不肯变,因而惰性构成习惯,习惯升为规律,把常然作为当然和必然。传统不得不变,因而规律、习惯不断地相机破例,实际上作出种种妥协,来迁就演变的事物。译语的异化是异国语言和文化对汉语的侵蚀,我国固有的语文习惯在外语语文习惯的冲击之下不断地相机破例,作出妥协,所以,一开场,译语与汉语语文习惯的某些差异可能会给读者的感官造成审美障碍。这种障碍久而久之又被人们所习惯,变成新的审美趋势。人们在浏览外国翻译作品时,那种由译语的异化造成的情调给人以美感。三、异化与优化我们以为,译语的异化是艺术传达上的一种变形。这种变形既是客观存在,也是审美的需要。中国传统翻译
24、理论,在看待译本与原作的关系时,注重译本对原作模拟的逼真程度。其审美观念近似于文艺学里的模拟讲,所以,信、忠实便成为一种审美原则。我们在上文所列举的老舍和穆木天的译文,就是这种审美原则的详细体现。可是,翻译毕竟离不开原作,译者的创造只能在原作的基础上进行,脱离了原作的创造,是借体寄生的创作,超出了翻译活动的范畴。因而,我们这里所讲的异化和变形是有限度的。状变而实无别,躯壳换了一个,但精神韵致仍然故我。我们能够想象,假设在译作里把燕山雪花大如席异化为梅山雨点细如丝,恐怕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不能算是好的翻译。译语的异化,有程度的分别。西方语言(如英语和法语)之间在句法构造、文化内涵上差异不很大。
25、假如根据苇奴蒂(LawrenceVenuti)的异化翻译观,在译作中尽可能地保留外语的语文习惯,以表现不同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使译文带有异国情调,这种做法在西方也许是行得通的。可是在我国,汉语与英、法、德、俄等语言之间在语文习惯和文化内涵上的差异就大得多,假如根据西方学者的理论在翻译中尽量异化,那么语文习惯的差异和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造成译作在汉语表达上的梗阻和文化上的错位,出现严复所讲的虽译犹不译的现象。译语的异化,有层次的高低。就审美理想而言,中外翻译家都强调译语与原语之间的透明,不露翻译的痕迹。果戈理以为译作与原作之间应该像玻璃似的透明;奈达以为,好的翻译听起来不像是译品(Theb
26、esttranslationdoesnotsoundlikeatranslation);钱钟书指出,译本对原作应该忠实得以致于读起来不像译本。这些审美观念表明人们对翻译的最高理想的向往和追求。实际上,中外语言与文化相通而又相异,相通为翻译提供了可能性,产生可译性,相异使得翻译出现困难,产生对抗性,产生译语的异化。上文所指出的原语的语文习惯对译者的约束,迫使译者在异与同之间寻求平衡,译者不得不在译文里保留原语表达方式上的某些特点。所以,好的翻译不可能听起来不像是译品,译作与原作之间不可能像玻璃那样透明,而译本读起来也不可能不像译本。这就是讲,译语不可能不异化,不可能不变形。基于此,我们在确立译语
27、生成的艺术法则时,提出和谐性原则,就是考虑到和中包含着异,而同中无异。译语的异化是两种语言、两种文化的对抗与对话。译者把一部作品译成另一种语言文字,其译语能够是浅陋的,带着浓重的翻译腔,读来佶屈聱牙,可以以是优美的、亲切的母语中带着淡淡的异国情调,像扑面的晨风给人以清新的愉悦。关键在于译者能否具有科学的翻译观和相当的艺术表现力。许渊冲先生在大量的翻译实践中,发现汉语与英、法等西方语言在修辞和审美效果上具有各自的优势,提出扬长避短、发挥译语优势的见解,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势竞赛论,确立了一种全新的翻译理论形式。我们从许渊冲先生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的理论形式中借用一个优字,来把握译语的异化经过,避
28、免译语浅化,争取译语的优化。译语优化的经过,是译者在原作句子构造的束缚之下,因难见巧,在信与美、神与形、化与讹的对立中寻求和谐的经过。译者努力消除两种语言之间由于语文习惯的差异而可能露出的生硬牵强的痕迹,使译语的生成尽可能符合汉语的语文习惯。优化不是归化,而是异化,是适度的异化,或者叫做美的异化。优化的对面是浅化,或者称为囫囵吞枣的异化。浅化往往是被动的译者所为。译者在翻译中缺乏创造性,俯首甘为原作者的奴仆,亦步亦趋地跟在原作后面爬行。我们透过译例能够看得明晰:Thenthereweresighs,thedeeperforsuppressionAndstolenglancessweeterfo
29、rthetheft,Andburningblushes,thoughfornotransgression.译文1:何况还叹息,越压抑越深,还有偷偷一瞥,越偷得巧越甜。还有莫名其妙的炽热会脸红。(穆旦译)译文2:叹息越压抑越沉痛,秋波越暗送越甜蜜,不犯清规也会脸红。(许渊冲译)同是译语,译文1的浅化显而易见。译者只是用汉语的词语传达了原语的浅表意义,并且译者缺少创新意识。这样翻译只能造成译语的浅化。而译文2的译者显然有整体和谐观念,在译语的文化语境里把握这句话的深层含义,发挥汉语的优势,追求和而不同的审美效果。译语在译者的艺术再创造中得到优化。优化是一种再创造。而经过译者再创造的译文往往给人以不
30、忠实的感觉。这就出现了译语对原语超越的问题(这也是翻译理论深层次的问题)。钱钟书先生曾指出,译者驱使本国文字,其功夫或非作者驱使原文所能及,故译笔正无妨出原著头地也。优化的译语,与原语拉开了一定的距离,在审美形态上超然于原语之上,外表上看起来有些失真,本质上是真与美的统一,到达了较高层次的优化。著名旅美翻译家思果(蔡濯堂,Frederic.CTsai)在阐述他的信达贴原则时曾举下面例句,可以以讲明译语异化的层次。张教授与李教授两位老先生约好时间在一家餐馆会面,临走时张教授讲了一句:Well,Illbethere译文1:好了,我会在那里。译文2:好了,到时我在那里等你。译文3:就这么讲吧,我到时
31、在那里恭候。从以上三种译文能够看出,译语发生了不同层次的异化。译文1是典型的忠实译文,字当句对,从内容到形式都无懈可击,但从审美效果来看,只是浅化的译文。译文2明白晓畅,是等化的译文。译文3同原文拉开了一定距离,看起来似乎有些不忠实,实际上到达了信达贴的效果,显然是译语的优化。以上译例讲明,译作与原文之间,不是简单的忠实与不忠实的关系,而是一种整体的和谐关系。和包含着译者的忠实的态度,也包含着适度的优美的异。异就是译者的创新。译者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表现原作者的原意,译语必然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化。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具有不确定性。诗无达诂,字无定诠。西方人讲,词无定义,义由人生(wordsdonot
32、havemeanings,peoplehavemeaningsforwords),译文里参加了译者的理解和再创造,译语只能在两种语言与文化的融通和对抗中寻求和谐。译语的表达既带有译者的主观情绪,也染上了本民族文化的色彩。四、结语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译语的异化是普遍存在于译本中的语言行为和文化现象。我们研究译语的异化现象,是为了澄清信与美、同与异的关系问题,以便在此基础上革新翻译观念。中国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忠实,在一些现代学者的解读中被误解了,以为忠实能够代替一切。其实,忠实仅仅是再创造的基础,忠实的译文并不等于完美的译文。忠实是译者的态度,或者是一种愿望。翻译和创作一样,不但需要态度和愿望,更重要的是需要审美力和创造力。我们以为,翻译作为文学文本生成的一种形式,不是对原作的刻意模拟或严格再现,而是一种无意识的(甚或有意识的)变形和异化。富有创造能力的译者,应有意识地保持一种超越的气势,同原作保持一定的距离,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