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72706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doc(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质量管理手册正文副本.精品文档.1. 范围1.1总则本手册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制定,规定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目的在于:)证实本公司有能力提供满足顾客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通过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与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加顾客满意。1.2应用1.2.1质量手册适用范围a)输电线路铁塔、钢管杆、输变电构支架、非标金具及钢结构产品的制造。b)与质量有关的各部门、各级、各类人员。1.2.2删减在应用GB/T 19001:2008版标准时,结合本组织的规模、产

2、品类型和组织结构的特点,对标准没有任何删减。1.2.3外包过程说明经识别本公司产品生产不存在外包过程。2. 引用标准2.1 GB/T19000-2008 idt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2.2 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3 国家与地方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GB/T19000-2008 idt ISO9000:2008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和GB/T190012008 idt 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中规定的有关术语和定义。AWD:鞍山万事达电力有限公司的简称3.1 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

3、的术语的定义3.1.1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3.1.2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要求或期望。3.1.3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3.1.4 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3.1.5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3.1.6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供质量要求会得到满足的信任。3.1.7 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3.1.8 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3.1.9 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1.10

4、 产品过程的结果。3.1.11 可追溯性追溯所考虑对象的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场所的能力。3.1.12 合格(符合)满足要求3.1.13 不合格(不符合)未满足要求。3.1.14 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3.1.15 预防措施为消除潜在不合格或其它潜在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1.16 纠正措施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3.1.17 纠正为消除已发生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3.1.18 返工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要求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1.19 降级为使不合格产品符合不同于原有的要求而对其等级的改变。3.1.20 返修为使不合格产品满足预期用途而

5、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1.21 报废为避免不合格产品原有的预期用途而对其所采取的措施。3.1.22 让步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许可。3.1.23 信息有意义的数据。3.1.24 文件信息及其载体。3.1.25 记录阐明所取得的结果或提供所完成活动的证据的文件。3.1.26 事件造成或可能造成事故的事情。3.1.27 组织具有自身职能和行政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或社团。4. 管理体系4.1 总要求4.1.1 公司依据ISO9001:2008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有机地整合为一个管理体系,在全公司范围内的设计、生产、服务的全过程,实施并保持管理体系,不断地进行改进,以使管理体系有

6、效。4.1.2 管理体系应a. 识别管理体系所需全过程及其在公司中的应用;b. 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c. 确定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d. 确保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源、支持过程运行和对过程的监视;e. 监视、测量和分析过程;f. 实施必要的措施、实现持续改进。g. 外包过程为铁塔表面热镀锌过程,按标准7.4条款要求进行控制。4.1.3 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下图表明了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模式,并表明了以产品实现过程为主的特点和“PDCA”方法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应用。4.2 文件要求4.2.1 管理体系文件的范围公司以书面形式规定:a.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b. 质量手册;c

7、. 质量程序文件;d. 质量运行控制规范,包括适用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文件;e. 质量所要求的记录;f其它与质量有关的文件。注:文件可呈任何媒体形式,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4.2.2 质量手册内容a. 明确质量管理体系范围;b. 对质量体系过程的说明及引用。c. 对质量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d. 列出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明细表以及公司的现行有效文件清单,以便于文件的查询。4.2.3 文件控制建立并保持QB/AWD02-01-2010文件控制程序,由销售综合部归口管理。文件控制的内容为:a. 文件在发布前应评审其充分和适宜性,并得到批准,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和修改,并再次批准;b. 文

8、件做到统一编码、标识、并建立现行有效的文件清单,文件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对于外来文件由其主管部门进行识别,并控制其分发;c. 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定状态得到识别,文件发放按批准的数量与范围由销售综合部管理与控制,确保使用处得到租用文件的有效版本;d. 对于失效作废的文件做到及时收回处理,以防误用,对保留的作废文件要标识、并单独保管,确保防止误用;e. 规定文件修改评审方法及批准权限;f. 规定文件归档、复制和销毁程序。4.2.4 记录控制为证明符合要求的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建立并实施QB/AWD02-02-2010记录控制程序对管理体系各个过程进行记录和记录管理,由销售综合部归口管理,各部

9、门负责控制本部门业务范围的记录管理工作。a. 记录控制程序内容:记录范围:证明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有关记录;证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记录;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记录。b. 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进行控制。c. 建立公司记录清单,规定记录的保存期限。d. 规定记录的查阅、借阅、归档和处理。e. 规定记录的媒体形式及保存环境要求。f. 必要时,可向相关方和有关机构提供记录。5. 管理职责5.1 管理承诺本公司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活动对建立、实施并保持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5.1.1 向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5.1.2 制定实

10、施与公司经营目标相一致的质量方针。5.1.3 确保质量目标的建立。5.1.4 确认并及时提供实现质量管理目标所需的资源。5.1.5 定期进行管理评审,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高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使公司、相关方、社会受益。5.2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5.2.1 公司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认真识别并确定顾客的要求,满足顾客的要求。建立并实施质量管理体系。5.2.2 当顾客的要求与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技术标准有抵触时,应向顾客解释清楚,以得到顾客谅解。5.2.3 当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发生变化时,已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也随之修改。5.3 质量方针5.3.1 质量方针针对质

11、量管理不同范畴,由最高管理者批准和发布。5.3.2 质量方针应确保:a. 质量方针是公司总方针和总经营战略的组成部分,应与公司的宗旨保持一致。b. 质量方针应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的承诺。c. 质量方针为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5.3.3 质量方针应在公司内沟通,使员工理解并坚持执行,同时可为公众或相关方所获取。5.3.4 结合管理评审(必要时及时提出)对质量方针进行评审、修改,确保质量方针持续符合本公司的质量管理要求。5.3.5质量方针以质量求生存,靠信誉求发展。以先进的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始终向顾客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产品和周到及时的服务,让每一位顾客都满意。5.4

12、策划5.4.1 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应与质量方针要求相一致。质量目标应建立在不同层次上,并逐步落实,建立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的目标。质量目标应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质量目标应形成文件。质量目标:根据质量方针,本公司规定如下质量目标:A)产品出厂合格率100%;B)顾客满意率97%;为实现上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总经理和全体员工郑重承诺:将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质量法规、本公司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强化培训、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员工素质,为维护顾客、社会和本公司的利益而不遗余力。各部门要把质量方针和目标进一步落实到有关班组、人员。5.4.2 质量管理体系策划a. 最高管理

13、者应确保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管理目标以及4.1的要求。b.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对管理体系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管理体系的完整性。5.4.2.1质量管理体系的策划由生产质量部归口管理;各部门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策划的实施。策划内容:(1)策划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确定过程的输入、输出及活动并做出相应的规定;(2)确定各重要过程的控制目标和相应的措施;(3)确定为实现而建立和实施的过程所需要的资源;注:本条说明的是管理体系策划的总要求,而质量管理体系策划是体现在产品实现的策划。5.5 职责和权限5.5.1 职责和权限5.5.1.1 最高管理者应规定公司内各部门及员工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和权

14、限,由综合部组织生产质量部、质量部、销售部、开发技术部进行制定,确保在公司内得到沟通。5.5.1.2 经最高管理者批准的职责和权限以QB/AWD 02-03-2010部门人员职责与权限程序文件的形式下发并予以执行,由综合部归口管理。5.5.1.3 高层管理者职责a.总经理:代表公司对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向相关方做出承诺;以增强顾客满意为目的,确保满足顾客要求;制定并组织实施管理方针,并在相关职能与层次上建立、实施管理目标;确保对管理体系进行策划并保持体系的完整性;决定公司组织机构,批准部门职能和员工职责、权限,建立沟通机制;保证提供资源、实施持续改进、主持管理评审;任命管理者代表

15、并明确相应的职责和授予相关的权限;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运行、保持负全责。b.常务副总经理:主持制定质量管理方针,按照管理体系要求、组织、落实与实施;领导并组织销售部对合同评审、服务实施控制,并对其有效性负责;负责领导并组织生产部,实施生产全过程的控制,确保获得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负责领导质量部,对检验试验,不合格品实施控制,对其有效性负责;*负责领导综合部对文件和资料、人员能力培训实施控制;*领导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正确行驶权限;c. 副总经理(技术开发)参与制定质量管理方针,在分管范围内贯彻落实质量管理方针,按照管理体系文件程序组织实施;领导分管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履行岗位

16、职责,正确行使权限;负责领导技术开发部,对设计图样,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技术文件的审评,实施控制。d副总经理:(采购)*参与制定质量方针,在分管范围内贯彻落实质量方针按管理体系文件程序组织实施。*领导分管的职能部门人员,履行岗位职责,正确行驶权限;负责采购过程的控制,并对其有效性负责。5.5.1.4 本公司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组织机构见附图1。5.5.1.5 本公司质量职能分配表见附表1。5.5.2 管理者代表:由最高管理者授权,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a. 按照标准的要求并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实施与保持该体系; b. 监督、检查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情况,组织内审,以检验管理体系的

17、符合性及有效性;c. 向最高管理者报告内审结果和质量管理体系绩效,以便进行管理评审,并为改进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提供依据;d. 确保在组织内增强顾客和相关意识的形成; e. 对外代表公司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各方联络工作。5.5.3 内部沟通5.5.3.1 由综合部归口管理内部沟通过程,负责收集、传递及反馈质量管理体系方面的有关信息。a. 明确公司内各层次和职能部门间的内部协商与交流和外部相关方的协商与交流程序,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b. 确认所反馈的信息和原因进行处理,并向反馈者给予答复,使信息发出者满意;c. 各部门都应对来自公司内部的有关质量的信息进行处理,回复及结果确认

18、。5.5.3.2 信息交流包括a. 公司内各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的内部信息沟通,应通过适当的方式传达给相关的部门和人员,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相关的部门和人员应负责接收、记录和答复内部相关方的信息。b. 通过适当的培训提高员工对公司的质量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以及管理体系相关要求的认识。c. 与外部相关方联络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意见书。d. 必要时,生产部、质量部、销售部、综合部应向外部的供方、顾客通报公司的管理体系要求和活动过程,确保其了解公司相关的需求和供给,并通过与外部的信息交流进行收集、整理、记录和处理信息反馈。f. 对于涉及重要因素的外部联络的信息交流,相关现任部门负责处理,并记录其

19、决定。5.6 管理评审5.6.1 建立并保持QB/AWD02-04-2010管理评审程序,由综合部归口管理,管理评审由最高管理者组织进行,按策划,每年进行一次。两次评审时间间隔不超过12个月,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具有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评价公司的管理体系变更的需要和改进的时机,包括管理方针、目标和指标及管理体系的过程。5.6.2 评审输入评审的输入应提供以下方面的信息:a. 质量管理体系的内部和外部审核结果;b.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遵循情况,顾客反馈;c. 过程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以及质量目标和指标实施情况及纠正与预防措施的状况;d. 管理体系文件适宜情况;e. 以往管理评审的

20、跟踪措施;f. 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化;g. 改进的建议。5.6.3 评审输出评审的输出包括以下方面的决定和措施:a. 分析原因,制定措施,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b. 提出修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PDCA模式新一轮的目标;c. 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改进;d. 资源需求;5.6.4 评审方法a. 制订评审计划;b. 明确评审分工;c. 提供数据分析、基础资料及现场考核记录;d. 召开评审会议;e. 做好评审记录;f. 实施评审提出的措施。5.6.5 评审结果形成管理评审报告5.6.6 保存管理评审记录和报告6. 资源管理6.1 资源提供6.1.1 资源的确定与提供应能保证:a. 实施、保持管

21、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b. 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与相关方的满意。6.1.2 资源需求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6.1.3 对未来的资源需求进行策划。6.1.4 在使用资源时应考虑对质量的影响;6.1.5 满足必要的财力资源需求。6.2 人力资源6.2.1 从事与影响产品符合性的员工,在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方面应是能够胜任的。6.2.2 能力、意识和培训a. 识别从事影响质量活动的人员的能力需求,按照岗位任职资格与职责的规定的要求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要求,并评价所提供培训或措施的有效性;b. 建立并实施QB/AWD02-05-2010培训、意识和能力程序文件,由综合部归口管理

22、,使每一名从事与质量有关的人员都能意识到:符合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个人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影响,以及个人工作的改进所带来的管理绩效;个人在执行管理方针与程序,实现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包括应准备与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与职责以及如何为实现各项目标做贡献。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所能带来的潜在的后果c. 各部门确定培训要求,上报年度培训计划,综合部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的培训要求,进行汇总,协调制定全公司年度培训计划,并提交主管领导审批。d. 各部门根据员工的培训记录及岗位工作表现进行年度考核,在此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其下一年度的培训需求。e.综合部负责建立和保存员工的培训和考

23、核记录。6.3 基础设施6.3.1 生产部负责确定、提供和维护基础设施,达到有效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及达到产品符合要求。车间负责设备维护保养。6.3.2 基础设施包括:a. 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设施;b. 过程设备,包括软件和硬件、信息系统;c. 支持性服务。6.3.3 企业资质是组织具有在法定范围内生产、经营、服务的基本证明,是具有资源及其生产能力的表征。按要求进行审查确认是组织应满足的要求。6.3.4 应考虑因基础设施而引起的质量问题。6.4工作环境工作环境是指工作时所处的一组条件,必要的工作环境是实现产品符合性的支持条件。6.4.1工作环境的确定应从心理的(人的)和环境的两个方面综合

24、考虑。6.4.2本公司通过产品实现的策划识别并明确了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必要的环境因素,这些环境因素可包括:l 人的因素,包括员工潜在的、创造性的工作方法;安全规则和有关指南;防护设备和特殊设施的使用等。l 物理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光照、洁净度、振动、噪音、电磁干扰等等。6.4.3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应在相应的程序文件、规定、工艺文件中明确提出。6.4.4各部门对各自的范围内的工作环境应给予维护、保养,并严格按照工作环境要求规定执行,如营造良好、融洽的工作氛围、遵守安全规则、穿戴好劳保用品、保持工作环境的整洁等等。6.4.5通过内审、定期或不定期专项检查评价工作环境是否充分、适宜。7. 产品

25、实现7.1 产品实现的策划7.1.1 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已发布的工艺规范要求。7.1.2 针对新设计开发产品编制生产流程图和“质量计划”,并且应确定:a. 生产管理目标和要求;b. 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c. 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要求;d. 生产过程和验收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半成品、成品交付的接收准则。e. 所需要的证实记录。7.1.3 指导生产的作业指导书、工艺卡作为策划的输出的形式,应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其他过程要求相一致。7.1.4 根据公司质量方针、目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并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建立并保持QB/AWD02-06-

26、2010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文件及相关的作业指导书,以确保它们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由生产部归口管理,技术开发部、销售部、综合部、质量部予以配合。7.1.5 产品实现的策划程序或相应的作业指导书的建立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a. 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与指标的活动和运行;b. 确定与产品质量重要因素有关运行的关键、特殊过程、活动和控制点;c. 潜在影响和紧急状态的风险控制,做到预防为主;d. 各关键岗位具体操作的运行标准和要求;e. 所使用供方的产品和服务中可标识性的重要因素;f. 公司的场所、活动、产品和服务的过程。7.2 与顾客有关的过程以顾客为组织的关注焦点,树立全员的顾客意识,满足

27、顾客要求。建立并保持QB/AWD02-07-2010与顾客有关的过程控制程序文件,由销售部归口管理。7.2.1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确定公司应确定:a. 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交付及交付后的活动的要求;b. 顾客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 适用的法律、法规、规范要求;d. 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7.2.2 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a. 对公司的所有的合同、投标书、定单以及对其的修改都应进行评审;在投标或签订合同前,由销售部根据公司实际,依据顾客提出的要求,提供该工程投标方案的明确定义、解释所需文件,评审后方可投标或签订合同,对顾客提出的口头订单,在公司接受前应进行确认。中

28、标项目在合同签订前,合同与标书任何不一致的要求都必须得到解决;b. 合同评审的重点产品规定的要求;生产、检验能力要求;质量保证要求;满足交货期、产品价格;法律、法规要求。c. 合同的修订产品要求发生变化,需要修订时,合同或相关文件由销售副总经理组织销售部及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和修订后,交总经理审批。合同修订后以合同修订表的形式及时正确地下发公司有关职能部门和单位并予以执行。d. 记录合同评审记录、合同修订记录、合同文本以及其他措施的记录,均由销售部按记录管理的规定保存和管理。7.2.3 顾客沟通a. 与顾客的沟通应得到确定并有效的实施;b. 沟通的内容是:与产品有关的信息;问询、合同或定单的处理,

29、包括对其修改;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法律法规要求的过程。c. 沟通的方式文件与资料方式;访问和面谈方式;会议方式;其它可利用的信息传递手段。7.3 设计和开发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公司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并制定和保持QB/AWD02-08-2010设计和开发程序,由技术开发部归口管理,销售部等部门予以配合。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公司应确定a. 设计和开发阶段;b. 适合于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c.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公司开发部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人员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

30、应予更新。7.3.2 设计和开发输入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并保持记录。这些输入应包括:a. 功能和性能、参数的要求;b. 适用的法律、法规、设计规范要求;c. 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d. 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其它要求。应对这些输入进行评审,以确保输入是充分与适宜的。要求应完整、清楚,并且不能自相矛盾。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设计和开发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输出应:a. 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b. 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适当的信息;c. 包含或引用产品的接收准则;d. 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使用所必须的条件、特性。7

31、.3.4 设计和开发评审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3.1)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b. 识别任何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职能的代表,保持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a)按设计和开发策划安排的时机与方式进行设计和开发验证;b)应确保设计的阶段输出满足阶段输入要求;c)设计验证可采用对发放前的设计文件(如可研报告、图纸等)进行评审(包括三级审核)、变换方法进行计算、可能时将新设计与已经证实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和需要时进行试验等;d)设计验证结果及其引发的任何必要措施

32、,应予以记录并保存。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a)按设计和开发策划安排的时机与方式进行设计和开发确认,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产品的使用要求是否得到满足进行认定;b)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正式生产或服务正式提供之前进行;c)确认结果和采取的任何必要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保存。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更改的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7.3.8铁塔的放样控制铁塔的放样应针对设计图,用TMA软件的输入程序,依照塔型结构

33、看准距表,按技术要求放样,放样后的加工图应进行审核、批准。并对放样过程进行记录。7.4 采购7.4.1 概述对构成公司产品的原材料、外包过程等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采购产品,应控制其采购、外包过程以确保采购、外包过程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外包过程要求。建立并保持QB/AWD02-09-2010采购和外包控制程序。采购、外包由生产部归口控制与管理,并负责供方选择评价和再评价。质量部、销售部、综合部、开发技术部参与供方评价和再评价。生产部负责提供采购、外包文件,质量部负责采购产品的验证。7.4.2 对供方选择与评价准则a. 根据拟采购、外包产品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满足采购要求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b. 对

34、供方的评价可考虑:所提供产品对公司产品质量的影响程度;政府主管部门、法规规定及批准的指定供方名单;与供方已有的合作历史和绩效,可信性、可靠性、价格、供货能力、商业信誉等。与所采购、外包产品、服务、软件相关的资质、资格满足法律法规要求情况。产品质量、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公司采用调查表,索取供方的相关证据,收集其他证据的方法,调查后进行评定。评价其是否具有按AWD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c. 在评价的基础上按供方提出AWD所需产品的能力进行选择,合格后按授权批准合格供方,形成合格供方名单,供采购时控制使用。e. 采购、外包应在合格供方名单规定的范围内进行。f. 外包方的评价执行上述条款,验

35、收按合同要求进行。7.4.3 对供方的控制和重新评价a. 建立供方业绩记录,每年对其业绩进行分析和重新评价,并决定是否保持其合格供方资格;b. 发现供方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不合格或质量不稳定时,第一次提出警告,第二次取消合格供方资格;每年年末对合格供方进行一次重新评价,调整合格供方名单;c. 在与公司活动、生产和服务过程有合同关系的供方,通过合同条款对供方提出质量要求,按照公司的质量方针和程序从事作业活动,在供方的行为出现错误时,公司以合同的约定对其实行纠正、处罚、撤消合同等管理措施。7.4.4 采购、外包信息a. 采购、外包活动必须按采购文件进行,采购文件经批准后由采购部门实施;b. 采购、外包

36、文件(信息)应清楚说明拟采购、外包产品的信息要求包括:经批准的采购计划包括:产品类别、型式、等级、规格、性能、数量、用途和其他准确标识方法;采购合同条款的内容及适用的规范、图样、过程要求、检验规程及其他有关技术资料的名称和适用版本;人员资格、程序的批准要求;适用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以上文件在发出前,要对规定要求履行审核批准手续,以保证所规定采购、外包要求是否充分与适宜的。7.4.5 采购、外包产品的验证a)采购产品购进后,由采购人员及时向生产质量部检验人员报检并提供相应的进货资料如采购产品的合格证、材质检验单或技术要求等。b)外购原材料、外购产成品一般采用验证方式,即核对数量(包括外形尺寸等)

37、是否正确、产品的合格证或材质检验单是否齐全、目视外观是否光整无瑕疵等。c)本公司只对验收合格后的产品放行,对不符合规定的产品不投入加工或使用。d)当本公司或顾客提出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应在采购、外包文件(如采购合同、技术协议)中规定验证的方式和产品放行方式。e)所有采购、外包产品经过检验或验证后,由检验员填写检验或验证记录,并给出明确的质量合格与否判定。7.5 生产和服务提供7.5.1 概述生产和服务提供是产品实现主要过程,直接影响向顾客提供符合要求的产品;因此根据公司实施生产和服务的产品特点有效地控制,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规定要求。建立并保持QB/AWD02-10-2010生产和服务提供

38、控制程序,由生产部归口管理,开发技术部配合。7.5.2 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2.1 公司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并规定确认这些活动的安排。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如设计图纸等;熟悉合同的内容,根据设计图纸编制生产工艺文件、过程检验标准,对特殊过程和关键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适用适宜的生产、加工设备;按预先策划的监视和测量点,配置、使用合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的验收、放行交付和交付后的活动的实施。7.5.3 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7.5.3.1 公司对关键和特殊过程的确认方案:a. 关键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功能、寿命、可靠性及成本有

39、直接影响的工序;产品重要质量特性形成的工序;工艺复杂,质量容易波动,对作业人员技艺要求较高或问题发生较多的工序。b. 特殊过程:产品质量不能通过后续的监视和测量加以验证的工序;产品质量需进行破坏性试验或采用复杂昂贵的方法才能测量或只能进行间接监控的工序;产品质量仅在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c. 除关键过程、特殊过程以外的为一般过程。7.5.3.2 经识别并确定,本公司产品的机构件焊接、杆塔防腐过程既作为关键过程又作为特殊过程,并予以实施确认。7.5.3.3 特殊过程应确认应能证实过程能力,适用时包括的内容:a. 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b. 设备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c

40、. 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d. 记录要求;e. 当材料变更、工艺变更或设备大修等情况下,过程应再次确认。7.5.4 标识和可追溯性7.5.4.1 适当时,公司以标识的方法识别产品,产品标识的范围:a. 原材料标识;b. 过程、过程产品的标识;c. 产品交付的标识。7.5.4.2 产品标识的方法标识按照公司标识、可追溯性管理办法进行,质量部负责产品检验状态的标识,各车间并负责标识的保护。产品采用标签、标牌、放置不同区域与记录等方法进行。7.5.4.3 可追溯性要求a. 产品生产所需原材料质量的原始证明、生产过程中形成的文件、检验记录或试验报单、半成品、成品验收入库单等标识,要分类整理、归档、以保

41、持可追溯性。b. 对电力杆塔产品的焊接质量有可追溯性要求,保证对每段或每基产品有唯一性标识,并对标识加以记录。c对铁塔产品的焊接质量由可追溯性要求,保证对每件产品有唯一性标识,对标识加以记录。7.5.4.4 公司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检验和试验状态分类有:a.产品经检验合格; b. 产品经检验不合格;c. 产品经检验待判;d. 产品未经检验或待检。7.5.4.5 状态标识的方法a. 进货检验和试验状态以标牌、区域或进货检验、试验记录(报告单)进行标识。b. 生产过程检验和试验状态以检验记录、过程质量卡或试验报告单、标牌、标记等进行标识。c. 最终检验和试验状态以质量检查表及质量合格

42、证进行标识。7.5.4.6 各职能部门、车间、班组要保护好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产品标识不清或检验和试验状态不清的产品一律不准投入使用、转序和交付。7.5.5 顾客财产7.5.5.1 生产部和有关部门,根据合同后协议的要求,识别验证、贮存和维护,并接受顾客提供的包括组织控制下或使用的财产,并明确接收产品的具体项目,包括知识产权、技术文件、顾客个人信息。7.5.5.2 生产部根据合同后协议的要求,识别并接受顾客提供的财产的具体项目。7.5.5.3 对顾客提供的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接收,并按公司顾客提供产品管理办法文件要求进行验证。7.5.5.4 当发现顾客财产丢失、损坏时及经检验不合格或不适用的

43、顾客财产,应进行隔离并作好记录,报告顾客经协调后进行处置。7.5.6 产品防护从接收购进原材料至交付产品使用所有阶段,对内部和根据顾客要求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保护,以防止其损坏或变质。公司据此制定原材料、产品防护办法,由生产部门组织实施,生产部门归口管理,内容:a. 产品防护的范围是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b. 防护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c. 检查、考核制度。7.6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7.6.1 在识别需实施的监视和测量的基础上,识别确定产品符合规定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设备,并对其实施控制,确保测量能力和活动与测量要求相一致,建立并保持QB/AWD02-11-2010

4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控制程序,由生产部归口管理。7.6.2 监视、测量设备的管理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7.6.3 当计算机软件或比较标准(如产品样板)用作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检验手段时,使用前要进行确认其满足预期用途的能力,必要时再确认,保留确认记录。7.6.4 监视和测量设备的检定合格证明材料,在顾客或其代表要求时可以提供,以证明监视和测量设备的功能是适宜的。7.6.5 测量设备的控制要求为确保监视、测量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a. 根据生产工艺规范、标准,公司设计的监视、测量任务,选择适用的监视、测量设备,使用前要进行校准,并保证其准确度和精确度满足要求;b. 确认在用的影响产

45、品质量的所有监测、测量设备,按规定周期使用前进行校准检定,确保其计量与国际或国家标准建立相应的溯源,当不存在上述标准时,应记录校准和检定的依据;c. 制定并实施周期检定计划,对检测设备统一编号,建立台帐实施控制,保存校准检定记录;d. 规定校准状态标识以便识别;e. 发现监视、测量设备偏离校准状态时,应立即采取措施,评定已检验、测量和试验结果的有效性,并形成文件,并对该设备和受其影响的产品、服务采取适当的措施,并重新对该设备校准检定;f. 保证校准检验和试验在适宜的环境按规程进行工作;g. 提供专用场地和措施使监视、测量设备在搬运、贮存和防护期间,其准确度和适用性保持完好;h. 按规程操作防止监视、测量设备因调整不当使其校准。8. 测量、分析和改进8.1 总则8.1.1 为确保产品和质量管理体系及所涉及的过程的符合性、有效性,以及实现其持续的改进的要求,对其进行监视、测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为此对该活动应做出规定、策划和实施。分析、测量和改进策划由管理者代表分别主管,综合部归口管理,各相关部门配合策划的实施。8.1.2 质量管理体系应考虑:a. 证实产品符合性;b. 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符合性;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