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83429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4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doc(4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精品文档.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 期 评 估 报 告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共江苏省委党校 现代科技教研部2008年6月项目组成员项目负责人吴宏项目组主要成员盛华根 陈娟 周晓平 张璟目 录一、前言1(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1(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三)总体框架1二、“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2(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2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4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5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65、投资消费比例

2、日趋合理6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7(二)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81、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82、“四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9(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11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农业初具规模112、多措并举,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11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安全农业占比提高114、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125、农林科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12(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131、制造业发展稳中有升132、重点优势产业发展迅速143、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成绩显著14(五)服务业发展迅速,竞争实力加强151、服务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3、逐步形成152、服务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基本形成153、服务业发展的重点和工作抓手日益明确154、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明显加快155、服务业发展主体不断壮大15(六)自主创新能力持续提升161、对科技创新的思想认识逐步深化162、科技创新在江苏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63、我省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键技术难题得到解决164、支撑发展的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17三、我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分析17(一)产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171、产业结构偏重,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172、工业结构不合理18(二)产业布局不协调与产业集中度不足181、产业布局不协调矛盾依然突出182、产业集中度依然不足1

4、83、三大区域发展的绝对差距仍在拉大194、外资结构中民营经济总量偏小19(三)经济增长方式未实现根本性转变191、消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仍然偏低192、投资结构仍需进一步改善203、产业水平“四个不高”现象突出204、科教人才的优势远未发挥20(四)资源、环保和节能减排的总体形势依然严峻201、资源消耗较高202、环境成本较大213、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21(五)投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依然突出221、服务业投资仍然不足,三产倒挂的格局短期内难以改变222、制造业投资仍偏重于中低端价值链,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欠缺223、“两高”项目比重回落缓慢,节能减排压力较大234、重大项目储备不足,新开工项目回升

5、乏力235、规划指导约束不够,项目布局不尽合理23(六)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未得到“质”的提升231、产业竞争力不强23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253、科教优势尚未充分发挥254、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265、高端创新人才严重不足266、地方政府及社会的科技投入不相适应27(七)服务业占比和发展层次不高271、服务业占比偏低272、服务业发展层次不高273、“总部经济”发展不充分28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28(一)抓住人民币升值的契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28(二)进一步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促进产业集约发展281、明确三大区域产为发展导向,加快形成均

6、衡协调发展新格局292、加快实施“四沿”战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293、加强开发园区建设,提高园区经济集聚度294、加快大企业集团建设,提高规模经济效益30(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01、加快发展服务业重点优势产业302、加强服务业载体建设303、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有关政策31(四)降低资源消耗,确保节能减排指标的完成321、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322、严格市场准入条件323、推进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324、加大责任落实和执法监管力度32(五)优化投资结构,加大促进经济结构转变的扶持力度321、把握投资市场的导向332、强化投资调控的引导333、发挥投资创新的激励作用334、

7、健全投资重点建设机制345、实施投资政策保障机制34(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351、进一步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352、推进产学研联合,加快科研成果产业化353、注重消化吸收,促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354、强化实施品牌战略,提升竞争的软实力365、启动人才高地工程,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36(七)加强产业融合,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361、抓住信息技术发展与普及的契机促进产业融合362、结合不同产业特点寻求产业融合的方式363、把握产业融合对服务业发展的促进作用37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一、前言受江苏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8、以下简称省发改委)的委托,本评估报告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题,依据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对纲要发布后两年多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执行过程当中的不足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供省市有关部门参考。(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现实意义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纲要中规定的我省重要战略指标和任务。其执行情况好坏,直接关系到,我省坚持与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自“十一五”规划纲要制定以来,国际国内的宏观形势已经发生了一些当时未预见到的新情况。人民币不断升值对原有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利润率大幅度降低,外

9、向型企业竞争力下降;原油价格持续攀升对各行各业带来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对高消耗、高成本企业带来冲击最大;全球范围内的通货膨胀对各国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冲击全球金融市场秩序,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所有这些问题,对我省未来二到三年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会带来显著的影响。面对这些变化,我省产业面临的不仅是困难,也好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切实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保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发展,实现“十一五”纲要所规定的各项指标的完成。(二)研究思路和方法本报告按照省发改委下达的计划任务书,对我省的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产业发展、产业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评

10、估;有针对性地对现代农业、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进而找出影响我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因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汇总分析的研究方法,辅以适当的社会调研。主要的参考文献来源于2007年、2008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省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省政府各厅局的工作总结报告,市县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和政府内部工作文件等资料。在具体研究中,采用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定量分析主要采用基本数据统计、时间序列趋势分析和部分数学建模分析等方法。(三)总体框架本报告结构上共分为四大部分。一是前言,阐述课题的背景、研究思路、研究基本方法、数据来源和报告

11、结构;二是对我省“十一五”期间,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和成绩进行系统总结;三是对我省经济增长方式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四是提出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对策建议。二、“十一五”中期,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执行情况到“十一五”中期,我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报告从三次产业结构出发,分为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来,我省积极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1、三次产业结构明显改善2007年,全省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1726.1亿元、14

12、285.8亿元和9548.2亿元,三次产业比为6.7:55.9:37.4,与2005年的8:56.6:35.4相比,一产、二产比重分别下降1.3和0.7个百分点,三产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第一、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下降了0.25和3.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上升了4.20个百分点,三产结构处于产业结构加速转型的关键时期。表1:2005-2007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对比 %指标200520062007增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8.07.16.7-1.3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56.656.655.9-0.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35.436.337.42.0表2:三产、行业对

13、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年份2005年2007年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1.74.52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61.852.33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36.543.15服务业对GDP的贡献率36.632.9工业新产品产值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率11.3434.94说明:2007年按当年价格计算。通过计算产业偏离度,可以看出,“十一五”期间,我省的三次产业结构和就业人员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下表显示,2001年-2007年期间,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逐步下降,特别是从“十五”中后期开始江苏产业结构偏离度开始快速下降,到2007年达到42.4,产业结构偏离度下降18.4%。将2001年的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11

14、.4:51.6:37.0)和就业结构(41.8:30.4:27.8)与2007年的对应值相对比,反映出江苏近年来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变化与从业人员的比重变化日趋合理:第二、三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上升,第一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持续下降,就业结构变动速度高于产业产值变化速度。因此,相对于产业结构变动而言,就业结构调整加快,第二、三产业成为最具吸纳劳动力的产业领域。表3:江苏三次产业构成情况(2005年-2007年)年份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偏离度%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11.451.637.041.830.427.860.8 200210.552.237.339.6

15、30.330.158.2 20038.954.536.639.030.630.460.2 20048.556.535.037.431.631.0 57.8 20058.0 56.6 35.4 31.5 34.3 34.2 47.0 20067.1 56.6 36.3 29.8 34.8 35.4 45.3 20076.7 55.9 37.4 27.9 35.3 36.8 42.4 增长情况-4.7 4.3 0.4 -13.9 4.9 9.0 18.4 注:产业结构偏离度被定义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与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之差的绝对值之和,主要反映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之间的不对称状态。偏离度越大,表明产值结

16、构与就业结构的差距越大,产值结构与就业结构愈不对称,反之亦然。(资料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02-2007))2、制造业层次稳步提升200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926.87亿元,比2005年增长59.2%,列全国第三位。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为3891.1亿元、8582.5亿元,轻、重工业之比从2005年的1:1.98调整为1:2.2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69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7.5%,比2005年的24.3%提高3.2个百分点。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11582亿元,占全国的21.4%,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10%,从业人员约为180万人。主要行业规模全国领先

17、,机械、纺织第一,电子信息、石化、医药、冶金第二,建材第三,轻工第四。下表是应用因素分析法,对全省13个市工业经济评价情况。表4:全省13个市工业经济评价地区因素1因素2因素1%因素2%综合得分排名南京市0.7853.09774.1496.1684.252无锡市1.347-0.30979.4963.7379.323徐州市-0.6330.63860.6472.7467.265常州市0.543-0.26871.8464.1273.514苏州市2.489-1.08790.3756.3185.671南通市-0.418-0.19462.6864.8266.636连云港市-0.657-0.37160.41

18、63.1364.3912淮安市-0.647-0.17760.5164.9864.9910盐城市-0.570-0.42261.2462.6464.9011扬州市-0.463-0.09562.2665.7666.567镇江市-0.416-0.24362.7064.3566.518泰州市-0.577-0.14561.1765.2965.589宿迁市-0.782-0.42359.2262.6463.3313注:因素1:非国有企业因素 因素2:国有企业因素 因素1%:非国有企业因素占比 因素2%:国有企业因素占比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水平按市可划分三类,比较高的水平的有南京市、苏州市、无锡

19、市,中等水平的有徐州市、常州市、南通市、扬州市、镇江市、泰州市,有待加速发展的有连云港市、淮安市、盐城市、宿迁市。3、服务业发展逐步加快2007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9634.84亿元,位居全国第二;比2005年增长48.47%,比2006年增长15.9%,快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服务业增长速度和服务业占GDP比重的提升速度连续两年位居沿海各省市第一位。所有数据显示出省委、省政府采取的一系列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已取得初步成效。4、产业发展集聚度继续提高到2007年,沿沪宁线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值突破1万亿元,占

20、全省的80%以上,沿江产业带冶金、石化等产业产值占全省的90%以上。全机械、纺织、电子信息、石化、医药、冶金、建材、轻工八个主要行业主管业务收入占全省工业的93.6%。营业收入超百亿元的企业82家。全省已批准设立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51家,2007年实现营业收入3737亿元,上交利税85.8亿元。5、投资消费比例日趋合理“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江苏在转变增长方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投资消费比例关系逐步趋向合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所提升。2007年,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40.3%、44.3%和15.4%,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了投资。表5:投资、消费和净出口

2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005年2006年2007年投资49.9%36.21%46.21%消费21.08%25.11%25.53%净出口29.02%38.6828.26%说明:以上贡献率均按当年价格计算所得;净出口按人民币兑美元的年末价计算所得。(1)固定资产投资投资结构进一步得到改善。2007年江苏投资率为50.4%,虽然比2005年降低了4.55%,但从绝对值上看,投资仍然是当前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表6:三产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一览表年份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01年4.14%43.28%52.58%2002年4.23%46.41%49.37%2003年1.27%53.26%45.47%2

22、004年0.41%53.39%46.20%2005年0.52%55.75%43.73%2006年0.65%53.85%45.50%2007年0.68%54.63%44.69%与2005年比0.16%-1.12%0.96%“十一五”中期投资结构变化呈现以下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2007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占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15.77%,比2005年提高2.44个百分点;二是资源性、污染重、耗能高行业投资有所下降;三是固定资产在三产投资的分布状况得到改善,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上升0.16%,第二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下降1.12%,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上升

23、0.96%,第三产业增幅最大。(2)外资投向从2006年的数据可以看出,第一、二、三产业实际利用外资,为1.08亿美元、281.16亿美元和29.2亿美元,分别增长27.3%、25.4%和71.4%。第三产业外资利用增幅远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反映我省利用外资的质量开始发生结构性转变,宏观调控措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我省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提高,实际到帐注册外资保持适度增长,更加注重引进外国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能力提高。另外,我省的一般贸易出口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应对贸易争端能力增强。贸易磨擦涉案金额、

24、涉案数量均有所下降。外向型经济综合竞争力得以提升。6、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圆满完成2006年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32.4万吨,较2005年减排4.9万吨,削减率3.6%;COD排放量为93.7万吨,较2005年减排2.9万吨,削减率3.0%。对照年度目标,我省是经国家环保总局审核的全国完成年度污染减排任务的四个省之一。2007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在2006年完成年度减排任务的基础上,又取得积极进展。全省超额完成了年度减排任务:全省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21.80万吨,比2006年减排10.60万吨,削减率7.96%;COD排放量为89.14万吨,比2006年减排4.56

25、万吨,削减率4.87%。(二)产业区域布局日趋合理1、三大区域内部产业协调发展“十一五”中期,三大区域的经济结构显著改善。到2007年,苏南地区的三产结构比为2.18:58.65:39.17,二产的比重仍然超过50%,三产的比重高于全省水平;苏中地区三产结构比为8.15:57.19:34.65,二产占比接近于苏南地区,一产占比高于全省水平1.45%,三产占比低于全省水平2.75%;苏北地区三产结构比为16.16:48.93:34.91,一产占比高于全省水平9.46%,反映了苏北地区农业产业的基础地位,二产占比低于全省水平6.97%,三产占比接近于苏中地区。表7:2005-2007年三大区域农林

26、牧渔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 (单位:%)200520062007苏南22.4924.2421.93苏中23.0130.0423.62苏北54.5145.7254.45表8:2007年三大区域产业结构比较 (单位:%)地区增加值比重一产二产三产苏南2.1858.6539.17苏中8.1557.1934.65苏北16.1648.9334.91全省6.755.937.4从三大区域三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来看,2007年较2005年,苏南地区一、二产比重略有下降,三产比重略有提高;苏中地区一产比重略有下降,二、三产比重显著提高,苏中地区出现加速发展的态势;苏北地区一、二产比重略有提升,三产比重略有下降。表9:

27、2005-2007年三大区域三产增加值占全省比重 (单位:%)20052007差值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一产二产三产苏南22.9166.3664.8522.7664.7865.13-0.15-1.580.28苏中24.8917.5216.2824.6718.3516.74-0.220.830.46苏北52.216.1218.8752.5716.8818.130.370.76-0.74三大区域从固定资年产投资额占全省比重来看,苏中、苏北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明显加大,分别比2005提高了1.27%和4.26%,同期苏南地区下降了5.6%。从下表可以看出三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占全省比重,苏南

28、地区的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苏中、苏北地区提升明显,特别是苏中地区加快发展的势头全面得到体现,反映了省委省政府振兴苏北、加速发展苏中地区,全面实现小康的战略取得初步成效。表10:2005-2007年三大区域规模以上工业效益指标占全省比重 (单位:%)工业增加值工业用电量利税进出口200520062007200520062007200520062007200520062007苏南71.6468.9167.2671.0071.0870.6868.8067.6666.2891.8091.6291.14苏中15.9518.0519.2414.7614.7815.0515.9917.3318.565.815

29、.696.06苏北12.4113.0413.5014.2414.1414.2715.2115.0215.162.382.692.802、“四沿”战略取得明显成效200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从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利用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区位优势,先后实施了沿江开发、沿沪宁线开发、沿东陇海线开发和沿海开发四大发展战略,形成了“三横一纵”的全省生产力布局总框架。通过几年的实践,“四沿”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表11:“四沿”地区生产总值及占全省比重07年GDP占全省比重2005年GDP占全省比重沿江开发区域12788亿元50%8974亿元49%沿东陇海地区1487.94亿元6%1272亿元7%沿沪

30、宁线地区10866.66亿元42.51%7976.2亿元43.57%沿海地区4094亿元16%2597亿元14%表12:“四沿”地区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占全省比重2007年占全省比重2005年占全省比重沿江开发区域408445%3038.7148.77%沿东陇海地区870.759.5%541.048.68%沿沪宁线地区4433.1648.38%3274.4252.55%沿海地区1380.9315.07%787.7612.64%(1)沿江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增强。沿江各地依托长江这一黄金水道,大力发展大运输量、大进大出的装备制造、石化、冶金、物流等基础产业,形成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基础产业集群和先进

31、制造业的集聚区,内湾型区域开发格局逐步形成。2007年,沿江开发区域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788.3亿元,增长16.4%,占全省的比重达到50%以上,新开工建设1亿美元或1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重大项目100多项。提前三年实现了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中的目标任务。(2)沿沪宁线产业结构不断提升。沿沪宁线各市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注重发展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附加值高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扶持现代物流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产品市场服务业等生产服务发展,一大批辐射广、影响力大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逐步形成。

32、2007年,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达到13722.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6.6%。(3)沿东陇海线产业规模不断壮大。连云港、徐州两市依托港口和区域性商贸中心优势,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加工型产业,一批以资源加工、机械、化工、医药等为主体的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新兴的加工业生产基地和内外贸基地逐步形成。东陇海线的区位优势日趋凸显,得天独厚的交通优势正加速向经济发展优势转化。2007年,沿东陇海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7.94亿元,占全省的比重上升到6.7%左右。(4)沿海产业发展不断加速。沿海三市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按照省沿海开发工作会议要求和部署,加速推进以港口建设和临

33、港产业为重点的沿海开发战略,新能源、化工、造船、物流等临港产业加速集聚,海洋食品、海产品加工、海洋化工、海洋医药等海洋产业优化提升,沿江地区的基础产业向资源环境具有比较优势的沿海地区转移之势已经形成。积极开展沿海围海造地建港工程,创造条件打造新型产业、人口集聚空间,沿海正在成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极。2007年,沿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094亿元左右,约占全省的比重为16.4%。(5)“四沿”发展的主要特点。从以上可以看出,我省的生产力布局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从区域产业结构上看,“四沿”生产力布局具有较强的区域互补性和传导性。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主的苏南地区,成为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体现了江

34、苏的竞争力,成为我省工业化的先导区;以基础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沿江地区,在我省工业化过程中,承南启北,成为南北产业转移的主要传导区;以资源加工产业为主的沿东陇海地区,具有很好的资源优势和接受产业转移的基础条件,目前处在工业化的加速期。二是从地区总产值占全省的比重看,由于发展基础不同,“四沿”发展存在较大的区域非均衡性。沿沪宁线和沿江在上升,分别比2003年上升1.7个百分点和0.6个百分点;沿海和沿东陇海在下降,分别下降0.6个百分点和0.3个百分点。由此可见,目前沿沪宁线和沿江地区仍然是我省生产力发展的骨干地区;沿东陇海线由于以传统资源加工业为主,产业层次低,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近年来区域经

35、济总量有所提升,但总体占比仍在下降,成为我省生产力发展的重点区域尚需时日;沿海地区作为“四沿”生产力布局的新区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应该成为未来我省生产力布局的重点区域。三是从吸纳生产要素的情况看,“四沿”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存在较大差异性。相比而言,沿沪宁线和沿江在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的投入上都高于其他“二沿”,特别是沿沪宁线2007年比2003年在从业人员和固定资产投入上分别提升4.4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这说明沪宁线和沿江仍具有较强的吸纳生产要素的能力和发展潜力;东陇海线集聚生产要素的能力相对较弱,发展潜力受到制约;沿海开发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较大,短期内加以引导,吸纳生产要素

36、将成加速之势。(三)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显著提高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现代农业初具规模“十一五”以来,全省各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高效外向农业,扎实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07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726亿元,比2005年增长18.93%;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9万亩,高效农业面积累计1874万亩(不含水产),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26%;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45%、69%、66%、75%,分别比上年底提高8、8、7、5个百分点;农业招商规模以上项目投资额44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3

37、.12亿美元,农产品出口额16.4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58.45%和18.69%。现代农业的发展,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2007年,我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561元,同比增加748元,增长12.9,剔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7,比2005年增长24.36%。这是自1997年以来增加最多、增长最快的一年。2007年全省农民增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保持快速增长。二是家庭经营“一产”收入呈恢复性增长。2007年全省实现林业总产值815亿元,比2005年增长35.83%,首次跃入全国第五位。江苏以占全国0.7%的林地,实现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2、多措并举,高效外向型农业发展迅速20

38、07年,全省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和农林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把外向型农业作为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多措并举,强力推进,全省农产品出口和农业利用外资发展态势良好。一是农产品出口稳定增长,2007年,全省农产品出口16.4亿美元,同比增长18.6%。二是农业利用外资有序推进,2007年,全省累计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390个,增资项目114个,协议注册外资27.87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12亿美元,同比增长24.4%。三是苏台农业合作取得新进展。3、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生态安全农业占比提高2006年以来,全省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大力推

39、进农业标准化和全程质量控制。2007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3000万亩以上,总产330亿斤以上。通过抓住油料市场较好的有利时机,适当恢复油料种植面积。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全省优质稻品种种植达85%以上,优质专用小麦品种种植达90%以上,优质油菜品种种植达95%以上。2007年,新增无公害农产品450个、绿色食品350个,有机食品100个,蔬菜质量抽检合格率92%以上,瘦肉精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2007年,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能源工作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落实省政府农村新五件实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圆满完成省委、省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在扎实做好农村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推

40、进绿色江苏林业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工程大力推进。全省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4000万亩,太湖流域化肥投入总量降低5%,化学农药投入总量降低7%。4、狠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20032007年,我省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共安排财政投入23.7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1.4亿元,省级资金9.1亿元。(2007年财政投入5亿元,其中中央投入2.6亿元,省级投入1.6亿元。)据初步统计,五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858万亩(其中2007年113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5万亩,增加除涝面积125万亩,项目区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此外,项目区新增粮食综合生

41、产能力13亿公斤,棉花700万公斤,油料5000万公斤,并建设了160万亩优势农产品基地。农业物资消耗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化肥使用量首次出现持平,2007年全省化肥使用量比上年下降1.6%,低于2005年。农药和农用柴油使用量有所下降。2007年全省农药和农用柴油使用量分别较上年下降1.8%和0.8%。2007年全省供销社系统建办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1329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07年,全省自来水受益村占91.6%,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通有线电视村数占94.9%,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通电话村数已达100%。5、农林科教工作取得显著成绩,科技创新能

42、力显著提升2007年全省农林科教工作紧扣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年度工作目标,狠抓关键环节,强化措施落实,取得良好成效。扎实推进农民培训工程,农民素质得到新提高。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11万人,有效转移90%以上;完成农业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3.2万人。通过培训,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和创业能力,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全面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农业科技成果加快转化。据统计,小麦科技示范户平均亩增产13%,亩增效27%;水稻示范户平均亩增产8%,亩增效10.5%;棉花亩增产12%,增效16%;畜禽平均综合增效26%;园艺平均亩增产8%

43、,增效15%。大力推进农业三项工程,农业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进一步健全。以提升优势农产品产业科技竞争力为重点,向全省推介发布35个主导品种和20项重大技术,通过项目支持取得显著成效;以提升我省农业品种创新能力为突破口,安排专项经费1000万元支持15个种质资源基因库建设,引进750个优新品种,新选育出18个品种,一批优新品系进入到生产试验,全省农业品种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以农业科技综合展示基地为平台,通过基地的技术展示,将农业科教单位的最新成果进行熟化组装,对一些不能进行集中展示示范的技术,专门安排92项专项技术示范项目加以示范推广。稳步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农技推广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农

44、技推广服务机构逐步正常运转,改革到位的乡镇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得到加强;公益性岗位责职管理制度明确并得到有效执行;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队伍得到稳定,财政转移支付县改革到位。积极探索新型农技推广服务运行机制,进一步增强农技推广服务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服务能力。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和农业新品种与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取得新成效。加强转基因生物田间试验安全监管工作,管理工作得到农业部转基因办高度评价。进一步加强农业新品种保护和农业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制定江苏省农业新品种保护战略报告,作为全省知识产权战略规划的一个专题。(四)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1、制造业发展稳中有升制造业是我省工业经济的主体,加工制造是我省工业的一大特点,占工业总量的95%左右,加工贸易占全省出口贸易总额的60%。2007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41897家,净资产14896.23亿元、比2005年增长52.61%,从业人员829万人,全员劳动生产率15.5万元、比2005年增长34.43%,销售利润率5.24%、同比提高0.64个百分点,工业制成品出口2012亿美元、占全省商品出口比重98.8%。从下面的表中可以看出,全省的工业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全面提升。新产品产值达到14770亿元。与2005年比,新产品产值增长88.7%,利税总额增长85.3%,综合效益指标增加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