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doc(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西安市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精品文档. 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研究摘要西安市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历史文化基地”之一。全市辖9个市辖区、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丰富,各区县分布的文化资源各具特色。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成就主要以硬件建设为主,文化活动以送文化下乡,开展主题文化活动为主等。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外延式发展为主的低水平阶段、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设施的利用程度不高、文化信息资源共
2、享工程总体建设相对落后等七个方面的问题。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应采取的对策是; 建立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目标体系;组织进行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的文化资源普查统计;整合各方正在使用的公共文化图书资源,建立公共文化图书资源共享平台;政府出资,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出力,支持农村地区、远郊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社区、乡村中民间文化、艺术、体育等人员的作用,为所在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献计献力;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迫切问题;创新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方式等.一、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1、西安市及所
3、辖区县的概况 (1)、总体概况西安市,古称长安、京兆,是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国四大古都之首,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的“世界历史名城”和国务院最早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世界著名旅游胜地。如今的西安是中国七大区域中心城市之一,亚洲知识技术创新中心,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和黄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2011年国务院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西安确定为“全国历史文化基地”。 全市辖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阎良、临潼、长安9个市辖区及周至、蓝田、户县、高陵4个县。共有街道、乡、镇
4、176个,其中街道办事处89个、镇40个、乡47个。传统和现代文化资源丰富,各区县分布的文化资源各具特色。(2)、各区县的概况新城区:位居城东北部,东西长7.63公里,南北宽7.23公里。因境内有“新城”而得名,陕西省政府位于新城大院,紧邻新城广场。辖有9个街道,89个社区,13个行政村。辖区面积3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3万。辖区科技教育资源丰富,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名牌院所分布于此,人才荟萃;大明宫含元殿、东岳庙以及八路军办事处、革命亭等众多历史古迹和革命遗址广为人知。 碑林区:位于西安市中心地带,辖区面积22平方公里,有8个街道办事处,102个社区,15个行政
5、村,总人口71万。因境内有驰名中外的“碑林”而得名。碑林区分布有西安碑林博物馆、明城墙、小雁塔、宝庆寺塔、卧龙寺、八仙庵等文物景点。区内有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闻名中外的大专院校10所、中专技校14所、专业科研机构26个,有体育场、跳伞塔、文化馆等体育设施。 莲湖区:东以北大街、北关正街、龙首村与新城区接壤,西以西户铁路、北以纬二十六街与未央区相连,南以护城河、大环河与碑林、雁塔区毗邻。总面积42.87平方公里。因明太祖朱元璋次子朱爽在此修建“莲花池”而得名。全区辖9个街道办事处、21个村民委员会和113个社区。区内有化觉巷清真大寺、广仁寺喇嘛寺院、道教都城隍庙、西五台佛教古刹
6、、天主教南堂等。有钟楼、鼓楼名胜建筑群。 雁塔区:位于西安市南郊,总面积152平方公里,人口117.85万。区内有大雁塔、青龙寺、汉宣帝杜陵、曲江池遗址、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名胜古迹。有陕西师大、西安电子科大等普通高等院校22所,西安欧亚学院等千人以上民办高校12所;省以上科研院所55家。辖8个街道办事处,89个城市社区,120个行政村,户籍人口67万,因辖区内拥有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大雁塔而得名。 未央区:位于城区西北部,东与灞桥区共临灞河,西与咸阳市一桥对接,南倚莲湖区和长安区,北濒渭水。总面积262平方千米,总人口40万人。全区辖有10个街道办事处。2010年,三桥、六村堡两个街办全面托管
7、给西咸新区的沣渭新区和泾渭新区,实质上已不受未央区管辖。区名源于境内的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意为“繁荣昌盛,不尽不衰。”渭河、灞河、浐河等河流穿境而过,辖区有水韵盎然汉城湖、未央湖、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秦阿房宫、汉未央宫前殿遗址公园、汉长安城博物苑、西安城市运行公园等开放式公园。 灞桥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 10 公里,总面积 332 平方公里,辖 9 个街道,人口 50 万,是近郊区。浐、灞、渭河在境内萦绕,区内有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龙山文化米家崖遗址、隋汉灞河古渡遗址、汉文帝霸陵、黄巢练兵遗址。白鹿塬、鲸鱼沟、洪庆山竹翠林青自然景区、世博园公园园区等景观。 阎良区:位于西安市东北部,距离市
8、中心50公里。全区航空工业高度发达,是集飞机设计、制造、鉴定、试飞、教学、研究于一体的著名中国航空城。总面积为244.4平方公里;总人口27.8万人,其中在城区居住和生活的居民约10万人。辖有5个街道、2个镇,2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80个行政村。东与渭南市,西与三原县,北与富平县接壤,南以清河为界与西安市临潼区毗邻。辖区内有党校1所、工学院2所、中等技术学校8所,镇街农民文化技术学校7所。国家航空产业基地、航空科技博览馆、飞机生产线、功勋飞机展览、航模俱乐部位居境内;该区是黄帝铸鼎圣地,著名的历史故事“商鞅变法”发生在阎良武屯镇境内的古栎阳城,有明代古栎阳桥、汉代太上皇陵等著名文物景点。临潼区
9、:位于西安市东部,距市中心20余公里。总面积915平方公里,人口70多万,辖23个街道办事处、28个社区,285个行政村。境内有秦兵马俑、华清池两个5A级景区,骊山、秦陵2个国家4A级景点 。有八大奇迹馆、鸿门坂博物馆、西安事变大型浮雕等景点。西安工程大学、西安科技大学新校区位居境内。长安区: 东临蓝田县,南接宁陕县、柞水县,西与户县、咸阳市接壤,北和雁塔区、灞桥区为邻。南依秦岭,从西和南两个方向环拥西安市区,山、川、原皆俱,总面积1580平方千米,辖长安区辖22个街道、5个乡,25个街道社区、657的行政村,人口103万,区政府驻地距市中心仅8.7千米。古长安曾是周秦汉唐等十三个王朝的京畿之
10、地,境内有周代的丰镐遗址、秦代的阿房宫等十大遗址、有翠华山、五台山、祥峪山、清华山、高冠瀑布、太兴山风景区 、西安野生动物园、关中民俗院、秦岭南麓农家旅游带、广新园民族村、九龙潭风景区、大坝沟度假山庄。有兴教寺、华严寺、香积寺等四十二座寺院.有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 、西安邮电大学 、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23所高校;航天“504”研究所 、航天“067”研究所 、国家西安民用航天基地等科研院所。蓝田县:位于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是古城西安的东南门户,县城距西安22公里。公元前379年始置蓝田县,迄今已有2370多年的历史,因境内盛产美玉而得名。县境
11、东西长64公里,南北宽55公里,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辖29个镇,519个行政村,总人口63.7万。总面积1977平方千米,总人口51.4万人。名胜古迹有蓝田猿人遗址,燕国义士荆轲墓,汉代才女蔡文姬墓,隋唐水陆庵、竹窥寺,唐诗人王维辋川别墅故居,王顺山风景旅游区,辋川溶洞,白鹿塬风景区,汤峪温泉风景区,以“秦关古道”为特点的商山栈道,葛牌古镇红色根据地。周至县:属西安市辖县,距西安市区78公里,总面积2956平方千米。总人口67万人。辖22镇376个行政村(2011年)。南依秦岭,北濒渭水,主要山峰有太白山、首阳山、老君殿等;主要河流有黑河、耿峪河、田峪河、就峪河、泥峪河、骆峪河、辛峪河等。
12、名胜古迹有道教圣地楼观台,太白山自然保护区,仙游寺、大秦寺、八云塔、天台寺、城隍庙、东东庙、丹阳观、万寿宫、老子墓等. 山区占76.4%。周至襟山带河,以山重水复而得名。 户县:位于西安市境西南部,南与宁陕县以秦岭分水,北同兴平市隔渭河相望,东与长安区以沣水相隔,西与周至县以白马河为界。总面积1213平方千米平方千米,总人口60万人。户县地处关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岭,北临渭水,是蜚声中外的“中国第一画乡”。全县总面积1255平方公里,人口57.7万,辖16个乡镇2个旅游区管委会,共有518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主要河流有太平河、檀峪河、涝河、甘河等,汇入渭河。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
13、其中千年古刹草堂寺、丝绸之路神仙路、道教祖庭重阳宫、古建精品公输堂、钟官城铸币遗址为国家重点文物。另外,还有国家级AA免费景区钟馗故里欢乐谷、财神刘海故里度假村、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台金峰寺,以及亚洲最大的天然石拱桥“仙人桥”等。高陵县: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地处关中平原腹地,素有关中“白菜心”之美誉。“泾渭分明”自然景观文明遐迩。全县辖3个街道,5镇及2个管委会。总面积29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950人/平方公里。总人口33.53万人(2011年末)。昭慧塔景区位于县城东南,为八面十三级密檐式砖塔。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远天主教堂,位于高陵县通远镇正街中段,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乾隆二十
14、五年(1760)。2、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法规政策依据(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办发200721号)。(2)、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陕办发20086号)。(3)、中共西安市委办公厅 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市办发200836号)。(4)、国务院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29号)。(5)、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规划纲要(市政府办公厅 2007-11-28)。(6)、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五”规划纲要
15、(市政府办公厅 2011-04-07 )。另:各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纲要。 3、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进展与一般成就(1)、2006年: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书院门文化散步道、鼓楼西广场等一批文化景观建成;“蓝天、碧水”和“大水、大绿”工程成效显著,野生动物园、丰庆公园、环城西苑一期建成开放;建成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对121处传统民居进行保护性维修,恢复历史街区风貌;完成城墙景区亮化、护城河景观和环城林带改造工程。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送书下乡、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重视农村图书网点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2007年:城市运动
16、公园、文景公园、唐延路唐城墙遗址公园等一大批园林公园、街心绿地、城市广场建成开放,新增园林绿地760.81万平方米。“唐皇城复兴计划”全面启动,大唐芙蓉园、大雁塔北广场、西大街改造等项目相继完工,城墙连接贯通,顺城巷、护城河、环城西苑改造、火车站广场及周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加快秦始皇陵等遗址公园和大唐不夜城、曲江南湖、大唐艺术长廊、丝路风情园、上林苑、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骊山旅游区、楼观台道文化展示区、草堂寺佛教文化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完成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程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工作,进一步培育“长安古乐”等一批文化旅游精品。开展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积极推进“丝绸之路”项目申报世
17、界历史文化遗产。加快策划“印象西安”、大力扶持“户县农民画”等一批具有西安特色的文化产业项目。新建1个区级文化馆、1个区级图书馆、8个乡镇文化站、180个村级文化室。积极开展“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系列活动,加快城乡体育设施建设,新建40个社区全民健身路径、20个乡镇体育示范站,培训8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280个自然村的群众看电视问题。(3)、2008年: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通过国家评审。曲江池、唐城墙、唐大慈恩寺等三大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启动“绿满长安、花映古城、三年植绿大行动”,开展“我为西安栽棵树”活动,建成82个城市小绿地广场。世界园艺博览园、渭河城市段
18、综合治理、团结水库综合治理等一批工程全面启动,新建8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个县级文化中心,长篇小说秦腔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完成505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工程。(4)、2009年:建成贞观文化广场、西安音乐厅、西安艺术家画廊。开发建设文艺路演艺一条街,打造特色文化产品展示平台。积极做好市“丝绸之路”文物景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加快建设大明宫国家历史遗址公园、大唐西市、大唐不夜城,启动汉长安城遗址公园建设。举办第二届中国诗歌节。改善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完成230个自然村通广播电视。举办西安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和第四届残疾人运动会,新建70个全民健身路径和30个乡镇体育示范站,实施95个行政村农民
19、体育健身工程。启动市体育场改造和7个区级全民健身中心工程。(5)、2010年:加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西安广电中心、西安音乐厅、西安美术馆和曲江电影城建成启用,新建24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95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建成开放;建设汉长安城遗址公园,推进丝绸之路整体“申遗”工作;启动西安楼观台中国道文化展示区建设;推进关中民俗博物院二期工程,建设一批民俗文化特色村;完成阿房宫公园、环城西苑二期和三期建设,启动清凉山公园、杜陵遗址公园等项目建设。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完成农民健身工程145个,新建乡镇体育示范站37个、社区健身路径70个。完成431个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
20、。(6)、2011年: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申报成功,丝绸之路整体申遗进展顺利,曲江池、大明宫等遗址公园建成开放,西安大遗址保护特色初步形成。整体改造兴庆宫公园等11个公园,新建续建清凉山公园、文景山公园、阿房宫公园、洪庆山森林公园等10个公园,新增街头绿地广场147个。环城西苑续建工程上半年建成开放。推进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市图书馆二期改扩建。市环境整治及绿化美化,形成“两区花城、三环花带、五大花港、六类花境、十线花廊、二十座花坛、百座花园”的花卉景观。(7)、2012年:2月底前建成楼观道教文化区,4月28日世园公园建成开放,5月1日建成渭河生态景观公园,10月1日建成临潼度假区华清宫文化广
21、场等3个生态旅游配套设施。实现街道、乡镇有文化站,社区和村有文化室,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新建、更新社区全民健身路径100个,新建农村体育健身工程350个。4、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所体现出来的主要特色(1)、围绕主题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第一层次,是围绕城市建设主题,如“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第二层次,围绕某一文化主题,如“大唐文化遗址公园”工程,“唱响红五月”群众歌咏比赛等(课题组走访资料)。(2)、充分利用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策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如临潼的“石榴文化”、闫良的“航空文化”、周至楼观的“道文化”等。从西安市到各个区县,甚或街道、乡镇无不如此。(
22、3)、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于文化产业的开发当中,使两者并举。如“大唐芙蓉园旅游景区”开发与曲江公园建设;“大明宫旅游景点”开发与“大明宫遗址公园建设”等诸多项目,均是这一套路。(4)、利用经济建设与开发当中不能或缺的文化元素,在其中嵌入相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事项,将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有机的结合起来。如浐灞开发区与浐灞湿地公园建设项目的运作;西咸新区建设中的项目开发;将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与新农村建设项目统筹等。(5)、在城区以区域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在农村以自然村设施为主开展建设。如市区的“城墙公园”,乡下自然村的小场地体育设施等。(6)、以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文化设施水平一致,逐
23、步使城乡文化体系建设走向一体化之路。如城乡社区的基本体育锻炼设施建设等。二、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在外延式发展为主的低水平阶段在发展规划上,指标基本属于基本设施为主的硬件指标。例如:西安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1年1月5 日发布的一则数据:“我局又建成427个村级广播室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在我局和各区县广电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截止2010年12月23日,我市又完成了427个村级广播室建设,其中阎良区30个、高陵县20个、未央区20个、灞桥区30个、蓝田县90个、长安区90个、周至县60个、临潼区50个、户县37个。超额12提前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4、。”2011年1月24日在西安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陈宝根的政府工作报告,对2011年的目标任务中关于威化服务体系的安排:“开展文化惠民服务,加快县、乡、村文化设施建设,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力争在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上取得好成绩。”2012年2月20日西安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市长董军在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2012年的各项工作: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围绕构建特色鲜明、覆盖城乡、群众满意、运行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年内实现街道、乡镇有文化站,社区和村有文化室,自然村广播电视全覆盖,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有关文化服务队伍与内容建设在规划
25、上涉及不多。2、文化服务体系基本设施的利用程度不高在城区,大型的文体场馆中,有的被变相的用于商务活动,如省体育馆有体育用房出租卖衣服的,开餐馆的,用于商务会所的等等;城市居民社区中,原来用做体育活动的场地,被迫用于居民停车,即使一些大型的居民住宅区,如紫薇城市花园的中心活动场地,也不得不在周边让出一定地方,以缓解居民停车难问题。在乡村,调查发现,体育设施经常性的被用于打谷碾场,晾晒粮食,堆放建房沙石、木料,在体育器械上晾晒衣物,甚至有把挂面挂在单杠上的情形。乡村书屋中,有变相用作杂物堆放的,或者是聊天打牌的场所。3、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总体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农村乡村社区课题组调查得知,城市社
26、区中,只是一些大型企事业的单位社区,一些城中村原住民社区,建有电子信息资源中心用于居民文化信息需求的满足。例如:雁塔区的小寨路街道办红专南路社区、长延堡街道办陕西师大社区、军干所社区的天坛西路的长延堡村委会等;而在乡村,基本上是由政府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安排的,在各乡镇文化中心建设的网络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站点,各行政村、自然村几乎还没有网络数字文化信息资源站点。4、基层文化服务人才队伍还未组建起来,文化活动服务人才欠缺课题组走访中,在这个问题上获取的基本情况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指导所需的人才,一般是由城市街道、乡镇文化站,根据活动的需要,在所在区的学校、企业和民间,寻求体育文化人员,兼任兼职辅
27、导员进行辅导,至于日常的文化活动的指导,基本上由民间自发活动中,在自己的所在社区的相关方面有特长的人员中,参与社区群众的文化活动,这样的指导,是以特长者的时间和工作情况为转移的,稳定性不强。而在绝大多数的乡村社区,由于文化体育人才的社区拥有稀少,除由上级组织的专题文化体育活动时,由文化站选派的指导人员进行辅导外,在平时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基本上处于无人指导的境况。5、公共文化需求内容提供上,文化信息的丰富程度与信息需求的差距大、文化资源共享程度低走访当中获悉,在图书资料信息的提供上,城乡社区书屋的建立,基本上都程度不同的拥有一些图书资料,但差别比较大,城市大为社区相对最好,其次是城市经济条件较好
28、的社区,再次是农村经济条件较好的社区,最后是一般的乡村社区,靠政府的支持提供,且乡村社区的图书室谨建在行政村,自然村只是少数拥有。图书的使用也是各自为本,交流甚少。在文艺、书画、体育等技能技巧的行为内容的提供上,还处在以社区资源优势为本的、非系统化、常规化的状态。在网络资源的提供使用上,除各区域文化部门组织提供的网络资源外,学校单位社区的网络资源,城市经济条件较好社区的网络资源较丰富,但仍是以各自的区域网为本使用,社会共享度不高。6、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文化服务管理不到位在城乡各地的文化站、文化中心,其图书室,网络资源服务站,在资源的使用方面有须知、规定、要求等不同程度的使用制度
29、;而在体育设施场所,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村社区,有使用须知、基本要领及要求、规则等几乎没有在场中发现。在文化活动的日常安排上,基本上从上到下的各级文化服务机构,其制度都是以工作安排短期工作计划来代替,制度的系统性、长期性不够。在文化体育设施的管理上,社区一级的管理制度比较薄弱,设施的使用不当、人为的损坏等缺乏应有的制度保障,维修维护做不到及时发现及时维修,场所设施被非理性使用,不能用于文化体育活动的目的的现象和行为,得不到及时的有效的制止。7、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渠道单一,社会各方投资不足,文化公益活动的后续资金缺乏保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西安市政府、各区县政府,都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
30、设纳入各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当中,按计划纳入财政预算。但这一资金保障渠道过分单一。除此而外,仅有各企事业单位对职工的文化活动拨付有公益费用,比较好的城乡农村社区有专门的费用支持,其他的城市公共市区、经济条件差的农村社区,基本上没有相应的自我资金支持。社会资金投资,一般以旅游开发为主,专门性的公益投资不多,目前唯一较典型的,就是大唐西市的投资是一个带有公益性的大型投资,但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活动的长期投资,目前仅限于对文化团体等文化产业上的投资,对文化事业的投资很少,更没有一个这方面的专项社会基金的设立。另外,即使政府资金对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投入,在投向上也不平衡。投在外显的场所设施方面的比
31、例大,投在诸如图书资料、行为技能的提供,常态文化体育活动的开展,网络信息文化资源的整合开发使用等方面的偏少。资金在使用效果上,也因管理水平的差异,在各地的社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差别较大。总之,西安市目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硬件投资为主,内容提供不足,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已建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没能发挥出理想的功能与效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运行所需的后续资金缺乏社会化的保障体系支撑。三、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创新与对策 1、建立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系统目标体系(1)建立自上而下的,从市级区县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各个层级目标体系;(2)目标的构
32、成,应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使用空间场地、时间利用、文化需求的内容、日常文化活动等方面设计;(3)目标在时间上,应按一年、三年、五年为周期进行设计,不断提升不同性质目标的内涵;(4)下级所制定的目标要能分解上级制定的目标,上级制定的目标要能兼顾下级制定的目标;(5)目标要数字化,并有程度要求。2、组织进行可用于公共文化服务需要的文化资源普查统计(1)由市政府负责组织文化资源普查统计的指标体系设计;(2)由市政府负责组织,由区县、街道、乡镇政府具体实施,对本辖区所有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统计;(3)由政府和社会研究机构,组织力量对统计出来的的文化资源进行功能分析,提出使用建议;(4
33、)利用博物馆、文化中心、社区展览室,将各自辖区文化资源整理陈列,以便社会各方充分利用;(5)绘制文化资源分布图,尤其是电子地图。3、整合各方正在使用的公共文化图书资源,建立公共文化图书资源共享平台(1)整合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事业单位、各大型图书馆的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社区、乡村数字图书资源共享终端,解决纸质图书基层书源过少的矛盾;(2)先行建立各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图书馆、大型企事业单位单独支持的周围地区的区域小范围共享数字图书馆,再就近链接形成片区共享数字图书馆;(3)城区街道社区,由政府支持提升网速,建立小区域网络数字图书馆;(4)远郊及乡村社区,由各级政府出资,为乡镇网络信息
34、资源共享中心,提供由市上统一建立的早期网络数字图书馆资源;(5)最后分批建立起社区、自然村网络数字图书馆终端服务中心站点。4、政府出资,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出力,支持农村地区、远郊地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1)建立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对各自周边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系统;(2)建立中小学对其附近社区、乡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的帮助制导系统;(3)建立书画、音乐、舞蹈、体育等网络对口指导窗口;(4)建立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对山区、乡村、远郊社区的定期帮助支持系统;(5)建立政府出资,由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文化团体等社会组织对社区文化体
35、育等指导人员的培训系统。5、充分发挥社区、乡村中民间文化、艺术、体育等人员的作用,为所在社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献计献力(1)大力宣传民间文化人员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作用;(2)公开聘任民间文化人员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动,为他们颁发聘任证书;(3)政府对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活动给予补助,对其作出的成绩予以奖励;(4)为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民间人员提供学习提高的机会;(5)协调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民间人员与其所在单位的关系。6、有针对性地解决城市社区、乡村社区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迫切问题(1)对城市社区停车与公共文化活动争场地的问题进行协调,利用上下
36、班时间差,劈出相对大的场地,开展文化体育活动;(2)加强乡村社区的文化体育用品的供给、安装,加强前期使用的指导;(3)改变城乡公共文化体育室内活动场所缺乏的现状,提供一定的公益性室内活动场所,特别是风雨天的体育活动场所问题;(4)尽快改变乡村日常文化体育活动缺乏人员指导的现状;(5)整合城市社区以单位为主的居委会各自为主的文化服务活动,逐步形成以社区为主的公共文化服务活动平台新格局。7、创新社会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投资方式(1)鼓励号召地方机构,共同投资设立地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支持基金;(2)借鉴用投资文化产业带动文化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方式,政府鼓励实行由社会投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动其对文化产业的投资经营。另外,政府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制度的制定工作,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体系建设,以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社会功能。总之,西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处于外延型反战阶段,需要在设施、内容、人才队伍、规章制度、管理体系、资金投入各个方面创新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建设的步伐,不断地上新的台阶。作者:薛敏兴 20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