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doc

上传人:豆**** 文档编号:17668931 上传时间:2022-05-2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1.0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doc(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过程装备基础第5章习题解.精品文档.第5章 杆件的强度与刚度计算5-1 如图所示的钢杆,已知:杆的横截面面积等于100mm2,钢的弹性模量E=2105MPa,F=10kN,Q=4kN。要求:(1)计算钢杆各段的应力、绝对变形和应变;(2)计算钢杆的纵向总伸长量。321321解:(1)计算钢杆各段内的轴力、应力、绝对变形和应变从左到右取3段,分别为1-1、2-2、3-3截面,则根据轴力的平衡,得各段内的轴力:(左)N1=F=10kN (中)N2=F-Q=10-4=6kN (右)N3=F =10=10kN各段内的应力:(左) (中)(右)各段内的

2、绝对变形:(左) (中) (右)各段内的应变:(左) (中)(右)(2)计算钢杆的总变形 mm(3)画出钢杆的轴力图钢杆的轴力图见下图。10kN N6kN x 题5-2图11225-2 试求图示阶梯钢杆各段内横截面上的应力以及杆的纵向总伸长量。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2105MPa,F=10kN,Q=2kN。解:(1)计算钢杆各段内的应力从左到右取2段,分别为1-1、2-2截面,则各段内的轴力: N1=F=10kN N2=F+Q=10+2=12kN各段内的应力:(2)计算钢杆的总变形各段的变形:故钢杆的总变形: mm题5-3图5-3 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支架,杆AB和杆BC均为圆截面,杆AB的直径d1

3、=20mm,杆BC的直径d2=40mm,两杆材料的许用应力均为=160MPa 。设重物的重量G=20kN,试问此支架是?解:(1)取B点作为研究对象,画出如图所示的受力图。(2)根据平衡方程求未知力B, 于是(3)计算各杆应力故杆AB和BC的强度是足够的,支架是安全的。题5-4图5-4 如图所示的结构,梁AB的变形及重量可忽略不计。杆1为钢制圆杆,直径d1=20mm,弹性模量E1=2105MPa;杆2为铜制圆杆,直径d2=25mm,弹性模量E2=1105MPa。试问:(1)载荷P加在何处,才能使梁AB受力后仍保持水平?(2)若此时P=30kN,求两杆内横截面上的正应力。解:(1)只有杆1和杆2

4、伸长相同时,AB杆才能保持水平,即: (1) (2)取杆AB为研究对象,列平衡方程, (2) , (3)将式(1)代入式(2)得:将代入式(2)得:(3)两杆内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题5-5图5-5 蒸汽机的汽缸如图5-32所示,汽缸的内直径Di=400mm,工作压力p=1.2MPa。汽缸盖和汽缸用根径为15.294mm的螺栓连接。若活塞杆材料的许用应力为50MPa,螺栓材料的许用应力为40MPa,试求活塞杆的直径及螺栓的个数。解:(1)求活塞杆的直径活塞杆工作时受到的轴力(拉力)(忽略活塞杆面积)根据活塞杆的强度条件:,可得考虑到活塞杆的磨损、腐蚀等因素,可取活塞杆直径d=63mm.(2)计算

5、螺栓的个数沿汽缸盖和汽缸的接触面将所有的连接螺栓截开,取汽缸盖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下图所示。由于螺栓沿圆周均匀分布,可认为每个螺栓横截面上的轴力都是相同的,设为Ni,如图所示。设螺栓的根径为d1,所需螺栓的个数为n,则汽缸盖的平衡条件为: (1)螺栓的强度条件为: (2)由式(1)和式(2)两式联立解得取螺栓个数n=22(偶数)或24(最好为4的倍数)。5-6 一根直径为d=16mm、长为L=3m的圆截面杆,承受轴向拉力P=30kN,其伸长为L=2.2mm。试求:(1)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2)杆材料的弹性模量E;(3)杆直径的改变量和横截面面积的相对变化率。已知杆的变形是完全弹性的,材

6、料的泊松比m=0.3。解:(1)求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和应变承受轴向拉力P=30kN,则杆内的轴力也为N=30kN,于是杆横截面上的应力:应变: (2)求材料的弹性模量E由于变形是完全弹性的,故满足虎克定律,则(3)杆的横向应变: .所以直径的改变量:,即直径减小了3.52mm。面积的相对变化率:说明横截面积减小了0.044%。 5-7 一根直径为d=10mm的圆截面杆,在轴向拉力P作用下,直径减小0.0025mm。已知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5MPa,泊松比=0.3,变形为完全弹性的,试求轴向拉力P的大小。解:(1)求出纵向应变(2)求应力 (3)求轴力N(4)轴向拉力P=N=13.1kN5-8

7、 图5-38为销钉连接,已知P=18kN,两板的厚度t1=8mm、t2=5mm,销钉与两板的材料相同,许用切应力=60MPa,许用挤压应力bs=200 MPa。试设计销钉的直径d。题5-8图 解:(1)按剪切强度设计销钉具有两个剪切面,各剪切面上的剪力均为,则剪切应力为根据剪切强度条件式有:故 (2)按挤压强度设计 若按销钉中段考虑挤压强度,其挤压力,挤压计算面积按销钉圆柱面正投影面积计算,;若按照销钉侧段考虑挤压强度,其挤压力,挤压面积。因,所以销钉中段受到的挤压应力更大,需对此段进行强度核算。据挤压强度条件式有:故 综合考虑销钉的剪切强度和挤压强度,按销钉直径d13.82mm,取d=14m

8、m。5-9 如图(a)所示,齿轮与轴用平键连接,已知轴直径d=70mm,键的尺寸bhl=2012100mm,传递的力偶矩T=2kNm;键材料的许用切应力=80MPa,许用挤压应力bs=200 MPa。试校核键的强度。 (a) (b)题5-9图解:(1)沿剪切面将键截开,把轴取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其受力图如图(b)所示。考虑到轴两端有轴承,故可简化为位于中心的固定铰支座。在键的剪切面上作用有剪力Q。由图(b),易得所以 (2)校核键的剪切强度,剪切面积,则切应力由于 ,剪切强度足够。 (3)校核键的挤压强度因为键与轴,键与齿轮接触的面积相等,故任取一挤压面校核即可。易知挤压力 ,挤压计算面积 ,则

9、挤压应力 由于 ,挤压强度也足够。所以,键的强度足够。 题5-10图5-10 销钉式安全联轴器如图所示,销钉材料的材料极限切应力MPa,许用切应力=80MPa,轴的直径D=30mm。要求正常工况下传递力偶矩T=60Nm,且当T300Nm时销钉就必须被剪断,试问销钉直径d应为多少?解:(1)沿销钉的上下两个剪切面截开,将轴或轴套分开,考虑轴的平衡,受力图如右图所示。由于轴与销钉都具有对称性,只需对一个剪切面进行核算。设每个剪切面受到的剪力为Q,则平衡条件为:可得 按剪切强度条件有:(2)当时,剪力因此,当剪力Q=10000N时,销钉就应被剪断。此时,销钉被剪断的条件为:所以综合考虑以上两个因素,

10、可知,按销钉直径规格取 。5-11 A、B两根轴用法兰盘连接起来,要求传递的力偶矩T=70kNm。试由螺栓的剪切强度条件设计螺栓的直径d。螺栓的许用切应力=40MPa,螺栓数量为12个。 题5-11图解:两法兰盘通过螺栓连接起来传递外力偶矩,每个螺栓所承受的为剪切变形,其剪切面沿两法兰盘的接触面。由于结构的对称性,每个螺栓所承受的载荷是相同的。设每个螺栓所受剪力为,沿两法兰盘的接触面将螺栓剪断,取其任一法兰盘研究,受力图如下图所示,其平衡条件为:所以每个螺栓的切应力,按剪切强度条件所以 按照螺栓规格,可取螺栓直径为30mm。5-12 一根钢轴,直径为20mm,许用切应力=100MPa,试求此轴

11、能承受的扭矩。如转速为100r/min,此轴能传递多少kW的功率?解:钢轴需满足一定的剪切强度,其强度条件为:因此,其最大能承受的扭矩作为传动轴,该最大扭矩与相应的外力矩相平衡,所加外力矩T的值与此最大扭矩相等。根据计算公式 ,得该轴所能传递的功率为5-13 一带有框式搅拌桨叶的搅拌轴,其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搅拌轴由电动机经过减速箱及圆锥齿轮带动。已知电动机的功率为3kW,机械传动效率为85%,搅拌轴的转速为5r/min,直径为d=75mm,材料为45钢,许用切剪应力=60MPa。试校核搅拌轴的强度,并作出搅拌轴的扭矩图(假设TB=TC=2TD)。解:传递到搅拌轴上的实际功率故作用于搅拌轴上的外

12、力矩为 (a) (b) (c)题5-13图轴做匀速转动时,主动外力矩与阻力矩相平衡,且,于是故B、C、D形成的阻力偶矩分别为利用截面法,可求得AB、BC、CD段截面上的扭矩分别为(受力图略)画出扭矩图如图(c)所示。可见,最大扭矩在AB段内,其值为实心轴直径 d=75mm,其抗扭截面模量为得到最大切应力故此轴强度校核合格。题5-14图5-14 阶梯形圆轴如图所示,d1=40mm,d2=70mm。已知由轮3输入的功率P3=30 kW,轮1输出的功率P1=13kW,轴作匀速转动,转速 n=200r/min,材料的许用切应力=60MPa,剪切弹性模量G=8.0104MPa,单位长度的许用扭转角=2/

13、m。试校核轴的强度和刚度。解:(1)校核轴的强度 轮3传递的主动力矩为 轮1产生的阻力偶矩为 由于轴做匀速传动,力矩应平衡,所以 用截面法可求出各段轴截面上的扭矩分别为(各截面的扭矩均按正值假设): 1、2轮之间: , 2、3轮之间: 可见最大的扭矩出现在2、3轮之间,但1、2轮之间前半段轴直径较小,故需分别对两段截面的切应力进行校核1、2轮前段:2、3轮之间: 比较知,最大切应力出现在1、2轮之间的前段,且 ,强度足够。(2)校核轴的刚度因轴的抗扭刚度与轴的直径有关,故仍需对上述两段可能的最危险截面进行刚度校核。1、2轮前段产生的最大扭转角: 2、3轮之间产生的扭转角: 最大扭转角依然出现在

14、1、2轮间前段,且 ,刚度足够。5-15 支承管道的悬臂梁AB由两根槽钢组成,两管道重量相同,G=5.5kN,载荷的作用位置如图5-39所示。(1)试画出梁AB的弯矩图;(2)根据强度条件选择组成AB梁的槽钢型号,已知槽钢的许用应力=140MPa。解:求支座A的约束反力,由静力平衡方程得:题5-15图以A为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取距原点为 的任意截面,求得弯矩方程如下:AC段:CD段:DB段:作出梁的弯矩图如图所示。可见,最大弯矩出现在支座A处对单根槽钢,其最大弯矩为:由于梁为等截面梁,各段的抗弯模量相同,故根据附录1槽钢标准(GB/T 707),选择8号槽钢,其,能够满足该梁

15、的强度要求。题5-16图5-16 矩形截面简支梁AB和所受载荷如图所示。已知:F=4kN,q=2kN/m,截面尺寸为120200mm。在横放和竖放两种情况下,试求:(1)最大弯曲正应力max;(2)在D、E两点的弯曲正应力。解:首先,由平衡条件,求得两支座处的约束力如下(求解过程略):作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右图所示(作图过程略)。最大弯矩最大弯矩位于距A支座1.5m处,亦即D点所在截面。最大弯矩所在截面位置,可由剪力图所示的三角形相似条件求得,也可以把梁截开,考虑左段或右段的平衡,由Q=0来确定。于是,D、E两点所在截面的弯矩为:梁横放时,有梁竖放时,有(1)最大弯曲正应力梁横放时,有梁竖放时,

16、有(2)D、E两点的弯曲正应力梁横放时,有(拉)(压)梁竖放时,有(拉) (压)题5-17图5-17 小型板框压滤机,如图所示。板、框、物料总重3.2kN,均匀分布于长600mm的长度内,由前后两根同直径、同长度且对称布置的横梁AB承受。梁的直径d=60mm,梁的两端用螺栓连接,计算时可视为铰接。试作出梁AB的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求出最大弯矩以及最大弯曲正应力。解:前后两根梁,受载及约束情况相同,具有同样的强度,故可只研究其中一根横梁,所受载荷为总载荷的一半,在长为600mm长度内为均布载荷,其线集度在其余400mm长度内无载荷,两端可简化为铰支座,如图所示。由静力平衡方程可得支座A、B处的约束

17、反力:以A点为原点,AB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可求得剪力方程和弯矩方程:(0x0.6)(0x0.6)(0.6x1.0)(0.6x1.0)作出剪力图和弯矩图,如图所示。当时,取得最大值,即所以 最大弯曲正应力:5-18 一根直径d=1mm的直钢丝绕在直径D=800mm的圆轴上,钢的弹性模量E=2.1105MPa。假设钢丝绳绕在圆轴上产生的弯曲变形可视为纯弯曲,试求钢丝绳由于(弹性)弯曲而产生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又若材料的屈服强度ReL=350MPa,求不使钢丝产生残余变形的轴径应为多大?解:(1)钢丝绳绕在圆轴上,纯弯曲时的最大弯曲正应力:此处为距中性轴的最大距离,显然,中性层的曲率半径:中

18、性层外部受拉,内部受压,与钢丝绳上与圆轴表面接触处的点的压应力达到最大值。所以 最大弯曲正应力为。(2)当最大弯曲正应力达到材料的屈服强度,更大的弯曲会使钢丝产生残余变形,故不使钢丝绳产生残余变形的条件为:即 亦即不使钢丝产生残余变形的轴径不应小于599mm。5-19 一承受均布载荷q=10kN/m的简支梁,跨长为4m,材料的许用应力=160MPa。若梁的截面取:(1)实心圆;(2)a:b=1:2的矩形;(3)工字梁。试确定截面尺寸,并说明哪种截面最省材料。解:由静力平衡方程知,简支梁两端的约束反力均为:以梁左端为原点,梁中心线为x轴建立坐标系,可求得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的弯矩方程为:最大弯矩

19、产生于处(1)梁的截面为实心圆时,设截面圆直径为d,因为梁为等截面梁,由强度条件得:截面面积 (2)同理,若梁为的矩形时,有 截面面积 (3)梁为工字梁时,有查工字钢标准,选择16号工字钢,其截面面积为26.131cm2。由此可见,为满足强度要求,采用工字梁时的截面积最小,即最省材料。5-20 试求下图所示的各等截面梁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并计算梁自由端的挠度和铰支座处的转角。解:(a)如下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弯矩方程:M(x)=Mo(0xa)M(x)=0 (a xL)在长度为a的这一段梁内,其挠曲线微分方程为:等截面梁抗弯刚度EI为常量。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再积分一次,得挠度方程:边界条件为在

20、固定端处的挠度和转角均为零,即,由此容易得到C=D=0。于是,在在长度为a的这一段梁内,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为:在在集中力偶Mo作用处到梁自由端这一段内,由于其弯矩为零,实质上这一段没有变形,仅是由于力的作用处发生了垂直位移和转角,这一段也随该处的变形而产生刚性转动,即这一段的轴线在整个梁变形后依然保持为一条直线,且为集中力偶Mo作用处的切线,如图所示。梁自由端的挠度,由图示几何关系可直接得到,即:(b)如图建立坐标系,求出支座反力,写出弯矩方程,由挠曲线微分方程,再考虑边界条件,最后得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如下(具体过程略):在两铰支座处的转角如下:(d)如图建立坐标系,求出支座反力,得弯矩方程:

21、挠曲线微分方程为:等截面梁抗弯刚度EI为常量。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再积分一次,得挠度方程:边界条件为在两支座处挠度均为零,即,由此得:于是,转角方程和挠度方程为:在两铰支座处的转角如下:(c)如下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并画出整体的受力图,求出约束力:弯矩方程:挠曲线微分方程为:积分一次,得转角方程:再积分一次,得挠度方程:边界条件为在两支座处挠度均为零,即,由此得:在支座B处,按上述两转角方程计算出的转角应是相同的,否变形将在支座B处不连续。于是,有:于是,两支座之间及外伸部分的梁的转角及挠度方程如下:在两铰支座处的转角如下:最大挠度在力F作用处,即5-21 旋转式起重机的立柱为一外径D=133

22、mm及内径d=125mm的管子,试对该立柱进行强度校核。已知起重机自重G1=15kN,起重物重量G2=20kN,=120 MPa。 解:(1)取整个起重机作为对象,画出其受力简图,如图(a)。由静力平衡方程,可得, (1), (2),(3)由(3)解得 代入(1)得: 由(2)解得: (2)由于C、D为铰接,则取ACDB立柱作为对象,在C、D处分别作用有NCX、NCY和NDX、NDY,画出其受力简图,如图(b)所示。(a) (b)由静力平衡方程,可得 (4) (5) (6)由(6)解得 代入(4)得 (3)分析ACDB立柱各段的受力及弯矩情况以A点为原点,向上方向为y轴,则各段的受力和弯矩情况

23、分别为:AC段:弯矩 (0y0.25m) 轴力 N1= - RAY 最大弯矩 ,位于C处截面。CD段:弯矩 (0.25my1.75m) 轴力 N2= - RAY+RCY 最大弯矩 ,位于C处及D处截面。DB段:弯矩 (1.75my2m) 轴力 N2= 0 最大弯矩 ,位于D处截面。综合比较,由于AC段受到的轴力大于CD段受到的轴力,AC段属于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因此,危险截面位于C处下部无限靠近C处受压一侧。于是故强度不够。5-22 若在正方形截面短柱的中间处开一切槽,其面积为原面积的一半,问最大压应力增大几倍?解:未切槽时的压应力 。切槽后,沿开槽处截开,受力图如下图所示。显然,危险截面变

24、为开槽截面,其面积仅为,且该截面既有轴力又有弯矩作用,属于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弯矩 ,轴力N=F。所以,切槽后的最大压应力:故切槽后最大压应力增大为原来的8倍。5-23 如图所示的开口圆环,由直径d=50mm的钢杆制成。已知:a=60mm,材料的许用应力=120MPa。求最大许可拉力的数值。解:由于钢杆上部分开口,故其上半部分截面所受内力为0。分析钢杆下半部分截面内力。沿开口处将钢杆截开,其受力图如图所示。显然,钢杆下部直段部分属于拉伸与弯曲的组合变形。直线段最内侧弯曲产生的拉伸作用最大,与拉力产生的拉伸叠加,危险点处于钢杆下半部直线段的内侧。轴力N=P,弯矩M=P(a+d/2)。所以,最大

25、拉应力:强度条件:故最大许可拉力为。 5-24 如图所示的铁道路标信号板安装在外径D=60mm的空心圆柱上,若信号板上所受的最大风载荷p=2kPa,=60MPa,试确定空心柱的壁厚。 解:将均布在信号板上的力等效为作用于板心的集中力F,即力F对圆柱产生的弯矩在地面支点处达到最大值:力F对竖直段圆柱产生的扭矩为显然,空心圆柱承受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在与地面接处的截面上弯矩和扭矩同时达最大值。于是,最大弯曲正应力和扭转剪应力为:由弯曲与扭转组合变形的强度条件式:并注意到,其中为圆柱的内外径之比,则有所以 即 因此,可选择空心柱的壁厚为3mm。5-25 试求图(a)和(b)所示的超静定梁(等截面)

26、的约束力,并作出剪力图和弯矩图。解:(1)解除多余约束,形成静定基,静定基上作用的载荷产生的变形如下列一组图所示。原超静定梁的位移约束条件,即变形协调条件如下:由题5-20(a)所得结果,得到:直接利用悬臂梁在集中力作用下产生的挠度公式,得:由此,容易得到: 。固定端A处的约束力容易由静力平衡方程求得(受力图略),结果如下:(方向向上),(逆时针)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下:(2)解除多余约束,形成静定基,如下图所示。同上,变形协调条件如下:式中为均布载荷q单独作用时在支座B处产生的挠度,为约束力RB单独作用时在支座B处产生的挠度(变形图略)。于是,有其中计算式中的第二部分是考虑了长度为a的无载荷段变

27、形后的直线特性而得到的结果。于是,得全部的约束力结果如下(受力图略):,(向上),(逆时针)。剪力图和弯矩图如下:最大弯矩位于固定端处,其值为:。题5-26图5-26 如图所示的超静定梁采用工字钢,已知:F=10kN,a=2m,许用弯曲应力=120MPa,工字钢的弹性模量E=2105MPa。试确定工字钢的型号。若将B处支座去掉,试问已确定的工字钢型号能否满足此时的强度要求?解:将支座B视为多余约束,同上题,解除此多余约束,形成静定基,求解支座B产生的约束力,结果如下(求解过程略):最大弯矩位于固定端处,其值为:强度条件: ,查附录1工字钢(GB/T 706),选型号为12.6的工字钢,因为其(

28、竖放),故能够满足此超静定梁的强度要求。若将支座B支掉,则成为静定的悬臂梁,其最大弯矩若仍采用已确定的12.6号工字钢,则最大弯曲正应力显然,此时的最大弯曲正应力大超过了许用弯曲应力,因此,按已确定的工字钢不能满足去掉支座B后的强度要求。5-27 如图(a)所示的两端固定等截面杆,由钢和铜两种材料制成,在两段连接处受到力F=100kN的作用,杆的横截面面积S=1000mm2。试求杆各段内横截面上的应力。已知:钢的弹性模量E1=2105MPa,铜的弹性模量E2=1105MPa。 (a) (b)解:外力F的作用使钢段受压而使铜段受拉,显然整个杆不会产生弯曲变形。将两端的固定端约束解除,画出受力图如

29、图(b)所示。静力平衡条件: (1)铜段内的轴力为拉力,即,而钢段内的轴力为压力,是,整个杆的总伸长应为:但因杆件两端实际上是固定的,轴向总伸长应为零,即变形协调条件为: (2)由(2)式得:代入(1)式,得:,。于是钢段内的应力:铜段的应力:铜段内各点受到的为拉应力60MPa,钢段内各点受到的为压应力40MPa.5-28 如图所示的两端固定等截面直杆,由钢和铜两种材料制成,当温度升高60C,试求各段内横截面上的应力。已知:钢的线膨胀系数1=12.510-6 C -1,弹性模量E1=2105MPa;铜的线膨胀系数2=16.510-6C -1,弹性模量E2=1105MPa。解:杆件因温度变化而引

30、起的变形受到两固定端的限制,势必产生约束反力和,限制杆件的膨胀和收缩,这就引起杆件内的应力,这种应力称为热应力。使用轴力的平衡方程只能得出:设想解除右端的多余支座,允许杆件自由膨胀,当温度升高时,杆件的伸长应为:而杆件因而产生的压缩变形为:因两端固定,杆件的长度不能变化,所以所产生的压缩变形必等于,即:由于温度升高限制其自由膨胀产生的热应力为压应力。5-29 将题2-12中高塔设备看作是厚度均匀的圆筒体,已知塔设备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120MPa,塔顶的许用挠度y=H/800。试按强度条件确定塔设备的厚度,再校核塔顶的挠度。解:首先,按照风载荷和重力载荷作用下的强度条件来确定塔壁的厚度。由题2

31、-12得到结果知,最大轴力和最大弯矩都位于塔底,其值为:塔底属于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其最大正应力为压应力,其强度条件为: (1)对于薄壁圆筒,其横截面面积和抗弯截面模量可用下面的近似公式计算,即, (2)该二式容易由圆环截面的相应计算公式导出(推导过程略)。将(2)式代入(1)式,解之得:考虑到到腐蚀等实际因素,可取塔壁厚度为3mm.其次,校核按上述强度条件确定的塔壁厚度能否满足塔顶挠度的要求,即刚度要求。此时,刚度条件为:塔顶挠度即为最大挠度,是由风载荷的作用使塔发生了弯曲变形而产生的,可按悬臂梁来计算。为研究方便,将整个塔受风载荷作用的力学模型按水平方向画出,如图(a)所示。采用叠加原理

32、,可将塔的两段风载荷作用,看作是图(b)和图(c)所示的两种载荷的叠加,这两种载荷单独作用产生的挠度可直接得到,即: (3) (4) (5)以上各式分子中含有直径D,是因为变形计算式中的载荷为线集度,而题目中给出的为风压的值,即q1=400Pa,q2=600Pa。式中其他量如下:E=2105MPa(常温下钢材弹性横量的近似值), H=20m,塔横截面的惯性矩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6)考虑到介质与大气的腐蚀导致壁厚会有所减小,抵抗弯曲变形的厚度按2mm考虑。将这个厚度值和壳体直径D=1500mm代入式(6),得 (7)将以上各量代入式(5),得塔顶的许用挠度y=H/800=20000/800=25mm,显然这个厚度不满足刚度要求。要满足刚度要求,还必须增加厚度,抵抗弯曲变形的厚度若增加到3mm以上,则可满足此刚度要求。应当指出,实际设计时,不仅要考虑介质及大气的腐蚀,还要考虑钢板轧制过程中造成的厚度减薄因素;载荷方面不仅要考虑风载荷及重力载荷,而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塔在各种工况下的压力载荷;不仅要考虑强度问题,还要考虑塔底背风侧压应力引起的局部失稳问题。最终的壳体厚度,在综合考虑上述诸多问题之后才能确定下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