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doc(1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精品文档.金牛道北段线路的变迁与优化李之勤(西北大学西北史研究室,陕西西安,710069)提 要作为古代主要驿道,金牛道北段陕西宁强烈金坝至四川剑关间的线路,大致汉晋时期经阳平关、白水关入小剑、大剑,隋唐时期由阳平关南沿嘉陵江经广元剑门关,元明清时期则由烈金坝南经五丁关至朝天驿合唐宋驿道。三线中白水关线里距最长,五丁关线最短,嘉陵口线最险。但其被开发利用的时期却是白水江线最早,嘉陵江线居中,五丁关线最晚。推究原因,既与当时政治军事形势、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也是金牛道北段选线不断优化的表现。关键词金牛道白
2、水关线嘉陵江线五丁关线线路优化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尤其是秦汉隋唐等封建王朝盛世,从古都长安穿越秦岭、巴山,通往西南重镇成都的国家驿道,以汉中为中心分为南北两段。北段穿越秦岭的主要驿道有故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等多条并行,南段穿越巴山的主要驿道则只有以石牛粪金而得名的金牛道一条。适应二千多年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军事等方面的需要,北段各驿道的线路大都发生过重大变化、改易,相互间也出现过诸多横向联系,并因而形成一些新的驿道,使驿道数目增多,彼此联系更加紧密,交通更加方便。如子午道历史上曾经多次变迁,秦汉、唐宋和元明清时期各不相同,体现了线路的优选。一 金牛道的开辟时间可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而其
3、得名,则源于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所以也被称为石牛道,又称南线道或蜀栈。石牛粪金、五丁开道的传说最早见于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杨雄所作的蜀王本纪,其后阚骃十三州志、常璩华阳国志、郦道元水经注等书均有记载。大意是说战国时期,蜀王已有“褒汉之地”,因猎谷中,而适与秦惠王相遇。其后秦欲攻蜀,在二王相会之处列置了几头石牛,在石牛的尾巴下边置放了一些黄金,扬言石牛能粪金。蜀王贪金,命五丁力士率千余人修路迎牛。秦王遂使张仪、司马错循道出兵,灭了蜀国。关于秦置石牛和黄金的地点,历史记载不一。有的直言在褒谷,有的则说在金牛县,即今宁强县大安镇。大安镇西南数里五丁峡亦称金牛峡,峡口现在尚有一个以烈金坝为名的居民点
4、,当地人传说是由于曾在这里用烈火炼牛粪以取金而得名。至于五丁修路地段,也有多种说法,有谓即褒谷南石门附近的道路,有谓指四川剑门关附近的道路,有谓指宁强金中峡、五丁关附近的道路。从元代开始,历明清两代,学者们多把汉时川陕间的官驿大道,也就是从陕西宁强县的大安镇、烈金坝折而向南,溯五丁峡(亦称金牛峡),过五丁关,经宁强、黄坝驿、牢固关、七盘岭进入四川,再经神宣驿、龙洞背、朝天镇顺嘉陵江至广元,由广元折西南入剑门,或直南经阆中以达成都的道路称为金牛道。因而在其北段宁强县境就出现了一些如金牛驿、金牛站、金牛峡、五丁驿、五丁峡、五丁关、五丁铺等与石牛粪金、五丁开道有关的地名。元代褒城成都间的驿道据明代编
5、纂的永乐大典引元人熊梦祥撰析津志称:“褒城45(指里数,引者)沔阳90金牛西南50罗村正西由偏南镇宁正西朝天正南70广元自此分三路,一路正西由临江至成都正西60临江剑门隆庆垂泉伯坝绵州正西偏南90罗江汉州西南100成都。 这里的褒城为原褒城县,在褒谷出口褒河西岸的旧县城,今为勉县红庙镇。沔阳在今勉县旧州铺,金牛站在大安镇和烈金坝间的金牛驿,罗村即今宁强县城东郊的罗村坝,朝天站在今广元县朝天镇,而镇宁站的位置尚难确定,大致在广元县北。广元县志艺文志所论李祖仁广元复行古道记,曾提到在县北藁本山曾设置过以镇宁为名的驿站。 明代的川陕驿道较之元代有所变化,主要是在广元以下直南经阆中再西南折去成都,不经
6、剑门之险。黄汴天下水陆路程记其沿路驿站里程为: “褒城县开山驿东50里至汉中府,南50里黄沙驿,40里沔县顺政驿,60里青阳驿,40里五丁峡金牛驿,60里柏林驿,10里宁羌州,50里黄坝驿,并属沔县,60里过七盘关界,神宣驿,70里朝天驿,60里沙河驿,70里龙潭驿,65里柏林驿,40里施店驿,50里槐树驿,75里保宁府阆中县锦屏驿。” 上述驿站,褒城、金牛、朝天地址仍旧,黄沙驿设于勉县黄沙镇,顺政驿设于勉县旧城武侯镇。青阳、柏林、黄坝、神宣、沙河、槐树和阆中等名均未改变,沿用至今。宁羌州即今宁强县,龙潭驿设在今四川广元市。由于从广元向南经阆中以去成都的驿道仅明代和清初短期使用,对金牛道北段路
7、线变迁影响不大,可不具论。而同时由广元经剑门去成都仍为大道之一,天下水陆路程曾详载其沿线要地和里程。清代康熙年间,川陕大驿道就又转移到剑门一线上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第1辑所收驿站路程载: “褒城县开山驿50里至沔县黄沙驿,40里至沔县顺政驿,90里至沔县大安驿,90里至宁羌州柏林驿,45里至宁羌州黄坝驿,60里至广元县神宣驿,50里至广元县望云驿,40里至广元县问津驿,40里至昭化县昭化驿,40里至昭化县大木树驿,40里至剑州剑门驿,60里至剑州驿”。 这里大安驿设于宁强县大安镇,昭化驿设于广元县昭化旧城,大木树地名仍在,剑门驿设于剑门关,剑州驿设于剑阁县。褒城广元间的驿道并无变化。金牛驿一名
8、虽已被大安驿代替,但二者相距仅数里,而烈金坝、金牛峡、五丁关等地名仍旧,见诸大清一统志、陕西通志等书。但是,这种把陕西宁强县烈金坝到四川广元朝天驿间的元明清驿道看作古代的金牛道,秦汉、隋唐时代汉中成都间国家驿道的看法,可能并不正确。原因如下: 第一,前述驿道上与金牛道有关的诸多地名,大多是元明清时代出现的,在此以前的史志图籍中不见记录。说明在元代以前,这条路本非大道,更非驿道。它的开辟时间不会很久,不可能是战国时期的大道。例如这条驿道上的金牛峡、五丁关、五丁驿、五丁铺等,均始见于明代图籍。现存古代图籍如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忞舆地广纪和杜佑通典州郡典马端临文
9、献通考舆地考等书均未著录。第二,即令烈金坝附近确是秦王列置石牛及黄金的地方,然而从汉中去四川,烈金坝正处于两条道路的分岔口。一条即是元明清时期的驿道,从烈金坝向南,溯金牛峡、过五丁关,经宁强去广元。另一条是从烈金坝继续往西南,至阳平关折南,顺嘉陵江河谷经朝天驿去广元。两条路在广元朝天镇相会。所以,这后一条道路也有被称为金牛道的资格。金牛道并不是前一条道路专有的名称。更何况正是这后一条道路在元明清以前的隋唐五代和两宋时期独享金牛道之名而成为汉中成都间的主要驿道呢!二 唐宋时期人们对金牛道的认识以及当时作为国家驿道的金牛道的具体走向,都与元明清时期有所区别。这时金牛道上的金牛驿至朝天驿间,不取南折
10、金牛峡、五丁关、七盘岭之线,而是由金牛驿继续向西南至当时的三泉县,即今阳平关以西十里的唐渡村附近,折南顺嘉陵江岸至朝天驿,再南过广元、益昌(今昭化老城),入剑门,去成都。有关历史地理图籍也均以褒谷南口和剑门关附近的道路为金牛道、石牛道。如“益昌,古剑阁道,秦使司与错伐蜀所由,谓之石牛道”唐杜坊通典卷176州郡古梁州益昌郡。“褒斜道,一名石牛道。张良令汉王烧绝栈道,示无还心,即此道也”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卷22山南西道兴元府褒城县。 至于传说秦国列牛置金的具体地点,舆地纪胜卷191利州路大安军的景物门称其地名为石牛头,位于“金牛镇市之西百余步”。宋代的金牛镇即唐代的金牛县,大致位于今宁强县大安镇附
11、近。明万历宁羌州志称金牛卧处在大安东北里许。而当地人们则传说在大安镇、金牛驿以西数里的烈金坝。 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卷8巴蜀条论五丁凿石开道的巨大工程时,曾引唐代诗人陈子昂说法云: 昔蜀与中国不通,秦以金牛、美女啖蜀侯。侯使五丁力士栈褒斜,凿通谷,迎秦之饣鬼。秦随以兵而地入中州。陈子昂的原话是:“蜀昔时不通中国,秦惠王欲帝天下而并诸侯,以为不平賨,不取蜀,则未可举。乃用张仪计,饬美女,谲金牛,因间以啖蜀侯。蜀侯果贪其利,使五丁力士凿山通谷,栈褒斜”,置道于秦。自是险阻不关,山谷不闭。张仪蹑踵乘便,纵兵大破之。蜀侯诛, 賨邑灭,至今蜀为中州。 全唐文卷212。”王应麟认为陈子昂所说的五
12、丁力士凿山开道工程包括了“栈褒斜”和“凿通谷”两件大事。“栈褒斜”是说在褒斜道上修筑栈道,以改善汉中关中间的交通,不属于金牛道的范围,可不具论。陈子昂所说“凿山通谷”,则可作两种解释。一是说“凿山以通谷”,通字作动词用,谷为名词,指一般的山谷。一是“凿山于通谷”,通字作名词用,通谷就成为一个具体地理实体的名称。个人以为似以后一种解释为宜。因为作为地理实体的名称,除了唐宋时期的金牛镇、金牛县在其以前就叫通谷镇,已是一个军镇名称外,通谷同时还是一个自然地理实体山谷、河谷、河流的名称:通溪、通谷、通谷水。水经注漾水篇载: “汉水又东,迳武兴城南,又东南与北谷水合。水出武兴东北,而西南迳武兴城北,谓之
13、北谷水。南转迳其城东,而南与一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汉水又西南迳关城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迳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汉水又西南,寒溪水注之,水东出寒川, 西流入汉。武兴城即今陕西略阳县城,关城在今宁强县西北阳平关镇附近。两地之间,嘉陵江的较大支流,自北而南为八渡河、乐素河、黑水河,而三道河、韩家河则自东南而西北,紧傍阳平关镇西南汇入嘉陵江。八渡河发源于略阳县东北,南流由城北绕城东,再绕至城南会嘉陵江,而其支流东渡河自东南而西北,于略阳城东南会入北渡河。所以八渡河和东渡河当即水经注中的北谷水及其支流一水、东溪。乐素河为嘉陵江西
14、侧支流,汇合嘉陵江处在八渡河以南数十里,当即水经注所说的除水。黑水河亦为嘉陵江东侧支流,汇入嘉陵江处较乐素河更南。其上流三源均与汉江同源异派,只隔着仄仄一条高不过一千米的分水岭。从分水岭到金牛峡口的烈金坝不过十里,到大安镇也不过二十里。所以这里的黑水河当即水经注中所说的通谷、通谷水和通溪,而作为唐代金牛县治所的通谷镇的得名也当与这条通谷有关。” 在水经注之后,此地的通谷还见于宋代史志,而黑水一名,也已于唐代就多次出现了。如方舆胜览卷191大安军引大安志说:“崇道观:在军东三十里通谷之前,依山为层级。至老君座之后,即所谓(老君)洞者,石穴耳”。“老君祠:杜光庭集验记(应为道教灵验记)云:三泉县黑
15、水老君,天宝间明皇幸蜀,亲见老君降于崖石之上。上下马礼谓讫,乃饬有司示所见之状,堑于见所”。崇道观条所说的老君坐象后的石洞,也被称为老君洞。陆游老君洞诗题下的自注就说:“有石刻载唐明皇幸蜀,见老君于此”。而且与黑水老君有关,直到明清时期,黑水河上游三源交会附近,还设有一个老君铺地方政府的通讯机构。而老君铺现仍被沿用为当地一个居民点的名称。关于唐代通谷镇和金牛县的地望,学者多称在今宁强县东北26公里(古代或谓八十里、九十里)的大安镇附近,而忽略了太平寰宇记卷133山南西道兴元府褒城县的如下记载:“废”金牛县,在州西一百八十里,本汉褒县地。唐开元十八年,按察使韩朝宗自县西四十里故县移在白土店置,即
16、今县是。南临东汉水,西临陈平水。其旧县即汉葭萌县地。东晋孝武分葭萌置绵谷县,唐武德二年分绵谷县于通谷镇置金牛县。县废后于故城置百牢关,唐人废入褒城焉”。上述资料说明,唐代金牛县的治所先后曾经分处两地。从始设到开元十八年治所是在通谷镇,开元十八年到宝历二年被撤,治所在白土店。白土店位于汉江及其支流陈平水,今称大林河的交会处,即今大安镇,通谷镇在白土店,也就是大安镇西四十里,烈金坝西三十里,大致应在今黑河上流三源交会处附近。这里现在有一个乡级居民点代家坝,附近还有一个以老君铺为名的村庄。核以元和郡县志卷22山南西道兴元府金牛县“嶓塚山,在县东二十八里”,“汉水所出”。“嘉陵江经县西,去县三十里”。
17、“故关城,俗名张鲁城,在县西三十八里”等记载,通谷镇和金牛县始设时的治所也应在这一带,而不应在四十里以东的白土店。 也许人们会提出疑问,此处为一狭仄山凹,居民不多,物产不丰,西距阳平关和三泉县城三四十里,作为新设县级行政单位的治所恐非适中之地。实际当时金牛县辖地,既远至今大安镇以东,而三泉县的治所,亦远在今四川广元县境。位于阳平关西十里的三泉县治,依太平寰宇记卷133所载,系金牛县治东迁白土店之后的天宝元年,才从“今县南一百二十里”的故县移来。所以在唐高祖武德二年以通谷镇为新设金牛县的治所时,并无与其西的三泉县治所逼近之嫌。 通谷镇设置始于何时,已难详考,但最晚在南北朝末年,通谷这个居民点已作
18、为一个军事要地而存在了。隋书卷77梁叡传和卷55张威传均称,在北周最后一个皇帝静帝大象二年,杨坚以外祖父出任函相,总揽大权。益州总管王谦以其不利于周朝,起兵反抗,命开府李三王等领兵守通谷,旋为杨坚所派行军元帅梁叡、张威等所战败。其后杨坚代周,建立隋朝,通谷成为一个重要军镇。唐高祖武德二年,新设金牛县,即以通谷镇为沿所,附近并设金牛驿,政治地位更有所提高。至玄宗开元年间,金牛县治东移于四十里外的白土店,金牛驿自也相应东移。元宝年间三泉县治由南面一百二十里外移至通谷镇四十里的新址,此地的政治军事地位就大大降低了。但终唐宋时期,此地仍为全国主要驿道所经,就是在元明清三代全国主要驿道移至金牛峡、五丁关
19、、龙洞背之线以后,此处仍为陕南重镇汉中与川陕水陆要冲阳平关间交通线的必经之地。 上述种种情况,说明陈子昂关于五丁力士开辟金牛道的看法并非一人独见,而是反映当时人们的共同认识,反映唐宋时期的人们普遍认为五丁力士所开的金牛道在通谷,而不是象明清时期人们认为的那样:五丁力士开辟的金牛道是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三关于今陕西宁强大安镇与四川广元朝天镇之间的,以金牛道为名的唐宋国家驿道的走向,前已言及,大致当西经烈金坝、分水岭至阳平关,折南顺嘉陵江河谷南达朝天镇这段驿道的长度约为二百里马以愚:嘉陵江志第4章嘉陵江航道“陕西水利局谓:白水江至阳平关为一百七十公里, 阳平关至广元为一百六十公里”,计三百
20、二十华里。而广元朝天关间里程则有五十里,八十里,六十里,九十里诸说之异。按唐代三十里置一驿的制度当有八九驿之设。可惜在现存历史地理图籍中,既不见有关此段驿道、驿程的记载,沿途所设驿馆也仅见金牛驿、三泉驿、筹笔驿等三几处。所幸由于唐宋时期皇帝、官员以及文学士来往川陕,多取此途。所以沿途要地,如县治、驿馆、市镇、关隘以及有关名胜古迹、自然景观,频为旅行此途的文人学士反映于诗文中,给我们提供了唐宋金牛道碓取此线而不由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的若干证据。 唐宋时期封建皇帝经金牛道入界只有两次。一次是中期安史之乱,玄宗取故道、金牛道逃往成都。一是末年黄巢起义,僖宗取傥骆道、金牛道逃往成都。他们在金牛道
21、的金牛驿和朝天镇间究取那条路线,经过那些地方,现存史籍均不见明确记载。但是,从前引杜光庭集灵记的记载可知,关于唐玄宗入蜀的路线,唐末人已说是取道金牛县至三泉县一路。而南宋时期曾经数度往返于西蜀汉中间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所作晓发金牛诗的诗题自注中就曾说:“自金牛以西,皆明皇幸蜀路”。自金牛往西的道路,当然是指从大安镇经阳平关折南向朝天镇、广元之线。如果取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之线,那就要先折南而不是向西了。此诗有“阿瞒狼狈地,千古有遗伤”之句,阿瞒就是唐玄宗,也称唐明皇李隆基的小名。狼狈地则指其由此线逃向成都。陆游的老君洞诗题自注,也曾说黑水上游有纪念唐明皇于此见老君的纪念石刻。留有歌咏此线自然风
22、光和名胜古迹诗篇的唐明宰相有玄宗时的苏颋和宪宗时的武元衡。苏颋有经三泉路作和夜发三泉即事等诗,见金唐诗卷73。诗中言及当地的“泥栈、云梯、飞梁、绝磴,以描写这段道路的艰险。武元衡有元和癸己,余领蜀之七年,奉诏徵还,二月二十八日清明,途径百牢关石门洞和夕次嶓山下等诗见全唐诗卷316。嶓为当指大安镇附近的嶓塚山,传为汉江的发源处。百牢关的地望先后有所变化迁移,前引太平寰宇记言及天宝以后的百牢关在原金牛县旧址通谷镇,而到元和年间则已迁至嘉陵江边,穆宗长庆年间曾任宰相的诗人元稹的诗篇可为说明。元稹曾于九年之内五次往来金牛道,每次经过百牢关,故其百牢关诗有“那堪九年内,五度百牢关”之句。而从其东川行组诗
23、百牢关和夜深行二首的如下诗句;“嘉陵江上万重山,何事临江一开颜。由笑只因任敬仲,等闭身度百牢关”。“夜深犹自绕江行,震地江声似鼓声,渐见戍楼疑近驿,百牢官吏火前迎”。都可作为当时的百牢关位于嘉陵江边的确证。唐末文人孙樵的出蜀赋,也把百牢关、石门洞与嘉陵江联系在一起。从朝在而百牢,道路自是沿嘉陵江河谷而上,而所说的石门当即武元衡诗中的石门洞,也称石洞、龙门、或龙门洞,位于唐宋三泉县南郊。北宋苏元志龙洞记曾极言龙门三洞山水风景之胜,“奇冠天下”:“自蜀至京,行四千余里,几半天下,山水之可喜者,莫如利三泉县;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岩洞之可喜者,莫如龙洞”。还指龙门洞的具体位置是“自三泉西行大
24、道不能二里,又自大道南行支径不能百步”。舆地纪胜卷191曾记洞内有唐代沈云卿和宋代名人文彦博、宋祁、王素、韩绛等的题记诗文和苏元老之上述龙洞记碑。汉中地区名胜古迹称,明赵涵石墨镌华曾著录此碑,一九四三年宁强县经济调查团全县经济调查报告载:“龙门寺在龙洞沟口处,宋宣和四年眉山苏在廷氏撰书之碑记尚存”。汉中地区名胜古迹说此碑刻解放后移至唐渡公社保存。一九七九年春乃移至宁强县文化馆保存”。南宋诗人陆游佑四川安抚使王炎军幕前后,也曾多次往来于巴蜀汉中间,并写有歌诵沿途风光的诗歌数十篇。不仅断言此段驿道为金牛道,而且提到这段驿道上的重要地点如嶓塚、金牛、三泉、龙门、老君洞,九井滩、潭毒关、筹笔驿等。上述
25、情况,说明唐宋时期的金牛驿道确系由大安镇继续西行至阳平关附近,才折南顺嘉陵江河谷南下,并不象元明清时期的金牛驿道那样,取金牛峡、五丁关、龙洞背至朝天镇之线。关于唐宋金牛道金牛驿至明天驿间的要地,如县城、市镇、关隘、驿馆、名胜古迹等,唐代诗人中反映的有金牛县、金牛驿、金牛镇、百牢关、三泉县、三泉驿、石门洞、五盘岭、筹笔朝天岭驿等,宋代诗文中又增加了大安军、老君洞、老君祠、九井山、九井滩、九井驿、潭毒关、朝天关等。分别简述于后。金牛县(开元十八年以后)、金牛驿、金牛镇。前引太平广记所记开元十八年东移后的金牛县治,“南临东汉水,西临陈平水”。西汉水即汉江。其南源之一的金牛峡水,北流于烈金坝出峡折东北
26、流,至大安镇附近与汉江北原之一的大林河,即陈平水相会。相会处的大安镇当即东迁后的金牛县所在地,而金牛驿亦当说此地。金牛县被废之后,此地改称金牛镇,而大安镇之名,当由南宋时期由三泉县升格的大安军曾一度迁治此地而得名。现在大安镇与烈金坝间仍有一个以金牛驿为名的村庄,当是后来适应金牛驿道改线于金牛峡、五丁关之线的情况迁置于此地的。通谷镇、金牛县(武德二年至开元十八年)百牢关、黑水老君洞、老君祠。隋代和唐初的通谷镇当在今宁强县代家坝一带,前已谈及。金牛设县,此地即为县治。县治东移,此地改设百牢关,均见前引太平寰宇记。附近的黑水老君洞、老君祠,亦见于前引舆地纪胜和陆游诗题。唯关于百牢关的地望,历史图籍记
27、载不一。除前述在通谷镇、金牛县旧址一说外,还有说在西县,即今勉县老城武侯镇和三泉县,即今宁强县阳平关附近诸说。而西县说中又有县西三十步、县西南、县西三十里、六十里诸说。所以学者们推测唐宋时期百牢关设置地点可能有多次变更。但从唐人诗中可以看出,唐后期百牢关确曾设于嘉陵江边,是没有疑问的。除前引武元衡、元稹、孙樵诗文外,唐末于武陵过百牢关贻舟中者诗说:“蜀国少平地,方思京洛间。远为千里客,来度百牢关。帆影清江水,铃声碧草山。不因名与利,尔伐各应间”。当时金牛驿道的汉中广元间,可以通航的河流只有汉江和嘉陵江两条,而汉江只是在接近汉中平原的西县附近才能通行小船。于武陵过百牢关时所见的穿行于碧草山间与马
28、帮驼铃相映成趣的清江帆影,自应出现于嘉陵江的峡谷中,而非汉江平原上。这与百牢关在三泉附近说相合。而南宋地志舆地纪胜卷191和方舆胜览卷68也分别有“百牢关,今(三泉)县西古关是也”,“百牢关在(三泉)县西,汉于此设关”的记载。三泉县、三泉驿、大安军、阳平关、龙洞。和金牛县相似,唐代三泉县的治所也有过迁移。太平寰宇记卷133记其事云:“三泉县,本汉葭萌地。后魏正始中分置三泉县,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唐天宝元年自今县南一百二十里故县移理于嘉陵江东一里关城仓陌沙水西置,即今县理也”。又说:“三泉故城,唐武德四年置,以县北二十里山下有三泉水为名。属利州,在州东北一百五十里”。这里所说的县为利州绵谷县,即今
29、广元市。县北一百五十里的三泉县旧治究竟在什么地方,已不清楚。而北迁后的三泉县治在今阳平关镇西十里唐渡乡擂鼓台,则已由在阳平关发现的宋代石刻三泉县地图得到确证。由三泉县升格的大安军仍治此地,而以三泉为名的驿馆当亦设在三泉县城或其附近。关于阳平关,则有今古之分,地望不同。古阳平关又称阳安关,在今勉县武侯镇西侧,扼汉中平原西口。今阳平关在古阳平关以西二百里的嘉陵江右岸,相当于汉魏时期关城的位置,为古阳平关的外卫。二者对维护汉中平原的西方安全,都有重要作用。阳平关何时由东西迁,不见历史记载。但最迟到南宋时期,已有今阳平关之称了。郭允韬、李文子等编写的蜀鉴曾引古地志称,古阳平关“在今梁州褒城县西北”,在
30、“今西县”。又说“今大安军五里亦有阳平关,颇险要”。“阳平关在三泉县西五里”。唐宋褒城县治在明清褒城县治以北十里汉中府南郑县北郊的打钟坝村附近。西县治今勉县西的武侯镇,大安军与三泉县同治于今宁强县阳平关镇西的唐渡乡擂鼓台。舆地纪胜引古图经论大安军、三泉县形势之要说:“东北通秦陇,西南控川蜀”;“介居二大国之间,冠盖往来之冲”;“栈道连空,极天下之险”,同时也是对阳平关形势险要的描述。南宋时期,此地为蜀口三关之一,关系汉中和四川安危,先与金,后与蒙古和元朝发生过多次战争。公元1236-1237年阳平关之战,宋大将曹友闻战殁,联平关失守。蒙古军就于两月之内,沿嘉陵江南下,取利州,入剑门,攻下成都。
31、九井滩、九井山、九井驿。九井滩是嘉陵江著名险滩之一,位于今四川广元市和陕西宁强县交界的大滩附近。五代宋初著名文人王仁裕王氏闻见记曾把它和秦州成都道上的险隘七盘、九折、大小漫天并提。北宋元祐五年利州转运使陈鹏九井滩记,历述其艰险和整治情况说:“九井滩有大石三,其名鱼梁、龟堆、芒鞋。觜危参差,相望于波间。操舟之人,力不能胜舟而辄为石所触,故抵于败”。后经筑堤绝江,改河道,三石暴露,以火煅、醯沃、金鎚之法,使“大石不复见,而九井遂平”。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治理难以彻底。九井滩附近的山名九井山,为陆路险隘。明代在九井滩附近设有九井水驿,不知是否为沿袭唐宋之旧。五盘岭、七盘岭、七盘关。唐代三泉利州间的
32、五盘岭当在今阳平关和朝天镇间的嘉陵江岸边。元明清驿道上的七盘岭、七盘关当为驿道改线后另起,亦为不争的事实。明人曹学佺蜀中广记保卫府广元县下称七盘关位于九井滩上,不知何据。潭毒山、潭毒关。明永乐大典卷13084引元一统志称:“谭毒关在绵谷县(即今广元市)百余里,足俞朝天,沂嘉陵江而至”。舆地纪胜卷184利州路景物称:“朝天岭,在州北五十里”。“潭毒关,在州北九十里江西观山,有御前军屯驻”。“下瞰大江,路皆滑石,登陟颇艰”。南宋绍兴初年与金饶风关之战,吴玠兵败,兴元失守。吴玠退保仙人关,刘子羽退至三泉,以潭毒山上宽平有水泉,可以防守,遂“屯兵于此,以保蜀口”。说明关在嘉陵江西侧,扼陆路之险。筹笔驿
33、在今四川省广元市朝天镇以北嘉陵江航道的筹笔滩附近。唐宋均于此置驿。驿与滩皆因传说诸葛亮北伐,曾在此筹画军略而得名。筹笔滩亦为嘉陵江险滩之一,明清时期的记载有的讹为锄背滩或愁背滩。唐朝殷潜之、杜牧、李商隐、薛逢、罗隐和北宋文同、南宋陆游,都有关于筹笔驿的诗篇。其中文同诗“君看筹笔驿江也,翠壁苍崖起画烟,正是峡中绝佳处,土人休再作畬田”。殷潜之诗“山秀携英气,川流入妙诗”。罗隐诗“惟余岩下多情水,犹解年年傍驿流”等句,都说明唐宋筹笔驿傍嘉陵江而设。而孙樵出蜀赋于历述“朝天双峙”、“龙堂牙牙”之后,始“眄山川而怀古,得筹笔于途说。指前峰之孤秀,传卧龙之余烈。尝仗师而北去,抗霸图而北决。曾尺疆之不辟,
34、徙赍志而灰灭”。又说明筹笔确在朝天镇之北。现在朝天镇北嘉陵江筹笔滩的左岸有一个名为军师庙的地方,可能就是筹笔驿的所在地。而军师庙南不远的三滩,也曾被命名为筹笔公社。明清以来,人们把元明清驿道的神宣驿当作唐宋时期的筹笔驿当系不明唐宋驿道与元明驿道线路不同而妄事附会。从筹笔驿南至朝天镇,过朝天岭、龙间阁,元明清川陕驿道就和唐宋驿道合而为一了。明代有关图书多言从朝天镇向西或西北分有一支通往剑门关的驿道,亦属误会。实际上明代驿道过广元之后才分二支,大驿道南下阆中,再折西南去成都。支线由广元向西南,经昭化入剑门,经绵阳去成都。四汉魏南北朝时人们对金牛道的认识与唐宋时期人们大致相似,因为前引唐宋时期史地图
35、籍有关记载,大都沿袭汉魏南北朝时人的著作如杨雄蜀王本纪,阚骃十三州记、常璩华阳图志、郦道元水经注等书而来。但关于当时金牛道的线道走向、经过地点,传世资料极少,不得而详。当然,也不是毫无蛛丝马迹可寻。关于从首都长安、洛阳或陇右南下川蜀的事例,仅见以下三条:范晔后汉书卷93李固传称:“李固,字子坚。汉中南郑人。拜议郎,出为广汉令。至白水关,解印绶还汉中”。唐章怀太子李贤注引“梁州记:关城西南百八十里有白水关,昔李固解印绶处也。故关城在今梁州金牛县西”。常璩华阳国志卷10先贤仕女总赞下:“景毅,字文坚,梓潼人也。以子顾师事李膺,膺诛,自免。久之,拜武都令,迁益州太守。上事吏民涕泣送之,至沮者七百人,
36、白水县者三百人。值益州乱后,斗米千钱。毅至,恩化畅洽。比去,斗米八钱”。后汉书卷43隗嚣传:“会公孙述遣兵寇南郡,(光武帝)乃诏嚣当从天水伐蜀,因此欲以溃其心腹。嚣复上言:白水险阻、栈阁败绝,又多设支阂。旁知其终不为用,叵欲讨之”。李贤注曰:“白水县有关,属广汉郡。栈阁者,山路悬险,栈木为阁道”。东汉白水县属益州广汉郡,益州和广汉郡的治均在雒县,即今四川省广汉市。白水县治所在今四川省青川县东北,白水江西岸的白水故城。白水关当设在白水县附近,通往关城的大道间。关城在今陕西宁强县的阳平关镇附近,东汉时属武都郡辖地。武都郡的治所在今甘肃省成县,其所辖县级行政单位武都道位于成县之西,西固县之南。沮县位
37、于今陕西省略阳县东的汉水支流沮水中流,武都郡通往汉中郡的大道上。就此而论,东汉时期,不仅从首都洛阳经关中、汉中前往成都的驿道要经过白水关、白水县,南入剑门以去成都,就是由陇右的天水、武都等郡去成都,也要先向东南到沮县,然后从汉中平原向西,经关城、白水关,再折南入剑门过雒县以去成都。从四川成都北上汉中需要经过白水关的例证有:后汉书卷43公孙述传:“述遂使将军侯丹开白水关,北守南郑;将军任满从阆中下江州,于是尽有益州之地”。李贤注曰:“(白水关),在汉阳西县。梁州记曰:关城西南有白水关也”。按,汉阴,东汉郡名,治所冀县,在今甘肃省甘谷县。西县,治所在今甘肃省礼县北,与武都郡邻界。为东汉初年割据陇西
38、各郡的隗嚣所都。西县的白水关与广汉郡白水县的白水关当无多少联系。陈寿三国志蜀志先主纪:“建安十六年,先主入益州,至涪。(刘璋自出迎,相见甚欢。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是岁,璋还成都。先主北到葭萌,未即讨鲁。明年,曹公征孙权。(先主)乃从璋求万兵及资实欲东归。璋勅关戍诸将,文书勿复关通先主。先主大怒,召璋白水军督杨怀,责以无理,斩之。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建安二十四年,先主遂有汉中,为汉中王。还成都,拔魏延为都督,镇汉中”。裴松之注引“典略曰:备于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余区”。华阳国志卷2汉中志:“梓潼
39、郡,县五;白水县,有关尉。故州牧刘璋将杨怀、高沛守也”。上述资料说明,两汉三国时期从成都向东北去汉中或关中、中原,也是要出剑门向北,经过白水关的。白水关是当时巴蜀北部的交通要隘,割据巴蜀的军事集团据有白水关,进可以向北发展,夺取汉中、关中、陇右。退可以为重险剑门的前卫,据敌于国门之外。三国时吴人贺邰尝言刘氏“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所谓三关,就是白水关与阳平关、江关。白水关也被称为关头。法正给刘璋的书信中曾说:“鱼复与关头,实为益州祸福之门”。这些言论,突出显示了白水关在当时川陕交通和军事上地位的重要性。白水关再南,当时驿道当经大小剑戍及其阁道趋成都,剑戍当位于小剑水汇入白水江的支流清水,即
40、今下寺河处,水经注漾水记剑门附近的形势及其险要情况云:“白水又南,清水注之。水出平武县东北,东南经小剑戍北。西去大剑戍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趄,信然,故李特至阁而叹曰:刘氏有此地而见缚于人,岂不奴才也。小剑水西南出剑谷,东北流迳其戍下,入清水。清水又东南入白水。白水又东南流注汉水”。 两汉时期,金牛道北段一带,人口稀少,生产落后。汉中郡治所南郑县以西,武都郡治所下弁县(今甘肃成县)以南,广汉郡治所梓潼县(今四川梓潼县)和巴西郡阆中县(今四川省阆中县)以北,广汉郡阴平道,也即东汉广汉属国阴平道(今甘肃省文县)以东,东西、南北各数百里的广大地区,只有沔阴
41、(今陕西勉县东十里旧州铺)、白水和葭萌(今四川省剑阁县东)三个县级行政单位。三国和西晋时期,也只增加了一个汉德县(今剑阁县与剑门关之间)。而葭萌县则先改为汉寿,后改为晋寿。东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多次更迭,相互争城夺地,交兵数百年。人民流离,土地荒芜,而州郡县道各级行政机构,以及侨州、侨郡、侨县(在辖区内为敌境逃来人民以原来州郡为名而设置的州、郡、县)、遥领州郡(在辖区内以敌方州郡为名而设置机构准备武力夺取的)、军镇关戍,却大量增加,名目众多,变更频繁。例如,唐宋金牛驿道上的利州治所绵谷县,始于东晋时期设置兴安县,南齐时期升为东晋寿郡,北魏取之升为东益州,南梁复得改称黎州,西魏再取改称利州,隋
42、朝改为义成郡,唐朝又改利州,升为总管府、都督府。又如,两汉的白水县,这时也曾被升为白水郡、西益州和沙州的治所。北魏的白水郡太守且曾兼任小剑戍主,负责剑门关一带的防务。而到全国一统的唐代,白水就维持不住一个县级行政单位的地位,被废为胤山县的一个白水镇,到北宋时期,又与被废的胤山县一同归并于后起的益昌县、昭化县,即位于唐宋金牛驿道上的今广元市昭化老城了。这种变化,可能与北周末年当政的宰相杨坚废除通过小剑城及其附近剑阁旧道一事有关。隋书卷1文帝纪记其经过缘由说: “大晚二年五月,宣帝崩,静帝幼冲,未能亲理政事,拜高祖假黄銊左大丞相,百官总已而听焉。一上柱国王谦为益州总管,既见幼主在位,政由高祖,遂起
43、巴蜀之众,以匡复为辞。高祖方以东夏、山南为事,未遑致讨。谦进兵屯剑阁,陷始州。至是乃命行军元帅上柱国梁睿讨平之,传首阙下。巴蜀险阻,人好为乱。于是更开平道,毁剑阁之路,立铭垂诫焉”。这里“毁剑阁之路”,当指废弃从关城经白水关、小剑城通往大剑镇的剑阁旧道,“更开”的“平道”,当即唐宋元清各代沿用的,从利州(广元)向西南经益昌(昭化)入剑门赴成都的金牛驿道。二线分合的地点,当在剑门东北数里的志公寺附近。此地唐宋之明各代均当驿道,清代还设有一个以志公寺为名的地方通讯机构递铺。南宋诗人陆游从汉中赴任成都,取当时驿道而行,即曾经过此地,并作有志公寺诗。和汉魏驿道相似,现在316国道亦沿剑溪峡谷兴修,适于
44、此处和从昭化西南来的唐宋元清金牛驿道相会合。五综前所述,关于战国时期秦国刻牛列金,蜀国五丁开道的确切地点和金牛道的具体走向,虽然众说纷纭,尚无定论。但秦汉、唐宋和元明清三时期,汉中成都间大驿道的线路有所变化,则是明显的事实,虽然在当时它们都被称为金牛道。那么,金牛道北段线路的这种变化是如何形成的,它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和意义呢?应当说,这种情况的出现是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它体现了金牛道北段线路的逐步优选,便利了汉中巴蜀间以及中原和西南广大地区的交通,加强了相互间的联系。 一般说来,交通道路的选线条件,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距离远近,里程多少;一是地形夷险,修筑和通行难易;三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
45、平高低,物资供应和安全保障条件如何。三者之中,第一点是受客观自然条件严格限制的常数,在技术发展相对缓慢的古代,不同历史时期也不可能发生多大的变化。第二点虽然也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却是人力可以改造克服的,至少可以改造、克服一部分。第三点的差别变化就大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不同地区不同时期会发生极不相同的变化,先进和落后,优势和劣势,有时甚至会颠倒过来。不妨按上述三项标准,对金牛道北段三线情况作一比较。从距离远近,里程多少看,白水关线应当说是里程最长的。其次是沿嘉陵江河谷线,而以金牛峡、五丁关线里程最少。从道路夷险、修筑和通行难易看,白水关线虽有大、小剑门飞阁险道数十里,而清江和白水江
46、河谷,除个别段落外,一般较为平坦易行。嘉陵江河谷线则广元、阳平关间二三百里,全为峡谷峭崖,如杜甫诗篇所说:“绝壁无尺土”。虽有顺流水运之利,但陆路则高山峡谷,崎岖盘折,飞阁险碥,极不易行。占全程2/3的朝天镇阳平关段,至今尚无简易公路的修筑。地形条件在三线中可以说最差。数万间桥阁栈道,赖常年维修始得维持通行。五丁关、金牛峡线,虽有金牛峡、五丁关、七盘岭、龙洞背等险段,但峡谷里距不长,山岭海拔不高,而玉带河、潜水河河谷相对宽阔平坦,形成宁强、黄坝驿、神宣驿山间谷地,颇便于行。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旅途供应和安全保障条件来看,三线的变化更大,区别尤为明显。两汉时期,金牛道北段经过的陕南、陇东南和
47、川西北地区,属于人口稀少、经济落后,又多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东北起汉中郡的沔阳县、西南经剑阁至曾为广汉郡治所的梓潼县近千里的道路间,只有白水和葭萌这么两个县级政区居民点,而葭明县又偏在剑门以东的嘉陵江河谷中。而白水县又当巴蜀北通武都陇西等郡的大道。所以,结合前述道路夷险,修筑通行难易物资供应和安全保障等条件,对当时联系汉中和巴蜀的驿道选择这么一条白水关线,就不会令人感到奇怪了。 三国两晋时期,县级居住点增加了剑门附近的汉德县。西晋灭亡后的东晋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东晋、宋、齐、梁、陈,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以及北魏、西魏、北齐、北周,南北、东西,分裂割据数百年,大巴山南北的汉江和嘉陵江上游地区,是南北交兵,互相争战的重点地区之一。北方势强,常常越秦岭而南,取汉中,入剑门,下成都。南方势强,也常常出剑门,取汉中,北窥关陇。而聚居于陇东南的氐族,这时也以仇池(今甘肃西固县南、成县西)为中心,建立起延续三百年之久的几个地方政权,依违于南北两大势力之间,伺机发展,扩大其控制范围。并曾多次东取汉中,南入剑门,北出祁山,威协天水。在这种错纵复杂的政治军事形势下,金牛道北段地区的重要性,突然显露。南北政权为了争夺或巩固对这一地区的控制,兢相争设地方行政机构和军事设施。新的州郡县道、关隘镇戍,名月繁多,指不胜曲。隋代统一之后,逐渐省并,到唐代中期,曾为白水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