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doc(1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精品文档.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江苏省句东劳教所 陈正超摘 要:在生产过程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两个直接原因。但人的不安全行为占主导地位,而人的行为与心理因素有关。本文尝试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借助事故案例进行分析,探求了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事故成因,提出了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及遏制事故发生的办法。关键词:心理学 安全控制 在人类社会生产实践中,劳动者通过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不断生产出新的物质资料的全过程,始终伴随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安全与危险。如果我们把生产过程中发
2、挥一定作用的物质资料(机械、物料、生产对象)以及其它生产要素统称为物,那么在人、物系统中,任何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两者在特定的条件下造成的,当两者的运动轨迹相交时,其交点就是发生事故的时间与空间。虽然人与物两大因素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但从大量的事故统计分析结果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事故产生的原因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即使是物的不安全状态,也是由人操作支配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又跟人的心理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本文尝试运用安全心理学原理,探求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事故成因,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来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就可以很好的预防事故的发生和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一、安全
3、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安全心理学是属于其分支的应用心理学。它运用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分析劳动者在生产活动中的心理状态,也就是研究分析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在社会中各种复杂因素影响的条件下,劳动者对安全问题的心理活动规律,以达到能较为准确地预测人的不安全行为,从而科学地采取措施,教育培养和提高人的安全心理素质,调动劳动者对安全生产的积极性,发挥和增强自我防护能力,最终实现安全生产。二、人的不安全行为与安全事故的成因据对2006年厦门市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统计:1、道路交通事故。1679起,死亡245人,受伤1600人。 2、火灾事故。533起,死亡7人。 3、工伤
4、事故。58起,死亡52人,受伤13人。 4、渔业事故。1起。绝大多数的事故是由于“三违”(即: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并且多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有的甚至是几种违章行为同时发生、互相套迭在一起,共同作用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其中:与违章指挥有关的事故20起,与违章作业有关的事故34起,与违反劳动纪律有关的事故28起,由于物的直接原因发生事故6起,其它如自然灾害及突发性事件引发事故8起。在这些“三违”引发的事故中,与麻痹大意、安全意识淡薄、怕麻烦贪图方便、心存侥幸心理有关的伤亡事故38起;与凭经验、骄傲自大、办事逞能有关的事故12起;与素质差、技术不良有关的事故22起;由于判断失误
5、造成的事故10起;其他如与激情影响、从众心理、逆反心理等有关的事故13起。心理学认为,人们心理活动的过程,首先是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获得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大脑的思考、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形成思想,指挥行动,产生行为。所以,只要有不安全思想和行为,就必然会造成事故隐患,也就存在着演变成事故的可能性。实际上,任何人都不希望自己发生事故,使自己和他人受到伤害(蓄意破坏的除外)。但为什么又会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呢?安全心理学认为,人的安全心理活动既有共性又有个性,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的当时的意识、心理状态、有着密切的联系。职工心理状态影响安全生产行为,造成安全生产事故的有以下几种心理特征
6、:侥幸心理:违章行为有些会酿成事故,但绝大多数违章行为不一定造成事故,从而侥幸过关,这往往给一些人造成一种错觉,认为事故一般不会发生,这种侥幸心理成为员工冒险和违章的重要因素;麻痹心理:认为“这是经常干的工作”、“不知干过多少次了”、“不会出事的”等。由于经验的影响,或认为作业简单,对危险视而不见,因自信而麻痹,凭经验操作,漫不经心,当出现异常时,由于没有准备而惊慌失措,导致事故发生;逞能心理:在逞能心理的支配下,为表现自己,头脑发热,有时为了获得逞能好强心理的满足而牺牲了安全的需要,使一些本来不会发生的事故发生了;捷径心理:图省事、走捷径的心理是人类行为的共同特征,是由人类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需
7、求而产生。在企业生产中往往出现“要钱不要命”,只讲生产,不顾安全的现象,结果往往导致事故的发生;从众心理:看到别人或大多数人都怎么做,他也跟着做,否则觉得不合群。这种心理往往具有传染性,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恐惧心理:由于某些岗位发生事故频率高,使职工思想胆怯,心神不安,工作缩手缩脚,在突发事件面前惊慌失措,反而导致事故的发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动机的内隐性特征之 一,表现为“让我这样,我偏不这样”,明知故犯,有了逆反心理,往往产生心理上的不快和对抗情绪,对安全管理产生反感心理,造成对安全意识的影响,同样易引起事故的发生。此外,还有受各种激情的影响导致情绪波动,思想不集中造成判断失误,骄傲自大过
8、于相信自己的能力,爱面子、自尊心强,从众心理以及逆反心理或赌气做事等职工心理状态不稳定的现象。三、运用安全心理学 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通过上述分析,要想不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要预防和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笔者认为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建立职业评估与心理测试制度。职业评估与心理测试就是企业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员工所进行的一系列的客观评价、心理测试以及性格分析。现代企业要求员工具有多方面的能力,不仅包括身体素质、智力水平、动手能力等方面,而且要求心理素质要好。为了适应企业对员工全方位的要求,使企业合理鉴定、挑选和应用人才,使个人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和方向。需要职业评估与
9、心理测试机构对人的心理进行分析。目前,职业评估与心理测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应用得非常广泛,并且潜力巨大,如果让其全部发挥作用,企业将明显受益。在企业内通过职业评估和心理测试告诉公司和受试者,他在哪些工作方面具有潜力,更适合做什么工作,使公司和受试者对一个人有全新的、有激励意义的积极看法。同时可以使员工理解同事为什么有那样的行为,一定程度上缓解心理情绪,多一分宽容,使员工更团结友爱。通过性格分析,进行一定的人员调整和科学组合,优势互补,发挥最大效能,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二)要正确运用激励机制。每一个人都是有自尊心和荣誉感的,要激发和鼓励他们的上进心,必须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才能让职工全身心地做好
10、本职工作。如何正确选用激励方式,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是至关重要的。首先要掌握信息。了解情况,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正确选择激励手段。一般来说,正面表扬或奖励容易调动积极性,而在一定的条件下,惩罚、批评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应以教育说理为主,在提高思想认识的同时,要为被激励者排忧解难,改善不良的心理反映,诱导高尚的动机,引导他们产生积极的行为。实践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扬、奖励一个单位或一个人就能鼓舞一大片人。惩处、通报一个单位或事故,能以儆效尤,教育一大片人。再则奖惩激励要及时。当前,我们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利益主体的互相转化,对个人、对整体都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
11、反映。因此,激励手段要及时。不要等问题积累成堆了或产生不良后果后才着手处理。(三)正确运用情绪管理自我调节机制。情绪是受客观事物的影响而产生的-种心理状态,气候、光线、色彩、噪声以及其他因素都会影响情绪的变化。不同的情绪状态对安全的影响不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精神状态与工作效率成正比。但是,精神状态与安全状态不一定是正比的关系。精神状态的高潮期或低潮期属情绪不稳定时期,最容易发生差错或失误,属事故多发期。精神状态的组中值是精神稳定期,这时能力发挥稳定,工作起来有条不紊,不易发生事故。据此,要努力提高职工的个人修养,学会自我调节精神状态,要有自制力。人逢喜事精神爽,这时最容易冲动,要告诫
12、自己保持冷静、淡然的的心态,记取乐极生悲的教训。而遇到困难和挫折打击时不要气馁,要有广阔的胸怀,要想得开,宠辱不惊,努力摆脱激情的不利影响。在工作压力大或精神状态欠佳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工作,劳逸结合,业余时间多参加文娱、体育健身活动,忘却烦恼,或找知心朋友、同事、领导倾诉,沟通思想释放压力,自我调节紧张状态。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四)运用相互调节、制约机制。相互调节、制约就是要相互提醒、相互帮助、相互制约、共同搞好安全生产工作。人际关系之间的相互理解、默契和支持,会对双方心理状态产生重大的影响。稳定的心理状态与人的安全行为紧密相关,因此,相互调节、制约对安全生产起着重要的作用。相互调节、制约有
13、群众调节、制约,领导和组织调节、制约。群众调节、制约,就是人与人之间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相互关心、相互爱护,相互帮助,相互提醒。看到违章现象时要立即制止和纠正。在同事遇到危险的紧要关头,要敢于挺身而出,理智地防止事态进一步发生和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因一句话、一挥手而避免和防止了事故发生的事例是不胜枚举的。相互调节、制约就能使我们的周围形成人人、事事、处处讲安全的良好氛围。领导调节和制约,就是要求领导个人,一方面要以身作则,遵纪守法率先垂范,决不违章指挥;一方面要敢抓敢管,认真组织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坚决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指示精神,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14、操作规程。一个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要真正落实行政一把手就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制度,只有把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和安全生产具体工作者及职工的积极性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安全工作合力,实现齐抓共管的局面。组织调节、制约,就是单位要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尤其是安全心理素质和自我防范能力的提高,真正把安全第一的方针变成自己的第一需要,变成自已的自觉行动,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当前,应着重抓好“三级安全教育”和特殊工种的安全教育、持证上岗工作。既抓一般面上的全员教育,又突出抓重点对象的安全教育,形成人人懂安全
15、、人人要安全的安全文化环境。(五)调整安全心理状态,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一个人对环境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程度,决定了人的行为性质,与人的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各级领导、安全技术人员、特别是操作者要学习安全心理学知识,掌握心理活动规律,在事故发生前调节和控制操作者的心理和行为,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无疑对安全生产将起积极的作用于。1、运用人体生物节律的科学原理,事前预测分析人的智力、体力、情绪变化周期,控制临界期和低潮期,因人因事因时做好政治思想工作,调节心理状态,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2、努力改善生产施工环境,尽可能消除如黑暗、潮湿、闷热、噪音、有害物质等恶劣环境对操作者的不良的心
16、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的干扰,使操作者身心愉快地工作。3、要加强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经常和职工交流思想,了解掌握思想动态,教育职工热爱本职工作,进而随时掌握职工心理因素的变化状况、排除不良外界的刺激。4、要切实关心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使操作者注意力集中,一心一意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安全生产。5、要合理安排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加班加点超时疲劳工作。人在疲劳状态下,易引起心理活动变化,注意力不集中,感觉机能会弱化,操作准确度下降,灵敏度降低,反应迟钝,造成动作不协调、判断失误等而引发事故。总之,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防止和避免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应扎实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关心职工疾苦,及时掌
17、握职工的心理状态,消除不良刺激,促使职工心理因素向良性转化,从而达到控制不安全行为,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参考文献:1邵辉,王凯全.安全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52毛海峰.安全管理心理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33福建省煤矿安全技术培训中心1999年5月非煤企业安全管理培训教材 4中国煤田地质总局1998年4月警钟长鸣9298死亡事故案例5何滨.习惯性违章人员的心理浅析及预防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02,4 (12) 21-22浅谈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行为的作用常州供电公司变检工区 孔 珏【摘要】 本文对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和安全行为现状进行了描述,并对通过企业
18、安全文化建设对员工安全行为的作用进行一番阐述,表明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安全 文化 行为 作用1、前言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等的总和。企业文化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的一种,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被大家认同。一个企业真正有价值能够流传下来的东西,不是产品,而是它的文化。作为企业精神财富的一部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有着巨大的影响。企业要想取得成功,离不开良好的企业文化,因此,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十分必要。作为以安全生产
19、为第一要务的电力企业,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占据主导地位并为绝大部分员工所接受的安全生产价值观、安全生产理念、安全生产制度、安全生产行为方式、行为准则以及安全生产物质环境的总和。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实践出发,经归纳总结形成,再用于安全生产实践。它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员工的安全行为,因此,它在企业文化建设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2、供电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安全文化,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供电企业的安全文化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20、没有消除不了的隐患,没有避免不了的事故”的安全生产理念就属于安全生产的精神文化。供电企业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生产方针,在安全管理上更注重和强调制度对人的约束,各项规章制度非常严格,考核力度也很强,一直以来安全生产的重点就是重制度的落实,在实际工作中以遵守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以此来抓好安全生产工作。随着供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入,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逐渐深化,企业更关注员工安全素养的提升。人,是企业的主体,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水平,强化安全、法制观念,树立正确的安全理念,是提高员工安全素养的主要手段。供电企业正
21、在已有的基础上逐渐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这些都是为了更加突出体现人的主体地位,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强调行为文化的落实,也就是人对制度的能动的执行。3、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行为之间的关系3.1安全文化建设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企业建设安全文化,就是以人为本,通过文化的渗透提高人的安全价值观和规范人的行为。主要还是通过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以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珍惜生命为入手点,以安全管理理论为指导,使全体员工的自觉安全,提高安全文化素质,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和延伸,它已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和手段。安全文化不仅是指对员工安全知识的提
22、高,更是要改变人们对待安全生产工作的态度,也就是要确立“要安全、能安全”的安全文化建设核心理念,逐渐形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企业安全文化能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的思维框架、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使人们在自觉自律中舒畅地按正确的方式行事,规范和控制人们在生产中的安全行为。3.2安全行为习惯在安全生产中的重要性安全生产的最终目的就是杜绝事故的发生,从发生事故的根源来看,无非是人、设备工具、管理指挥、作业对象和生产环境等因素。其中人是操作机物、改变环境的主体,是最活跃、最难掌握的因素,据事故资料统计分析,在发生事故的各类原因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80%以上,而且,即使是其他事故原因,也同样可
23、以人去解决和预控。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企业不仅需要卓越的领导者、完善的制度、先进的设备,更需要员工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因此,让每一位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尤其重要。为企业长治久安,为家人和睦幸福,必须养成安全行为的好习惯。3.3安全文化建设关键在于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习惯是一种稳定的、甚至是自动化的行为,习惯可以决定一个人命运。研究发现,养成一个习惯需要21天,这就是说,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一定需要一段时间,时间越长久习惯就越牢固。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养成安全好习惯,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企业员工的行为方式(习惯)的选择和行为结果的统一,培养良好的安全行为习
24、惯。 企业员工有了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就有了企业安全稳定的局面和企业经济效益。我们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要日积月累,要制度的约束和意识的培养,安全文化建设就是通过外在的灌输和内心的接受的方式方法,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4、安全文化建设对安全行为的促进作用4.1 安全文化建设首先确立安全理念安全文化建设应首先确立安全理念。安全理念一旦确立,就可以使每位员工有自觉的意识和行动。“要安全、能安全”是安全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早已深入人心,理念教育和植入是行为养成的前提。因此,只要将安全理念根植于员工心中,就可加强其在日常的安全行为自觉性。4.2让安全理念落实到实际的安全行为中当我们
25、将安全理念当成一种行为习惯,还要确立高度的安全责任感。有人说过:“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其实不然。只要真正把安全生产放在心中;始终有一种责任感,安全是可以做到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只有做到“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将平时强制性的安全生产变成员工的自觉自愿的自律行为,当这种行为变成一种习惯了,就不会有不安全的行为。要使理念向行为的转化,然后再转化为习惯。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就要把着力点放在行为习惯养成上,引导和激励员工践行安全理念、用安全理念规范日常安全行为习惯。4.3通过安全好习惯的养成,提升安全文化4.3.1 营造安全文化氛围,促进安全行为的规范2006年3月,国家电网公司提
26、出了安全生产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十条措施。省市公司也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了关于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的意见,明确一个主题:“奉献爱心、营造和谐、确保平安、促进发展”。推进三大核心文化建设:安全文化、服务文化和廉洁文化。安全文化建设,其核心理念就是“要安全、能安全”,重点工作就是养成安全好习惯。通过爱心活动,平安工程等一系列措施,培育“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把“奉献爱心、确保平安”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促进安全行为规范的养成。4.3.2通过安全好习惯用语征集、推广计划,促进安全好习惯的养成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播下一种安全思想
27、,就可以收获一种安全行为,播下一种安全行为,就可以收获一种安全习惯,因此必须促使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为了提升安全生产执行力,常州供电公司2006年开始开展“养成安全好习惯”工作,在全体员工中就现场安全作业和安全管理,广泛讨论、提炼安全行为和安全管理好习惯,进行了一次大范围的安全好习惯用语的征集,评比工作,2006年推出了五大专业58条“安全好习惯”,并编辑成册,在员工中进行宣传。2007年,公司致力于现场安全好习惯的推广养成,各相关单位制定现场推广养成计划,确定相关专业安全好习惯的学习和现场推广养成的范围、进度、方式,并组织现场检查。现场检查着重在事故处理、设备检修、施工操作、巡视等各环节中,
28、采用现场抽问、对安全好习惯现场养成情况、员工习惯性违章行为等进行检查,及时指正,消除隐患。人是安全生产中基本的因素,其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安全生产。当“好习惯”成为员工下意识的现场作业行为和安全管理行为,就用习惯性遵章筑牢了员工的安全防范大堤,实现“人人能安全”。公司上下通过对好习惯的征集、释义、贯彻、推广,发挥好习惯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积极作用,使员工规范安全行为,养成安全好习惯,建设平安文化,营造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4.3.3执行标准化作业流程好的习惯可以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好习惯是成功的基石,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都是安全生产的好习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也正在逐步开展标准
29、化安全作业流程的尝试。2005年11月,常州供电公司就在500kV检修工作中,开始执行华东电网500kV变电站安全作业流程(试行),每项检修工作都要按照要求填写相应的“安全作业流程卡”。该安全作业流程是针对500kV变电站内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校验、电气设备检修、预防性试验过程、运行操作中涉及安全质量的关键环节,由工作人员签字确认,建立安全措施鉴证制度,以达到遏制习惯些违章目的。对该安全作业流程的实施,是我们对现场安全作业标准化、规范化和流程化管理的初步尝试,通过实施可进一步强化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对危险点进行有效预控,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使安全生产得到真正地落实。5、结束语企
30、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理,企业文化,使企业与员工达成共识,协调企业对员工的需求和员工个人需求之间的矛盾,使个人与企业共同成长。通过建立、完善企业文化,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改变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及价值观,形成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建设企业的安全文化,确立安全文化核心理念,完善各项管理规定、标准化作业流程,以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规范员工的安全行为习惯,这是我们安全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一位哲人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一再重复的行为所铸造的。”因而安全应该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更应该是一种习惯。“安全”作为供电企业的永恒主题,并不是用来描述一人一时一事的行为,而是用来描述
31、我们所有员工一生为之工作的整个过程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安全作业习惯,需要我们每个人行动起来,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这样才能使我们的电网安全、员工安全、企业稳定,才能促进员工、企业的共同发展,推动“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建设。参考文献:1程丽平 电力安全生产规程规定1000问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刘秋华 柳雨霁 现代企业管理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3王吉鹏 企业文化理念体系构建实务 M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简介:孔珏(1975),女,江苏常州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变电检修综合管理工作。透过“三维”监管模式探寻安全工作新发展谋求安全发展新思路昆山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戴尹娟发展在哲学含义上是指事
32、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运动变化过程。发展表现在安全理论领域是指“安全发展”,它正是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对安全生产理论的丰富、发展和深化;发展既是一个空间上的延伸,又是一个时间上的延续,是站在一个全新、全局的高度,对安全生产理论进行理性分析的成果。时代的发展需要完善的安全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更需要安全发展保驾护航。建立安全发展理论是为了更好的指导和服务安全生产工作实践;相反,创新的安全监管方式方法实践又促进了安全发展理论的发展。 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统一、高效、稳定的监管体系。当前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和机制与现实的经济状况不相适应。主要表现为“三个单一”:监管职能单一、监督范围
33、单一、管理措施单一。这样的监管现状很难发挥安全生产领域监管的功能,制约了安全生产局面的改善。为适应新形势,拓宽监管思路,坚持改革创新,引进“三维”监管模式,是指从“人员、过程、体制”三个维度出发的全新的监管模式,这是一个“立体”的监管模式,设想编织成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监管网络,使之囊括所有的安全监管工作内容,从而探求建立一个完善、成熟的安全监管系统。一、安全教育素质化 + 安全责任全员化 + 安全监督广泛化 构建安全生产高密度人员监管体系(1)安全教育素质化,安全基础就牢固。1.建立以执法人员安全监管能力为基准点安全工作首先需要有一支业务能力突出的执法队伍作保障,全面履行安全监管职责
34、。当前存在于执法队伍中,尚存在业务知识欠缺、依法执法能力不强等现状,针对这些问题,要分层次、有重点地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要依托法制教育和培训,提高依法执法的主动性。二是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形成有效的被动约束机制,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2.形成企业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的支撑面。安全监管的对象绝大部分是企业,企业的安全水平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要打造成本质安全型企业,监管人员是关键。加强企业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管理人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使之具备扎实的安全管理理论功底,用于改善企业安全生产环境,真正体现管理人、保障
35、人的目的。努力形成“教育一批管理人员,增强一个管理理念,改善一个安全环境”的态势。3.放大全体从业人员安全教育的辐射度广大从业人员,是作业现场第一人,同样也是事故伤害第一人,所以加强员工的安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法律规定,高危行业以及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培训和教育,经考核合格才能上岗作业,可对于一般从业人员,法律没有强制性规定,一般由企业自行组织进行安全培训。可现实是一般的企业很难做到系统、全面的安全教育,甚至从不组织培训,员工的安全知识严重匮乏已不足为奇。大量的事故资料显示,大部分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企业员工的操作不当所引起,所以务必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要按照分层
36、次、分阶段、分类考核的方式进行。首先按照从事工种的特性,对其进行针对性地安全培训,此环节企业可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进行;其次按照培训计划,分阶段,分时间再进行培训,此部分由企业管理机构负责;再次由政府监管职能部分进行抽员考核的方式,对企业的从业人员进行摸底,并给予相应的行政监管措施。从而达到严格落实企业以及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基础工作的目的,广泛扩大从业人员的教育辐射面和实效性。4.以安全知识为重点,营造和提升整个社会的安全文化一个人的安全知识可以影响一个家庭,一个个家庭的安全知识可以影响到整个社会,安全知识需要得到一步步的增强和普及。这需要充分运用好“四个重要媒体”的作用,通过电台
37、、广播、网络、报纸广泛宣传安全知识;需要充分运用好“一个重要月份”,在安全生产月期间,要全面宣传安全知识,大力营造安全生产氛围;需要充分运用好“三个重要时机”,监督检查现场,隐患排查现场、专项整治现场,将安全知识与工作实践相结合,提高安全知识的实用性,营造安全特有的文化色彩。(2)安全责任全员化,安全形势就好转建立、健全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既是安全生产属性的需要,也是安全生产形势的客观需要,更是事故责任追究的法律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以权与责、利与义相统一的原则来规范相关人员安全生产职责。责任制是基础,责任追究制是落实责任制的措施和手段,是落实责任制的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依存。因
38、此,必须建立、健全一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各级各类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激励监督机制,并且认真贯彻落实,这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当前,政府、职能部门以及企业层面上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安全生产责任制,但是安全责任全覆盖尚没有形成,原因是没有在微观层面上建立起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树立“人人有责”的安全责任观念。当务之急一是要确立科学的责任理念。各级各类人员都要把“安全工作人人都是责任人”的理念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政府职能部门要制定责任制度,严格层级考核;企业负责人要完善制度,细化责任内容;安全管理人员要切实加强现场管理,组织执行;从业人员是安全工作具体操作者,强化现场落实。通过逐级强化
39、安全生产措施,人人落实安全生产职责,形成人人有专责、人人管安全,人人保安全的态势。(3)安全监督广泛化,安全事故就预防安全生产监管对象涉及各行各业,既有物质条件方面的因素、管理方面的因素以及人的因素等。安全监管工作,不仅需要政府以及职能部门依法加强监管,还必须充分鼓励和调动最广泛的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群防群治,才能建立起经常性、有效的监督机制。1.鼓励企业职工的直接监督作用。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监督具有最大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因为他们是安全生产隐患的直接受威胁者,也是安全生产事故的最大受害者,具有最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长期在生产现场进行作业,对安全状况了如指掌,哪里有隐患
40、,哪有有不安全因素,他们最清楚、最具有发言权,所以鼓励企业员工进行安全监督,可以深入、扎实、有效的预防事故隐患。2.发挥工会组织的主体监督作用。工会组织最直接代表职工的根本利益,是联系政府、企业、职工的纽带。通过工会的组织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安全生产监管,使安全生产有章不循现象无处藏身,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也是工会具体的职责表现。3.调动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民主监督作用。安全生产法中已对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隐患负有报告的义务。如果存在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不仅危害群众生命,还可能危及其他合法权益,因此,加强安全监督是其本身职责的必然要求,同时,居
41、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安全监督方面具有一定的地域便利条件,是降低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4.引导中介服务机构的技术监督作用。近年来中介服务机构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报告(证明)是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依据,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技术监督的主要方式。要在抓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以安全科技进步作为动力,落实科技强“安”的战略方针,充分引导中介服务机构,使其更好的发挥技术监督作用,更好的对安全生产物质条件进行把关,预防物的不安全隐患。5.增强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新闻媒体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的重要力量,通过新闻媒体可以普及安全生产知识,传播先进安全管理
42、经验,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通过舆论监督可以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及其有关人员的责任心,促进安全生产管理;通过舆论监督可以直接、有效地对违法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从而达到树典型、反违法的效果。另外,邀请人大代表以及政协等人员参与安全生产执法监督工作,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创举。通过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及时掌握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情况和执法动态,并跟踪督办整改,有效监督安全生产监管履职的情况,加大了监督的力度,提高了监督的实效。二、隐患排查全面化 + 预防措施多样化 + 事故追究严格化注重每个环节,全力消除和预防事故(1)隐患排查全面化,铲除隐患实效出所谓隐患,指潜伏的祸患,是事故发生的先兆因素,如不及时采取
43、措施将其消除,必将导致事故发生。隐患排查是消除和预防事故的重要手段和可行措施,具体要做到“四结合”: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企业等各个层面的力量和广泛调动基层群众组织、企业员工等一线作业人员的积极性相结合;要隐患排查和深化开展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相结合;要把隐患排查的责任和隐患整治的责任相结合;要把隐患排查工作实践和建立长效性隐患排查机制相结合。通过严格排查隐患,发现隐患问题,严格整改隐患,努力突解安全生产领域难点和重点顽疾,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的落实,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的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企业本质安全度。(2)预防措施多样化,
44、预防为主凸显出安全生产工作就是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的消除和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达到事故预防和控制的目的。系统安全理论的预防原理指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因此,超前预防是安全工作的重点,是杜绝事故的基础工作和根本手段。安全生产工作必须掌握工作的主动性,增强监管工作的预见性、超前性和主动性,必须增强敏锐性,建立起反应敏捷、运转高效的预警机制,其中探索建立工伤保险事故预防机制,是事故预防措施的有效尝试。工伤保险在事故预防、医疗康复和工伤赔付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工伤保险的事故预防机制是通过“收”与“支”两方面来实现的,所
45、以要充分发挥工伤保险的事故预防作用。通过调整企业缴纳保险金的差别费率和浮动费率,激励和督促生产经营单位从经济效益上考虑,必须改善安全生产状况,减少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所造成的损失。另外从保险基金中专门划拨出一定比例的经费专门用于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的预防工作,以及用于支持有关安全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对于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以及事故预防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3)事故追究严格化,事故责任震慑出安全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就是依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的一种制度。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生产安全事故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对因人为原因造成的责任事故,必
46、须依法追究责任者的法律责任,以示警戒和教育。但现实社会,由于责任追究不公开、不透明,导致权力暗箱操作,金钱至上等有责不究现象比比皆是,事故责任追究制度没有完全落实实处。所以,要建立公开、透明的事故责任追究工作机制,把事故处理每个环节置于“阳光下”运作。特别是事故调查处理决策部署的措施要严格化。严格建立事故处理联席会议制度,严厉打击生产安全事故涉及的刑事犯罪和瞒报、逃匿等违法行为,依法依纪严肃处理事故责任人,一方面使事故责任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另一方面从反面震慑其它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主动防范事故的发生。综上所述,安全生产监管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安全工作实践也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安全发展理论的进
47、步和完善奠定稳固的基础。在和谐社会建设的特殊阶段,我们要继续唱响“安全发展”的主旋律,推动安全生产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坚持实践创新,坚持建设安全文化主阵地,把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引导社会形成正确的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使安全发展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使安全造福于整个社会。把握安康 锻造安全试论交通安全“四控”管理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 张兴保交通运输行业具有流动分散、点多线长、面广量大、情况复杂的特点。如何针对交通运输特点,运用安康杯“监控法”原理做到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树立“改革开放,安全不忘”的观念呢?近年来,苏州汽车客运集团有限公司不断
48、探索新形势下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在企业安全生产中实施了“四控管理”(预控、专控、监控、群控),取得了良好成效。“四控”内容既各有侧重、自成一体,又相互配套,互相渗透。下面对“四控”管理问题作一简要的试论。一、预控抓动态要搞好安全生产就必须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贯彻这一方针中大家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预控手段和超前防范的措施。如实行安全目标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制订规章制度、进行教育培训、加强车辆检测、整顿环境秩序、改善安全设施、装备监控设备、注意劳动保护、掌握信息动态等等。目前我们的安全生产工作思路为:确立一个安全目标: 每年都要确定一个行车安全奋斗目标,并作为考核依据。抓好二支队伍建设: 安全管理队伍、驾驶员队伍的建设增强三个观念、把好三个关:心思放在安全上、眼睛盯在隐患上、工夫花在落实上。把好三个关(严把驾乘人员的资质、准入关。严格实行安全教育、合理使用关。严格监控超长途夜班车出车前的“双签证”,回场后要反馈道路、车辆信息和例保检查、强制维护的安全技术质量关)。落实“四基”要求:(一)是熟悉基本知识,做到三个熟知:1、安全宣传教育程序要熟知。2、安全检查、纠违方法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